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陶公 风采依旧
又见陶公 风采依旧
作者:梁丽        更新时间:2018-10-27

又见陶公 风采依旧

济南 梁丽

今天是令人难忘的一天,因为又一次见到了久违的陶继新先生。我知道,人们多称他为陶公,我在公众场合也这样叫他。不过,真正见到他的时候,我还是叫他为陶老师,这样叫他高兴,也显得亲切。

几十年来,陶老师一直研究着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痴心不改,而且一直笔耕不辍,十年来出版52部专著(不含编著与主编),近九年仅在《中国教育报》上就发表了300多万字的文章。

陶老师立已达人,听他讲述自己的写作、采访、对话和探求教育真谛的历程,不得不慨叹他多年以来的执着精神和不懈追求。陶老师是恢复高考后才考上大学的,原来在家务农,在家种地时期总结出种玉米的良方——蹲苗和移苗,使得他地里的玉米比别人的矮半头而玉米棒却异常丰硕。陶老师在曲阜师范学校第一年教学时,上课前不但写教案,还要写讲稿,而且要到学生晚自习后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把第二天要上的课讲上两三遍”。所以,他才成了深受学生喜欢的老师。

作为一名优秀的记者,他采访名师,撰写他们成长的历程,总结高效教学的道与术,从而让教师享受教育教学的幸福;作为一名教育的专家,他用通讯与对话的形式,在探寻名校的治校之道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教育思想“道法自然”地融入其中。

尽管和陶老师的交谈的时间不是太长,可在其笑声不断的话语里,总有思维的火花的闪烁。陶老师说自己现在讲课很少,重点是采访、写作与读书。在让自己不断文化升值的时候,他将采写的对象逐一发表出来,从而让广大的读者“学而时习之”。

今天让我感到特别高兴的是,我习惯并热爱的读书与写作这种日常状态得到了陶老师的肯定与鼓励。他说,年轻人(虽然我已经不再年轻),急于求成的多,安静读书者少;读了书有了感受,能够及时记录下来者更少。

我爱读书,喜欢写诗歌等文学作品,不太喜欢写教育类。陶老师根据我的喜好鼓励我先从写家庭教育入手,慢慢写起来,天天写作,坚持下去,积累多了,将来就是一笔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遵从他的建议,从今天的这一篇随感记录开始,我将在自己的读书生活中加入写作,以期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得到陶老师的悉心指导。

和大师对话,总是让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希望自己能够坚持积累,扎根向下,更盼望老师能够经常给予指点,让我和我的老师们都不断进步。

特地写此文为纪念。

2018年10月25日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