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之美 甘为人梯——记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陈千举老师
成人之美 甘为人梯——记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陈千举老师
作者: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8-05-29

成人之美  甘为人梯

——记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陈千举老师

陶继新

陈千举从一个年轻教师,到一名成熟的教研组长,这当是人生中的一次飞跃。2009年,他从教研组长,又走向分校的管理工作岗位,这又是一次飞跃。

走上领导岗位,陈千举老师有了一种新的体验。他可以和更多的老师交流教育教学的经验,尽其全力指导他们的课堂教学工作。所以,他感到生命又滋长了另外一种幸福。

但人无分身之术,管理工作之忙,事务性工作之多,也让他渐渐疏离了天天上课的快乐感。

做管理工作,有更多的机会为大家服务,是陈千举所欲也;天天上课,能够享受培育学生成长的幸福,亦是陈千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只好舍管理工作而取天天上课也。

一盏灯,始终明亮在心灵之巅。

2013年,陈千举老师向刘校长提出重回教学岗位的请求,并得到这位开通大气的校长的回应。刘校长的成人之美再一次感动着陈老师的心,知人善用方显一位好校长的管理艺术!

陈千举,不再是分校的领导者与管理者;他又一次成了带两个班数学课的普通老师。

毕竟四年没有做单纯的数学老师了,他走上讲台的时候,还真的有点不太适应。不过,他知道,这需要一个过程。他在努力地调整自己的状态,让心灵安顿下来,全心全意专注于教学工作。

一年之后,退却的潮,再次卷回。一个重焕生机的陈千举老师回来了!何止回来了,还有了更高境界的精神升华。

因为在无形之中,陈千举的角色定位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那个曾经做过管理工作的陈千举,会在有意无意之中,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从更高的境界引领着陈千举的行动。他在让自己的课堂成为数学游戏天堂的同时,还积极主动地帮助更多数学老师,一颗虽不在其位,但依然甘愿为他人服务,渴望帮助老师们快速成长的心,常常活跃地跳动着。

在当分校领导的时候,他就常常在老师们执教评优课、研究课之前,尽可能地给予指导。可是,由于事务缠身,往往力不从心。本应指导得更好,但因时间有限,分身乏术,总是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他苦恼过,也思考过,是自己指导不到位,不够耐心、细致,还是老师悟性不够,落实不到位?

现在不一样了,除了教学工作,没有了繁忙的事务让他操心,所以,再有老师需要他进行教学指导的时候,他就可以专心致志地投入其中,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

一、为优秀教师锦上添花

第一年,区里有一个上公开课的任务,学校交给了数学组里优秀的井老师。尽管陈千举比井老师年轻,可他总是想着帮助井老师把课备得更充分。于是,就情不自禁地参与到备课之中了。

大家一起进行集体研讨备课的时候,他与同事们一样真诚地提出意见或建议。有时,讨论时感觉思路已经清晰了,可在试讲的时候,还会卡在某个节点上,他就会与大家一起对这个问题再次进行研究解决,直到在课堂上呈现出圆融自然、畅通无阻的效果。有时,他还会就某个关键环节,请求井老师再说一遍,然后,坦率地提出自己中肯的看法与建议。

没有哪个学校领导要求陈千举这么去做,可他总是觉得自己本身就有这样的义务与责任。

他说,井老师人好,水平也高,如果能帮她一把,不就锦上添花了吗?陈千举说,在与井老师及全组同事一起备课的时候,看起来是帮助井老师,其实也是帮助自己。因为在思维不断碰撞的过程中,自己的水平也提高了;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活动,整个数学组拥有了更强的凝聚力,大家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了合作共赢的美妙。

在区里的公开课上,井老师毫不意外地取得了一等奖。

陈千举对笔者说,她得了一等奖,比他自己得一等奖更高兴,甚至他比她本人还高兴。

同样,对待其他老师,陈千举也是如此。这种“为他人的成功鼓与呼”的奇妙感觉,因其曾为领导而似曾相识。《礼记·坊记》云:“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帮助别人、助人为乐原本就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其中的哲思,只能用与人为善、乐于奉献的大爱来解读。

二、让年轻教师“翱翔”起来

2015年,为迎接“北京市课程展示现场会”,学校安排了年轻的啜老师上课,刘校长指派陈千举指导完成这项任务。

啜老师只工作了两年,能够有此历练的机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陈千举认为,这次上课的成败,对啜老师的未来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必须竭尽全力,助他旗开得胜。

以往多次大型公开课的经历给他的启示是:一定要预先设计任务,即所谓“凡事豫则立”。为此,陈千举也根据这位年轻教师的特点,为他“量身”设计了教学任务,进而让他带着任务亲身“打磨”整个过程。一个人,经历越丰富,心理感受就越深,成长也就越快。

开始的时候,陈千举让啜老师选出上课的内容,他就选了《有趣的折叠》一课。可当陈千举与商校长问他为什么选择这个教学内容时,他的思考似乎还表现在表面。可见此时啜老师对这个教学内容的设置还没有清晰明确的认知。在追问下,啜老师对自己的选择也产生了疑惑。陈千举就现身说法,鼓励他说出自己哪怕很不成熟的见解。告诉他自己以前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拿过教材来一头雾水,可如果继续探索,深入思考,就会破解困境,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针对这种现象,陈千举决定从帮助他理解、把握教材入手。陈千举说,备课一定要把教材“吃透”,尤其要“透析”教材中的关键性内容,明确本年段、本册教科书、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而且,不要只看现在使用的北师大版教材,还要看人教版及其他版本的教材。这样,就可以通过纵向与横向的不同视角研究,甚至是立体性的研究,拓宽视野。在着手备课、设计教学思路、运用教学策略的时候,就会站得高,看得远,达到胸有成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境界。

啜老师按陈千举的要求尝试着去做,虽然由于教学时间尚短,经验有所欠缺,尚未达到理想的状态,但这个探索研究的过程却对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面对某一个问题,课堂上学生会有什么反应?啜教师进行了充分的设想。可陈千举的要求更高,他说,所有的猜想都是假设,只有真正走进学生,了解学生,才能得到最真实的信息。而了解学生,也不是只询问一两个学生,而是批量调研,真正知道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以及会以什么方式提出这些问题。甚至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访谈,从更深的层次了解他们学习中的难点、兴趣点,以及除教材呈现的内容之外的其他方面的更深层次的需求。

充分“吃透”教材,深入了解了学生,才能进入教学设计环节。陈千举告诉他,首先设计核心环节,而且要体现出空间观念,走自己的“变通”之路,形成自己的风格,等核心环节设计好了,再指导他研究服务于这节课的边缘性的内容。这样,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课才能真正诞生。

陈千举认为,不要一开始就一股脑儿将所有环节都让这个年轻教师去设计,要注意轻重先后:先核心,后次要。这样,既可纲举目张,又减轻了年轻教师的心理负担,从而产生自信心。

这个时候,啜教师心中已经对如何上好这节课基本有数了,再试讲的时候,就有了底气与自信。理论与实践的完美对接需要不断磨合,一番打磨之后,试讲的时候,他的课便基本上达到了陈千举的要求,但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于是,一次次反复地试讲,陈千举和教师们一次次对他进行指导交流。即便在个别细节出现的问题,陈千举也没有掉以轻心,而是反复琢磨,细心修订后,并就其现状稍微提出更高一点的要求,让啜老师再继续试讲,并跟进指导。经过这样无数次反反复复的“磨课”,啜老师已经达到了比较稳定的状态,尽管还有个别比较小的问题,但可以肯定,在这次活动中他上课已经基本胜券在握了。

活动当天,啜教师自信地走进主会场,不出所料,大功告成!

为此,刘校长对他的课与陈千举的指导作了充分肯定。

陈千举特别高兴,可他欣慰的不是自己受到了校长的表扬,而是感到自己的指导对于年轻教师的成长有了价值。以前每逢自己在大型会议上授课取得成功的时候,他的师傅都表现得异常高兴。今天,他才真正理解了那种发自内心的高兴的意义,“成人之美”,远比成全自己价值大得多。他也很“高兴”,高兴自己成了爱的火炬的传递者。

三、让骨干教师尽展“风采”

2016年,海淀区有一个骨干教师风采杯评选活动。参赛程序是:先从学校推选,再到学区比赛,最后“冲刺”区级风采杯。

学校希望陈千举参加这个活动。人数有限,机会难得,可陈千举却反复向学校领导申请,自己能不能不参加,把机会留给其他老师,不过,自己愿意参与他们的备课、磨课,为大家服务。学校领导为陈千举的这种无私义举而感动,为了更好地发挥他的带动作用,专门成立了以陈千举命名的名师工作室。如果能让其中的成员脱颖而出,不正合他的心愿吗?

学校九位老师报名参加,通过校级课评比,有七位老师参加学区比赛。

在陈千举与富有教学经验的商校长的引领与指导下,最后有五位老师进入区级比赛。中关村一小,成为全学区参赛人数最多的学校。

距离全区比赛只有一周的时候,每个参赛教师从网上抽签确定课题。按规定,本次说课是课后说课。说课时不但要就课而谈,还要插入上课录像等内容。这种具有挑战性的比赛,对于每个参赛教师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而陈千举与商校长则要在一周之内,针对五位老师的试讲,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找出最有胜算的最佳选手,任务更是艰巨。

其中四位老师抽到的都是新课,而闫静老师抽到的则是复习课。为上好新课,陈千举与商校长自是百般努力地“导演”;而复习课更难上,好在陈千举对上复习课具有丰富的经验,他与商校长商定,周末大家在学校备课研讨,让老师们出谋划策,说说理想中的复习课是什么样的。于是,大家畅所欲言,说出了一系列理想中的复习课的方略。比如尽量让学生动起来,不要只是回忆旧有的知识,还要让学生举一反三,多元共生,“温故而知新”;既不能搞题海战术,又要把复习的内容相互穿插等等。

师者如是说,再听听学生的声音。是学生自己复习,还是由老师带着他们复习呢?回答是前者。这与老师们的调研结果不谋而合。于是,交给同学们一个任务——让他们先独立进行复习整理,然后,将学生整理的素材作为上课的内容,这,成为了这节课的主思路。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活跃、积极、争先恐后地交流呢?他们决定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并对怎样合作更真实有效这一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首先,让学生在小组中畅谈自己要分享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老师点拨把知识点串联起来;然后,通过小组互动,将生成性的知识与技能一一打通,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最后设计一个综合的操作性的问题,就是把这个单元的知识涵盖、延伸、拓展到这个题目之中,让学生来完成,以检验复习效果。

这节课的备课过程有点课题研究的味道,而陈千举在北京教育学院为期两年的培训中,课题研究是培训的重点。而他也由此对课题研究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并成功申报了北京市的课题。没想到这种研究,在指导教师上课的时候,却不期而然地用上了。

结果,比赛的时候,这节复习课不但将知识有效地链接起来了,而且课堂上绝大多数时间是学生在活动。在好几个关键性的环节,学生就复习的核心内容,发言极其热烈,思维特别开放。其思维角度之大胆、新颖、有效,让听课的老师们惊诧不已:原来复习课,还可以演绎得如此精彩。

比赛结束,五位参赛老师分别获得四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而上复习课的闫老师不但是一等奖,而且位居这几位一等奖选手之首。

这给陈千举以巨大的启发:老师们不但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学生也具有巨大的创造力。只要引导有方、点拨得当,出奇制胜将不会是个别现象,而会成为全体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常态。

四、让新教师扬起自信的风帆

任何人成长都需要一个过程,在人生最初的起步阶段,甚至还会遭遇某些不如意与辛酸,而新教师的这种感受也许更为深切。在这个时候,如果不管不问,甚至批评打击,就有可能让新教师由此一蹶不振。相反,如果在关键的时候,助其一臂之力,则有可能让其重树信心,走出人生的低谷,并取得可喜的成绩。

李旦旦老师是一位新老师,获得博士学位的她来到中关村一小,担任数学老师。她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勤勉好学的精神,将课上好应当不成问题。可是,由于缺少经验,第一年的教学有些不尽如人意。她变得非常不自信,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陈千举看在眼里,暗暗为她担心。不过,他知道新老师的心理,自信心缺失的时候,自尊心也往往特别敏感。所以,绝对不能开门见山的“热情”,要寻找一个契机,自然而然地去帮助她,进而点燃她的自信心,修复她失去的进取心,让其沐雨而立,卓然开花。

终于有一天,学校要求听新老师的课。旦旦为此认真准备,还主动要求陈千举去听她的课。

旦旦上的是一年级的数学课,尽管她平时不善言谈,但上起课来,却很有激情。可明显地,在课堂上她并不自信。作为一个性格有些内向的女孩子,她太需要老师们,尤其是需要像陈千举这样的名师的认可与鼓励了。

在评课的时候,陈千举把她课上所有的优点都一一挖掘出来,甚至还有意放大了对她赞誉性的评价。

旦旦是个很单纯的年轻教师,她一边听着陈千举的激励性评价,一边好像被吓着似地说:“我不行,我真的不行。”其实,她是一位特别努力上进的老师,只不过有的时候自信在一日日的重复工作中暂时消失而已。

陈千举在旦旦的心里不但是一位名师,而且是一位善于发现新老师长处、善于呵护年轻人的智者。所以,她对他越来越信任,越来越敬仰,越来越追随。陈千举上公开课,只要有机会,她总是主动去听;如果听不到,就跟他要录像,然后再认真地观摩,认真地学习。

2017年春节过后的核心组活动,每个组的老师都要出课,大家再行评课。旦旦自然也就有了一个新的历练机会,陈千举也就可以理所当然地与她一起备课、听课、研讨了。他发现旦旦有很多优点,比如第一个老师上课取得成功后,她不但从中汲取经验,而且随即思考自己的课是不是应当再行创新。为此,她要推翻自己原来的想法,重新备课。即使星期六与星期日,她也来到学校认真备课和准备学具。每一次试讲,她都会邀请组长带领本组老师去听她的课,并虚心恳请他们提出意见建议。而且,她还会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有一次到了晚上9点多钟,研讨方才结束,她依然意犹未尽,还在不停地琢磨着如何把课上得更好。

苦心人,天不负。当她最终走上讲台的时候,不但课上得非常成功,而且内心也随之有了自信与自豪感。显然,她已经慢慢蜕出自我束缚的“茧壳”,正在上升、起飞。

帮扶,是心灵走向心灵的一条金光大道。

旦旦应当得到赞美,她也需要得到赞美。因为陈千举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与心境。遭遇挫折的时候,曾经怀疑过自己,思想和精神都产生过震动,在那个时候,特别需要有人能拉他一把,尤其需要有人把他从不自信的泥潭里拉出来。

学期末召开最后一次由全校党员干部与骨干教师参加的总结会,陈千举为发言作了精心准备。他说,我们身边有很多非常优秀的教师,只是平时没有注意到罢了。而李旦旦老师,就是这些优秀教师中的佼佼者……

旦旦当时诚惶诚恐,因为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这样大的场合,由这样一位名师来表扬她,而且又表扬得如此淋漓尽致。

就这样,旦旦变了,变得阳光而又自信,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所以,她对她的组长说,能够遇到陈老师他们这样的人,是她一生的幸运。

而陈千举老师则说,旦旦本来就行,只不过他稍微推了她一把而已。

人生的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如果在这几步中能够得到无私的“助推”,也许会改变一生的命运。发自本心的施以援手,实则善莫大蔫!

在陈千举名师工作室成立仪式上,他用一组对联表明了自己的心声——

上联:说我行我会行行中更行;

下联:要你长你应长长中共长;

横批:合力助行促长。

既然如此,就应当让更多的年轻教师“行”起来,并使这种成长以最快的速度驶入“快车道”。为此,学校成立了核心教研组。因为刘校长也知道,陈千举不但是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而且还具备带领全校数学老师共同进步的能力。所以,刘校长希望他除了上课之外,(再)抽出一些时间,指导老师们更好地研究提升数学教学水平的“技巧”。

2016年开始,陈千举在教一个班的数学课的同时,在商红领副校长的领导下又担负起了带动全校数学团队共同发展的重任。

说到这,陈老师特地表达了对商红领副校长的赞美。他和商校长有着18年的交情,与其说他们是上下级关系,还不如说他们是无话不说的好兄弟。他们不管是同为教师时,还是同为中层时,亦或是现在商校长对数学团队进行较为宏观的学科规划,而陈老师带着大家具体落实时,他们都互帮互助、配合极为默契。陈老师总在感慨:“我和商红领是同乡,又是校友,最终又成了同事,这感情不真才怪呢!”他非常珍视这个极为宽容善良又有思想的好友。正因为这样,陈老师不管是个人的成长,还是带动学校学科团队的工作,他都做得如此的有声有色!

核心组的组建让陈老师更加充实。学校要求凡45岁以下的教师,都进入到了核心教研的“前沿阵地”。于是,结伴同行,合作共进,阶梯式、网络状的教研活动序幕全面拉开。一个学期下来,很多教师都有了两三次上教研课的机会。并在“连锁”研讨、合力锻打中,有了在“端口”下放飞的“速成”。

陈千举发现,助人成长的时候,自己也在成长。因为要想更有效地帮助别人,就要具备帮助别人的能力和水平。那么,唯有不断发展,才能让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为此,他开始有目的地阅读,并且深入开展与教学相关的课题研究。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本人也是在成就七十二贤的同时,成就了他自己——成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陈千举诚然还不是教育家,他甚至说自己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可是,我觉得他太过谦虚。德艺双馨的名师这一称谓,于他而言当之无愧。而作为一位声望在外的名师,他不再刻意追求自我的发展,而是在无私助人中自然成长,此所谓“立己与立人,达己与达人”也。

(原载于《中国教育报》,2018年4月25,第10版;发表时有压缩。)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