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享受学习(13)——《享受学习——魏书生与陶继新的教育智慧》系列之十七
怎样享受学习(13)——《享受学习——魏书生与陶继新的教育智慧》系列之十七
作者:魏书生 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8-01-12

怎样享受学习(13

——《享受学习——魏书生与陶继新的教育智慧》系列之十七

魏书生  陶继新

6.学而时习

陶继新:《论语》的第一篇《学而》第一章是这样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说,学习做人与学习文化且不断的实践,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所以开篇就谈到了学而时习这一点。昨天咱们两个人交流的时候,您也跟我提到了学而时习,现在,我想听您谈谈对于学而时习的深入理解,好吗?

魏书生:“学”和“习”,更多的解释是把“学”看做是了解、认识、记住、理解,“习”更多地是指复习、强化、练习、实习。还有现在更多的解释是“学”是理论,“习”是实践的意思。你学了理论要想化成自己的东西,就得巩固,得复习,再操作,再练习,再实习,这样这个文化就变成自己的东西了。不然的话,你只是背诵,背了以后,或者你要不复习、不巩固、不练习就忘了;或者只是背诵,没有去实习和研习和时间的话,那么它永远是理论,不太容易起到内化改变自己的作用。

比如说讲到我们应该乐观进取。“乐观进取”这个话,谁都知道,背诵谁都会背,但你如果不把它内化成在行走坐卧中都研究乐观进取的话,那么你的乐观进取,永远只能是在理论层面上,在背诵记忆层面上,在夸夸其谈层面上。对自己内化的不够,虽然知道乐观进取是什么意思,但没有去实践、去操作、去巩固、去练习、去复习、去实习、去应用,那么把乐观进取背得极其流利,可遇到困难该生气还是生气,该痛苦还是痛苦,该忧虑还是忧虑,完全乐观不起来,进取就更不可能啦。或者是这种情况,啊,乐观进取知道了,顺境的时候乐观进取,还真是一下子取得了多大的成绩,评上了多大的职称,当上了多大的官,功成名就了,可到这时就忘记乐观进取了,就觉得不需要乐观进取了。会背诵,但是忘记应用了,就等于乐观进取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如果是把“乐观进取”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了,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了,你就会觉得我这点小的成绩,跟先贤圣哲比起来,跟后生比起来,咱还差得远呢,咱还要乐观进取,咱还要更加珍惜这个机遇,对得起大家伙的帮助,对得起人民群众和各级领导对咱的关注,咱更加应该回报,于是便很进取很乐观了。于是乐观进取才内化了,才从字面上的意思活化成一种品质啦。

受到打击了,不公正的待遇了,被诬陷了,如果会背乐观进取,但是并没有“习”,并没有去实践。那么只会背诵,打击一来、挫折一来,焦虑、紧张、痛苦,甚至于有的清华大学的学生都“大鹏展翅”了,从楼上跳下去了,这是真事啊;北京大学有的学生就“鱼翔浅底”了,跳进未名湖了,这都是真事啊……

你算一算,建国以来,多少北大清华等的名校的孩子,“大鹏展翅”和“鱼翔浅底”,他不会背乐观进取嘛?会背啊,小时候说过啊,还背得相当好呢。你让他答卷,他可能还说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乐观进取,要经受挫折,但是一遇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他就忘了“习”。

所以要经常习,不仅话语上说要乐观进取,还要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多苦多难看得开,想得透;出得来,放得下;再苦再难,我要进取,还要学习,经受这点挫折算什么啊?那么多革命先烈,人家在长征路上乐观进取;人家孔夫子,在没吃没喝的时候还乐观进取;司马迁受宫刑还是在乐观进取……你说咱一个大学生,受这点挫折,无所谓的事,乐观进取。这样就把文化这个事,既知学了,又习用了。去实践了,去复习了,去实习了,真正化为自己的东西了。于是你就觉得,文化给你带来的力量太巨大了,你说能不幸福吗?这就变成了,你面对痛苦,还能享受,还能快乐起来的,历来的原因啊!所以学和习紧紧地联系起来,内化成自己的幸福的源泉。

陶继新:对于“学而时习之”,您的解释是上位的,是非常好的解释。关于这一方面,我也很有同感。我看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尤其最近几年,我也在着重研究这个问题。确实是这样的,孔子的哲学更多的是实践哲学,他关注“行”,更多的不在于那个“言”上。所以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不善言辞,但做事敏捷,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就像您刚才说的,学而时习之,更多的在实践层面,在行上。而且这个学不是单纯的学习,不仅指学习课本知识,还包括学做人,知行两方面都包括。

跟这一篇语意相连的,谈到“学”,好学。孔子谈到说什么是好学呢,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吃饭不要求太好太饱,居住的不一定太安逸,勤勉地做事,谨慎地说话,向有道的人看齐,来匡正自己,这就是好学。所以他跟今天普遍所说的好学不一样,我们现在一说好学,基本上是纯谈学书本知识。其实好学更多的应该是在道德人格上、在实践层面上来学,不在实践上学习,不与实践相结合,肯定是学不好。

孔子的弟子当中,他最欣赏的是颜回。当时颜回死了以后,鲁哀公问孔子,您这么多弟子,谁最好学?他这样回答:“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我有一个弟子叫颜回,最好学了,不将自己的怒气无故地迁移到别人身上,不犯同等的错误。可惜他短命,年纪轻轻早就死了,现在没有再听说有好学的了。这其中谈到颜回的好学只有六个字:“不迁怒,不贰过”,这还是从做人上、从“行”上来谈的。所以《论语》中谈到的学习更多的是在谈做人。

关于“学”,我就非常欣赏您所说的,好多不是单纯地学习学科知识,更多的方面是学习如何做人,而做人的“习”,不是说光让你学习知识,光让你背诵,而是在于一次一次的实践。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朱熹解释“习”的时候,他说“鸟数飞也”。像鸟儿一样,一次一次地飞,慢慢地就会飞了,一次次地练,再一次次地练,没飞起来,再努力,就是一次一次地做,最后通晓了。也就是知行合一,不能光知,这个学要离开了习,没有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你就不可能成功。

上次在外地开了一个会,有一个专家谈论您的班主任工作的时候,他提到了一个观点,说如果让我当班主任,我可能比魏老师当得还好。我当时就说,让你当上五天班主任,你可能就砸了,你没有实践,你这话是不应该说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没有亲自当过班主任,你怎么能总结出班主任经验,怎么会有感悟。空洞的理论再多也不起作用,只有在实践当中才能生根,才能生发巨大的作用。

所以我在想,孔子为什么能发展?他不仅仅深入学习研究《易经》,不仅仅是整理编订《诗经》《春秋》《尚书》等,他还一直在实践着。他是一个民办教师,还是一个民办学校的校长,他这个学校只不过没有围墙,走到哪里开到哪里罢了。弟子三千,您想想在人口稀少的那个时代,这规模相当大了。他之所以能当上这个民办学校的校长,这些弟子能够真心诚意地跟随他,就得益于他一遍一遍地实践,同时从实践中提炼升华。他也会有失误,但仍然这样不断地实践,而且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正像您所说的,学习了一些,又实践了,通过实践,感到自己提升了,那还有不快乐的吗?如果仅仅学了没有提升,饱学而无识,没有变化没有更新,那他不可能愉快的。有的人说,孔子文化是一个乐感文化,他是快乐的,这《论语》开篇第一句话,就给他给乐感文化定了基调。孔子一生的确也是在学与习的乐中不断地提升自己,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至乐的。

孔子说自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从15—30岁一次巨大的飞跃,之后每十年一次生命的飞跃。

人的学习和提升有如上楼梯,学和习的过程是持续进行的,但可能相当长的时间内是看不到大的变化的,然而当这样的学和习持续到一定阶段,就可能会表现出跃上台阶的提升,就是我们常听到的质的飞跃。一旦有了质的飞跃,就像迈入一个新的境界,人有了焕然一新的感受,对世界、对他人、对自身也会有一个不同的视野,恰如登山而上,有了更宽远的视界。而在别人看来,这个人也已与昨日迥然不同,脱胎换骨。这种变化似乎是一种突变,但其实正是不断地学与习的渐进过程中一种必然的变化,是量变到了质变。也就是刚才您说的,在实践当中学习,再实习,再复习,再实践,就是反复这样一次次提升起来的,他没有这样的持续的实践是不可能成为“孔圣人”的。所以那些空头理论家,只能是一个空头理论家,他永远成不了孔子,他甚至连孔子的弟子也成不了,就是皓首穷经都白搭。

所以,很多人得把这个“学习”理解透了,从而进行不断地实践,改变自我,才能“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呢?是说如果朋友来了以后,谈谈人生体验、学习体会、见解收获,各方面也很相合,当然也就快乐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对方如果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因为我修养很好了,不要紧啊。有不同观点,或者是对我不认可都无所谓啊。就跟您之前说的那样,有手心,有手背,有反对,有赞成,无所谓。这就是乐感,享受。不管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享受学习,享受人生,时时处处事事皆是乐,这样才有了乐感的境界。

所以我就在想,在研究孔子的乐感文化的时候,为什么很多人特别喜欢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太好了,您想啊,一小竹筐饭,一瓢凉水,在那个简陋的巷子里,谁也受不了这个穷困忧愁啊,但是颜回却改变不了他的快乐。完全没有忧愁,真是贤人啊。所以到宋朝的时候,朱熹提出一个观点,叫“孔颜乐处”,指的就是源于孔子和颜回的那种安贫乐道、达观自信的处世态度与人生境界。所以儒家文化就特别尊赏这个“孔颜乐处”。而这,才是真正得了学习之要义、学习之要妙啊!才真的是学而时习之。通过学习超越自我、提升自我,从而越学越乐呢!

所以您刚才说得很对,假如说你背了很多“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名句,记了很多“乐观进取”的名家事例和学问,可是真正的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你不仅乐不起来,还忧愁烦闷,甚至逃避自杀,你等于是没有学,没有学到真经。只有把这些知识和学问内化到心里,从概念活化到生活,真正在一次一次地遭受打击的实践中,在不抗拒地体验这种生命的苦难中,去领会曾经所学的那些词句的深义,从而拓宽自己对于生命的认识,并在苦与难中奋发。于是感到正是这种磨炼,这种打击,自己成长了,感到快乐了。于是,不再为这些苦难耿耿于怀,而是会感谢这种折磨和痛苦了。

魏书生:生命的过程,就是戴着镣铐跳舞。很多的痛苦、折磨都是人自己想出来的,以苦为苦啦。如果能把困难、痛苦当成一个“习”的过程,当成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这种困难、痛苦才有价值,才能促进我们的发展。

所以,这个正确的认识是很重要的。人生有打击,有苦难,有压力,有挫折……遇到了,千万别再去沉浸在里头啦,先承认犯错误了,承认遇到打击了,再赶快开辟新的天地,扶持新的兴奋中心,摆脱自己编的精神罗网。

我们班有一个学生,人家全年组500名学生中考前三名的水平。有一次他家有点不愉快的事,一下子考砸了,成绩一发表,语文没考好,别的也都没弄好,总成绩下来,不要说全年组前三名,在我们这个班还一下子排到35名。于是他就在那里痛苦啦,低个头,皱个眉,撅个嘴,绷个脸。

我就去逗逗他,我说:“干什么呢?”

“老师……”

我说:“自编精神罗网啊?”

“老师,考试考到35名,回家怎么见父母?”一根绳把自己捆上了。

我说:“还有不痛快的事吗?”

“老师,邻居要知道我考35名,这背后总得说我闲话。”又是一根绳。

我说:“还有难受的吗?”

“老师,我原来那竞争对手,要知道我考35名,这得多欢欣鼓舞!”又一根绳!

我说:“还有呢?”

“老师,别的老师、任课老师会不会轻视我?”

我说:“还有难受的事吗?”

“老师,您会不会瞧不起我?”

我说:“你瞧你这熊样!我怎么能瞧得起你?你考到35名,我本来就不相信这是你的水平。可你用这么多青春自律脑细胞,编织了这么一张紧密的精神痛苦罗网。”接着我和他谈分析事物,转移他的关注点,制订夺回那个位置的措施和办法。

“你应该解放自我。”

“老师,我也想解放,掉在坑里出不来。”

我说:“你别朝着不痛快的事想,赶快找一点有用的事。”

“做什么?”

我说:“赶快写一篇日记,不要瞎写。日记题目是《七个角度看事物》。把考试失误这件事,看成一口井的盖子,第一个角度让自己站在井底看,第二个角度站在井边看,第三个角度站在大山脚下看,第四个角度站在山峰看,第五个角度端坐云端,第六个角度站在月球上看,第七个角度让自己站在太白金星上看。”

于是,他就开始写了,第一个角度,他当然觉得天昏地暗,没有出路,前途没有光。为什么?你坐在井底看这件事,眼睛自然狭隘,观察点低啊,一口井的盖子足以盖住你的前程。第二个角度站在井边看,看事小点啦,还能做什么呢?到第三个角度,站在山脚下看,开阔了。第四个角度,站在山峰上一看,呀,人生道路纵横交错,何为主何为次,正因为这件事咱们没做好,咱才应该抓紧时间,振作起来弥补损失,赶快奋斗向上。第五个角度,端坐云端。第六个角度,站在月球上。

写到第七个角度时,他跟我说:“老师啊,我写到第七自然段的时候,感觉眼界豁然开朗,感到人生这么短暂,生命这么渺小,才更应该珍惜生命,咬紧牙关,振作起来,多做实事。”

我说:“对了,以后有了不痛快的事,别沿着这个道钻啊钻啊钻,已经成为现实了,怎么办?马上解放自我,站在高处看待人生,才能做出最有用的事情。”

陶继新:很多人的苦都是心理上的苦,这样无形中放大了现实中苦的程度,如果再不能自拔,苦就真的成了无法挣脱的枷锁,便无法从中“习”到任何东西啦!

魏书生:可不是吗?苦难,其实能让人超越自我。怎么超越?我问青年人:“面前有两副担子,一副100斤,一副200斤,挑哪副便宜?”20年以前问的时候,青年人都说:“当然100斤便宜,那多省劲啊,那多舒服啊。”我说:“错,要叫我选择,先挑200斤的。”“200斤多累多苦,也不多给工资。”

我说200斤好在哪里?人啊,想想看是不是这道理,能力强是工作多逼出来的,铁肩膀是担子重压出来的,这是铁的法则。青年人,趁着年轻的时候,想挑重担,多做工作,实际上等于抓住了一个增长能力的机遇。有的青年人推卸掉了领导让他担任的重担子,他自以为是占了便宜,实质是把机会、把能力推出去了,把自己变得无能力。趁着年轻把能力抓到手里,多好呀。

再问:“目前从你们家到学校三华里路程,骑自行车合适走路合适啊?”“当然是骑自行车合适。”我说:“又错了,我选择走路。”我原来住离学校远一点的时候我都开步走,自行车不骑。“那怎么合适呢?”我说:“心肝肺、筋骨脾白捡一个锻炼的机会啊。”

我到局里开会,没当局长的时候,自行车一骑。冬天啊,北方三九天四九天多冷啊!我也是自行车一骑,不告诉司机啊。我们学校有三台东风大卡车,有面包车,还有轿车。见我有车不坐,有人满怀同情地说:“魏老师啊,这么冷的天,骑个自行车啊。哎,不容易啊,典型难当啊!他考虑自己的形象,给国家省油。”我就在全市干部大会上讲啊,我说:“我在骑自行车开会这问题上,真的一丝一毫都没想党和人民的利益。”“呀!想就想,不想就不想,你不能像文化大革命似的说假话啊。”我说:“我就出于纯粹的自私自利地想占点小便宜的欲望——白捡一次锻炼的机会。我这40里地,一边骑,一边练吸气,进真气,排病气,有点小病排没了,还增强了体质。”有一失必有一得,有一弊必有一利。走出阴云肯定是阳光,手心翻过来必然是手背,这是规律啊。人得正确看待啊!

所以啊,我们一定要把人生的工作、学习当便宜去占,当做超越自我的阶梯,一步一步踩着它,发现一个更精彩的自我。不只把工作学习当阶梯,也要把打击、磨难甚至什么反面的毁谤、诬蔑,大的挫折、大的失败都当做超越自我的阶梯,都当做财富,你说这样思考问题便宜不便宜?

陶继新:您说的绝对是真理啊!被誉为“意识领域的爱因斯坦”的当代著名超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肯·威尔伯这样诠释苦难和痛苦:“受难几乎就是欣喜之时,因为它标志着富有创造性的洞见的诞生。……我们痛苦是因为智慧开始显现。但对痛苦的正确理解非常重要,否则初生的智慧就会夭折。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痛苦,我们只会陷入其中,不知所措。只有通过正确地理解痛苦,才可能深入体会乃至超越痛苦。”在这个意义上说,苦难就是人生学并习的好机会。

有一位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他是心理学上著名的意义疗法的创始人。他个人的经历就是对学和习以及苦难的意义的最佳佐证。

在他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他说到,当时希特勒已经占领了奥地利,而他刚接到了美国驻维也纳领事馆让他去领取移民签证的邀请。他年迈的父母闻讯后欣喜万分,他们一直指望着他能够平安离开奥地利,然而弗兰克尔却变得有些犹豫。他说:“我真能忍心撇下双亲,让他们独自面对等待着被送往集中营的厄运吗?身为儿子,我的责任在哪里?我应该移居到一块能够让我安心创作的乐土吗?是集中精力发展我的意义疗法,还是应该负起儿女真正的责任,尽一切可能保护父母?”他陷入了两难境地。在面临着生存和极大的死亡和痛苦可能性间,他经历了挣扎,最后,他选择了留下来,陪伴他的父母,同时选择了承受苦难。也选择了用“习”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意义疗法: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

弗兰克尔特别指出了苦难的意义:“在苦难中,一个人可能仍然保持勇敢、自尊、无私,也可能为了自我保护在激烈的斗争中丧失了人的尊严而无异于低等动物。”而在纳粹集中营里,只有少数人可以像前者那样活。

“二战”的集中营,囚犯每天面对着极度恶劣的生存环境,他们一天只睡3—4小时,每天只能吃一顿汤和一小块干硬的面包,极度缺乏营养。冬天没有衣服穿,白天还要干繁重的体力活,经常还会遭到纳粹分子的严刑拷打和疾病的威胁。几乎每个人都动过自杀的念头,无数人在绝望中死去,每到节日,像圣延节,死亡的人就特别多。人们每天等待着解放的消息,但是等来的都是失望,支撑不住的,就患上疾病,死去了。绝望的人,他们身心委靡,不愿劳动,不愿吃饭,什么都不想做,每天早晨躺在自己的排泄物上不起来,任凭别人如何叫喊,甚至拳打脚踢,就是一动不动,连饭也不吃,最后,带着绝望死去。他们不是因为食物或药品的匮乏,而是因为缺少对未来的渴望和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而死去。在他们肉体还没有罢工的时候,他们的精神已经缴械了。于是他们就完了。

但就是在这种地狱般的,生存希望渺茫的环境里,有的人却能去主动关爱他人,甚至省下自己那份本来就少得可怜的食物去分给他人。“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这是尼采的话,弗兰克尔非常欣赏,并在书中多次引用。弗兰克尔成为最终逃出集中营的几名幸运者之一,而且也没像很多活下来的人因长期的集中营生活而心理扭曲,反而生理健康,并回到大学里继续任教,发明了意义疗法。

弗兰克尔健康、完整地活下来的支柱是什么呢?弗兰克尔发现,尽管纳粹可以剥夺他的一切,包括身份、地位、财产,甚至肉体,但是唯一剥夺不了的是他的精神。弗兰克尔的妻子同时被抓进集中营并被分隔开,无法见面,甚至不知死活,这种痛苦是人都无法承受。弗兰克尔对她非常想念,这种想念慢慢变成了他的心理支柱,他相信有朝一日可以活着与爱妻重逢。为了排解这种分离之痛,他发明了一种方法,叫做“精神聊天”。有时看守看到他闲坐,便过来殴打他,弗兰克尔任凭他们如何虐待,仍然一动不动,在心里坚持着与妻子的心灵对话,这种与妻子见面的渴望支撑他活了下来。同时,他还不断梦想战后能够到各地举办心理方面的专题讲座,其内容正与他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种种经历相关。

在集中营里显然并不是拥有强烈求生欲望的人就一定能够活下来,弗兰克尔关注的并非是多数人丧生的原因,而是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幸免于难。正是他的这种研究使他得以承受集中营的非人生活,并最终生理健康地生存下来,延续了他的研究。同时也足以证明:人的内在力量是可以改变其外在命运的。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后来,弗兰克尔把他的意义疗法发扬光大,使心理学迈入了新的阶段。

可以说,弗兰克尔就是在学中习、习中学,从而得以在苦难中得以升华的。虽然这是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是恰恰证明了经过习的学才有价值。

所以学而时习,太为重要了,没有习,没有实践,所谓的学习,都不会起作用,那种学习是空中楼阁,是飘于空中,接不了地气的。终会因纸上谈兵,贻笑大方。

(原载于《享受学习——魏书生与陶继新的教育智慧》,魏书生、陶继新著;福建教育出版社。)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