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享受学习(7)——《享受学习——魏书生与陶继新的教育智慧》系列之十一
怎样享受学习(7)——《享受学习——魏书生与陶继新的教育智慧》系列之十一
作者:魏书生 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8-01-12

怎样享受学习(7

——《享受学习——魏书生与陶继新的教育智慧》系列之十一

魏书生  陶继新

三、以文化人

陶继新:魏老师,上面我们谈到享受学习要给生活做减法,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人通过知识的积累、阅历的丰富、理论的总结、心灵的提炼,必然就生成了一个人的文化。对于人来说,则要在文化上做加法。

文化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就是以文化人。如果把经典文化内化到我们心里,外化出来就会成为一道又一道的风景,从而逐渐地改变我们。所以真正享受学习者,假以时日,必得把自己改变,而且变得越来越好,这就是以文化人的力量。

魏老师,这几十年您就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享受,不断地从一个层次在向更高层次行进的过程,所以先请魏老师您来谈一谈“以文化人”这个话题。

魏书生:“文化”这个词,《中国教育报》的文章说,2002年它有125种解释,到了2006年呢,说是已经有600多种解释,说怎么称呼“文化”,越弄越麻烦。但是通俗的说法呢,文化就是人类所积累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包括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看不见的是习惯,看得见的是我们周围的衣食住行接触到的,以及我们读到的、听到的音乐,看到的影视、戏剧等,都称为文化。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世界闻名,大放异彩。你说这么多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个人如果不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它的熏陶和感染的话,那真的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吧!“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那些好的文化,都在那里放着,你说多么宝贵、多么辉煌。而且很多东西想学习,几乎不用交学费,鼠标一点,或者是到图书馆,书本一打开,祖先积累那么多宝贵的东西,任咱随意去汲取去吸收,你说这是何等幸运的一件事情啊!

所以当打开自己的眼界,敞开自己的心胸,面对各个国家的,那些宝贵的历史文化、精神物质遗产的时候,才知道个人的渺小、人类的伟大,然后把这一滴水化入、汇入、融入灿烂文化的长河中,那你说是不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把自己的傲慢,把自己的自卑,把自己不良的那些心态,都在这长河中冲刷干净,真的是一种享受!

所以认真研究,为什么许许多多的先贤圣哲,在咱们看来,似乎比咱们苦多了、难多了,但是他们幸福着、快乐着、追求着,而且还精神抖擞、信心百倍地奔向“战场”,有的甚至奔向刑场,你说那多苦多难啊!

古圣贤者不说了,中国共产党在自己奋斗的90年历史中,有多少了不起的先烈啊,李大钊、瞿秋白都是领袖了,却都是义无反顾地、淡定从容地走向刑场的。无畏、无忧、无紧张、无焦虑地走上去了。为什么?原因是他们从大量的精神文化的遗产中,积累了自己的精神财富,化入其中,大义凛然,觉得为了正义的事业,这是值得视死如归的事情。所以你说那么苦、那么难,面对这样的刑场、面对必将到来的死亡,他们都能做到。咱们可比人家幸福一万倍啊!

再想想,多少人啊!长征路上,你说30万人开始,到最后不到3万人。一次一次地围追堵截,那么大的压力,怎么能走出来?你说那些先烈,为了战友,铺平道路;在草地上,我掉进去了,扛着走过去吧,太多了;仅有的一口粮食,让给同志吃,我不吃,我宁肯饿死,往前走啊。原因实际上都是来自,他浸润了前人积累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果,精神文化激励着他,很多前人可以为别人牺牲,可以为正义事业牺牲,那么我也在所不惜。面对这些,人家都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高高兴兴的,大义凛然的,昂扬奋发的。你说咱们这一代人多幸福啊!咱们解放以后,多少好的共产党人作出大量的牺牲奉献,其实他也是在先贤圣哲中,汲取了这些灿烂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营养,多苦多难也要往前走,也要为建设伟大的、利于万众的事业,做出我们的奋斗,牺牲多少也在所不惜。咱们的周总理,咱们的彭老总……敢提反面意见,靠啥啊?不就是靠文化的力量吗,他觉得为了国家民族要说真话。

然后咱的许许多多的好干部,焦裕禄、孔繁森……孔繁森同志跟我说啊,他说:“我到西藏来两次了,我第二次不来谁来啊?”

我到西藏,他陪了我五天,他说:“魏老师,我觉得自己活得很幸福!”

我说:“您来两次啦,您应该是第一次就是功臣啦,就可以回去,还可以升个相当不错的位置了。”

他说得很简单:“组织让我来我就来。”

他是在许许多多先贤圣哲、共产党人身上汲取了自己的精神力量,才会这样选择,觉得这样正确。

“服从组织的决定,我做出一点牺牲,是为了一种快乐选择。”他根本一点吃亏的感觉都没有。

他还给西藏儿童献血。当时我去的时候,他是拉萨市副市长,对教育那么关注,深入基层。我讲了三天半,他每天都到会场去听,他管文化、管教育、管体育、管卫生。7月份的时候,正是各国代表团到拉萨去游览的好季节,世界上很多名人来访,我国也有领导人在场。

我说:“您管文化的应该去陪啊。”

“魏老师,他们是来旅游的,我出面不出面都可以。您是来做事的,我一定要陪。”

我说:“您千千万万得照顾好人家。”

他还是每天去。有一天他到会场,跟我说:“魏老师,我得请假。”

我干什么啊给我请假。他说:“有一个团,领导让我必须得陪一下。我争取早回来。”

我说:“您千万千万别回来,给人家陪好。”

中午,他又跑回会场来啦。原因是什么?他那种文化积淀造就的啊,他觉得自己是抓教育的,教育是他自己分内的事,他要抓得细一点,要抓得到位一点。他说:“魏老师,我不是为了陪你,我愿意到这里来听,我争取明白教育是怎么回事。”

实实在在地讲,老多好的官员了。改革开放,多难啊,中国,面对多大的压力啊,你说咱们国家经济都到崩溃边缘啦。1976年,“四人帮”被抓起来那天,堂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GDP剩下多少?不到2950亿元人民币,占人类的1.7%。太可怜了!咱是从这么可怜的起点上开始改革开放的,确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最后就不动摇了。咱折腾了20年,这回终于不动摇了,“100年不动摇”。10年不动摇,咱就1986年突破1万亿;26年不动摇,2001年突破10万亿;到去年10年的工夫由10万亿涨到47万亿啊!

中国人太了不起了!为啥?有党的路线和政策,有各级领导决策的英明,又有中华民族文化积淀、积累的功劳。人心不散,不管怎么的,这个民族是团结的。所以咱再朝着这样的路线走下去,再汲取世界文明的优势,咱国家会越来越好的。然后每个人都自觉地去接受这些个中华文明、世界文明的优秀的遗产成果,每个人活得何等的昂扬奋发。自己就算失去一些又如何,实际上汲取多了。现在不是战争年代,不一定要失去生命,其实也没有更多的失去。就是在得失之间,少一点利,少一点名,少一点地位,少一点外在的“得到”,但是你提升了,在哪个位置上都能尽到自己的责任啊,于是活得堂堂正正、幸福快乐,所以大家都这么汲取这些文化,真的是一种享受!

很多平凡的人,他就是因为汲取了这些文化,虽然他做的事很平凡,但他非常舒服。你看“感动中国”里的那些人不都是极其平凡的人吗?人就是要活得舒服,他积累这些精神财富,来化自己,来完善自己,充实自己,自然就舒服啦。

陶继新:说得太好了!孔子说过一句话:“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正表达的是您说的这些。志士仁人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利益,他可以不顾自己的安危,不顾自己的生命,同时心灵安顿、精神快乐。实际上这些很多是承继了中国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从那里汲取了非常有益的营养。

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当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国共产党从它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整个中华民族骨子里都融入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在很多优秀的中国人身上都有体现。一些最有积极因素的内容,包括拼搏的精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知其不可而为之”……好多时候,这种精神,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为我们的祖国作出巨大的贡献,同时它也使很多人在一种非常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一种安适的胸怀。

在我国历史上多少这样的志士仁人啊!比如说苏东坡,他是儒、道、释家兼修,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且都深得其道。他在当官的时候,做得非常精彩;当他失意的时候,他也非常的豁达。

还比如说陈寅恪,他在好多国家的世界顶尖级的高等学府里读书,特别是读了博士学位,但是他根本就不要,他感觉这个无所谓。陈寅恪在20世纪20年代就倡导为人治学当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后来在梁启超的推荐下,成了清华大学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之一,成为教授的教授。但盛名之下,他仍朴素厚实,谦和而有自信,真诚而不伪饰。这些人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蕴育涵养的典范。

中国最先进的、最优秀的、最有传播意义的这种文化,已经深入他们的心灵当中去了。当他们从中汲取营养之后,也自然地化成了他们的一种行动,成为他们的精神气质。

在当代,也有相当一批老师,身上积淀着深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他们举手投足、言谈行止间不自觉地散发着文化的精妙。今年在济南举办的“第四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上,包括您在内很多国内名师名家授课讲学。其中有一位老师叫王崧舟,他是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拱宸桥小学的一位老师,同时也是该校的校长,他当校长也是教着课。这位老师学养相当深厚,他看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经典,更重要的是这些经典文化已经内化到他的心里了。所以我跟他任何一次相见时,都感到他波澜不惊,面含微笑。他上课的时候,也是那么从容。而且他说出话来总是很有点诗意,所以他的语文教学因此得名,称为“诗意语文”。我在2010年第18期《人民教育》上对他做了一个长篇的报道:《让更多的师生从平凡走向卓越——王崧舟“新成功教育”扫描与解读》。王崧舟认为,课堂教学只停留在求知层面的话,那是低级的学习;如果再有了科学的引领,再有了道德的诉求,当然就会更上层楼。可是,这还不是教育教学的至高境界。如果将学习,特别是整个人生当成一种审美之旅的话,整个生命状态将妙不可言。学生学习求知,形成智慧与道德,不应当是一场心力交瘁的苦役,而应当成为走向未来的幸福之旅。而人生的旅途也是如此,尽管生命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如意,甚至是坎坷与灾难,可是,它阻挡不住人生向审美境界迈进的脚步,而且,乌云过后会是晴空,灾难过后也会迎来生命的曙光,正所谓“你的伤痕会帮助你”。诗意人生,早已成了王崧舟的生命潜流,它撞击着你的心扉,让你在行进路上,感受生命的诡奇与多彩,让你领略生命时空虽然有限,却可以演绎出万千精彩的美丽。“诗意”之下的生命不但是自由的,还是审美的。在这种状态下的人,可以进入自主探索且高效创造的巅峰状态,完成有着巨大超越意义的“裂变”,感受令世人甚至自己都惊诧莫名的突围与腾飞。王崧舟的“新成功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循序渐进的教育,有的时候,还会有一种超越常规的突变,给人以生命的突围。所以,它让人看到生命不但有常态,还有神奇的非常态,还有可以产生魂魄相荡甚至是凤凰涅槃的“再生”奇观。

破解王崧舟这一现象,不能只观其诗意的表层,还要探究其深层的底蕴。仅有学识是远远不够的,王崧舟独特的悲悯情怀与生命经历,以及由此形成的属于他的生命感悟,则是他超越常人的内在密码。这种感悟几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它却几乎无时不在起着作用。这让他能够透过万千纷繁的外象,去感受人生的真味,去体悟当下的幸福,追求永远的精神彼岸。王崧舟依然守持着一份特有的宁静,特别的觉醒。在管理与教学上,他有着一种举重若轻的从容与淡定,正所谓“大智闲闲、小智间间”。这种巨大的生命能量,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滋养和润化着学校师生的精神生命。

魏书生:心染芝兰久自香。好的文化就是需要在继承中发扬啊。

陶继新:是啊,“与之化矣”,这就是浸染影响的力量啊。

之前谈到我的女儿,包括我的孙辈们,我对他们的要求就是大量接触并背诵经典。您也谈到您当老师、校长、局长时,都要求学习背记经典,哪怕每天一句,也要坚持积累。我们的想法应该是共通的,就是相信以文化人。

我想一个人他进入社会,要想发展,必须要有优秀的文化来滋养、润泽。要让优秀的、高尚的文化先“占领”他的精神世界,不然的话,他接触到一些低层次的文化,或者是庸俗文化,好多最精华的东西就很难走进他的心灵了。

同时我发现一个现象,对于小孩子,我们往往认为他对这些经典文化能懂吗?我们大人读起来都还似懂非懂呢。其实你别认为他们完全不懂文化,有些文化是可以直通人的精神世界的,孩子在这方面并不比大人悟性差。同时,因为孩子相对心灵更纯净,所以接受起来反而超出我们的想象。我的外孙女,现在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她3岁的时候,有一天我们在家吃晚饭,我吃得快,吃完了碗里还剩了几粒大米。她在旁边看见了,一本正经地跟我说:“姥爷,‘粒粒皆辛苦’啊!”我的外孙子,也是在他不到3岁的时候,有一天到我的家里来,当时我家里稍微有点乱,他一进门,就说了句:“怎么搞的啊?一片狼藉。”您说,他们如果不是感悟到了这些字句的意思,他们又如何能应用得如此恰如其分呢?

越是小孩子,越应该接触最优秀的文化。因为多少儿童教育专家和脑科学专家已经证实,幼儿的学习如海绵一般,是全景式吸收的,通常称这种学习叫“无意识学习”。也就是说,实际上你看着他似乎在玩,似乎并没有正襟危坐地坐在那里学习、背记,以为他就没有学到,其实大错特错,他们全部吸收了。只要环境里有父母诵读经典的声音,或者是录音机里放出的经典音乐,都会使他置于一种经典的氛围之中,并全纳式地吸收了。

进入小学之后,孩子的无意识学习能力开始向有意识学习能力转化,比如我们常见的课堂学习,就是一种典型的有意识学习方式。这时的孩子已渐渐失去了全景式的学习吸收模式,而是开始了生成自己的理解、逻辑思维等抽象能力的过程。所以课堂式学习方式对于小学中年级及以上的孩子较有效果,而对于婴幼儿期以及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都不太适合,这种课堂的约束反而会扰乱他的吸收。

这就像小孩学说话一样,即使没有专门教,他在这个语言环境当中就会了。《学记》上有一句话:“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意思是说,学习是讲时效的,错过了最佳时节,事倍而功半。还有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也有学习能力日渐衰退的遗憾。对于小孩子,要想改变他,可以用多种渠道,而文化是最重要的,尤其优质文化,这是最佳的精神食粮。对于一个刚刚在掌握母语初期的孩子来说,一句骂人的话和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是一样难理解的,但是二者被他吸收纳入他的语感语系,在他长大成人后,所外显出来的已经是绝然不同的两种生命了。所以在学习的黄金时段,让他掌握大量的被人类文化所提纯出来的最精妙、醇厚的经典之作,或许他当时并不能理解其意思,但是,却为他的生命大厦打下最坚实的根基。多少历史上的大师级的人物都是从小在这些经典文化中泡大的啊。而且这时让他学习,他学得非常非常快。

我那天大体算了一下,我这两个小外孙,他们所背诵的东西,包括《周易》中的卦辞这么难背,他们照样流利地背起来,速度之快,似乎根本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而且他们背完了,隔几日或者隔周检查,背诵得还是比较好。因为记忆有一个规则,人越小,记得越快,忘得越慢;人越大,记得越慢,忘得越快。所以用文化来改变他,越小的时候开始越好。

魏老师,我对我的两个女儿建议,要给孩子创设一种经典语境,就是经典语言环境。孩子在家的时候,常用录音机播放经典诵读或经典名曲。孩子学得太快了,特别是无意识学得太快了。外孙女刚两岁多点,每晚睡前她妈妈给她讲完故事,会再给读一遍《三字经》,通常读着读着,小孩子就睡着了,她妈妈也没停,继续读完。没想到,两三个星期的时间,孩子能够从头到尾像唱儿歌一样背诵了。外孙女上学后,上学放学需要女儿开车接送,一般要二十多分钟,大女儿就把一些经典诵读的音频拷到手机上,在路上边播放着《周易》、《大学》……边跟她交流聊天,背诵效果非常好。但如果一个家庭当中整天都是谩骂之声,孩子很快就会骂人了。如果在他小的时候,他所学习的文化是很低劣的粗俗的文化,他所结交的人是一种品位很低,甚至有问题的人,孩子也会不知不觉地受其影响,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所以化人有一个特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一个慢慢渗透塑造的过程,等到有一天孩子能够表现出来的时候,再想纠正已经很难了。所以,就像大人跟其他人的交流互动,孩子也会在旁边无意识地听或者是有意识地听,他也是在学习文化。包括父母,包括老师的心灵状态,是不是有一个积极心态,对孩子都有一种文化辐射力。可以说,文化无处不在,化人无处不在。同时,也说明了经典文化的从小滋润也不是一两年就可以开花结果的,有时甚至是需要十几年、几十年方有显现,所以,也需要教育者有一种播下良种、静待花开的心境。

但并不是只是孩子学经典文化好,大人也需要学经典、学文化,而且所学的,也不仅仅是这种单一层面的文化,刚才您所谈的就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包括衣食住行,包括人生经历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原载于《享受学习——魏书生与陶继新的教育智慧》,魏书生、陶继新著;福建教育出版社。)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