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诗意文化”解读
让师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诗意文化”解读
作者:陶继新        更新时间:2020-05-27

让师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诗意文化”解读

 

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后经海德格尔的哲学阐发,不但成了妇孺皆知的名言佳句,而且成了很多人的美好向往。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以下简称“万州二中”)的“诗意文化”,则让这一诗句的理想向往在校园里变成现实,同时也延伸出了更加丰沛的内涵。

选择“诗意文化”的必然原因

一所有品质的学校,一定有其精神之魂。万州二中这所有着八十年悠久办学历史的巴渝名校,根在哪里?魂在何处?作为重庆市特级教师、骨干校长的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汪建德一直为此寻寻觅觅,即使“为伊消得人憔悴”,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终于有一天,当他凝望着学校背靠的三峡历史文化名山太白岩,“诗意文化”这四个字突然在他脑际闪现出来,旋即,异常的激动与喜悦便洋溢在他的脸上。

“诗意文化”作为学校之魂,当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有其必然的原因。

一、太白岩千古绝唱的影响

自古以来,三峡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一泻千里的凶险激流,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他们触景生情,留下了很多传世佳作。仅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千古绝唱,就足以让我们想见三峡的水急滩险与诗人的豪放胸怀。而万州正地处三峡入口,是从长江上游到三峡的必经之地。由于当时交通很不发达,水运成了唯一的交通方式。但凡乘舟过三峡者,绝对不能在夜间通行。而从上游来万州的商人、旅客、官员、文人等,一般要到晚上方能抵达。所以,他们必须留宿万州,次日白天再行。

于是,这些文人骚客便或走进万州客栈或走到江边,开怀畅饮,吟诗作赋,从而留下千古绝唱。据汪建德校长讲,李白、杜甫、白居易、郑谷、苏轼、黄庭坚、陆游、杨慎、来知德、陶澍等一大批文人墨客都曾在此吟诗留迹。

万州二中背倚一座巍峨而秀美的名山,古称西岩。相传李白就曾在这里开怀畅饮,弈棋吟诗。一日,他在西岩与友人下棋的时候,一只五彩凤凰口衔金樽落于棋盘,大家惊讶不已。可李白却泰然自若地把金杯从凤凰的嘴里接过来抛向天空,随即骑上金凤凰腾空而去。于是,就有了流传至今的千古佳话:“谪仙醉乘金凤去,大醉西岩一局棋。”从此之后,西岩便改名为太白岩。

这显然是一个近乎神话的传说,可是,李白来过万州并留下诗篇,却绝对不是妄语。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也来过万州,他是受当时万州太守之邀前来做客的。他惊叹于西山的自然美景,有感而发,写下了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西山记》,并赠予太守,太守便把它刻在天然石上。清咸丰年间,万县知县冯卓怀将此碑拓片寄呈其师曾国藩,被曾氏评为“海内存世,黄书第一”。原本不应称“碑”,因当地人习惯,故称之《西山碑》。后人为了保护它,修了一个碑亭,这就是著名的人文景点西山碑亭。

汪校长很自豪地对笔者说,万州是一个有文气、灵气和仙气的宝地,不仅古代有众多的文人墨客不远千里来到万州,而且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何其芳,文艺理论家、美学家蒋孔阳等就出生在万州,与学校比邻的太白岩的诗文气象,更是无时不闪烁出灼灼光芒。“斯人虽已逝”,可万州二中的师生却依然可以通过他们留存的精神文本,聆听这些文学大师的吟唱,从而长久地让这些大师的文气在心中激荡,并以某些载体让它在“润物细无声”中浸染师生的心田。

身处文化圣地的万州二中在执着地寻觅学校之魂的时候,“蓦然回首”,“诗意文化”也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他们的视野。

二、学校长期积淀而成的诗意的气质

太白岩的诗意仙气在有形无形浸染万州二中的过程中,让学校渐渐呈现出诗意纷呈的万千景象。从学校领导到教师再到学生,热爱与诵读诗歌,早已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前不久,笔者就在学校采访了老教师万久任。尽管他年过八旬,可他的思维依然敏捷,说起万州二中的诗意文化,他引经据典,广博而又恰到好处,让笔者顿时对面前这位文化智者肃然起敬。

他说,虽然几十年前没有用“诗意文化”形容学校之魂,可那时的万州二中就已经是诗意满园了。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不是饱读诗书者,是很难胜任教学工作的。

他特别赞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之说。而究竟如何“熟读”,却又是大有讲究的。他是这样做的:从第一首一直背诵到第311首,先后顺序不乱且一字不错。他还发明了串读法,比如其中有李白的33首诗和杜甫的38首诗,按时间先后顺序串连起来,一气呵成地背诵下来。所以,当年学生上他的课时,不但为他如此了得的诗词功夫所折服,而且还会收获一种高级享受的审美快感,学生们不但爱上了语文,还都考出了很好的成绩。他认为,要让学生爱上语文,老师就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要有古诗文的大量背诵。

万州二中正是有了这样一批爱诗诵诗以至写诗的老师,才有了文脉不断的精神气象。

据学校纪委书记胡勇讲,2002年,语文教研组长李辉满老师就带领全组老师开设了古代诗词鉴赏选修课。近二十年来,整个语文组坚持不懈地研究与践行着“诗意文化”。

即使非语文学科的一些教师,也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在其日常生活中,都有了诗意的洒脱与优雅。

如果与学校的领导或教师交谈一下,你就会发现,他们身上也都无不散发出诗意文化的气息。他们希望学生努力学习,但不倡导“白+黑”“5+2”地拼命死学,而是要求他们的学习与生活要像古代韵律诗那样富有节奏,因为“一张一弛”不但是“文武之道”,也是诗意的一种呈现方式,只有在一种自由快乐的诗意状态下学习与生活,才能抵达高效学习的殿堂,并享受身心健康的愉悦与美好。

当诗意在校园里回荡的时候,学校不但有了文化,有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有了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这个视角考虑,选择“诗意文化”作为学校之魂,不但让学生有了一个诗意的当下,而且这种诗意还会充盈他们的整个生命过程,让他们有一个美好幸福的未来。

构建“诗意文化”的理念体系

万州二中的诗意文化,是希望师生通过诗歌等文学载体,以文“化”人,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寻找到一个具有文化品格与审美追求的精神家园,从而“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同时,这里所说的“诗意”又是开放的,它不只徘徊于诗歌这一个领域。从学校管理到日常生活,都会因为有“诗意”的荡漾,而蓬勃出别样的精神气象。它有益于当下生命的诗化,又指向其更美好的未来,而又考虑到高中这一特定的生命阶段,学校才确定了“为诗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

在这个基础上,“育诗意少年,办中华名校”的办学目标也就相应而生了。因为没有少年时期的诗意奠基,就不可能有未来的诗意人生。不过,少年时期又是价值观尚未定型的时段,学校就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让他们诗意沛然,生机勃发,既热情地向往高尚的精神,又努力地学习优质的文化。有了这样的诗意青春,才能积蓄下生命的能量,让整个生命都洋溢出诗意与活力。

这需要学生自身不懈的努力,更需要教师循循善诱的教导。所以,还需要一批德才兼备的诗意教师。而万州二中正好拥有这样一支教师队伍。这其中不但有诗歌等文学爱好者,而且有会用诗意育英才者。众所周知,连年来,万州二中保持着高升学率,每年都有一些优秀学子考入清华北大。可是,这些学生不是靠教师的“满堂灌”和学生的“白+黑”脱颖而出的。因为老师们知道,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放飞心灵的自由场域,甚至让他们有一种“当仁不让于师”的大胆质疑精神,才是开启其生命潜能的有效方略。正是这种放大了的“诗意”课堂,让学生在努力向上而又心理放松的状态下,有了更好的考试成绩,特别是有了“诗意”的生命状态。这些“诗意”教师和“诗意”少年既以校为荣,又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使学校有了越来越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与办学目标同样闪耀出精神光华的是育人目标——“平民本色,精英气质,民族情怀,国际视野”。

万州二中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平民百姓之家,他们的父母终日劳作而无怨无悔,勤奋质朴而善良敦厚。休说进入名校万州二中,即使步入名牌大学,也不能失其赤子之心。有了这种生命之本,才能抵达“本立而道生”的高层境界。

平民不等于平庸,相反,保持平民本色,又奋发有为,不但可以摆脱平庸,还能形成精英气质。这种气质不是生而有之的,而是通过不懈的追求乃至生命的磨砺才能具备的。孟子有言:“人皆可以为尧舜。”可见,这些平民之子,实现生命的超越,非但不是神话,反而应当属于生命的本然。

毋庸讳言,这些学生在实现生命自我超越的同时,也会超越他们的父母,因为他们之中的不少学生以后会考进名牌大学,毕业之后,有的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有的还会走出国门。飞得越高,走得越远,越不能失其赤子之心,越应当有民族情怀与爱国之心。万州二中不但是一个诗意的校园,也是一个培养有爱国之心与民族情怀之士的精神家园。古往今来很多杰出的诗人,也都是爱国之士,他们即使在穷困潦倒、走投无路的时候,爱国之志依然在心中荡漾不去。而平时教师的诗意教学,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诗人伟大的人格风范,感悟他们的家国情怀。

拥有民族情怀,并非盲目地排外,相反,应当具有国际视野,胸怀世界。因为这一代的孩子,是要“面向世界”的。不管是在国内工作,还是在海外打拼,都要在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的同时,思考如何让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需要中国,而且要知行合一,终生为之努力。

汪校长说,这是一个高远的目标,但并非是不可企及的殿堂。

要想抵达这一宏伟的殿堂,就要“正心修身,立己达人”,于是,这八个字就成了彰显学校精神文化核心要素的校训。

《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因为“身修才能国治,国治才能天下平”。不过,“欲修其身者”,则要“先正其心”。看来,正心与修身密切相连,缺一不可。没有了“正心修身”,即使才高八斗,也不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而作为孔子忠道精神的“立己达人”,则意在正心、修身以至学有所成之后,还要走向“达人”的崇高境界。在自己诗意地栖居且大有成就的时候,还要成就与惠及他人。有了这种胸怀与行动,其诗意才能折射出灿烂的光芒。

打造“诗意文化”的校园环境

要想让“诗意文化”浸润师生的心田,无疑需要相应载体的支撑,而洋溢着“诗意”的校园环境,则可以“于无声处”陶冶人们的心灵。近年来学校所建设的太白诗林等,无疑让“诗意”有了物质文化的承载。

走进太白文化广场,可以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大唐盛世,走进李白那浩荡着仙气的诗意殿堂。

广场旁边的太白诗林,不但有飘逸洒脱而又诗意盎然的李白雕像,而且还雕刻着二十多首李白著名的诗篇。课外时间,常有学生聚精会神地一边看一边低声吟诵。有的学生说:“每当这个时候,李白当年在太白岩饮酒赋诗的景象就会浮现在眼前,让我们对这位旷世奇才高山仰止的时候,生起‘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情感冲动。”

而校园仿建的“古万州八景”之一的“流杯池”,同样让学生观之仰之,流连忘返。他们有时一边低声诵读着《西山记》这一融记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散文佳作,一边用手轻轻抚摸着被曾国藩誉为“海内存世,黄书第一”的行楷碑文,于是,无限敬仰之情在心中回荡,情不自禁地产生了“见贤思齐”的学习愿望。

诗意文化景观雕塑群在校园环道两侧依次展开,步入其中,群贤毕至、圣者云集的感觉便会油然而生。如果逐一细观屈原、陶渊明、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范成大等名家大师的雕像,便更觉穿越千年、如见其人。他们在峡区为官作吏或旅居漫游时所写的诗篇多达4000多首,学校则从中撷其精华,刻印于雕塑群中,让学生在观仰这些风流人物的同时,也徜徉在他们留存的经典诗文的意境里。

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刘卫华对笔者说,学校构建的这些环境文化富有诗意与文味,同时,它还是学校实施德育的有效载体。因为这些大诗人的作品,还可以让学生“披文以入情”地去感知他们伟岸的人格与崇高的精神,从而在他们不知不觉的吟诵中,诗人们的思想也悄然流进了学生心田里。

实施“诗意文化”的活动课程

孔子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可见,诗在正己、修身、立德、树人、治国、安邦方面的重要作用。

但是,如何让诗意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呢?最关键的是将诗意文化融入学校课程建设之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最终师生才能内化于心,外显于行。为此,学校因地制宜,整体规划,着力构建“风雅意韵”四位一体的诗意文化课程体系。

据汪校长介绍,所谓风雅意韵,其中“风”即“三风”活动课程体系,以系列活动为抓手,大兴“吟咏之风、品鉴之风、临创之风”,培养师生诗意风范;“雅”即2448雅居景观课程体系,着力打造两大文化广场、四大文化群落、四大诗名道路、八大主体楼宇,让校园成为“诗意涌动、人文淳朴”的“世外桃源”“;意”即“五意”课程目标体系,建设诗意校园、营造诗意班级、打造诗意课堂、培养诗意少年、锻造诗意教师;“韵”即“四韵”校本选修课程体系,以“四韵”(华夏诗韵、巴渝画韵、三峡文韵、平湖琴韵)校本选修课程为载体,积极开发三峡乡土文学、经典诗词鉴赏、经典诗词书画临创、诗意作文四大类诗意文化精品课程,让学生陶醉于诗韵书香中。

的确,万州二中大力开发诗意文化课程体系,不但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而且能够更好地满足地方和学校差异性的需要,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他们的诗意人生奠基。比如,每个学校都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万州二中也不例外。只是,万州二中开展的却是诗意文化课程体系下的“三风”活动,独具个性,有声有色。

每天早晨雷打不动的“一日一诵”活动,学生收获之大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少年时期正是记忆的黄金时段,虽然每天只有短短五分钟时间,但是学生足以熟读一首诗词,甚至记诵在心,并对诗词大意有所了解。日积月累,在校六年,便可背诵古诗300首,熟读古诗1000首以上。这些古诗都是教师们精心挑选出来的经典之作,不但摇曳着智慧的光华,也多有真善美的灵魂在歌唱。所以,学生在“一日一诵”中,不但逐渐提高了写作水平,也提升了精神境界。

诗歌创作大赛、校园诗词大赛、诗歌朗诵比赛则是学校的另一道风景。一些有了一定诗词诵读“功夫”的学生,在欣赏诗人佳作的同时,也产生了创作的欲望。而在这个年段学生抑制不住的激情,正好可以通过诗歌倾泻出来。于是,学校不失时机地举办了一系列的诗歌创作大赛活动,让这些跃跃欲试的学子们,有了挥洒才思的平台。

令人欣喜的是,这些初出茅庐而勇气可嘉的学生们的创作,有的已经洋溢出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味,甚至让教师们不由自主地生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的感叹。

其实,学生的潜力之大,有的时候远远超出大人的想象。如果给他们提供一个相应的舞台,就有可能让其潜力如脱缰的野马一样一跃而起,奔驰起来。

周一升旗仪式时进行的班级诗教文化展示活动,也让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了让自己的班级在展示活动中取胜,学生们彼此之间的精诚团结精神以及为班争光的意识蓬勃出一种势不可挡的恢宏气象。这不但让各个班级中的学生都有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势,而且在无形中培养了班级集体荣誉感。

一系列的校内诗意文化活动开展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学校又为他们搭建了校外活动的平台。

据汪校长讲,学校与文学艺术联合会、何其芳文学研究会、三峡诗社等文化机构商谈,合作建立校外辅导研学基地,学校与之签订协议并予以授牌,定期组织学生到与“诗意文化”有关的单位或地方进行参观交流活动,邀请诗人、作家来校开设讲座并与之讨论等。同时,在校内成立诗社、长风文学社,创办《三峡校园报》,开办校园电视台和微信公众号,为学生发表诗作或其他文学作品提供平台。这大大吸引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同学们作诗写文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汪校长说,万州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诗人何其芳就出生在此地,说不定多年以后二中学生也能有一个甚至若干个成为著名诗人呢!是的,学校不应当只是为了升学考试而让学生一心只读教科书,还应当让他们的青春诗性澎湃回荡,真正拥有一个终生难忘的诗意人生。

在采访副校长刘卫华时,他还很自豪地向笔者讲述了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涯教育、生态教育等活动,这些烙印着德育特色的活动,也无不诗意盎然。比如举行环湖拉练活动、瞻仰九五纪念碑和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活动、参观三峡移民纪念馆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不但锻炼了身体、锤炼了意志,还常常一边活动,一边吟诗作赋,从而让爱国主义教育落地生根,有了诗意的飞扬。

在学校开展活动的同时,有的老师也根据各个班级学生的情况,开展了烙印着某个老师个性的活动。网名“诗意人生”的张燕老师在他的班级所开展的以诗歌记录学校生活的“青春记忆册”活动,便激起了学生写诗的兴趣。

当学生在诗意的河流里欢快地畅游的时候,一般学生认为的“写作难”也不再成为问题。因为有了一定诗歌文化的积淀,加之每天课堂上徜徉于乐感文化之中,写作就不会再无感而发、无物无事可写,甚至有可能出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奇迹,以至让文字畅达的作文快速完成而又不失其生活的真谛。

这种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学生之作,留下的是最美好年华的生命回响,如果将其留存下来,将会成为学生终生的铭记。

这项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为自己的“青春记忆册”起一个有诗意的名字,张老师则要为每一个学生的诗集在扉页上写一篇序言。

为了能让老师读到自己更好的诗作,每个学生不但精心写作,而且写诗的欲望也与日俱增。而要想把诗写好,就要阅读更多更好的诗歌。读写并进,学生的“青春记忆册”就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与优美的语言。

张老师又让学生之间彼此交换“青春记忆册”,于是,每个同学都有了共享他人诗作的美妙。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之后,我们每人就都有两个思想。”

何止有了“两个思想”,每一个学生都摘取了很多个学生的“思想”,同时,在“学而时习之”中,让全班写诗的水平越来越高。

演绎“诗意文化”的精彩课堂

《诗经》被列为五经之首,足见中国古代教学对诗歌的重视程度。而万州二中的课堂,无疑也成了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演绎诗意文化的有效载体。

为了让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更多“诗意文化”的元素,学校倡导老师诵读诗歌,亲近经典,从而让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在这种“诗意文化”的大环境下,一些老师越来越爱上诗歌,有的还可以即兴赋诗,其中不乏佳作,赢得了学生的赞赏。

谭江驰是高三理科班的一位语文教师,上课时不但自己吟诵诗歌,也让学生通过诵读去品味诗歌的意境与妙趣。有时灵感突然降临,谭老师还会仿照所诵古诗,即兴作诗一首,让学生不由得拍案叫绝,这也在无形中激发了某些学生写诗的冲动。

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高三理科班课堂上吟诵诗歌,会不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

事实上,非但没有影响考试成绩,反而成绩一直居优。

对此,分管高三年级的副校长周易给出了一个合乎情理的答案。他说,学习成绩的高下,与学生平时的情绪状态有着直接的联系。一个死气沉沉、情绪低落的学生,即使加班加点地学习,成绩也未必持续上升。相反,一个富有诗意、朝气蓬勃的学生,即使比一般学生少学了一点儿课本知识,考试成绩也往往名列前茅。因为学习时间的多少虽然与考试成绩有一定关系,但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时间,而是效率。情绪愉悦与精神亢奋状态下的学生,多能步入高效的殿堂。笔者采访过一些在全国均属成绩卓越的高中生,他们不但不是死学苦读者,反而是爱好广泛、意气风发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意文化”非但不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反而会让他们“游于艺”地步入高效学习的审美境界,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有了高中课堂上的诗意文化,学生的诗意情趣也会向未来蔓延,以至让其拥有一个丰沛的诗意人生。

笔者前面所写到的张燕老师,不但演绎了“诗意人生”的精彩课堂,而且还向课前与课后进行了延伸,让学生有了更多“诗意人生”的时空。

如果张老师哪一天没有在黑板上写上一首或几首诗,不在讲解课文知识时信手拈来几句经典诗句,不但学生会感到莫名其妙,他自己也觉得少了很多应有的课堂情趣。

张老师结合课文内容所吟诵的诗歌,绝对不是硬性外加,而会给人以“道法自然”的美感。非有意为之,却浑然天成。他说这是临时生成的一种教学智慧,并让课堂瞬间闪耀出了一道奇异的亮光。如果没有诗歌诵读的“海量”积累,这些灵光一现的妙言佳句就不可能脱口而出。而每逢此时,他自己便情不自禁地升腾起一种特殊的审美愉悦感,而学生也不由自主地走进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境界里。

这种无处不在的诗意教学风格,即使在毕业班的复习课上也可以演绎出万千风景,这于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巨大兴趣,并在复习中感受到了诗意荡漾的无限美好。

囿于篇幅,笔者不能将采访老师的课堂教学景观一一呈现出来,可是,通过这两位老师,读者便可以窥斑见豹,想见万州二中课堂之上更加丰满的“诗意文化”景象。

采访副校长周易时间虽然不长,可他却带给我一个很大的惊喜。他认为,课堂不应当只在教室之中,而是应当有一个大课堂观。比如教学《兰亭集序》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把学生带到流杯池,就在王羲之的雕像前,抚摸着那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字迹进行教学。在教学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到太白诗林,瞻仰着这一伟大诗仙的形象,去领略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与豪放。在教学课本上其他著名诗人诗作的时候,也走进学校里有其雕塑与刻有诗篇的地方,让学校这个具有“诗意文化”的场地,成为一个诗意流彩的课堂。他说,老师甚至可以带学生走到太白岩,开设一个更大的课堂。

想想当年孔子的课堂教学,既有杏坛固定“教室”的课堂,更有一个流动的教学系统,即使在十四年的周游列国中,他也一直在进行着教学工作,很多不同国度里的不同场所,都成了孔子的“教室”。这种大教室观、大课堂观,对万州二中的诗意课堂,不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吗?

追求“诗意文化”的人本管理

有人也许会说,开设“诗意文化”的精彩课堂当在情理之中,可在管理上如果再讲“诗意文化”,就毫无道理了,因为管理需要制度的刚性约束,它与“诗意”风马牛不相及。

可在采访学校纪委书记胡勇的时候,笔者却感到管理不但与“诗意”休戚相关,而且还是凝聚人心的重要法宝之一。

当然,这里所说的“诗意”,并不是说在管理的时候也吟诵诗歌,而是一种“诗意”的生命状态。诚然,汪校长等学校领导也喜欢诗歌,有的迄今还教着语文课。不过,吟诗作赋只是他们在管理时心中回响的一个优雅音符,其核心则是富有“诗意”的民主与开放的管理理念与方略。

初见汪校长时,他没有一点儿当官者的“架子”,如果不是有人介绍,我一定认为他仅是一位文质彬彬的语文教师。他温厚而又文雅地笑着,像学生一样,敬听笔者的提问,回答的时候,也是不急不缓,有条有理。其实,这只是“相由心生”的第一印象,而其深层之中的人本思想,才让笔者如拨云见日一般看到了他那挥之不去的人本思想的光华。

一、教师上下班没有考勤

在万州二中这所学校里,老师上班下班没有考勤,如此放羊式的管理,能否让这些有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遵守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呢?

汪校长认为,教师工作的优劣,有些可以通过时间或数据进行考察,有些则需要良知的天平去衡量;前者可以通过学校的制度来管理,而在后者面前,学校制度则显得软弱无力。比如一个教师不但在学校里备课,回到家里依然努力备课,而且爱生如子,却一直藏在心底,这些都是无法用数据衡量的。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考,如果某个教师上课之后随即离校回家,学校领导不会做任何干预,更遑论批评了。

汪校长说,教师对学生是真爱还是假爱,教学水平是好还是不好,谁看得最清楚?不是领导,而是他们所教的学生。所以,学校启动了学生评教议教的管理系统,用最有话语权的“民权”方式,决定教师是不是真“猴王”。学生评价的结果,不但与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有关,也与职称评定等直接挂钩。人们常说的以学生为本,就以这种“诗意”的形式展示出来了。正是因为给予学生评教的权利,教师才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也更加努力备课,从而成为受学生爱戴的教师。于是,师生的关系融洽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有了水涨船高之势。有人说,这是一首没有文字的诗歌,是在师生的心里幸福回荡的人文之诗。

二、领导“怕”老师

在采访办公室主任何宇的时候,他就谈到学校领导“怕”老师的话题。

大家知道,古往今来的很多大诗人,不但诗写得精彩绝妙,而且敢于大胆放言,甚至蔑视权贵。因为他们的心灵是自由的,同时也是高贵的。高贵的心灵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即使被批评,也全无恐惧之心。

有人说,万州二中的不少老师都是“诗人”,他们对学校领导提意见的时候,一点儿也不顾及情面,而且如果说得有理,领导即使早有决定,也非改不可。

据何宇讲,万州二中校本部现有三个校门,以前只开了两个。可有老师提出意见,应该把未开的东门打开,不然,有的老师和学生从其他校门出去就要绕道而行,给进出学校带来不便。于是,领导就顺应民意,打开东门,从而方便了师生的出入。

鹏程楼两边原来各有一棵很高的树,后来其中一棵枯死了。如何办呢?学校领导班子讨论后形成三种方案:一是再从别的地方移植一棵与尚且“健在”的相似的树栽上;二是既然其中一棵死了,没有了对称之美,干脆把另一棵也移至别处;三是不费那么多周折,随便移来一棵或高或低的树栽上。

为此,学校专门召开教职工大会,将三个方案公之于众,让大家讨论并投票。讨论之后,绝大多数老师对第一个方案投了赞成票。于是,领导就听取大家的意见,就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两棵对称相伴的大树。

也许有人会说,如此区区小事,何必如此大动干戈?

可正是从这件小事之中,让我们看到了学校领导的民主意识,以及教师的主人公精神。而两者的和谐,不正是一种美妙的诗意吗?

三、主动解决年轻教师的难题

万州二中教师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年轻结婚生了孩子或者国家政策放开生了二胎的教师,在高兴之余,也有了难解的“方程”。因为这些年轻教师大多承担着重要的教学工作,下午下课回家较晚,且大多还要承担照看学生晚自习的任务,因而无暇照管自己的孩子。

汪校长便急年轻教师之所急,专门搞了一个托儿所,安排教师负责学校年轻教师的孩子的生活与学习等。目前,托儿所里有着各式各样的儿童玩具,图书室里配有儿童阅读的各种图书等。在解决了年轻教师的后顾之忧的同时,也让他们有一种家的归属感。尤其是在较晚接孩子回家的时候,见到小家伙还在托儿所里摇头晃脑地吟诵着经典古诗,老师们心里也不由得充满了温馨与诗意。

“爱出者爱返”,当学校心系教师的时候,他们也会心系着学校;当心灵自由、和谐的时候,“诗意”也就自然荡漾起来了。

其实,“诗意文化”管理并非只有以上三个方面,因为它是全方位的,堪称无处不在。比如后勤管理,如何让一所厕所也拥有诗意呢?这当然不是让打扫厕所者一边工作一边吟诗,而是给厕所以诗化的环境,比如放几盆鲜花,在墙上张贴一些温馨浪漫的提示用语或者著名诗人的诗歌,从而让就厕者走入其中,不由得感到这里也流淌着斯室亦美的“诗意”。

在返程去万州北高铁站的路上,笔者与付绍文老师谈及这些诗意管理的时候,他微微一笑说:“诗意有的时候可以言说,有的时候则是‘欲辨已忘言’的。”我请他讲讲其中的奥妙,他又微微一笑:“有了自由、开放、愉悦而幸福的心灵,不就有了诗意吗?”

“心者,君主之官”,他的话让笔者豁然洞开,是的,“诗意文化”有不同的表现形态,而心灵,才是感受“诗意”的最为核心的所在。

(原载于《教育名家》,2020年第4期。)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