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智教育十日谈》(17)|情智语文课程观(1)
《情智教育十日谈》(17)|情智语文课程观(1)
作者:陶继新 孙双金        更新时间:2018-09-28

 情智语文课程观(1

背诵经典

1.背诵的意义。

【孙双金】下面,我想谈谈情智语文的课程观。2009年,我在《人民教育》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13岁以前的语文》。文章一经发表,引起了全国小语界比较大的反响。《小学语文教师》杂志也以《童年的语文》为题转发了我的文章。杂志执行主编李振村先生电话给我反馈,说:“读者的反应非常强烈!但有两种声音,一种是赞成的,一种是质疑的。40岁以上的语文老师都持赞成态度,年轻教师当中质疑的比较多。”我听了李老师的话,觉得非常正常。像孔子说的:“四十而不惑!”四十岁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四十岁以前的人,人生经历偏少,人生感悟偏浅。四十岁以后,就不再迷惑了,对人生不再迷惑,对教育不再迷惑,对语文不再迷惑。

是什么事触发了我写这篇文章的呢?好像是在禅宗的一本书当中,看过一则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某大学教授给大学生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教授从讲台下拿出一只装满大石头的大烧杯问学生:“请问烧杯装满了没有?”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装满了。”教授未作评价,伸手又从讲台下拿出一只装满小石子的杯子,高高举起,然后把小石子“哗哗”地全倒进了大烧杯里。教授又问:“烧杯装满了没有?”学生有的说“装满了”,有的说“没装满”。教授仍没评价,又从讲台下拿出一只装满细沙子的杯子,高高举起,然后把沙子“沙沙”地倒入大烧杯里。教授笑看问:“装满了没有?”学生们没有声音了,他们不敢再轻率地回答。教授微笑着又从讲台下端出一杯水,高高举起,然后把水慢慢地倒入了大烧杯里。实验结束,教授正式发问:“请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有的回答:“看似满的东西其实没有满。”有的回答:“人就如大杯子,说明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教授接着再问:“假如我的大烧杯内先装满沙子或者是水,请问大石头还能放进去吗?”

这个问题如当头棒喝,给我震动,让我清醒,促我思考:基础教育,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育的大石块是什么呢?现在语文教科书里选用的一篇篇白话文是语文教学的大石块吗?假如不是,那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大石块呢?

我认为,小学语文教育的第一块“大石块”是国学经典。小学语文教育的第二块“大石块”是诗歌经典(我把诗歌作为韵文单独列出)。小学语文教育的第三块“大石块”是儿童文学经典。

【陶继新】孙校长,很抱歉,我真有点孤陋寡闻,刚才才读了您《13岁以前的语文》。可是,这一读,顿然让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们的很多观点,竟然是如此的高度一致!

您所说的三块“大石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学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

由于受篇幅限制,就谈谈您所说的第一块“大石头”国学经典吧。

2005年,我采访了台湾的王财贵博士,并写了一篇长篇报道《全球推广儿童读经第一人——王财贵博士儿童经典教育述评》,先后发表在《现代教育导报》与《中国教育报》上。为什么叫“述评”呢?因为我想将王财贵博士的观点与做法呈示给读者,同时,我还想将自己的观点展示出来。因为我们的很多观点,也是不谋而合的。

王财贵博士认为,小学期间一个学期只教一本语文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孩子大量阅读,他们一个学期可以看几十本甚至数百本课外读物。如果其中以中外文化经典阅读为主的话,孩子吸纳的则是高层次的文化营养。由于读经的孩子阅读能力特别强,课外阅读非但不会成为负担,还会给其带来无穷的乐趣。有了学习的乐趣,犹如自我开掘了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化河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时候,教师会惊讶地发现,孩子的阅读能力乃至理解能力超越了成人的想象。孩子大量阅读文化经典之后所产生的巨大变化,自然出现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景观。而孩子在小学阶段所吸纳的智慧,以及形成的读书习惯,将会伴随其一生,且影响其整个生命的发展。

现在有些教师的语文教育,不是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不是调动其阅读的兴趣,而是将一篇本无多大意义的课文讲来讲去,直讲得味同嚼蜡,将学习的兴趣一扫而空;或者将一些浅而没有价值的作业让学生反复练习,直练得潜质尽失。于是孩子厌学就成了一种普遍现象,但这不是其本来面目,而是最爱他的家长和老师没有将其大脑建构好,以致使最爱学习的孩子反而谈“学”色变,由此对学习形成一种心理恐惧。这种心理障碍影响的还不只是小学阶段的学习,更为可怕的是障碍其一辈子。让孩子由此没了聪明头脑,而且终生对学习没了兴趣。

孩童时代是一个人记忆力开发的最佳时段,如果训练及时和得法,就可以5倍到10倍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据王财贵博士讲,现在读经的孩子,一篇文章读上两遍三遍就能背诵者越来越多,过目不忘的也已不再是什么新闻。而一旦拥有了这种记忆力,在以后学习外语、数学等学科的时候,也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儿童的吸收能力是一生中最好的时期,犹如海绵一样,甚至可以全盘吸收,全部堆存在生命的深处,将来慢慢地发酵,就好像种子种下去一样,将来一定会慢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所以,为孩子一生谋划计,父母与教师不要问孩子要不要读经,而是毫不犹豫地让其读经,并让其对读经产生一种深深的心理依恋。这样,才算真正肩起了教育的责任。

人类在所有动物中的幼儿期最长,基本上是13年,所以人才能够成为万物之灵。用13年的时间来学习中国5000年的文化,乃至于西方大量的经典文化,这样,13岁之前的孩子就可以博古通今、满腹经纶。

人类有两大学习能力,即记忆力和理解力。记忆犹如电脑资料的输入和保存,理解犹如程序的设计和应用。无程序,空有资料,则资料是死的;无资料,空有程序,则程序是虚的。二者缺一不可。而童年则是记忆力最好也是最易开发的时期,这时期提倡儿童诵读经典,即是要利用儿童期的记忆力,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反复诵读,是儿童的自然喜好。背书,是儿童的拿手好戏。你不准备些有价值的书让他背,他就只好背一些价值不大甚至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如果在其记忆力正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其记忆能力会达到较高的程度,以至一辈子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但如果错过儿童期,将永无超越之日。

有些人认为,不理解文意的背书是“填鸭”式教育,系“死记硬背”、“食古不化”。王财贵博士说,在理解力不发达的年龄,该“死背”就须“死背”,应“食古”就须“食古”,以后再慢慢理解。这正是合乎人性的教育。所以,在儿童时期,让孩子“死背”、“食古”,犹如电脑之输入资料,愈多愈好,选择愈珍贵的愈好,“食古”多了,其中自会有所酝酿发酵,将来理解力提高了,或与生活经验结合了,自然会“活用”。生命是难以测度的,你安知“食古”一定“不化”?依认知心理学家的观察,记忆多的人,其理解力也相对提高,其想象力也比较丰富。我们当然不必像考数学那样确切判定他一定懂还是不懂,也不必像实验室实验一样预测他什么时候能用得上,甚至怎么用,但我们至少可以知道的是:现在预备了,将来一定有用!

您在13岁以前的语文》一文的最后作了一个小结,可谓经典之至:“13岁以前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积累的语文,种子的语文,经典的语文,综合的语文;是不求甚解的语文,是逐步反刍的语文,是为一辈子奠基的语文。”

您的《13岁以前的语文》还有一个副标题,就是“重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只有思考,没有重构,就等于只说不做。可是,在中国小学语文界重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依然是“路漫漫其修远矣”。不过,我们可以行动起来,不能等,甚至也不能害怕别人的批评,因为我们的孩子不能等。我的大女儿让她的女儿大量背诵经典,一直在行动。陈琴与韩兴娥老师,不也早就捷足先登了吗?您不是思考了,而且也付诸实践了吗?但愿这些“星星之火”,早一天形成“燎原”之势,则我们孩子有幸,民族有幸矣

【孙双金】关于让学生背诵的问题,我们教育界有许多误区。有的人一听到背诵,就联想到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关于背诵,我曾经做过一点思考:让学生从小背诵大量的经典诗文会扼杀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吗?持这种观点的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果真是他们想的这样吗?事实胜于雄辩,我想先从一些名人的案例说起吧!
——钱学森是当代伟大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和“火箭之王”。他是创造性人才的杰出代表吧。他的“钱氏之问”:“中国解放60年为什么培养不出自己的杰出人才?”像一根针一样扎在我们教育人的心头隐隐生痛,引起举国上下的广泛关注。我查阅资料发现:“钱学森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父亲钱均夫就是一位博学之士,曾东渡日本学习教育、历史、地理,回国后就职于当时北平教育部。钱均夫非常喜爱中国古典文学、诗词、绘画,文笔超凡脱俗,幼年的钱学森耳濡目染,各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钱学森对文学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有很深的艺术修养。他尤其喜欢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作,过目不忘。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岳飞的《满江红》等这些充满爱国激情的诗句,更是时常脱口而出。因而,他的思维和语言活泼而深刻,清晰又丰富,常常即兴谈来,就是一篇生动的好文章。”(《钱学森讲谈录》九州出版社)

——杨叔子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学贯中西,文理兼通,对中国教育有许多切中时弊的言论,他的《走出半个人的时代》一文对中国教育具有极大的启发性。他在王丽女士主编的《名家谈语文学习》一书的序言中这样说道:有人问过我:“你能成为院士,有些什么个人因素?”我讲:“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人文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语文起了重要的直接或间接作用。5岁不到,日寇侵入江西,我家逃难,我到9岁才进小学,小学只念了一年就进中学。小学,我数学很差;初中,我物理、化学很差,我都赶上去了;念书时,成绩一直上升,后来一直优秀。我想,这同入小学前念了四五年的古书很有关,同后来一直爱好中华诗词与古文也有关。优秀人文文化的滋养至少是:一、陶冶与提升了思想感情;二、活跃与完善了思维能力。”

——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作家,作家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是出类拔萃的吧!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论背诵的:“中国人学诗向来注重背诵。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不独能领略声调的好处,并且能熟悉诗的用字、句法、章法。诗是精粹的语言,有它独特的表现方式。学习这些方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综合,背诵便是这种综合的方法。”(《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科学教育出版社)邹燕祥是当代著名诗人,他曾说过:“朗读和背诵,不仅有助于记忆,也有助于理解、领会,对于音调铿锵的诗文,这更是整体审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吧?”(《中学<国文>琐忆》。如果说他们两位还不是世界级的大文豪,莎士比亚是世界级的大文豪了吧,他童年也背诵了大量经典诗文,能够证明童年的背诵积累不但不影响创造力的培养,相反能够促进人长大后创新能力的形成。

【陶继新】您上面谈到的几位大家背诵经典的事例与论述,真是太精彩了!

有的人成年之后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就是与小时候的诵读经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被誉为日本的爱因斯坦的汤川秀树(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自述《旅人》一书中说:“我五六岁时就开始诵读中国经典……第一部分是四书,是从《大学》开始的,我最早读的一本书就是《大学》,《论语》和《孟子》也是启蒙读物。”

所以,我们要想培养孩子长大成人之后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就不能不重视经典诵读,不管别人有什么看法,甚至反对也无所谓。我们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对得起孩子的生命,也就问心无愧了。

诵读经典有助于理解,我自己也很有体会。

1980年到1983年,我曾经在曲阜师范学校教了三年半的《文学与写作》课。学校的西墙与孔庙的东墙只有数米之隔,工作一天之后,傍晚时分,常常走到孔庙之中。在苍老的松柏之下,漫步于草丛和砖路之上,就会发一番浩叹——2500年之前的孔子和他的七十二贤,也许就在这里行走过,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足迹,有可能就和孔子这位世界大师的足迹重叠过。所以,我当时就想,要好好学习孔子的思想。最能代表孔子思想的当然是《论语》了。于是,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学习《论语》。虽然读了几遍,但是,我感到只不过了解了《论语》的字面意思而已。后来到山东教育社工作,继续研读,还是感觉没有了知孔子思想的真正要义。

不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吗?读一百遍其“义”就能呈现出来,如果背诵了,不就更加明其要旨了吗?于是,在49岁的时候,我从《论语》中选出85%以上的篇章背诵。背诵之后,对以前很多并不理解的内容方才有所感悟,孔子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开始清晰地叠印到我的脑海里。更重要的是,背诵几乎改变了我的人生,不单单是改变了我的话语方式、思维走向,而且还提升了我的思想境界,使我步入到了一种心灵安适的境界之中。这就是“化”。什么叫做文化,就是以文化人。特别是经典文化之“化”,更会产生神奇功效。

所以,我认为学习中国经典应该“诵”“读”结合。有人说,我们已经成了教师,背诵对于我们还有多大的价值?其实不然,为什么呢?这种古代的,甚至被大家认为没有价值的学习办法,乃是当今我们学习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大家想一下,我们的古人,从开始上学的时候就在摇头晃脑地背诵,虽然有人对此进行过无情的鞭挞和批判,但是殊不知,他们小时候的经典背诵,恰恰是为其一生文化成长奠基。

所以,我建议老师们每天拿出一点时间来背诵《论语》。《论语》不但昭示着儒家的思想,还是一部教育经典。像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等等,过时了吗?没有。我们每个中国人,不管你认可不认可,其心里都叠印着中国儒家思想的烙印。

【孙双金】如果说,我前面例举的案例是历史人物的话,那您的事例就是当下鲜活的案例,太有说服力了!背诵有利于智力的开发,有没有科学根据呢?我试着做一些阐述:

从脑科学来说。人的右脑管形象思维,人的左脑管抽象思维,真正的大家都是左右脑同步发展的人。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他的左脑高度发达,同时他的小提琴拉得很捧,右脑同样高度发达。钱学森认为人的思维包括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人的创造思维过程就决不是单纯的抽象(逻辑)思维,总要有点形象(直感)思维,甚至要有灵感(顿悟)思维。”钱老在给戴汝为、钱学敏同志的信中说:“我近日在想:既然文学创作中要运用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那我国几千年古老的文学作品不就是三种思维的结晶吗?那我们为什么不从中国的赋、诗、词、曲及杂文小品中学习探究思维学呢?它们是最丰富的泉源呀。”(《钱学森讲谈录》)钱老说得多好呀,从小背诵中华古典诗文,就是从小培养孩子多种思维,为他们的多维思维奠基呀!

孙校长参与首届十二岁以前的语文沙龙研讨

【陶继新】钱学森是大科学家,从他口里说出来的这些话,太有说服力了!他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简直是绝妙之至。这给我们一个巨大的启示。其实,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当然也包括教学与学习,以及写作等,都有这三种思维。只不过,有的时候,某种思维占的比例高一些,有的时候,某种思维占的比例少一些罢了。李白开怀畅饮而即兴赋诗时,灵感(顿悟)就占了比较多的成分。我们在做一道数学运用题的时候,抽象(逻辑)思维占的比例就多一些。当唱歌与跳舞的时候,形象(直感)思维占的比例就多一些。就连通过QQ对话,有的时候也会出现灵感(顿悟)思维,觉得突然有神来之笔,此前想之未想,写来却有了独到视角,也有了文学的色彩。那么,如果将这三种思维有效地调动起来,当是我们研究的一个大问题。“从小背诵中华古典诗文,就是从小培养孩子多种思维”是很有道理的。不管什么灵感的产生,都不是无中生有的,都是有其内在动力的。比如李白的立马赋诗,如果没有小时候的苦读诗书,绝对不可能成为诗仙的。不是流传着这样一个妇孺皆知的李白小时候的故事吗——

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问:“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看来,任何的灵感(顿悟)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要有其一定的基础。孩子小时候大量背诵经典,就会为其未来发展储备一笔形成灵感(顿悟)的资本,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勃然而发的。

【孙双金】您的“看来,任何的灵感(顿悟)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要有其一定的基础的。小孩子小时候大量背诵经典,就会为其未来发展储备一笔形成灵感(顿悟)的资本,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勃然而发的”说得特别好!没有吸纳哪有倾吐?没有积蓄哪有提取?所谓“厚积薄发这里就牵涉到吸收和付出的问题。我从信息学的角度试着做一点阐述:

从信息学来说。信息首先得有储存,然后才能调出、输出。现在是电脑时代,年轻人更懂得上网利用“百度”搜取信息。试想,如果电脑内没有存入相当的信息资源,你到百度去搜索能搜到什么呢?我想起了这么个故事:有位研究生,他突发奇想,把远在山区务农的母亲的姓名输入百度内,一敲搜索,电脑显示:无此人信息。他无比伤感。呵呵,不是因为世上没有他母亲这个人,而是因为电脑内没有输入他母亲的信息。从信息学的角度来说,我们让少年背诵积累历代诗文,就相当于在少年的大脑内存里输入这些信息,等到用时即可随时搜索,随时调出。千万不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陶继新】您说得对,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小时候让孩子多背一些经典,就等于在其人生的道路上为其输入了一笔生命成长的财富。当下未必用得上,可是,到了需要它的时候,就像存在银行里的钱一样,可以随时取用。可是,如果小时候没有这种“存款”,长大了到哪家银行也是取不出来的。所以,我有一个自创的说法,叫文化存款。一般人都知道到银行存钱,以为未来之用,或让其升值。而我认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存款,那就是文化存款。在银行里存钱固然有用,可是,只要取出来用掉,就没有了;或者让别人借走了,偷走了,也没有了。可是文化存款则不然,每个人存的文化款,永远是自己的,谁也取不走,而且永远有用,永远升值。所以,好老师与好家长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让孩子拥有更多的文化存款,从而为其终生发展作准备。

【孙双金】好一个“文化存款”!这个比喻太精妙了!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从小就开始储存文化,储存经典。长大后都成为文质彬彬的文化人。

【陶继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啊!

(原载于《情智教育十日谈》,陶继新、孙双金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