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生命成长打点文化底色 ——《国家课程标准初中语文读本》序
为学生生命成长打点文化底色 ——《国家课程标准初中语文读本》序
作者: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8-09-26

为学生生命成长打点文化底色

——《国家课程标准初中语文读本》序

初中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段,其阅读品位的高下,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他们发展前景的优劣。所以,为初中生编选一套文质兼美的优秀读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家课程标准初中语文读本》(以下简称《读本》)的编者们肩负重任,精心编选,让广大的初中生领略到了了这一精神产品的无穷魅力。

有一个成语叫“开卷有益”,可真的是这样吗?时下出版的书之多到了让人目不暇接的程度,其质量的高下也是大有不同的。如果阅读那些品位低下的作品,则有可能影响学生生命的成长。读书有一个规则:“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初中生阅读高品位的作品,不一定达到作者的高层境界;可是,却有可能抵达中层的领地;如果阅读中层水平的作品,就只能在下层徘徊复徘徊了。《读本》精选古今中外具有深厚人文内涵的经典佳作和优美时文,当有“取法乎上”之妙。这些作品中,不但摇曳着智慧的光华,也多流泻着思想的要义。学生阅读的时候,既可以从中汲取生命的智慧,也可以走进真善美的精神园地里。这就等于为初中生的生命成长打点了文化底色,到了一定的生命节点上,文化的种子就会破土而出,并开出鲜艳的花与结出丰硕的果。

初中三年学生的知识视野不同,人生成长的梯次也不一样,什么样的作品更适合他们当下的阅读,当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读本》的编者显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在编选作品的时候,不但进行了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中到外的认知逻辑顺序排列,还考虑到了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与智力背景,以及其思想人格的形成现状,从而让《读本》有了更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初中生风华正茂,在激扬文字的时候,有时还会出现追逐华丽词句的趋向。而文字之美,重在自然,正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读本》中的作品文风各异,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自然而从容,真正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学生文风的形成,与其阅读的作品有着内在的链接。他们不断阅读《读本》的过程中,也会有意无意地“学而时习之”,从而,形成自然晓畅文风的。

读与写是语文学习的两个核心元素,《读本》在关注学生读的同时,也巧妙地设计了写的训练。这不但让学生知道了所读作品写作的奥妙所在,也有了学习写作的内在需求。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阅读与写作亦然,当有了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之后,读与写就会变成学生的生命需求,阅读更好更多的作品与写出更多更好的作文,也就有了水到渠成之势。

优秀文本的阅读,既显现于当下,更是指向未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读本》的生命张力还不只是促进了初中生当下语文水平的提高、心灵的净化与人生境界的提升,它还会“于无声处”地向未来延伸,让他们生命前程精彩起来。

2014年5月30日

(原载于《国家课程标准初中语文读本》,国家课程标准初中语文读本编写组  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第1版。)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