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埋下一颗幸福的种子——《叩问教育的幸福》序
为孩子埋下一颗幸福的种子——《叩问教育的幸福》序
作者: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7-01-23

为孩子埋下一颗幸福的种子

——《叩问教育的幸福》序

陶继新

读孟夏校长的《叩问教育的幸福》,总让我有一种特别的感动。在当今这个喧嚣的社会里,他依然保留了属于他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恬淡。对于一般人来说,步入仕途,似乎前途一片光明。孟夏校长曾多次拥有步入仕途的机遇,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教育。这缘于他对教育的深爱,也缘于他认为教育是可以缔造幸福的。

对于什么是幸福?孟夏校长从不同层次进行了诠释,从中让我们感受到他对孩子的那份真情,那份期待。孩子只有一个儿童时代,这个时段幸福与否,不但会直接显现于当下,还会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未来。为此,要为孩子埋下一颗幸福的种子,让它在孩子成长的生命历程中,生根,发芽,开花与结果。

这颗幸福的种子,是做人与求知的和谐体,是孩子优质成长的必需。绝大多数独生子女,却缺少这种相应的精神支持。即使深爱孩子的家长,有的也在无意中用溺爱阻碍这种幸福种子的植入与生长,所以,学校教育就有了更加艰巨的任务。在如何让孩子成人成才方面,孟夏校长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更多不是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让德育与求知融入日常生活与课程与课堂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走进学生心灵之中的。为此,他大胆而又智慧地进行了课程与课堂改革,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与课堂板块,丰富而鲜活,让孩子们感到,学习并非一场又一场心力交瘁的苦役,而是乐在其中、学在其中、成长在其中的幸福之旅。我去他们学校采访的时候,就看到了孩子们这种幸福的生命状态。

如果细细阅读《叩问教育的幸福》,你就会发现,孟夏校长不但是一位有责任感的校长,而且还是一位有心人。他将平日学校里发生的故事,甚至某些生活细节,都记录整理成文。所以,总能给人如临其境的真实感,让人读来特别亲切。同时,孟夏校长是满怀着深情去写的,真真正正的是“情动而辞发”。所以,你可以通过文字的表层,“披文以入情”,去感受那种怦然心动的真情流泻。《中庸》有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还说:“不诚无物。”孟夏校长的真诚真情,让这本书有了特殊的生命张力。同时,孟夏校长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政型校长,他还是一位有思想的校长。校长的思想,来自于学习,更来自于实践。一个优秀的校长,是需要不断学习理论的,有时还会由此将“他山之石”很好地为我所用。可是,如果没有实践的介入,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创生出独具的理论语系,则是不可能拥有更强生命能量的。而孟夏校长这本书中有意无意间摇曳出来的理性光华,让读者眼睛一亮,感叹其神来之笔与理论功底。没有移植,亦非“拿来”,却如此鲜活,如此诱人,让人有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期待这本书的出版,期待有更多的读者从中汲取能量与智慧,从而提升自己的生命品位,并让自己学校的学生也幸福起来。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