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柳笛 绿染大地 ——《真情妙悟铸人文》序言
一曲柳笛 绿染大地 ——《真情妙悟铸人文》序言
作者: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8-09-26

一曲柳笛  绿染大地

——《真情妙悟铸人文》序言

十年前就认识夏建娟校长,并对她进行过采访与报道。在我的心里,她是一位很有文化品位与人文情怀的校长。从书名“真情妙悟铸人文”,我们便可以触摸到其人生的品质与文化的妙道。而人文教育,则成了她向往与实践的一种教育,而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大家知道,人文教育是将人文精神,通过教育活动、环境熏陶等方式和途径,内化为人的品格因素,实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面塑造的一种教育。它是健康人格塑造、人性境界与人生理想提升以及个人社会价值实现途径等方面的教育,目标是人的精神素养。人文教育通过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来实现。

夏建娟及其鲸园小学的人文教育,则具有人文教育的本质属性。其中的课程构建与课堂教学,很好地起到了“化”人的作用。其传统文化课程、选修课程、微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德育课程等,不但有着浓浓的人文色彩,而且还烙印着鲸园小学的文化足迹。教师不但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积极的建设者,持续的完善者。于是,课程就不只有了国家提供的威权性文本,也有了自己的创造,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课程文化。

课堂是老师教与学生学的主阵地,生本善学课堂,则将人文教育这个抽象的概念注入进了生命的活水。生本者,以学生为本也。那么,要想以学生为本,就要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挥洒生命的地方。首先,课堂应当是一个安全的心理场,不然,就不可能拥有自由的心灵,也不可能实现学习上的高效。同时,教师在很多时候,是要让位于学生的,要让学生有话语权,有质疑的能力。这样,课堂就不再只是老师“一言堂”的“教室”,而更多是学生主动学的“学堂”。“善学”的价值很大。中国第一篇教育学的论著《学记》有言:“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于学习的学生,教师非常轻松,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非常好,且会感谢老师。相反,教师会费很大力气,学生还学不好,并且抱怨老师。看来,学生善学与否,决定了教与学的成败与优劣。生本与善学的和谐,不但有效地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也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文性。

夏建娟在本书中所谈的“德”文化,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没有德,就没有人文精神的塑造。而如何提升师生的人文精神呢?中国儒家经典《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看来,德是人的立身之本,本立才能道生。不修身,也就无法齐家、治国、平天下。夏建娟深知,校长的修身,直接影响着学校管理的质量。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夏建娟的“身正”,也影响了教师的“身正”,进而化为学生的良好品德。这便是人文教育的要义之一,这也是鲸园小学持续发展的内在密码。

校长的人格修为,与其在教师中的权威是成正比的。一个校长的权威,是建立是官位与霸权上,还是建立在思想与文化上,是绝对不一样的。夏建娟无疑是一个很有权威的校长,可她在教师中的话语权,更多是建立在他的人格魅力与人文情调上的。有的校长也有权威,他会让老师们服从他,惧怕他,可是,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老师们从内心里却是反对他,甚至诅咒他的。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权威,是假权威,说不定哪一个时刻,哪一种事件,这种权威就会轰然倒下。而夏建娟在教师中建立起来的权威却不是这样,她是走进了教师以至学生的心里。她并不是有意地讨好教师,也不是无原则的纵容,而是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用爱与他们的心进行生命的链接。从而让他们感到,校长就是我们教师中的一员,就是我们的可以交心的好朋友。这,就是人文管理,而且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特质。

以上所谈,只是读了这本书的一些断想而已。如果想真正地了解夏建娟与鲸园小学,还需要静下心来,到这本书中去领略其更加丰富的人文之美。所以,期待这本书的出版,并祝愿夏建娟校长能够走向“更上一层楼”的境界。

2014年2月17日

(原载于《真情妙语铸人文——一位“齐鲁名校长”的教育步伐》,夏建娟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