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学生而读的德育书 ——《人生从这里起航》序
为中学生而读的德育书 ——《人生从这里起航》序
作者: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8-09-26

为中学生而读的德育书

——《人生从这里起航》序

特别欣赏山大华特卧龙学校从立足于学生生命成长的视角,精心编写了《人生从这里起航》这本书。一般来说,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关注学生升学考试成绩是重中之中,可是,高英华校长等人,更加关注的是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学生生命的锻造。

《周易》有言:“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看来,要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是一个品德端正者。不然,则枉称为人。所以,孔子的教育,更多的是做人的教育。他的教学总纲只有12个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看看,前九个字都是直接谈的如何做人的问题,最后三个字也不是与做人毫无关系。所以,儒家先师认为修身是生命之本,不然,就不可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本书中的第二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部分,正是从如何做人角度来组织编写的。孔子说:“力行近乎仁。”只有口头之说的德育,是不可能产生良好教育效果的。如果只说不做,非但教育不好学生,还会把学生引向歧途。所以,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从行为习惯入手,锻造学生的思想人格,才是德育的正道。这反映了编写者的思想品位,也昭示出一所学校的品质。

第三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可谓关注了学习养成的方法,也触摸到学习养成之道。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当然与智商有关;可关系更多的是情商。纵观成就大事业的人物,几乎都有着很高的情商。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当是情商的核心内容之一。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需要专注力品质,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甚至由苦学升华到乐学的境界。中国第一篇教育学的论著《学记》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意思是说,善于学习的人,教师费力不大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会归功于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教得非常辛苦可效果却是事倍功半,并且还会抱怨老师。看来,会学善学,才是提升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成绩的不二法门。而本书中则为学生会学善学指引了一条明确的路径。其实,当学生会学善学之后,考试成绩也就自然而然地“水涨船高”了。本书编写者不希望学生一心执著于考试成绩,而是从根本处进行点拨,于是,就有了“本立而道生”的奇效。山东华特卧龙学校连年来升学考试成绩居高不下,与此当有一定的关系。

第四篇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学校领导与老师们对学生的拳拳爱心,读来让人心动。几乎没有谁不知道生命重要,可是,有的风华正茂的学子,却不知道珍爱生命,从而做出令教师与家长遗憾终生的事情。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学校对生命教育的重视不够。尤其是青春萌动的中学生,有其积极向上的朝气与活力,也有其不计后果的感情冲动。《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看来,这些先贤们对于父母所赐予的身体是多么珍惜。孔子高足曾子临死前召来他的弟子说:“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意思是说:“看看我的脚,我的手(有没有损伤)!《诗经》上说:‘(要)小心谨慎呀,就好像站在深渊旁边,踩在薄冰上面。’弟子们,(从今以后)我知道该怎么避免不再受到损伤了!” 可今天的孩子又有多少知道父母用生命所给予自己的身体呢?所以,珍爱生命,不只是自己的事,还关乎对父母是不是孝的问题。

当然,生命还不止于身体方面,更在精神层面。任何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其生命不应当长时间在同一个平面上滑移,而应当不断地实现生命的超越。同时,不只为了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还要胸怀国家,心系民族,让生命为社会创造更加丰沛的精神财富。

这本书的可贵,还在于将德育道理如盐在水地融入于生动的案例之中,让学生在手不释卷的阅读中,“润物细无声”地受到了教育。

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想,大的教育亦应如是。

为中学生而读的德育书编写到如此水平,令人叹之,赞之。

2015年12月15日于济南

(原载于《人生从这里起航》,高英华 主编;山东友谊出版社,2016年3月第1版。)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