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悟自生——评《陶继新<论语>心悟》
学而时习悟自生——评《陶继新<论语>心悟》
作者:蔡世连        更新时间:2020-09-16

学而时习悟自生

——评《陶继新<论语>心悟》

蔡世连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复兴的重要精神资源日益受到重视,一股国学热也悄然而起,关乎民族千年大计的教育事业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质的变化有足以表征这种质变。一是作为传统文化精华的古代诗文及经典文献大量引入大中小学教材,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因道的缺席或误置而造成的教育的空心化及混乱化倾向,使之获得应有的灵魂与根基。二是教师中阅读经典,特别是研读《论语》的人越来越多,这使教师从传授知识或技艺的工匠向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师回归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但是新情势、新气象也带来新矛盾、新问题。比如,对于不少研读《论语》的教师朋友来说,就产生了一些新疑问新困惑:如何才能完整、深入地了解《论语》义理、孔子精神?如何将学习《论语》与涵养自我人格、提升生命质量结合起来?有疑有问有愤有悱,就需要启发,需要引导,需要交流,需要沟通。也许该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天随人愿吧,长期从事教育研究的陶继新先生于近前出版了他多年研读《论语》的心灵扎记式的著作《陶继新<论语>心悟》,不少教师朋友看到后,都认为这是他们的老朋友送来的一件最好的教师节礼物。此礼非金非玉,也非什么要言妙道、独传心法,好就好在作者以现身说法的方式,亲切自然地述说了自己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无意中回答了读者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

《陶继新<论语>心悟》一书共十五章,首章曰《大成之道》,意在解读孔子人生轨迹,细察孔子几个不同年龄段的精神境界。这种无意识的结构安排倒是透露出这样一种心灵信息,作者读《论语》,首先是把《论语》作为孔子的一部心灵史来读的。其实,《论语》不仅可以视为孔子的一部心灵史,亦可视为颜回、子路、子贡、曾子、子张等众多孔门弟子的一部心灵史。颜回就曾以颇具诗意的笔触描绘过他的学道心灵史“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悟到此点,可谓悟到精妙处;读书至此,亦可称不仅得文理文气,亦得文心文魂了。

所谓心灵史,不过是一个人不断敞开自我,涵养自我,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心灵自觉史,自我悟道史。《陶继新<论语>心悟》以悟自名,且全书多处谈个人生命质量提升之过程与学习《论语》之心得,以个人之生命体验验证宋代理学家程颐所说,真学《论语》者将会于学前学后生命气象不同之论。由此看来,《陶继新<论语>心悟》也是陶继新的一部心灵史,悟道史。

何谓悟?钱钟书先生认为,悟者,博学有所通,积久有所得之谓也。这需要渐悟之真力,顿悟之真见,全靠个人之修为。修而悟者为解悟,如子贡言诗,悟为富为贫均需切磋琢磨,精神日新;悟而修者为证悟,如子夏言诗,从绘事后素中悟仁先礼后,求仁不止。《陶继新<论语>心悟》不乏解悟,更不乏证悟,处处可见悟迹,创见多多。如谈到耳顺,历代注家多解为容声,即能听得进不同声音,容纳不同意见。《陶继新<论语>心悟》依据孔子生平事迹及个人生活经验,指出耳顺不但要有容声气度,更要有容声之能量。如何获此能量?靠的是心和。所谓心和,即是能面对无限之时空,真正认识到个人的无知无能,从而看淡名利,知足知止,构建起内在的和谐,心顺而后耳顺。再如孔颜乐处,这更是为历来注家喜谈的一个话题,但大都谈得空洞玄虚,难着边际。作者凭多年个人修为,已切实感受到此乐之境,故谈来极为潇洒自然,却给人一语中的之感。作者认为,这是源自高尚品格的审美快乐,具有生活的无欲情感的中和和心灵的平静的特质。再如谈论忠恕之道,论者多以不欲不施及己立人立为此道灵魂。但作者在充分肯定这种认识的合理性的同时,也指出应不以己欲,强施于人。虽是顺口一说,想来却极有道理。不欲不施,贵贱同理,人心攸同。但己立人立,贵贱不同,难为同理,而天下罪恶,多以爱的名义而行。能发现真理边界,更为一大创见,非悟不可。

无论解悟证悟,都靠真力真见,个人修养,故《陶继新<论语>心悟》都带有个人之汗水体温,真实生命体验,很显本色当行,游刃有余,自信自豪,颇有一股狂狷之气。钱穆先生认为狂狷近圣,此气难得。因为在自信自豪的背后,乃是对价值的坚守,对真理的发现,对俗见的蔑视,正如孔子所说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比如此书敢发陶继新无忧无敌之论,真可谓大言狂论,颇有自夸自炫之嫌。但因此论是个人生活经验之总结,无欺无伪,动人情,启人思。比如此书有“陶继新的无忧”一节,解无忧之因有四:遇困而能纾,自省而不疚,自学而不辍,内心有美而能随处见美,把无忧之意说得极为透彻 ,真得孔子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之意。

悟既为通为得,也必有塞有失。一次认识的飞跃,精神的蜕变,必然伴随严肃的自我批判。故《陶继新<论语>心悟》中有自信自豪,也有自省自责。这也正是悟得《论语》精髓的表现。孔子精神,不仅在求真,更在改过。孔子多次慨叹吾忧吾过,提倡自省自讼,都是在时时告诫自己能纠错改过。这点很少为人谈论,却是为《陶继新<论语>心悟》极为重视之处。比如在谈到守信与讷言时,作者也检讨了自己因失信失言而造成的过错。这样的过错为我们凡人之常有,人们往往以小过小失,在所难免而自谅自辩,也往往因此而铸成大错。但在作者看来,纠错改过,可怕的就是这种自我放纵;求仁之路,贵在取法乎上,见贤思齐。比如在这本书中就多次提到当代的贤达,像大而不盈的诺奖得主屠呦呦、特级教师信金焕等等。有了见贤思齐的向善之心,才会有见不贤而内自省的坚定意志,有改过向善的实际行动。这也正是此书给人的最大启示。

孔子是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他虽自谦述而不作 ,但事实上是有述有作,从而成为人类轴心时代具有原创性思想的圣哲。《论语》中就有一些支撑孔子思想的原创性范畴,如仁、礼、中庸、君子、天命、教学,等等。更有一些与上述范畴相配的二级概念。如与仁相配的慈爱、忠恕、孝弟、恭敬等等,与中庸相配的过与不及、中行、狂狷、乡愿等等。如果一部以解读《论语》为基本内容的著作,回避对孔子思想的学理性探讨,其存在价值将大打折扣。

从学理角度看《陶继新<论语>心悟》同样可圈可点,堪称是一部颇富创见及学理性的著作。此作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一是对《论语》的整体化、专题化解读。《论语》虽为一种碎片化文本,但却有其完整的思想结构,孔子对他的弟子曾子说过“吾道一”。此书正是认识到《论语》的这一特点,强调整性理解。全书抓住《论语》中的几个基本范畴,并结合自身关注的教育事业,分为十五个专题解读,很有创意。

二是开放性解读与个性化解读相结合,打通古今,打人我,从而为《论语》的现代解读及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空间。人们知道,孔学之根深植于当时历史文化土壤,孔学之魂,则端赖现代个人心灵的接引,激活照亮与放大。所以,读《论语》而有得者多将开放式阅读与个性化阅读结合起来。此书研读《论语》,多引六经为助,于《诗》《书》《易》《礼》《春秋》皆有涉猎,如论谦以《易经》谦卦爻辞为据,谈诗与言的关系则引《左传》中的故事为例。既左右逢源,又深入简出,情趣盎然,灵气飞动。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学理的扎实与饱满。

举例来说,仁为孔子思想核心概念,前人已说了千言万语,但作者抓住仁者爱人这一关键命题,从政治角度谓仁为爱百姓的民本思想,从哲学角度谓仁为泛爱众的人本思想,而从伦理学的角度则谓仁为心德。如此解读虽说不上是什么高深新锐之见,但却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及个性色彩,很值得称道。

再如关于义利关系,历来聚讼纷纭,论者大多持义利对立,重义轻利之论。此书则在厘清义之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孔子对义利关系的全面论述,认定君子之义,小人之利。且引《周易》系,进一步强调利为义之和,即利为义之用,从而把义利关系确定为体用关系。如果再联系《大学》中德本财末、财为德用、财散民聚之说,就可看出作者之论是极为可信,极富创见的。

再如关于不学诗无以言之说,历代注家多根据孔子“使于四方,不能专对”一说,解无言为不善外交辞令。而作者则根据孔子“诗书执礼,皆雅言也”之说,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定雅言即普通话,无以言即是不会操作君子间互相交流的普通话,难以培养君子人格。现代语言学已确认,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一种世界观,甚或是人所拥有的整个世界。从这一角度看,作者对孔子语言观的理解,可谓正得孔子之心也。

我想,孔子如起而复生,也会莞尔一笑,曰“吾与陶也!吾与陶也!”

(原载于《中国教育报》,2020年9月16日,第10版;发表时略有压缩。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