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享受学习(8)——《享受学习——魏书生与陶继新的教育智慧》系列之十二
怎样享受学习(8)——《享受学习——魏书生与陶继新的教育智慧》系列之十二
作者:魏书生 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8-01-12

怎样享受学习(8

——《享受学习——魏书生与陶继新的教育智慧》系列之十二

魏书生  陶继新

四、学会学习

陶继新:“怎样享受学习”的话题,我们以上一直在“道”的层面上讨论,可以说,享受学习的这棵大树的根和主干都已经确定,那么,剩下的就是抽枝发芽开花的问题了。抽枝发芽开花这些技巧方法等等的问题也同样需要人耐心地培养和照顾。所以道和术是相互融合、不可分离的一对孪生儿。没有术的道,难免会成为空谈;没有道的术,很难达到一定境界。当然方法和技巧是各家各有妙计,也不一定适合于所有人群,但其中也有一些较为普遍的规律遵循,我们不妨在下面的时间里逐一提炼,以便更高效和深入地享受学习。

1.情感高效

陶继新: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方法,学习也是这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们都普遍地知道学习是一种智力行为,所以智商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人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但是智商并非起到完全的决定作用,广为接受的观念是,一个人的成功遵循20/80法则,即20%取决于智商,80%由其他因素决定,其中最主要的是情商,即EQ,情绪智商。

著名的“情商之父”美国的丹尼尔·戈尔曼在他的《情商》一书中提出人类有两种心理,一种用来思考,一种用来感觉,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方式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了我们的心理生活。感性如心,理性如脑。情绪是深层的驱动力。戈尔曼认为情商包括五种能力: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同时,戈尔曼提出情绪智力的重要性体现在感情、性格和道德本能的联系上。生活中最本质的道德立场来源于基础的情绪能力。而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两种道德立场是:自我克制和同理心,其中同理心是利他主义的根源。

这些提法和我们之前提到的学习的很多方面都息息相关。可见,情商在个人学习方面也担当着重要的职能,有时甚至比智商的驱动力更重要。魏老师,我们这些在教育上行走的人,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感觉,就是一个课堂上,如果师生的情感互动非常和谐,那么课堂的效率就非常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都非常大。当我们处于一种激情和快乐的情感状态时,学习体验会更加深刻,领悟力会更强,真的是一种享受学习、学习享受。我常把这种状态称为情感高效,也恰恰验证了情商理论的正确。同时,这可以说是学会享受学习的首要要件,所以,我们下面不妨从情感高效方面切入来探讨一下。

魏书生:青少年学生感情胜于理智,对一些事物的感情也不稳定,既易于激动,也容易冷漠。他们的心灵接受情感、美和艺术感染的效率,远远超过接受一个音阶的音调的说教。所以,感染和熏陶学生心灵所能起的塑造作用要比说教大得多。

纵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察觉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心心相印,息息相关。就是您刚才所说的同理心吧。在这样的前提下,确定的教育计划,学生执行起来会感觉那是一种幸福和享受。

教师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学生的心灵,教师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就是教师的昨天。学生犯了错误时的心情,教师通过回忆自己当年犯错误的心情就能认识得更真切一些。

也可以用心灵位移的方法去感知。一位失去父亲、家庭生活困难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教师如果不设身处地地去想问题,就很容易因为他使班级的总分降低而恼火。但如果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孩子家务劳动的繁重与上学的艰难,就可以观察到孩子心灵上斑斑点点的伤痕。了解到这些,老师自然会采取措施治愈这些伤痕,而决不会再去砍上一刀。

也要用心灵交换的方法去观察。学生心灵的门并不总是敞开的,特别是对他们不熟悉、不信任、不知心的老师,常常在心灵的门口投一个警戒的哨兵,不把真情实感的心理活动流露出来。如何突破这一岗哨,使学生的心灵和教师的心灵交流呢?最好的办法是和学生一起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如和他们一起唱歌、郊游等。当玩得很开心的时候,学生变得无拘无束了,这时他们心灵的岗哨不知不觉地撤掉了,师生心灵之间好像搭起了一座宽阔的桥,感情在交流,心灵在互换,什么心里话都肯告诉老师,老师可以探索到平时的课堂上几年也发现不了的心灵的奥秘。

我举过一个例子:有两名同时从大学毕业分配到初中教数学的女教师,由于观察学生的能力不同,5年以后,两人工作相差悬殊。孙老师致力于探索学生心灵的奥秘,总是回忆自己读书时的心理过程,设身处地地想学生的难处。工作之余,她也像个孩子一样同学生们一起唱歌打球,学生们既不怕她又格外尊重她,什么心里话都跟她说。这样,孙老师的话能说到学生的心坎上,学生听她的话即使牺牲多少个人利益也感到痛快。尹老师呢?总习惯于指责学生不听自己的话,总在一厢情愿地琢磨“治服”学生的办法,搜集一些噎得学生喘不过气来的语言,学生的心灵和情感世界对她来说一直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师生关系一直处于一种教训与反教训的紧张气氛之中。结果,工作对她来说成了怄气的同义词,她的阴云密布的脸便很少有阴转多云的时候。她的学生当然也得不到学习的乐趣。师生之间由于互不了解,彼此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陶继新:情感是人一切行为的动力,人们在追求高效学习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形成高效的一个关键因素——情感和谐。高效不一定和谐,而和谐则一定高效。

教师工作千头万绪,大至家事国事天下事,小至扫地关窗擦黑板,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事事都要操心,用“忙、累、烦”三个字来概括教师的心境最恰当不过了。可是,如果你每天都带着埋怨和“恨铁不成钢”的急躁心理,那么,你可能一辈子都只能做个辛苦的教书匠。要想做一个快乐的教师,首先应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工作,不要老想着工作的忙碌和辛苦,而同时还应想到,我们这个职业特有的“快乐财富”——每天都被学生的青春气息滋养着,是难得的精神“滋补品”。这是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们享受不到的。

教育者应当好好学习并实践英国教育家赫·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观点:一是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时去教育孩子,因为这种时候,很容易把自己的糟糕情绪不经意间发泄到孩子身上,这样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因为孩子会感到莫名的委屈;二是努力营造快乐的、鼓励性的环境气氛,让孩子们有自我价值的实现感和成就感;三是努力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因为一个快乐的人将更容易看到孩子的优点,而一个不快乐的人则更容易看到孩子的缺点。正如特蕾莎修女所言,工作其实是“最好的悠闲活动”。教师如果视工作为如此美好的情感体验,就会拥有一种“乐而忘忧”的审美情怀,在他的身上,必然洋溢着满腔的热情和澎湃的激情,必然充满着暖暖的温情和甜甜的柔情,同时还拥有高雅而有品位的闲情!也使得学校有了一种阳光普照的温暖与和谐。在这种氛围里工作,高效也就有了水到渠成之势。因为任何的高效离开了情感的愉悦都不可能实现。而这种正向的能量,又“于无声处”传播到学生那里,让这些原本天真烂漫的孩子,有了生命的喜悦与成长的快乐。

教育者身上的情感常常表现为:“别让我为了学生懵懂或前学后忘而伤心痛苦,让我比做母亲的更为慈爱,像母亲一般爱护那些不是我亲生的小孩……给我朴质,给我深度,让我每天教学时避免繁琐平淡,让我在工作时,抛开个人物质的追求和世俗的苦恼,让我的手在惩罚时变得轻纤,在爱护时更加温柔……”(智利著名女诗人米斯特拉尔语)在教育引领班级学生前进的过程中,以海洋般深沉宽广的爱去拥抱每个孩子,让他们在爱的洗礼中长成大树,长成栋梁,并且懂得以爱去回报社会、回报生活。

师生间和谐的情感互动因心灵相通而形成一种愉悦的心理场,学习的高效率也就有了不求自得的结果。

魏书生:教师让学生做任何一件事,都应该使学生觉察到心灵中有一种美感、幸福感、自豪感。这种美感、幸福感和自豪感就能成为学生继续做同类事情的动力源泉。

有的人善于掀动人心灵深处最美好的、善良向上的、光明真诚的激流。即使有很多毛病的人、心理阴暗的人、比较凶恶的人,也总是不由自主地被感染,不由自主地萌生出否定自己错误、否定自己不良行为的愿望。我们要致力于成为这样的人。

这些年我给很多人作过报告,几乎所有的行业都讲过了。那回,到某监狱去作报告,一上台,面对着下面全是犯人。我就说:“诸位,我坚信在你们的幼年时期、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都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产生过为父母、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做好事的愿望,是不是啊?”

他们愣了愣神,突然“哗”地热烈鼓掌。为啥?很少有人这样说他们、理解他们啊。

我接着说:“同时我还坚信,在座的诸位,在自己幼年时期、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都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为父母、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做过实实在在的好事,是不是这样?”

下面“哗”地更热烈地鼓掌。

接着我说:“但你们也真是到这儿来啦!原因是什么?不是不珍惜自己心灵深处这些真的、善的、美的、积极的、向上的、好学的这些脑细胞吗?不珍惜这些幼芽吗?任其自生自灭、自长自消吗?面对别的诱惑无法自持吗?一脚踏出,越陷越深、难以自拔吗?怎样回到人民群众中,体验做人的堂堂正正的感觉?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再到自己心灵深处发现这些真的、善的、美的、积极的、向上的、好学的幼芽。然后珍惜它、热爱它、浇灌它、扶植它,让它越长越高、越长越壮、越长越大,成为你心灵世界的主旋律!自然就能走回人民群众中,体验做人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是不是啊?”

他们“哗”地又热烈鼓掌。

接下来,我问那些管教,我说:“你们怎么改造这些犯人呢?”他说:“我们是在人格上尊重犯人,生活上关心犯人,情感上感化犯人。”

回来以后,我跟我的老师们讲:“老师们哪,人家那些管教,面对的每一个都是百分之百的成年犯人,人家还仍然提出要‘人格上尊重,生活上关心,情感上感化’,咱们一个当班主任的,一个班不就一个两个好打架,三个四个学习差,五个六个不听话的吗?咱怎么就说没有办法啊?”

我说:“千万千万,要走进学生广阔的心灵世界中,去发现那些真的、善的、美的、积极的、向上的、昂扬的脑神经,帮着他兴奋起来。这个世界归根结底靠什么在维持着?是靠人性中真善美的力量在维持着,如果人性中真善美的东西都泯灭掉了,那点儿警察、监狱根本不够用的!所以,千万坚信这一条。”

陶继新:是的,还是“性本善”,“致良知”,这些如果有了理解、尊重、情感的支持,就会自然丰沛地发展起来。

魏书生:有的老师问我:“魏老师,你怎么改造那些后进生?”

我说:“不去搭理他。”

“不搭理他怎么改造?”

我说:“是,你别没事总聊他那根脑神经。”

我把我们年级组倒数第一、倒数第二、倒数第三的学生都请到我们班来。其中一个比我高一头啊,又高又壮。没到我们班来的时候,曾经跟体育老师直接打交手仗。人就这么回事儿呗,“你不尊重我,我就不尊重你,人比人一条命,谁怕谁呀!”急了。所以到我这儿来啦,我能这样说吗?“啊,我知道你淘气,你看着,到我这个班你还敢不敢淘?你要真淘气看我怎么治你!不要以为我不在家发现不了,不在家我安排五个人盯着你,回来以后治得更狠。”这样说,无形中训练了他淘气这根脑神经的工作能力,提高了他淘气的水平。你给他训急了,他脸不红不白的:“我就这样,你能咋的?”当老师的不都有过这个体会吗?你越数落学生这点毛病,数落急了,他就这样了,破罐破摔啦。你说咱能咋的?抓不得判不得。所以我一般是不搭理他,不搭理他淘气这根脑神经。

进了这个班,我说:“你们这几个人,入学第一件事,每个人给自己找几条优点、长处,写到单子上。”

“老师,我们没优点。”长期挨批评,忘了自己有优点了。

我说:“哪有没优点的人哪?我看着你现在都有两三条,你怎么自己看不着呢?回去找!”

第二天,那二位找到了,第三位还说:“老师,我真的没优点。”

我说:“你再说没优点,我明天让你写一千字的说明书,决饶不了你!”我也训学生,有时候训到点子上啊,越训他,他跟咱的心贴得越近。因为这事训他,他能记咱的仇吗?

第三天。“找没找着啊?”

“找着了。”

“什么呀?”

“不好意思说。”

“说吧!”

“老师,别说啦,不好意思。”

“我特想听,什么呀?”

“我,我,我心眼儿好。”脸憋通红啊,都失去抵抗力了。当老师的常有这体会,表扬后进生的优点长处的时候,他常常可不好意思了,浑身啊不自在,脸也红啊。这会儿没抵抗力了,你不怎么教育怎么是嘛。后来就沿着这点优点,越来越长进啦。

所以,一定要发展学生人性中美好的一方面,你说教书不就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了吗?孩子情感上满足啦,咱情感上也丰富啦。

陶继新:就形成了一种互相促进、互相激发的情感场效啦。

在美国,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热血教师”,他叫罗恩·克拉克。2011年,罗恩·克拉克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表的一篇文章《老师最想告诉父母的》,引发读者强烈反响。这篇文章成为脸谱(Facebook,美国排名第一的社交网络服务网站)网用户2011年度最关注事件第二名,仅次于当年的日本大地震。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赞誉他为“最了不起的人”。奥普拉在她的节目中拿着罗恩老师写的书,说:“我希望全国人民都赶紧出门,去买这本书。”节目播出一小时后,罗恩老师的《55条班规》一书在亚马逊网上排名第二,仅次于《哈利·波特》。

罗恩老师在中国出的书《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中,引用了一位学生家长的一段话:“我欣赏这所学校的许多优点。但是在我眼中,这所学校成功的基础则在于每个人都传递出温暖。自从我的女儿被录取,无论我接触到的是职员还是家长,没有人不会热情拥抱、互相问候、鼓励祝福。真心表现出来的团结,让我很放松,因为我知道女儿所在的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不仅帮助了我的女儿成长,也使我们在精神上很受鼓舞。”

一位豆瓣网友这样评价罗恩老师:“如果他是我们的老师,我相信我们都会热爱学校、热爱学习。因为一个好的教师就像一架功能强大的望远镜,通过他,学生可以看到更远处、更精彩的外部世界;同时,好老师又像显微镜,在他的帮助下,学生可以更深入地观察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身上从前被忽略和掩盖的光芒,将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扩展到最大限度。”

遍观全书,就会发现,罗恩老师的魅力之所在,就在于他的激情,他对于学生内心中美好情感的激发。热情在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热忱是人的“内心之神”,“没有热忱,便没有伟大的成就”。优秀的教师大多拥有热情、激情。在事业上非常投入,热爱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工作。

激情不老,应该成为每一个人主要的追求。马克思说,激情是人追求自己对象世界的一种本质力量。只要生命在,激情就在。享受学习者的激情,应该从现在的外在表象化为内在的精神气质。不因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地位的升降而改变。

有激情的老师,会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用自己这把火去点燃学生求知、求美、求善的火把。同时,为了保持住自己的热情、热忱,就要努力地挖掘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内在价值与趣味性,使自己对工作、事业有一种日日新、月月新、年年新的感觉,使自己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

因为有了热情,便将人的内在情感激发了出来,于是对人性更敏锐,对他人更尊重,对生命更理解,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无障碍的师生关系、人与人关系甚至人与自己的关系状态。于是人掩藏于内在的无限潜能和创造力被激活,从而幻化出无穷无尽的方法妙招,来用正面积极的方式达成教育目的。

像罗恩老师一样,在我采访的很多优秀的学校老师中间,都可以感受到这种情感高效的运用,就像魏老师您的一样,抓住了情感高效这一关键点,使学习成长成为一种无上快乐和愉悦的事情。并在师生的彼此激发中,形成了情感高效的场域,使其能量更加巨大地影响到其间的每一个人。

(原载于《享受学习——魏书生与陶继新的教育智慧》,魏书生、陶继新著;福建教育出版社。)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