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成都市金牛实验中学“立人教育”撷英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成都市金牛实验中学“立人教育”撷英
作者: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8-11-16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成都市金牛实验中学“立人教育”撷英

陶继新

 

近年来,成都市金牛实验中学的立人教育做得风生水起,硕果累累。那么,什么是立人教育,他们又是如何实践立人教育的?这些就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

立人教育的“一一三二X”体系

何谓立人教育?刘仲文校长说,我所理解的立人教育,既是一种教育价值追求,又是一种教育实践风范。立人教育表现为一种根源于人的至性至情,又超越于实用理性之上,体现着教育对“人”的美好存在形态的追求。他们的立人教育的要义,全面体现在“一一三二X”体系中。分而解之,方可见立人教育的内蕴丰沛之美。

第一个“一”是指“一种办学思想”,即“养浩然正气,强立身之本”。孟子有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刘仲文校长认为,师生的浩然之气是一种正气、大气;养己之气,亦能惠及他人。立人教育的旨趣,是为长期滋养师生的浩然之气,进而化润人的心灵,成其行动,显其浩然之风。

第二个“一”是指“一个培养目标体系”,即“明德善学,立己达人”。刘仲文校长认为,《大学》开篇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是立德之纲,纲举目张,理应放在培养目标体系的第一位。“善学”是对“学会”“会学”的超越,恰如中国第一篇教育学论著《学记》所言:“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学生善学,学生的收获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立己达人”取自孔子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刘仲文校长认为,人要想有所成就,立身是本,不过,只有自己立身还是不够的,还要立他人。这样,既有了“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的自我修炼,还有了“君子成人之美”的精神境界。孔子所说的“达”,远远超越了他的弟子子张所说的“闻”,因为它的要义在于“质直而好义”,而不是“色取仁而行违”。

只有尽力让自身“立”与“达”且尽力让他人也“立”与“达”的时候,才真正抵达了“止于至善”的境界。

“三”是指“三条路径”。

路径一:“立德树人。”《大学》里面讲“君子先慎乎德”,并言“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根深才能叶茂。刘仲文校长认为,对于一个人来说,就像一棵树,德是根本,财是枝末。要想“树人”,必然固本,“本立”才能“道生”。

路径二:“立文养人。”刘仲文校长认为,学生需要学好学科知识,更要习得学科文化。这里所说的学科文化内涵着人文精神与学科规律的要义。因为学科中不只有知识,还有人文精神之美,即使数学等学科,也常常闪烁着人文的亮色;任何学科,都有其内在的规则,都有道之所存,只有通晓了这些规则,才能步入以不变应万变的天地。所以,学科文化特别强调学科知识的结构化。教师更多地对学生进行学科思想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理解、感知学科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并据此设计教学活动。如数学新授课设计了引、导、探、习、悟等五环节的范式,其中的“悟”就是悟的思想方法。复习课则另有范式。再次是学科的价值,对此,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考虑与设计,如在让学生了解英语学科价值的时候,不但要考虑到其他国家的文化,还要思考如何处理好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的问题。思品课、地理课等学科,都要思考这个问题。在研究性学习中,有的学生研究中美两种制度哪个更加民主的问题,很让人振奋的是,研究结果一致认为,中国比美国的民主制度更好,也更适合中国国情。这种由学生自己研究得出来的结论,比教师灌输给他们的效果更好,也更能深入他们的心里。

路径三:“立身存人。”刘仲文校长认为,身之在,人方存。所谓身,当然有外在身体之身。《论语》中曾记载了孔子的高足曾子病重时“召门弟子”说的一段话:“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曾子对自己的身体非常重视,最终做到了全身而来,全身而去。是“怕”吗?当然不是,是自律,他不但保全了自己的身体,更因时刻不忘自我修炼而抵达了高贵精神的殿堂。“存人”不只是关注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思想与心性的修炼以及积极兴趣的激发、培育、保持等。

“二”是指“两项措施”,即统整课程、序列活动。为了让立人教育的理念落地,学校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立人教育课程体系,由立德树人、立文养人和立身存人3个板块组成。立德树人课程主要包含“法仁静雅”课程等。立文养人课程主要是由校本化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学科拓展课程、引进的校本课程等组成。立身存人课程包括艺体课程、心理健康课程、社团选修与社会实践课程等。序列活动是指他们实现了每类课程活动的序列化。

“X”是指“若干支持项目构成”,即科研强校、精业强师、创客教育、四年制初中教育改革等。刘仲文校长认为,这些实践项目既是独立的实践领域,又是相互支撑的系统实践,经整合后都和谐地融进了立人教育的支持系统。

“自主、导学、行知、铸魂”的立人课堂

立人教育的价值主张与立人课程,只有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才能生成更大的能量。为此,他们进行了立人课堂的研究。

刘仲文校长说,他们首先确立了“自主、导学、行知、铸魂”的立人课堂理念。

“自主”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必备要素。只有自主,才有内驱力,以至形成努力学习与积极探索的品质。“导学”是要求老师在课堂上不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实现“道而弗牵”,从而让学生爱上课堂,高效学习。“行知”强调的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学科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行动中获取知识。这样,才能达到“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的境界。知行合一,不但可以让学生逐渐形成知行合一的学习品质,而且还可以引领学生走向学以致用的广阔天地。铸魂是铸造学生的高尚品德之魂、坚忍不拔的精神之魂、学科文化之魂。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将知识与铸魂分离而教,而是让其合而为一,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习得知识的同时,“道法自然”地升华到铸魂境界。

为了落实这一理念,各个学科进行了立人课堂范式建构的研究。通过全校教师的认真探索,对各学科的课堂范式进行了基本主张的理论阐释,也通过青年教师赛课、轮流上课、同课异构的验证,把课堂范式转化成具体的实践标准与操作流程。

为了更好地提升立人课堂的质量,学校还于2013年启动了合作成长小组的建设与研究。首先,这种小组不是临时与无序的结合,而是长期与有序的一级学生正式组织,每个小组由4或6人组成,全组在组长的领导下有计划地开展合作成长活动。

班级中的小组建设,本着异组同质、同组异质的原则分组。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成绩尽管有上中下之别,可却都赋予其不同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长处,在合作成长中,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前进。

合作成长小组既有思想体系,也有应用体系。

他们的思想体系有三个核心词。

核心词一:帮助与对话。他们变革教与学的方式,不再是以教师的讲为主,而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课堂内外的学科帮助为主。师生之间形成的是一种对话关系,其中有师生之间的对话,也有生生之间的对话。不再是师道尊严,而是师生平等。有的时候,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见解与疑问,课堂中出现孔子所说的“当仁不让于师”的教育景观不再是偶然现象,而是成为一种常态。韩愈所说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这里也变成了现实。这一改变,大大激发了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开放与多元的思维在学生那里绽放出来。

核心词二:民主与自主。小组中的很多问题是在民主环境中自主解决的。比如小组成员间出现了矛盾,一般不必向班主任汇报,而是小组自主协调解决。其他如过关单等,也是集合小组成员的智慧,共同“过关”。于是,班主任从繁琐的检查事务中抽出身来,减少了师生不必要的冲突频率,也少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壮,多了持续不断的生命飞跃以及享受教育的幸福感。

核心词三: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首先要有独立思考、不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同时,还要有希望并帮助本组其他成员不断成长的精神需求。小组也由此称之为立人小组。这样,立人小组就形成了一个发展共同体,以至形成了一种小组文化。

为了检验小组合作成长的质量,他们每个月都要进行优秀小组的评选,只有合作意识强、合作效果明显的小组才能获得“优秀合作成长小组”的称号。

合作成长小组的应用体系不只存在于课堂学习中,也存在于课外、校外甚至国外。据副校长刘成菊介绍,她带领学生到瑞典参加国际交流活动时,也是按照这种原则与方式把学生们分成了不同的合作成长小组。当把他们分到不同家庭的时候,合作成长小组这一级组织彰显了巨大的作用,让瑞典友人感慨且赞叹不已。

有耕耘,就有收获。2018年,金牛实验中学的合作成长小组建设研究成果获得了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近两年,学校获得四川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四年制初中教育改革项目取得巨大成效,中考教学质量连年位居成都市较高水平。金牛实验中学立人教育着力于立己达人的宗旨,形成了从教育思想到教育实践的完整体系。相信他们立人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在未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原载于《中国教育报》,2018年11月15日,第4版。)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