文以“化”人的精神歌唱——写在《燕山书梦》出版之前
文以“化”人的精神歌唱——写在《燕山书梦》出版之前
作者:陶继新        更新时间:2020-10-21

文以“化”人的精神歌唱

——写在《燕山书梦》出版之前 

读付绍文老师燕山书梦书稿的时候,不由得想起我在曲阜师范学校担任《文选写作老师的那段往事。那时我也像付老师一样,向一些杂志社投稿,第一次投稿的杂志是《中学语文教学》,而且很快收到录用通知书;有时没有如此幸运,稿件发去不长时间,便接到杂志社的退稿信。可我并不灰心,随后又投向另一家杂志社,直到被录用为止,我称之为“周游列国”。在曲阜师范学校工作三年半在全国一些杂志上发表二十多篇文章。

当时没有电脑,亦无打印机,稿件须一丝不苟、工工整整地手写于稿纸之上,从邮局将稿件寄出之后,便盼望着能有录通知书尽快光临;文章不被录用,杂志社会及时予以退稿,且附一封退稿的便条。现在,这种情况已经近乎绝迹了。

不知道付老师是不是如我一样也有过“周游列国”的经历,因为他和我一样,不认识任何杂志社的编辑,也没有什么特殊背景。他能在这种情况下发表很多文章,真的是难能可贵。

当时我所写的多是教材分析与教学设想的文章,须有新意,文笔也要流畅,不然,投稿定是石沉大海,更重要的是,也对不起自己的良知。今天拜读付老师所写的这方面的文章,在勾起我回想的时候,也有了惺惺相惜之感。

本书中就收录了付老师不少写教材分析类的文章,而且不是泛泛而谈,多有其独特的视角,以至与众不同的观点。即使教参所云与大家所言,只要认为有不妥之处,他也“肆无忌惮”地予以批驳,而且言之成理,文笔优美。比如在《冷酷的描绘  深情的寄寓——浅析<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通过条分缕析,他得出的结论是:“于勒是一个生活、人生失败的美好人性坚持者。”这也许让教参编写者或某些专家感到惊诧,可我却认为他之所言,顺乎理而又合乎情。在《出师北伐是英明决策吗——重读<出师表>有感》中,他的观点引起了我的共鸣。我从初中就熟读《三国演义》,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可到而立之年再读的时候,便觉得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决策非但不是英明之举,反而将蜀推向了灭亡。所以,一看付老师所写的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有了急切阅读的欲望,而读罢全文,更为能有如此知己而兴奋不已。

同时,他在阐释其观点的时候,尽管不乏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等论证方式,可他并非纯粹的理性论述,往往有“情动而辞发”之妙,以至让我们佩服其理性思考之深的时候,还可以听到荡漾在其笔端的情感之水的流淌。

付老师思考的锋芒,有时也在其一些杂谈与随笔等文章中闪现出精神的亮光。

比如在《阻力 主体 理论——试论语文新课标实施中的突出问题》中,他慨叹于当今中学语文教师读写之少,甚至除教材与教参书之外不再读写。在《中学文学教育之现状及思考》中,他谈到目前教师包括语文教师很少阅读文学名著,遗憾的是,这并未引起大多数教师乃至某些专家足够重视,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悲哀。文学名著语言的“道法自然”之妙,以及飘逸在其中的真善美,不但可以提升教师的思想与文学水平,而且对于指导学生写作以至如何做人,都会起到非同小可的作用。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世界名著,对于写作的人来说,所发挥的作用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近年来,几乎每天两三个小时的文学名著的读与听,滋养了我的生命灵性,优化了我的语言,让我写作的时候,往往有“下笔如有神”的感觉。而语文教师如果长期疏离文学名著,思想会生锈,语言会苦涩,甚至生命都少了光华与生气。

欣赏付老师,还因为我们有很多共同的爱好与追求,在《随遇而安真本色——从故事角度解读苏东坡》中,我感到他对苏东坡情有独钟,爱之弥深,而我亦如是,仅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就读了三遍。我特别钦佩与感慨于这位儒释道三家兼济的旷世奇才所具有的无处不在的乐感文化情怀,他甚至对我的一生都产生了不小影响。付老师之所以不为喧嚣世事所干扰,且始终洋溢着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想来也是受到了苏东坡的影响吧!

与付老师相似之处还有我们都写散文,他说喜欢我的散文集《行旅有道》,而我更喜欢他所写的关于家人的作品。《自言自语》写其“大”家,人物有奶奶、父母、远方叔叔、姑妈等,他怀着深情与眷恋,将每一个人物都写得那么真实而又生动。他所写的“小”家则是另一种气象,比如《小付汉》《汉儿琐记》,让我感到,小付汉活灵活现,如履眼前,他的一言一行,一哭一闹,都因作者心怀爱意而让这个小家伙显得愈发生机盎然而又无比可爱。所以,每每读他的这类作品,真诚与爱意的潺潺流水便会悄然而至,让我感动于这个弥漫着和谐氛围之家的美好。

藏书四千多册而又沉醉其中不知归路的付老师,也将其妻子谭林燕和儿子付汉带进书海之中,让他们也有了不同于一般的精神文化气象。

付汉小学阶段就写文150多篇,达7万多字。在其《九岁自画像》中,其写作的才华初露锋芒,文通字顺,思路清晰,饶有情趣,让人读而悦之。其后所写的诗歌《那双手》已有童趣与诗意的共舞与合唱之美。再后的《嘀嗒—嘀嗒》等作文,已经具有了文学的况味,让人读来不由得生起“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的感叹。

直到今天,付老师也还是一介书生,虽不能说家中一贫如洗,却也绝非富饶之家。可我却感到,他是精神的贵族,以至让我在离重庆万州如此遥远的济南,有时还能听到从他那里传来的高贵灵魂的歌唱。

当然,要想走进付老师丰沛的精神世界,仅读这篇序言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的笔触只涉及到书中的部分内容,而且多是点到为止。未写到的内容还有着另样的精神风景,希望更多的读者走进这本书中,去领略付老师更加丰饶的精神世界之美。

陶继新

2020年6月24日于济南

(原载于《燕山书梦》,付绍文 ,九州出版社,2020年9月第1版。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