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学生感受悲剧美的心弦——陈晓梅老师教学中的美育评述
拨动学生感受悲剧美的心弦——陈晓梅老师教学中的美育评述
作者: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8-06-09

拨动学生感受悲剧美的心弦

——陈晓梅老师教学中的美育评述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富有悲剧美的优秀之作,但小学生却往往难以踏进对悲剧美的审美领域中。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实际情况与审美心理特征,华东石油学院附小陈晓梅老师知难而进,在提高学生感受悲剧美的能力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与有益的探索。

一、比较法

为了突出审美客体的人性特征与美感效果,陈晓梅老师往往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给学生留下审美的快感与潜移默化的教育。她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巧妙地采用了比较的方法。

首先,同学生一道对富人与小女孩进行比较。富人在温暖的屋里庆贺新年,小女孩却在冰天雪地的街上赤脚叫卖;富人合家团聚在火炉旁品味香气喷鼻的烤鹅,小女孩却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于街头挨饿受冻。吃饱穿暖本来是人类生活的最起码的需求,但小女孩却不能得到这个需求。这是悲惨的,又是感人的。因此,学生通过这种比较,往往为小女孩洒一掬同情的泪水,为她的不幸命运产生出怜悯的审美感受。这一悲剧的审美感受,往往在孩子心田持久不断地回荡。

其次,陈晓梅老师又和学生一道将小女孩的现实与幻觉相比较。小女孩不单是挨饿受冻,她还成了一个无人理解、无人疼爱、完全丧失了爱的孩子。正因为如此,她才渴求爱,甚至到了如痴如狂的境界。但现实却又是冷酷无情的,她的一切需求都不能如愿以偿,因此,她只有到幻想的王国里去作虔诚的祈求。她在幻觉中得到的一切东西,特别是奶奶的爱,对她都是最最富贵的,又都是最最基本的。而她偏偏又在这种幻觉中冻死街头,而且含着对爱得到满足的笑冻死街头,这,又是一个更加冷酷无情的现实。一个可怜而又美丽的小女孩死去了,一个对美执著追求的心灵也冻结了。这种“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语)的悲剧美,强烈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它唤起了孩子们的“悲悯与畏惧之情并使这类情感得以净化”(亚里斯多德语),甚至可以使他们认识到这一小女孩的命运悲剧,乃是一种严肃的社会悲剧。

此外,陈晓梅老师还启发学生将小女孩的幻想同新时代学生的物质精神生活作比较,使孩子们自然地知道了小女孩的昔日幻想,在今天的中国成了现实,从而使悲剧的感受趋进于道德的判断与对真、善的追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二、设身处地法

教学文情兼美、富有悲剧性的课文,不仅需要教师进入意境,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从而去感受那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而设身处地的教学方法,则可以将学生带进到这一特定的审美境界之中。陈晓梅老师在教学《麻雀》一文时,则成功地运用了这种方法。课文通过描写老麻雀对小麻雀无比的爱,热情讴歌了伟大的母爱。陈晓梅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师,而且也是一位挚爱着孩子的好妈妈。她从对老麻雀和小麻雀的动作、神态、细节描写中,感受到了母子之间的最圣洁的感情,以及母爱的巨大力量。在牺牲自己、拯救孩子这两条路上,老麻雀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将死的危险留给自己。陈晓梅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我是老麻雀,我也会毫不犹豫去那样做!因为我自己也是妈妈。”正由于她能够设身处地,从感情上进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之中,所以,她真切地体会到了老麻雀如此去做的必然性,伟大的母爱精神以及感人至深的献身精神。死的确是恐怖的,但如果失去了爱,那会比死更加恐怖,因为爱是与生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唯其有了爱,才有了生命,才有了勇气与力量。爱不只局限于母爱对孩子的爱,在我们这个社会里,维系着我们这个社会发展的也是爱。正是这种对同志的爱,对亲人的爱,才鼓舞着人们去创造奇迹,创造未来,创造美。这便是课文的真正底蕴。正因为陈晓梅老师把握了它,所以,在教学中,她不仅突出了重点,而且也能用贮满着母爱的深情去教课,并由此在孩子们的心底激起感情的波澜,共同去认识老麻雀那惊人的胆识,壮烈的举动,以及令人景仰的崇高美德。当陈晓梅老师提出了“老麻雀明知是死,为什么还去拯救小麻雀”的问题时,孩子们大都动着感情说:“妈妈对我也是这样,每逢我生病的时候,妈妈一夜夜地守着我。如果有人要伤害我,妈妈也会冲出来同他们拼命!”这里没有了虚假的情感,全然是真情的自然迸发。因为课文本身揭示了一颗纯真的童心,而所提问题又恰巧触动了与此相关的一个最为敏感的琴键,所以,孩子不仅有情可发,而且有话可讲。一个孩子说:“我最怕妈妈、老师不爱我。妈妈不爱我,像个流浪儿,过得多苦;老们对我的最大的惩罚就是不喜欢我。”又一个学生感慨地说:“老麻雀真了不起,是个好妈妈,它不但感动了课文中的‘我’和猎狗,也感动了我!”可见,孩子们已经将老麻雀当作具有崇高形象的妈妈的写照,而自己,则同小麻雀的心境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不仅教师设身处地,师生共同进入到课文所描写的特定意境之中,为小麻雀的危险处境而提心吊胆;也为老麻雀的英勇献身精神而深深感动。

当教学进行到最后时,陈晓梅老师饱含激情地说:“我们都是党的一朵小红花。”这是一句歌词,但在这里却满足了孩子对爱的渴求,他们于心灵深处感动一种莫大的欣慰,以至下课之后,他们还在热烈地讨论着、遐思着。这种特殊的美感效果,是因为陈晓梅老师把握了课文中的悲剧美、崇高美的精髓,抓住了儿童的心灵,也是她在母爱与童心方面深切体验的结果。

三、讨论法

通过对关健问题的讨论,激起学生对悲剧故事的兴趣,从而感知悲剧美学的价值,则又是陈晓梅老师在美感教育中所孜孜以求的。在教学《鹌鹑》一课时,她让学生重点讨论文中的“我”与猎人为何对鹌鹑的态度迥然不同。这是关系到作品主旨、情节发展与抒情线索的大问题。她让学生进行三轮讨论:同位讨论——小组讨论——全班选出代表发言争辩讨论。在讨论中,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发扬争鸣精神。教师可作启发诱导,但绝不越俎代庖;教师是讨论中的一分子,不作讨论的主宰者。由于在讨论中有一个民主的氛围,而且讨论又经历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所以,讨论得到了显见深度的结果:对待鹌鹑,猎人只是作为一个猎获物,而孩子的心里却是一个好妈妈;父亲为获得猎物而高兴,而孩子却为鹌鹑的受伤致死而悲愤,更为这个为了孩子的安全而勇敢死去的鹌鹑所感动。这一悲剧所描写的是比现实中更加美好的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动物,通过它的毁灭引起我们的悲悯和畏惧,并从积极方面给学生的思想以净化作用,使他们感受母爱的伟大与崇高,感受到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美的力量。

在教学《小抄写员》时,陈晓梅老师则紧紧围绕着社会问题与父子之爱两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小抄写员辛苦劳作,所得甚微,其命运是悲惨的。这些“小人物”连求生的起码的合理要求都得不到保障,他们的生存要求与冷酷无情的社会制度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小抄写员随时有被社会摧垮的危险,他的悲剧命运,留给学生以深沉的悲悯、同情和激愤的强烈感受。抄写员惟一的希冀是儿子,他对儿子表现了最圣洁的父爱。但这里的爱更伟大,而且是父对子、子对父双向的爱。父亲是寓气于爱,寓悔于爱;而孩子则将对父亲的一腔炽情埋藏心底,暗自隐痛而又悄然无声。这一悲剧美给学生的感受,往往更深沉,更令人难以忘怀。最后,父子相互理解而又相互认错,父子之爱的感情达到了高潮,也更增加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学生感受与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由于陈晓梅老师所提问题简而不繁,切中肯綮,而且巧于引导,善于启发,因此,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也正是在这种讨论中,为小抄写员父子之爱的圣洁情感所陶冶,为他们的悲剧命运而悲悯,从而进一步理解了爱的真正意义。

当然,陈晓梅老师在让学生感受悲剧美的教学中,还不止运用了这三种方法。陈晓梅老师往往是根据课文的个性,学生的个性,以及自己的教学个性,灵活机动地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美育。

(原载于《小学语文教学》,1987年第5期。)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