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对生命和未来负责的教育——陶继新和一位基层教育局长的对话
办对生命和未来负责的教育——陶继新和一位基层教育局长的对话
作者:陶继新 樊兴举        更新时间:2017-08-30

办对生命和未来负责的教育

——陶继新和一位基层教育局长的对话

陶继新  樊兴举

编者按:如何办好教育?是世界性的焦点问题。不但教育家们探索研究它,就连一般家长也时常关心关注。全国著名教育家、山东教育报刊社原总编辑陶继新和枣庄市台儿庄区教育局局长樊兴举以中国教育发展的足迹,进行触及灵魂的挖掘、剥离,在实践中推敲出经验性的定理,找到了教育发展的“坐标”。以此告诫人们:教育的灵魂是以德育人;教育的规律必须以人为本;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唤醒和发现;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生命更璀璨。

回首“高压”教育,推进综合改革

【樊兴举】教育问题是中国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世界性问题,如何看待教育?如何改革教育?任何“左”和“右”的极端都是错误的,必须坚持冷静理性全面辩证的观点,去面对,去研究,去改革。这样,才能趟过教育改革的“深水区”,实现教育梦、中国梦。

【陶继新】中国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教育,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有这么多的人议论关心教育;可是,人们能否透过表层的现象,走进教育的内核,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问题。您在这方面既有理论的思考,又有实践的探索,所以,很想听听您的意见。

【樊兴举】共和国几十年教育路和我们党我们国家走过的路是同步的,曲折前行。“十年文革”,教育极端政治化,“只红不专”,毁掉一代人。改革开放后,对教育发展的主流应该肯定,全盘否定是没有根据的。现在的问题是,对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模糊不清,有人仍在坚守应试教育,坚守分数是硬道理,“上线”是硬指标,学校是应试工厂,教室是车间,学生是机器,“只要不学死,就往死里学”,鲜活的生命倍遭摧残。这些现象在很多地方普遍存在。山东一些地区也在向应试回流。另一种倾向是,推进素质教育,忽视了教育质量,放弃了教学根本,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又回到应试教育路上。

【陶继新】真正的教育,是不能“左”也不能右的。推进素质教育当然重要,可是,将素质教育与升学考试对立起来,显然是有问题的。一般而言,品学兼优的学生,大都能升上理想的学校。那种认为只要升学率高就一定是应试教育的立论,是不能成立的。有些重在搞应试教育的学校,逼迫学生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却未必使学生升入几个北大清华。所以,当哪所学校升上北大清华很多的时候,更应当考察与研究其内在的原因,而不是盲目的下个“应试教育加工厂”的定论,也不能从网上看到一则信息,就妄加猜测,随意推论,给其冠上莫须有的“罪名”。不过,也确实有的学校在不顾学生的死活,大搞应试教育。曾记否,当年的山东不就有人喊出了“只要不学死,就往死里学”的恐怖言论吗?他们追求的只是高考分数,重点大学上线人数,根本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我称这种人是丧尽天良者,因为他们扼杀与束缚了最珍贵的童真与人性。可喜的是,山东省教育厅领导排除种种干扰,力倡素质教育,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近年来,确如您说,山东一些地区在回流。这有教育内部的问题,也有教育外部的原因,真的很令人痛心。素质教育是不能走回头路的,不然,不但影响了学生当下的健康与成长,更影响了他们未来的发展前程。一个有良知的教育者,是要有坚定信念与理想的,是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将素质教育推行到底的!

【樊兴举】山东十年素质教育开全国先河,尽管改革伊始,用了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力度,但作为见证者、受益人的切身感受,认为功不可没。回想十年前,我任枣庄二中校长,每天陪学生熬十五个以上小时不说,一年四次市考排名,进步作经验介绍,退步作表态发言,校内找弱科,弱科里找弱人,弱人要撤下,高度紧张,不堪回首……这些年到一些省看看,好像我省十年前。张志勇副厅长是有教育情怀的专家型厅长,十年山东素质教育的推进,解放了局长校长老师和孩子。让生命生长和知识成长同步,坚守教育灵魂,遵循教育规律,成为新常态,办对生命和未来负责的教育,应成为教育人的共同操守和追求。我非常赞同您的“山东素质教育不能倒退”的观点和呼吁,并积极身体力行素质教育的推进!

【陶继新】张志勇副厅长的教育良知与情怀,常常让我感动不已。他为山东乃至全国的素质教育付出的心血之多,贡献之大,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没有如您所说的“壮士断腕”的胆识与雄心,是不可能如此去拼搏的。同时也让我感到,改革难,教育改革更难。有的人也有改革的梦想,可多在困难面前止步了。而张志勇副厅长则不然,他那种一往无前的精神,让人敬佩不已。当然,他也有力不能及之处,也有无奈与痛苦;可他都将这些埋藏在心里。因为他知道,要改革,必须付出代价,甚至是身体健康以至遭人嫉恨攻击的代价。有的时候,我很为他担心,怕他抵挡不住。不过,前不久看到他的时候,我一下子释然了,他是那么轻松自然,笑得也特别开心。我知道,在磨练与波折、理想与追求中,他有了更丰沛的智慧,也有了更强大的心灵。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路上,他不会止步,他在寻找更好的路径,去做生命的突围。祝福他,也期待山东的素质教育,能够走得更好,更远。

【樊兴举】为深化和推进山东教育综合改革,张厅长最近要挑选20个县,成立区域推进改革联盟,这个举措很好。一是接地气,可了解基层基础,走群众路线,为顶层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抓试点实验,可培育一批改革先锋,积累经验,指导全省。很荣幸成为二十分之一。顶层设计很重要,如果照搬书本和别人的,就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我们基层非常渴望接地气、可操作、有成效的改革举措,来冷静理性科学地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难题和瓶颈!

【陶继新】行动是思想的序言,任何改革如果不接地气,都是短命的。我有一个观点,一定要“上天入地”。所谓“上天”,就是读天书,甚至背天书;何谓天书,就是真正意义的经典文化,因为经典中的很多思想,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消减,甚至越来越彰显出其生命的张力,比如《论语》等就是“天书”。所以,我不但读,而且背诵了《论语》《大学》《中庸》《学记》等。它让我再看教育,以至看人生的时候,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何谓“入地”?就是脚踏实地的实践。有些理论听起来天花乱坠,可到了实践之中,却了无用处,甚至是谬误的。三四十年来,我之所以在全国各地采访局长、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以及听课评课等,就是为了接地气。只有“上天”与“入地”的和谐对接,才能产生真正的生命能量。可以说,教育既是悟道之学,更是践履之学。您有很高的理论造诣,又有几十年的一线实践经验,二者有机结合而产生的经验,就会既有高度,又有推广的价值。张志勇副厅长挑选20个县(市、区)成立区域推进改革联盟,对于破解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些难题,当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你们区应当成为这20个县(市、区)之一,引领山东教育素质教育向前推展。

弄清教育的起点,寻找钻出去的“缝隙”

【樊兴举】陶老师对读书尤其国学诠释非常到位,您的大作《享受学习》、《做幸福的教师》都谈到读书学习。教育问题主要是理念问题,中国是教育大国,更是教育古国,至圣先师孔子不仅是中国教育鼻祖,也是同释迦牟尼、苏格拉底同时代的世界级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回答了一系列教育问题,至今不过时。诸如:有类无类、因材施教、学而时习、学思结合、启发式等,永远闪耀着教育光辉,世界上有哪么多孔子学院,墙内开花墙外香。而国内很少有人去研究、去继承、去弘扬,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悲哀!习近平同志倡导弘扬国学,意义重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根和源!根深叶茂,源远流长。近几年,我们大力在师生中开展读书和诵读经典活动,早诵诗、午习字,小学三年级以上开书法课,收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效果!我觉得,解决教育问题应以理性的态度、从理念切入,这是根本。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如什么教育?什么是教师?什么是教学?什么是质量?什么是好局长、好校长、好老师、好学生、好家长?办什么样的教育?做什么样的校长、老师、学生、家长?等简单的问题,结论都是众说份纭、莫衷一是,一些混乱都来自理念的混乱!这些问题还请陶老师指教。

【陶继新】对于读书,我虽然经常谈;可是,自己读的书并不太多,有一点认为还觉得有一定的道理,那就是“取法乎上”的读与背。因为当今书太多,稍不小心,就有可能掉到读书的陷阱里。因为书的质量有优有劣,如果更多读的是品质低劣的书,是不可能提升人生境界的。有时候,人们在津津有味地阅读那些品位低下、语言粗俗的书时,其实是在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与语言的伤害。我到一些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参观的时候,发现一个令人非常可怕的现象,那就是不少书的质量一般,甚至低下。当校长要求师生们多读这样的书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您在这方面是有智慧的,因为您知道经典文化具有永恒的价值。所以,在全区倡导并推行经典文化的诵读,师生是在“润物细无声”中从经典中体味到真善美的妙道的,并“于无声处”升华了生命的境界。

再说您谈到的“最基本”与非常“简单”的问题,不少人对此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因为它看起来简单,其实,很多属于哲学性问题。正如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所探讨的生存与超越问题,我们教育领域中的所有理论探索与思想凝练无外乎都是在探讨一个永恒主题,即“人作为人自身,如何更好的生活”?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考与探讨都是为了获致更为完善的理解与阐释。然而,一个没有一定学理水平,没有思想境界的人,是不可能透过纷繁琐杂的生活现象认识到这一本质问题的。有一些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有的人也并没有寻到正确的答案。比如对于老师来说,什么是幸福?是不是工资多、职称高、房子大、车子好就幸福了呢?这也许会让人高兴,但幸福的核心要素并非如此。它需要人格的高尚,和谐的心灵,持续的发展等,并能在自己获取成功的时候,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之所以对这些基本的问题众说纷纭,是因为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生观、价值观,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对于很多看似简单的问题,也就有可能出现看似正确实则错误的答案。

【樊兴举】这个说法很好,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强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是一个人的总开关。教育问题也不例外,一切教育乱象都是总开关出的问题。顾明远先生指出:“中国的教育问题源于教育的中国问题”,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解放了生产力,带来了国富民强。但也冲击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灵魂的丢失、教育规律的违背、教育情怀的缺失,都与社会大环境直接关联。最突出的就是功利主义问题,是一切教育问题的根源,而功利主义正是市场经济的核心!

【陶继新】人虽然是高级动物,可是,依然有一般动物的属性:一是兽性,二是钱欲。文化大革命将一些人的兽性“激活”,于是,就有人以至学生痛打他人,甚至整死老师后依然笑声不止与“大快人心”的感觉。市场经济确实解放了生产力,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激活”了一些人追求金钱的欲望,我将其称之为钱欲。兽性与钱欲也可能让人一时兴奋,可那绝对不是幸福。有一种力量是属于精神领域里的属性,它将人的兽性剔除,也极少钱欲,更多追求的是精神的高贵。恰如叔本华所言:“越是高贵的力量,所带来快乐的再现性就越高,获得的幸福就越稳定。”教育,当然不是让学生增加兽性与钱欲,而是让其获取高贵的精神力量。思及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所言:“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的本身就意味着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唤醒。”站在这里,再看教育,谈教育的时候,就不会人云亦云,更不会颠倒黑白了。因为我们具有了自己对于教育本真追求的坚定立场,即人性之养成。

【樊兴举】解决教育问题,首先还要回到原点,解决什么是教育?这个逻辑起点好像不该谈,其实不是。很多问题都出在这个起点上,局长校长家长社会都高谈阔论教育,说得头头是道,好似都是内行、皆是专家。但往往从感性出发,缺乏深度的理性思考。教育是什么?传道授业还是教书育人?中国人很讲文字的游戏规则,比如把“又快又好”改为“又好又快”,意义调的就大不一样,似乎放在前面更重要。韩愈把教师的使命定位为“传道授业”,显然传道为教育第一使命,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一直把德放在首位,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摆上教育改革之首要。德为魂,培养有道德、站直的中国人,是教育的灵魂和根本。治教先治魂,把“传道”育人放在首位,找回教育灵魂,是改革之急!为此,我们区近十年把“治教魂、树梦想”放在振兴教育的首位,开展“教育四德”工程建设,抓教育干部的“官德”、教师的“师德”、学生的“品德”和家庭的“美德”系列主题创建活动,统一对“什么是教育”的认识,达到了同心同德的效果。形成了重视德育和孩子良好品行养成的共识共为,使教育的生命特征更鲜活。

【陶继新】非常赞同您所说的要解决教育问题,还是要回到原点上去的看法。为此,我们不妨看看中国第一篇教育学的论著《学记》开篇怎么说的:“发虑宪,求善良,足以,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办学、教学与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不是拥有多少知识,也不是发家致富,而是“化民成俗”。即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那么,怎样才能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呢?就要如您所说,将“传道”放在首位,而不是将求知放在首位。孔子的教学总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十二个字中,前九个字都是讲的人格生成,最后三个字也不是与人格生成毫无关系。他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之所以被誉为伟大的教育家,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把培养有人格修为的人当成了首要任务与终生追求。因此,他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大快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你们近十年把“治教魂、树梦想”放在振兴教育的首位,建设“教育四德”工程,不正是回到原点上思考教育和办教育了吗?

敬畏生命,四句教育思想之精华

【樊兴举】弄清“什么是教育”这个逻辑起点后,就应该解决办什么样的教育这个逻辑终点问题在近几年学习实践孔子、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顾明远和您的教育思想基础上,结合自己做老师、做校长、两次做教育局长的感悟,去年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和追求,至少在我服务的区域内去身体力行,那就是我要把台儿庄的教育办成”对生命和未来负责的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幼小而鲜活的生命,以人为本,敬畏生命,对每一个生命负责,追求一切生命受教育权利的公平,让生命自由生长,给生命所需多元素营养,使其德育为先、“五育并举”全面科学和谐可持发展,对孩子未来、家庭未来和民族未来负责。这一命题得到当代教育家顾明远先生首肯,并亲笔题写。数月后,顾老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师理念的最新定位发来后,甚是欣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评了世界教育功利主义弊端,提出了教育要坚守人本主义、敬畏生命,对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负责。办对生命和未来负责的教育就一定是人民满意的教育。至少是本人的教育感悟、教育情怀和终生追求。

【陶继新】特别欣赏您提出的办“对生命和未来负责的教育”。人生来是平等的,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孩子并没有像有些孩子那样受到优质教育。有的人对此熟视无睹,甚至认为本该如此。这就不是敬畏生命,也不是尊重生命。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深知农民对优质教育的渴求,也感叹于有些农民的孩子受不到优质教育的悲叹与无奈。作为一个有良知与教育情怀的人,对此难道没有深深的忧虑吗?您不但为此忧虑,更为此行动,尽最大力量,让教育公平在你们区得到实现,孩子们的生命得到自由幸福的成长,并由此点亮了其未来生命的前程。这才是为生命与未来负责的教育。伟大的人道主义者、法国学者阿尔贝特·史怀泽曾著书《敬畏生命》,坦陈:“只有我们拥有对于所有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思及此,联想起几次去你们区考察讲学,听您谈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良好品德与习惯,怎样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如何让他们的未来更幸福等,我就感叹不已:一个区域,如果有一个有良知、有情怀、有理想、有思想的局长,真是当地百姓之福,孩子之幸啊!

【樊兴举】办对生命和未来负责的教育,就要以人为本、敬畏生命,而在应试教育下,由于“起跑线”降到了胎教,“分线是硬道理,上线是铁指标”,丢弃教育灵魂,违背教育规律,忽视教育科学,疲劳战、题海战,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满堂灌、填鸭式,孩子天性被扼杀,身心健康被摧残,一个小孩压力比家长大、休息比家长少,校长死管管死,老师死教教死,学生死学学死,家长死逼逼死。理性地认识和解决问题,根本靠国家体制改革,尤其是选人用人机制改革,推进高考中考制度改革,教育内部推进教育理念、教学理念和方式结构的变革,提升教育家型校长和教师队伍水平,推进课程和课堂改革,使学校管理由行政命令、制度奖惩向服务关怀、精神引领转变,育人导向由精英为主、分数至上、外延发展向面向全体、五育并举、内涵提升转变,正本清源、回归轨道、和谐发展。对此,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倾毕生精力,传承古今中外教育思想之精华,概括出四句话的教育思想,第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观点,既传承古今中外教育家对教育本质即“施爱传爱”的光辉思想,从孔子的“仁爱”到陶行知的“爱满天下”;又严肃指出了当代教育忽视德育、缺乏仁爱的弊端。让生命充满爱,让爱充满校园,应该成为校园的首要任务。校长爱师生,老师爱孩子,孩子爱师长同学,所有人都爱祖国、爱党、爱他、爱自己,是学校之幸、家庭之幸、民族之幸矣!

【陶继新】您上面连着说了几个“死”,令人感慨万千!在培养孩子成人成才方面,很多层面出了严重的问题。其实,再往深层次探究一下,还是在“爱”上出了问题。恰如顾明远先生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是,我在采访一些校长、教师与家长的时候,他们总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说是在爱孩子。然而深究下去就会发现,这里的爱,要么是假爱,要么是错爱,要么是偏爱。伟大诗人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所以,真正的爱孩子,不但要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还要研究怎样才能让他们相对快乐地获取知识;不但要让他们品德优秀、习惯良好,还要研究怎样才能让他们抵达这个境界;不但要让孩子当下幸福,还要让他们未来更加幸福。

【樊兴举】教师因厌教而倦怠,孩子因厌学而辍学,是当今教育中的老大难。对此,古人云:“好学之,不如乐学之”。顾明远先生高度重视兴趣的培养,提出“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观点,很有指导意义。作为一名从教师、班主任、校长走过来的教育局长,深知校长苦管、老师苦教、孩子苦学之痛,这些年也在反思并致力解决,工作和学习故然都是劳动,劳动要付出时间和汗水,但苦中应有追求和乐趣,“闻鸡起舞、悬梁刺股”虽苦犹乐。而我们现实教育的苦,是机械枯燥之苦。教师年复一年在压力山大中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没有兴趣,也没有成就感和幸福感,形成倦怠!学生机械地背写作业和考试排名,在家长陪伴下写到晕头转向,厌学、逃学、最后辍学。事实证明顾明远先生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的思想是正确的。为践行这一思想,我们作了有益的探索,如: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校长、教师和学生的各自梦想,点燃激情,激发兴趣;邀请教育专家高端引领、加强学习考察培训,让其在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中开拓视野,激发兴趣;深化课程和课堂改革,我提倡和践行的是,打造爱的课堂、和谐课堂、生态课堂,生态课堂自然就成了高效课堂,在“亲其师、信其道”中打造兴趣课堂;加强学校音体美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团和冬春运动会、艺术节等,丰富和调节师生生活,让生命多元而丰富,使校园逐渐变成生命乐园!

【陶继新】高度赞同顾明远先生所说的“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观点。目前一些学生学习苦,却未必学得多,也未必学得好。我听过很多老师的课,有的课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即使到了下课时间,依然欢呼雀跃;有的老师讲得味同嚼蜡,让学生越听越烦,以至睡觉。去年有一次我听一个所谓专家的报告,十分糟糕,听到一个来小时的时候,就已经很难坚持下去了,因为他对我的心灵已经造成折磨。我听了这么短的时间就产生了承受不住的感觉,而有的教师天天在折磨孩子的心灵,他们又不得不听,听不好还要挨批评。这不会有任何兴趣,还会造成心理的严重伤害。我两个女儿的孩子每周日到一个叫赵红的老师那里学习古代经典,一天可以背诵大16开本的《孟子》六七页,而且乐此不疲,我女儿去接他们回家吃饭的时候都不愿意回来。我在想,是学得少吗?是学得易吗?都不是,是学得有兴趣。赵红能让那么多的孩子学得快乐,学得多;为什么有的老师却让学生学得少,学得不难,反而学得苦呢?还是兴趣问题。比如我自己吧,每月都要外出讲课与采访半个月左右,还要撰写发表六七万字甚至更多的文章,不但没有痛苦的感觉,反而天天觉得幸福极了。为什么?还是有兴趣,喜欢。我们的教师,应当好好地研究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善于学习,不然,自己教得痛苦,学生学得更痛苦;害了自己,更害了孩子;不但害了孩子的今天,也葬送了孩子的明天。正如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没有炽热的情感就不可能有智慧的追求和享受。反观您在台儿庄区推行的生态课堂,不但让学生学得高效,而且也学得兴趣盎然。当学生爱上学习的时候,学习成绩提升不就有了必然吗?其实,何止于学习成绩,他们的心理也会愉悦起来。

【樊兴举】顾明远先生关于学校管理念提出了“教书育人在细微处”的思想,我想这是对陶行知“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的传承,大家提出学校管理“精细化”、“精致化”,都是对细节决定成败的落实。没有完美的细节就没有壮观的全局。细微之处见精神、见大爱,不仅体现在细微处的环境育人,还要体现在教学的精细环节设计,更体现在对师生尤其是弱困孩子精细无私的大爱中。近年在践行顾老这一思想方面,我们提出“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老师的孩子”,“让每一分钟的教和学都变成有效劳动的”思想,做到厚爱无微不至,严管不留死角。“厚爱严管”已成为我们的一种文化和特色,也使为“善小”、戒“恶小”成为孩子良好习惯。

【陶继新】孟子提出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您提倡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老师的孩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当老师将学生看成自己孩子的时候,不但有了真爱,还能看到学生更多的优点,也会更多一些包容。既然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就希望学生都能更好成长,甚至希望一棵棵幼苗都能长成参天大树。这可是一件大事啊!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看来,教育不能只有爱,只有理想,还要从细微处抓起。细节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成败,也能决定一个孩子能不能更好的发展。所以,就要教育学生“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因为小善做多了,就可以积成大善;小恶做多了,也能积成大恶。荀子说得好:“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所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锲而不舍地在这些细微处做好工作,学生的发展才能实现大的飞跃。

【樊兴举】顾先生“四句话”的教育思想最后强调“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我认为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至圣先师孔子的“六艺”教育思想到毛泽东的学工学农学军,都说明实践出真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实事求是地讲,学生的活动、动手动腿的实践不断减少,如中小学实验课分组实验很少做,老师演示学生看,现在直接多媒体代劳了,看个明白,弄不清楚。学生音体美卫、计算机、劳动及课外活动不正常,专业社团只能极少数学生参加。户外远足和社会实践活动,也开展不足。影响了孩子体质的增强,培养了大批近视眼、肥胖者或弱不经风的学生群体,也是孩子动手动脑创新实践能力不足,孩子成为温室的“娇芽”,这也是中国制造难以转变为中国创造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几年,我们把实验实践活动列入重要内容,加强服务引领和考核奖惩,去年投6000万元用于60所中小学8大活动室和塑胶田经场及蓝排足球场建设,为活动打造硬环境。同时,利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台儿庄运河古城、大运河湿地祥和庄园等诸多地方文化资源,拓展学生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收到明显成效!

【陶继新】古人主张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是因为没有“行”的学习是不完备的。孩子要有充足的时间走进大自然之中去,因为人是大自然之子。著名作家张炜强调孩子一定要“阅读自然”,他认为,一个很少“阅读自然”的孩子,成长就少了必须的生命营养。阅读自然愉悦的不只是孩子的感观,还有其内在的心灵。再就是您说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应当成为孩子生命成长的必修课。现在一些学校只有狭小而固定的课堂,没有阔大而活动性强的社会实践课堂。你们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让孩子们走进实践大课堂中去,学习课本上学不到,或者学到而没有实感的东西,不但开阔了他们的学习视野,也丰富了他们的实感体验,从而让孩子们的学习有了生命的张力。

教育家办教育,校长是关键

【樊兴举】教育家办教育是温家宝总理的指示,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陶继新】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没有教育情怀,以及教育的深层次认识与丰富的实践,是很难办好教育的。

【樊兴举】什么是教育是逻辑起点,办什么样的教育是逻辑终点,那个谁来办教育则是在接两点桥、梁纽带,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教育家办教育”的口号,目前教育改革提出一个首要问题,去行政化,取消校长行政级别。本人赞成!因为:其一,教育需要教育家来办。教育家必须是充满教育激情和情怀的职业教育人,必须是对教育如醉如痴坚守无私奉献的教育人,必须是精通教育、有建树和造诣成就的教育人,必须是坚守教育灵魂、遵循教育规律、讲究教育科学的教育人。其二,中国教育曾经涌现一大批办教育的大家。如陶行知、蔡元培、邵逸夫、山东大学原校长数学家潘成洞、南京大学原校长化学家匡亚明、复旦大学原校长科学家苏步青,等等,开创了共和国教育先河。其三,目前教育从大学校长到小学校长,政治家、经济学家办教育,也是教育问题之重要根源!

【陶继新】真正的教育家,首先是要具有很高的教育理论水平、文化修养与教育实践的人。即使你是个大企业家,却未必对教育有深刻的研究,所以绝对称不上教育家。第二,真正的教育家,应当是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人;不管社会如何浮躁,但办教育是不能追风,也不能急功近利的。那种把当校长当官做,且端起官架子的人,休说称不上教育家,连教育人都算不上。第三,真正的教育家,是有教育情怀与教育激情的人。尽管在行走的路上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可是,他们绝对不会中道而止的。恰如孔子所言:“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为什么?因为他们有一种“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不亦重乎”的使命感与担当精神。第四,真正的教育家,还应当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具有“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品质,并能培养出一批批有德有才之人。所以,要想真正实现教育家办学,去行政化是必行之路。

【樊兴举】是的,教育家办学校,关键是校长。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点不过分。作为有九年高中校长经历的我,深谙校长的生命力在哪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的生命在课堂里,在师生中”便是最好的概括。被称为平民教育家75岁的蔡林森校长,55年如一日,每天听课4一5节,每月出校一次就是理发,走动办公,创造了“洋思”和“永威”两个奇迹;人大附中70多岁的终身校长刘彭芝,几十年每天工作15个小时;还有没有手机、坚持教课13年的盘锦市原局长、教育家魏书生都是教育专家型的。但是做行政长官、当教育集团老总、迎来送往不省校事者也大有人在。近几年,我们把校长深入课堂、服务师生作为校长官德之首,并制订十条规定,一方面培训提高,一方面考核奖惩。上梁正了,下梁就不歪了。校长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权威树起来了,校风教风自然就好了。

【陶继新】蔡林森、刘彭芝、魏书生都是我十分敬仰的人,我还与魏书生共同完成了三本著作。这让我又想起教育家应当具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那就是除了研究教育教学之“术”外,还要深谙教育教学之“道”。《周易》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孔子则说:“君子不器。”魏书生之所以成为教育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在教育教学中有游刃有余之“术”,更有超越常人的形上之“道”。孔子说他的“道”是“一以贯之”,魏书生从来就不折腾,其治教之道也是一以贯之的。教育不能今天一个理论,明天一个理念,而应当守持住教育的本真。我反对把本然简单的教育道理说得高深莫测,好像自己的水平远远超过了别人似的。其实,大道至简,最有智慧的人不是把简单问题说得复杂,而是将复杂问题说得简易明白。

再就是您所说的校长应当深入课堂的问题。校长不是厂长,所以不能将学校办成生产某种产品的流水线;校长应当是教育教学的内行,不但要做到有教无类,而且还要因材施教,让不同的生命个体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校长还应当如您所说的是官德之首。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校长的德行就像风,老师的德行就像草,风向哪边吹,草就跟着向哪边倒。校长有了德,在管理上才能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而不是“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追根求源问“缘故”,绘制教育路线图

一、“三思”办学,淡定和理性首当领头

【樊兴举】尼采说:”一个伟大的人格,可以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教育家办教育,校长是主体,校长的教育情怀和操守固不可少,但专业和人格更为重要。我多年感悟,校长要有三思:思考、思路、思想。

要学习研究和传承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联系实际,思考办什么样的学校?当什么样的校长?引领什么样的教师?改变什么样的家长?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思考今天做什么?本周做什么?本月做什么?今年做什么?本届做什么?思考继承前者什么?给后者留下什么?深思熟虑之后,形成思路,既有短期计划,又有长远规划。既仰望星空,做好顶层设计,做到高高山顶立;又脚踏实地,把平常细微落实进行到底,做到深深海底行。在独立思考、特色思路的前行中,不断深化对教育认识和感悟,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模式特色。如李希贵与走班教学、蔡林森与洋思奇迹、刘彭芝与人大附中、张文茂与衡水现象、王金战与“最牛班主任”。还有李镇西、窦桂梅、邱学华、余映潮、国赫孚……如果不论学校高低大小,能有一大批以上优秀的教育家团队,教育改革和发展何愁趟不过“深水区”?

【陶继新】欣赏您所说的“三思”。首先,好的思考,至少需要三个元素。第一是正确的目的:为了学校更好发展,而不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也不是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更不是为了压制教师。这里的发展也有两个内涵:其一是基于问题的思考,发现了问题,思考如何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校长与学校都发展了;其二是虽未发现很大问题,而是为了更好更快发展而在进行主动性的思考。第二,思路有两个层次:一是初级思路,它已经在校长思考的后期基本形成,那是校长个人思考形成的思路;二是高级阶段,它是校长主动将自己的思路置于老师面前,让他们讨论以至辩驳而最终达成共识,它可能是校长原有的思想,也可能进行了某些修正,有的时候也有可能“另起炉灶”。由此形成的思路不但有可行性,也已经内化到了群体教师的心里。在他们执行由思路形成的计划时,就有了顺理成章之势。第三,思想的形成,需要校长本然就有的学理水平与思想高度,以及对实践教育的认真研究。这样的思想,不但可以指导当下教育的发展,而且对未来类似问题,甚至其他学校的发展同样具有指导价值。正如加拿大学者迈克尔·富兰在《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变革》中所说的:“教育变革中最主要的是校长。校长如果不从思想上变革,学校教育就无法真正变革。”其实,在您以前当校长与现在当局长的时候,已经在进行着上述“三思”,并且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樊兴举】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校长的淡定和理性非常重要。程颐对“中庸”的解释为“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朱熹自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凡事有度则成,无度则废。而对教育现状的评判,恰恰在标准上出了问题。非“左”即“右”,以偏盖全,不能对大局和特异个体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作出极端的评价,这也是教育舆论导向不明的典型表现。如精英教育和面向全体的问题。这本是教育对象两个层面的统一体,既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培养栋梁和精英。因为不可能人人都是领袖、将军、科学家,培育精英任何时候都不是错,北大、清华、哈佛、剑侨就是精英的摇蓝。但问题是,一些地方把基础教育、国民教育办成了精英教育。北大清华成为高考硬指标,重点校、重点班成为学校、家长的唯一和最高追求。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平,教育发展不断失衡,生命教育严重不公。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就要首先面向全体,对每一个生命负责。以受教育的公平以实现生命的公平,这是公民的法定权益。在此基础上,发现人才,培养精英和栋梁,也是教育之重要使命。衡水中学的高质量必须肯定,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成为栋梁率比考不上的肯定要高N倍。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衡水中学也是在“否定之否定”的定律中,在“责任教育”的践行中追求完美,走向卓越。

【陶继新】校长的淡定和理性来自坚定的信念与守持的理念。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成为墙头之草,东风来了向西刮,西风来了向东刮。

同时,淡定和理念还有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有的校长认为高中教育就是为了多考上重点大学,就干脆打起了培养精英人才的旗帜。其实,不可能人人都成为社会的精英,升上重点大学者也未必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马云没有考上重点大学,并没有阻挡住他走上民营企业的领军人物。所以,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而难乎其难的是思想,是境界,是品格。

“有教无类”强调的教育的均等与公平;面对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老师首先要有一个公平心,认为他们都可以培养成人成才,当然,这里所谓成人成才并不是统一的标准。因为每个学生各不相同,所以,不能对所有学生提出相同的要求,也不能简单地从学生的某些个别表现就妄下结论,说某某是天才,可以造就;某某学习不好,前途无望。因为他们都是发展的,有的学生的某些潜力已经彰显出来,有的还处于隐蔽状态。诚如赞科夫所言:“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所以,真正优秀的老师,不但能发现学生的不同潜质,还能让其不同的潜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对其进行“因材施教”。由此可见,培养精英无可厚非,因为确实有的学生具备成为精英的潜质,加强培养,也许能让这样的孩子梦想成真。我在采访衡水中学的一些学生的时候,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扎实的学习功底,包括对自己能够成人成才的自信,很让我感叹不已。对于这样的孩子,让他们考上重点大学,以至北大清华,不但是对学生的生命负责,也是校长及教师应负的责任。但将所有基础教育学校都办成精英教育,将追求考取清华北大等人数的多寡作为评判学校优劣的唯一标准,显然是不可行的,也是极端错误的。对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怎样才算达到了不偏不倚,无过而过不及的中庸境界,不但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

二、树立正确价值观,管理不能失“尺度”

【樊兴举】在辩证思考教育问题时,我们还面临一个教育价值观的纠结。到底什么是教师?应怎样当教师?大家各抒己见,一片混乱。一些教师确实丢了师魂,败了师德,毁掉教育形象。如日益泛滥的有偿家教,成为教育一大毒瘤忧患,因为它扰乱了教学秩序,异化了师生关系。再如,不断暴料的高校教授“性侵害”问题。对师德下滑这一教育大忌,我认为要冷静分析,理性对待,重典整饬。其一,中国的教育问题源于教育的中国问题。改革开放的副作用,经济基础变革对上层建筑影响,邓小平同志早就预言,所以他老人家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打开窗户,吸收阳光;安好纱窗,挡住苍蝇”。物欲横流、人人向钱看,相对清贫的教师作为中国人的一部分,不向钱看,那才是不正常。再说,家长空前强烈的补课需求也为家教提供了良机、搭建了平台。黄赌毒对校园的侵害,道理亦然。如果不冷静理性地去看待、客观现实地去分析师德问题,盲目一味指责谩骂,或完全用“春蚕”和“蜡烛”去要求当代教师,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到底应怎样要求当下的教师,我认为必须贯彻党和国家对师德的要求:其一,教师是从事人和生命及文明传承的特殊而又神圣的事业,不是追逐利益最大化的生产和生意,必须恪守教育的特殊职业道德规范和操守。其二,还要旗帜鲜明地树立教师的教育梦、传道授业的教育魂和为人师表、爱生如子的崇高师德师魂。虽不能“丝方尽”、“泪始干”,但千年传承下来的“春蚕”、“蜡烛”精神就是中国教师的化身!必须坚守的精神支柱和终极追求。只有这样,才能抵挡住陶老师说过的当今人面对“兽欲”和“钱欲”的两个洪水猛兽!

【陶继新】韩愈称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有人也许认为这有点过时,其实不然。他将“传道”放在了第一位,要求教师传授圣贤之道,要学生成为有人格修为的人。既然如此,教师首先要是品德高尚者。大哲学家、教育家拍拉图说:“一个民族只有最优秀的公民才有资格当教师。”因为教师是培养人的人,教师人格的高下,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人格的高下,学生人格的高下,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民族素养的高下。那些“丢了师魂,败了师德,毁掉教育形象”的教师,不但称不上合格的老师,还应当将他们从教师队伍中清除出去。再说“授业”,是“呻其占毕”、照本宣科地读教科书或教参书吗?不是,因为“教然后知困”,必须“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在“教学相长”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持续不断的文化升值者。这样,因为教师“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也就有了对老师的敬佩之情,进而“亲其师”“信其道”。“解惑”不但要巧妙地回答学生所提的问题,还要设计出学生有疑的问题。比如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就要如《学记》所言:“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呜。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能够如此解惑,不但可以让学生的疑惑顷刻冰释,还会生成一种审美的快感。当然,更高层次的“解惑”还不是“记问之学”,因为那样“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只有学生“力不能问”的时候才能“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舍之并不是永远放弃,只是暂时搁置,因为当时教也教不会,启发也不起作用的时候,待到一定火候,再“语之”可矣。古代的这种“搁置教学法”,与今天教学改革中常说的“教了也不会的也不教”有着某些相似之处。

【樊兴举】“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这是千百年来对老师职责的定位。似乎这些年被推翻了,推翻的主要依据是要张扬孩子的个性,让生命自由地呼吸。这一观点从某种角度上看是正确的,但问题是跑的太偏、走了极端。由于独生子女的娇惯不好管,家长的过度溺爱不让管,老师责任心差、怕麻烦不愿管,学生管理失控,好的个性和坏的个性一起张扬,正能量、负能量一同生长,有的负的远远超过了正的,导致一批孩子没有良好的习惯和规范,不知是非对错,不会为人处事,逃课逃学,迷恋网吧,打爹骂娘,甚至违法犯罪。《三字经》“性相近,习相远”,《新三经》“性和情,俱可塑”,都告诉我们对孩子启蒙教育规范之重要,虽然我们不能传承“棍棒出孝子”,但对孩子严格要求和适当的批评惩戒是必须的。手握戒尺是为了心存敬畏。放任自流、任其疯长,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是对生命的犯罪。故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强烈呼吁恢复教师的“园丁”使命,为每一棵幼苗成为参天大树、祖国栋梁而浇水施肥剪枝!近年来,我们以《弟子规》诵读践行为切入点,狠抓启蒙教育,开展“习惯养成、文明礼仪、感恩励志和自控力”四项主题活动,铸魂守规,收到明显成效。如枣庄二中学生龚玉奔舍已救人失掉左腿,被评为山东省十佳道德模范、最美中学生。

【陶继新】究竟什么是个性,可谓众说纷纭,《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看来,个性于每个人的其天赋予之者,故差异是人之存在的必然状态。也正因如此,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然而,并非所有个性都值得张扬,比如有的独生子女在家养成的一些不好的言行方式,难道也应当鼓励与张扬吗?凡事要有一个度,就是所谓的中庸,“执其两端”而行之。比如有的人喜欢笑,可如果在一个追悼会上还是笑声不止,就很不协调,甚至被认为人品上有问题。诚如《中庸》所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在这个场合,即使好笑者,也不能“发”,这样才称得上“天下之大本”的“中”。再如有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下侮辱女性,一个有正直刚勇性格的人对其大声斥责与批评,让其中止恶劣言行,以至让其无立身之地,则是“发而皆中节”的“和”,具备了“天下之达道”的特点。只有“致中和”,才能“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见,个性有优劣之分,其更与品质相融,与言行相通。

而一味强调尊重学生个性者,要么是对个性的理解有偏差,要么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尽管《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可随后又说了一句十分重要的话:“修道之谓教。”没有“修道”,就会让一些不好的个性越来越发展,甚至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所以,儒家先师主张:“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品德高尚的人,不但在公众场合注意自己的言行,即使独处之时,也格外谨慎。因为所有表征其言行方式的个性,所彰显出来的都是其内在的修养与人格。所以,个性尽管有的系天赋予之,然品质可以教化,言行可以养成,我们需要张扬的是被公众与社会认可的高尚个性,而不是让人讨厌的不文明的低劣个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其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即教育是高尚心灵的塑造。

三、重新定位“满意”教育,论证“起跑线”上的输赢

【樊兴举】陶老师,我们聊到了政府和学校以后,应该聊聊一个重要的主体,那就是家长。中国的教育问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满意的应该是家长,某种意上说他们又代表着人民,但问题恰恰出于这里。于是乎,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了人人满意的教育,每个家长都满意的教育,显然这个逻辑是错误的,因为它是无法实现的。有人说在西方国家是校长办学校、中国是家长办学校,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首先要解决家长问题,其中有一定的事实和道理。由于独生子女现象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难、就好业更难的因素,公务员和事业编成为千军万马必闯“独本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博、留学都要上名校,当精英,围绕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给孩子规划了路线图和宏伟目标,绑架着孩子也绑架着校长和老师,功利成了教育的“产值目标”,应试教育便应运而生并愈演愈烈,在分数是硬道理、上线是死指标的追逐中,题海战、疲劳战自然是考试“工厂”和“车间”的两大法宝……生命自然就得不到自由的呼吸、自然的生长、科学和谐而全面可持续的发展,生命的公平和尊严也无法保障。陶老师,作为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我强烈的呼吁:第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是办人人都满意的教育,更不是办每个家长都满意的教育;第二,拯救孩子必须先拯救家长,让每一个家长懂得什么是应然的教育,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真正的“起跑线”是什么?在哪里?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长!让家长成为素质教育的推动者。我区近五年的系列家校共建和谐互动主题活动,很好地化解了这一难题;第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是办对生命和未来负责的教育,政府学校家庭形成合力,以人为本、敬畏生命,让生命生长和知识成长有规律的同步,对一切生命和每一个生命的一切负责,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五育并举、科学全面、和谐、自然而可持续发展。对生命负责,就是对孩子未来、家庭未来和民族未来负责!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教育发出的最新呼吁!

【陶继新】不少校长提出了办让家长满意的学校,其初衷无疑是好的。因为任何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他们走向成功;关键是,家长之爱是大爱,还是小爱?是真爱,还是错爱甚至假爱?还有,究竟什么是成功?难道只有升上理想的学校才是成功?这些问题分辨不清,而妄谈办家长满意的学校,是没有意义的。况且,不同的家长,对于成功的内涵又有不同的理解。从这个视角讲,办让每一个家长都满意的教育是不切实际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曾高呼,积极的教育应更多地是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自我实现。

然反观我们一些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爱子女的拳拳之心实在令人感动。可是,什么是输在“起跑线”上,也是值得研究的。比如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就读的是薄弱学校,或者学习成绩不好等。这是输了吗?有可能,也未必。我上的小学与初中,都是农村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有一段时间学习成绩也并不理想;可是,它却在千苦万难,甚至几乎被饿死的境况下,锤炼了我坚强的意志,培养了我良好的习惯,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所以,我并不认为自己输在了“起跑线”上。相反,有的学生上的是名校,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是,由于意志薄弱,习惯不佳,品质不好,尽管上了名牌大学,可到了工作岗位之后,不但没有突出的表现,还出现了令人想象不到的问题。所以,首先不要对“起跑线”妄加评论,而要有对其真正的内涵深入分析,“起跑线”并不单指学校的优劣与学生成绩的好坏。有了这种认识,才能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地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我还有一个观点: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中跑线”与“终跑线”上。先说“中跑线”,它是彰显一个人品格与能力,以及衡量其对社会贡献大小的青年与壮年甚至是老当益壮的时段。这个时段,不再是原来所上学校优劣、当年学习成绩好坏的较量,而是人格、能力与智慧的比试。在“中跑线”上,有当年从优质学校走出来的学习优异者,也有从薄弱学校走出来的学习落后者。所以,如果真爱孩子,家长就要眼光远大一些,为孩子在“中跑线”上取得佳绩而作好准备。这就不能眼光短浅,也不能急功近利,而要自始至终为让孩子更好地走向未来奠定基础。

那么“终跑线”呢?它是对一个人盖棺定论的时段。这突然让我想起臧克家的一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想想的人当年风光无限,可到奄奄一息之时,却成了千夫所指的可悲可恨之人,秦桧之流是也。相反,有的人在世时未必位高权重,可当其死去的时候,人们却对其“高山仰止,景行行之”,恰如老子所说:“死而不亡者寿。”孔子之人是也。孔子的“起跑线”并不太好,可他的“中跑线”与“终跑线”却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您所说的“对生命未来负责”,关注的既有“起跑线”的“质”,更有其“中跑线”和“终跑线”。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但要“拯救”家长,也要“拯救”校长与教师;因为他们的关注点也多在“起跑线”上。不但要变换他们的思维向度,也要变换他们的行为方式。歌德曾说,人到底是在温柔的菩提树下成长,还是在刚毅的橡树下成长,情况不同,就会变成不同的人。如是观之,我们为什么不坦阔心胸地欣赏着每个孩子的独特个性及其生命尊严,而孜孜不倦于为不同阶段的儿童提供富有支持性的环境,相信并给予他们更多的自我发展的机会。从而,彰显出吾辈之为人师者为人父母者的一份情怀与智慧?如若如此,乃大智大善矣。

四、解析“精英”之说,实现教育公平公正

【樊兴举】陶老师讲的很好,有些地方和校长、家长对“精英”的概念很模糊,甚至把培养选拔“精英”和“精英教育”混为一谈。这也是事关教育理念和办学方向的重大问题。第一,必须承认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性,自古就有凡人庸人和贤人圣人之分、有将军和士兵之分、有领袖和群众之分,生命是平等,但人的起点、终点和人生过程是不均衡的,所以必须承认“精英”的存在;第二,“精英”是人类的精华、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所以每个人都努力做“精英”、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也是正常的;第三,有教无类,培养精英、引领社会是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无疑是正确的。哈佛大学就是美国总统的摇篮,北大清华就是时代精英的摇篮。但我们当前的问题是,把培养精英大众化、普遍化,把公民的普惠普及教育甚至义务教育、学前教育都变成精英教育,于是乎择天才英才而育之,从幼儿园到大学择校择园热不断升温,一批批名校名园层出不穷,更不能容忍的是,学校只抓重点班、班级只抓“尖子生”,以少代多,以偏概全,一俊遮百丑,放弃了对大多孩子的关注,失去对生命的公平和敬畏,扭曲了教育天职和办学方向,有些地区和学校把考“北大清华”作为至高和唯一的办学追求,是荒唐可笑更是可怕的事情!正确的方向是,像平民教育家蔡林森那样,一生坚守“从最后一名抓起,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情怀和完美追求,对每一孩子负责,办适合每一个孩子成长的教育,实现教育的普及普惠和公平公正。

【陶继新】您对教育大势的把握和对教育观察的敏锐实在令人敬佩。人生而不同,育而亦不同,教师在人格上要对学生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可是,其知识多寡、能力大小、品质优劣、有无智慧等,是不可能一样的。所以,就要像孔子说的那样对孩子“因材施教”,而不能一厢情愿地将所有孩子都培养成精英人才。那种想将所有学生都要培养成精英人才的想法显然是不对的,甚至是荒唐的。

不过,人的潜力是巨大的,很多孩子有着各种各样的潜能,他们的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所以,作为教师,不要从孩子在基础教育学习阶段就认定他一定不可能成为精英人才,而放弃了对他们有效的教育与潜能的开发。马云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13岁起,因为打架记过太多,曾被迫转学到杭州八中。之后马云参加中考,考了两年才考上一所极其普通的高中,其中一次数学只得了31分。1982年,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而落榜,数学只得了1分。1983年,马云第二次参加高考,再次落榜,数学提高到了19分。1984年,马云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第三次参加高考,这次数学考了89分,但总分离本科线还差5分。由于英语专业招生指标未满,部分英语优异者获得升本机会,马云才被杭州师范学院破格录取为外语本科专业。如果在初中与高中的时候看马云,人们很可能认为他不会成为精英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当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教师都不要先下定论,某某能够成为人才,某某前途无望;而应当想方设法,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尽可能地有所发展。

尽管如此,也并非人人都能成为精英人才,因为那永远是整个人群中的少数甚至是极少数。如果学校只抓重点班、班级只抓“尖子生”,当年的马云肯定会被拒之门外。看来,现在人们所说的“尖子生”,只是当下成绩优秀而已;至于未来能否成为精英人才,还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即使心怀培养精英人才的想法,也不应当只关注“尖子生”,而放弃了更多的学生。更可怕的是,有的人只是为了自己所谓的面子,为了学校所谓的荣誉,而去“集中优势兵力”为个别学生考上名牌大学而“战斗”。这不但失去了一个校长与教师的良知,还有可能让更多学生得不到正常的教育与发展。每个人都蕴含着未可知的力量,我们当自觉地给渴望者以梦想,给梦想者以心灵磨砺与修炼。对于一个真正热爱教育事业,对其抱有深厚情感的人来说,教育熔铸着教育践行者的理想、信念和情操,体现着其对教育理想的向往、憧憬与追求。

樊兴举局长简介

    樊兴举,男,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中学高级教师,1965年8月生,1985年7月参加工作,江苏省邳州市人。历任高中政治教师、教研员、枣庄市台儿庄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枣庄二中校长、区教育局局长、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人社局局长,2012年2月至今任台儿庄区政府党组成员、区职业中专党支部书记、教育局局长。

樊兴举同志长期从事教育和党的宣传组织工作,能从不同角度看教育,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办教育,努力践行顾明远先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的教育思想,提出“为师生服务,对未来负责”的管理理念和“办有爱有灵魂”的教育构想;学习借鉴蔡林森“先学后教”课改经验,创建了具有台儿庄区域特色的“三六五”生态高效课堂模式,被列入全国“十二五”课改实验区。两次在山东省素质教育论坛作经验介绍,多篇论文在国家和省级刊物发表,先后在中国教育学会年会、江苏师大校长高级研修班、全国蔡林森教育思想研究会等高端论坛上作学术报告。先后获得枣庄市教育管理优秀奖、枣庄市推进素质教育先进个人、枣庄市“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和山东省优秀理论工作者。

(原载于《基础教育课程》,第4期,(下)半月刊。)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