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使命,造福一方——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区以生为本的均衡教育
承载使命,造福一方——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区以生为本的均衡教育
作者:陶继新 张克勤        更新时间:2016-08-03

承载使命,造福一方

——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区以生为本的均衡教育

陶继新 张克勤

 

编者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如何做得更贴近群众,更符合教育规律?教师培训如何使内容更有广度,更有高度?如何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如何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等等。目前,这些都是每一个基层教育局长所面对的问题。近日,陶继新先生采访了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区教文体局局长张克勤,围绕以上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对话——

最欣慰的事

建设教师信任的机关,营造教师舒心的行风

【张克勤】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整整三十年,在完中、高中、教师进修学校共当过十年校长,局长的岗位上也已工作了九年。在这三十年里,我很庆幸遇见了开明的领导,善良的同事。在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做了一些职责以内的事情。当局长至今:

【陶继新】您之所以在三十年的工作中能够遇到开明的领导与善良的同事,除了他们确实好之外,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您是开明的,善良的。从第一次见您,我就有这种的感觉;与其他人谈起您,他们也与我有共同的感觉。而开明与善良,当是做好领导的核心品质。正因如此,您才做出了最令您自己欣慰,也最令您的同事欣慰的事。

【张克勤】谢谢您的好评,开明谈不上,善良确实是我的本性。我认为县区级教育行政机关,承担着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规划区域内基础教育的发展蓝图;争取和开发外部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办学环境;培训校长和教师队伍;管理好幼儿园和中小学校的职能。县区级教育局在区域基础教育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局机关,就有可能成就一方好的教育。而管理好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培训好教师队伍是县区级教育局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教师队伍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教师们对行政干部的要求更高,局机关不能赢得他们的充分认可,就不可能充分发挥行政职能,不可能管理好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和我的同事们始终把机关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持续不断地提高每个机关人员的个人素质,持续不断地改善机关的运转效能。努力把教育局打造成廉洁的机关、高效率的机关、学习型的机关,从而赢得教师们认可,让校长满意,让教师满意。

【陶继新】您的谦虚,让我想到了《周易》上的一句话:“劳谦,君子有终,吉。”孔子解说道:“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重也。”《易经》六十四卦中最好的卦是谦卦,其中六爻非吉则利,正所谓“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神鬼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谦受益,满招损”“谦虚纳百福”。所以,有“谦”在身,您的工作一定是顺利的,即使偶尔遇到一些问题,也会很快转危为安的。更重要的是,您之谦恭,与开明、善良又是融为一体的,这样,这种品质就会在无声中影响到整个机关的干部,让他们也渐渐地拥有这种品质。

你们还是想干事者,成事者;要想干事和成事,首先要廉洁公正,不然,就会走入邪路,进而失去群众的信任。同时,还要高效,你们机关连同司机在内只有20人,如果没有高效,就无法正常运转。再者,学习至关重要,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一步步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这三者合而为一,就有了你们机关蒸蒸日上的景观。

【张克勤】确实是这样,廉洁、高效和学习,是好的机关的核心要素。多年来,我们顶住方方面面的压力,严把机关人员的进口关,确保每个新进人员都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都熟悉学校的管理,都有比较好的个人操守。金明区辖区人口二十万,公立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共有三十七所,而教文体局所有的人员总共只有二十人。我们的教育股、人事股和体卫艺股,都是只有一名股长,一个办事员。我们的计财股是一名股长,一名会计一名出纳,会计和出纳不但要管理局机关的账目,还要管理公立中小学的账目。局机关办公室负责协调日常工作,还要分管中小学校的共青团和少先队,分管金明教育网站;办公室副主任分管信访稳定,还要开车;妇女儿童专干还要负责文印和收发。可以说每一个机关工作人员,都能一专多能,都能独当一面。

【陶继新】这就要求每个工作人员,都要十分精干,特别敬业,不然,就无法支撑这份工作。而且,当一个人必须全力才能做艰本份工作的时候,也就没有了闲聊的时候,也就没有了说长道短的可能。有一个成语叫“无事生非”,就是因为没有了事,人的精力就有可能往不太好的方面使。你们的干部只有一个用劲的地方,那就是工作。当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家长里短的矛盾之后,不但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人际关系也优化了,人的生命质量也就高了。同时,这种紧张高效的工作,也训练了你们的干部,提高了你们干部工作的水平。而且,如果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并且有了不少收获的时候,还会在心里积淀成一种优质的思维,即认真工作非但不是劳苦的,还是快乐的,甚至还有可能走向特蕾莎修女所说的“工作是最大的休闲活动”的高层境界。

【张克勤】您说得真好!我提炼一下:“工作快乐蕴含其中”。在我们局,根本不存在迟到、早退、上班时间打游戏、网上炒股聊天等常见的机关病。一年四季,全体同事都是提前半个小时到岗,打扫卫生、开始工作。每周一上午的办公例会,每周四下午的全员学习,我们已经坚持了近十年。上班时个个精神饱满,高效运转,一旦稍有闲暇,便自觉学习、自主充电。局班子成员之间、同事和同事之间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团结协作,和谐融洽;大家心无旁骛、安心工作。全体机关人员满腔热诚地为基层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良好的机关形象受到了上级的赞誉,受到了其他局委的尊重。系统内部形成了局机关向学校学习,学校向局机关学习的良性互动。

【陶继新】在一般人看来,你们一定特别辛苦,特别累。是的,你们是有些累,可是,你们的心不累。只要心不累,工作起来就不会痛苦,甚至是快乐的。相反,如果不愿意干,干得非常少也觉得心累,心烦,也不会快乐。而不快乐者,工作效率一定是低下的,质量也一定是不好的。快快乐乐工作者则不然,非但效率高,而且质量优。当人人都这样工作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优质的工作场,紧张与快乐工作就成了一种常态,成了一种习惯,也就有了一种人生境界。

【张克勤】把紧张与快乐地工作,看成一种人生境界,真是令人悠然心会!教文体局是行政管理局,也是业务性很强的专业局。我们要求局长、副局长、股长都要懂得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熟悉教育规律和学校管理的规律,知晓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力争成为教育和管理的专家。既有好的口才,还要有好的书面表达能力。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每个人都能对所负责的领域有较为透彻的了解。对于某项工作而言,上级的政策要求是什么?专家们的理念有哪些?先进地区的经验有多少?金明区的现状怎么样?我们的局长、副局长和股长基本上都能有所了解。这样,就保证了机关作出的决策符合实际,基层学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能得到及时的指导。

【陶继新】教文体局的业务性确实太强了。如果没有业务水平,在指导工作的时候,就必然会说出言不及义的话来,从而影响教文体局的形象。对其个体来说,也失去了群体的信任。所以,要求局干部持续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不但可以提升教文体局的品位,也是在提升每个干部的素养。一个人在某个单位工作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果水平只是在原地徘徊,不但有负众望,也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人人都是可以不断走向新的境界的,如果自己不努力,或者单位不给其提供机会与可能,人的发展潜能也就可能悄悄地泯灭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是以人为本,关注机关每个干部的发展,让他们体验人生的有滋有味,以及实现自身价值的幸福感。

【张克勤】很对,局机关的人员也需要有滋有味地工作,有滋有味地生活。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分配不公、道德沦丧、信任危机、贪污腐败等现象腐蚀着人们的心灵。面对种种社会的阴暗面,作为相对理性一族的教师,更是感到迷茫、困惑和愤懑。这,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系统内部,风清气正,教师们才有可能静下心来工作,才能心情愉快地工作。基层教育行政部门,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却可以营造小气候。多年来,我严格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廉洁从政。大额资金的拨付、人员的调整提拔、评职评先的名额确定,严格按上级的要求,集体研究、公开透明。顶住方方面面的压力,抵御来自各方的诱惑,确保人财物的分配和管理干干净净。局班子成员从我做起,和基层学校的校长、教师不搞亲亲疏疏、拉拉扯扯,始终保持正常的工作关系,使业内人际关系简单而清爽。

【陶继新】孔子说:“政者,正也。”从政者不正,群众就不可能正。正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您首先正了,局其他领导也就会跟着正。一个单位能否很好地发展,与是否形成正气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些单位为什么矛盾不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主要领导有问题,或不清廉,或不主持正义,或搞小团体主义,如此等等。结果,小人近,贤者去;好好干者得不到表扬,少干不干者胡作非为。于是,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矛盾也越积越多,“小气候”越来越恶劣。如果一个人长期工作于这样的环境中,不仅不能很好地工作,心情也会越来越坏,没有了人生幸福,只有源源不断的痛苦。这也形成了一种文化,我称之为邪气文化。您构建的是一种正气文化,人在其中,不但感到幸福,而且也多有了正气。孟子为什么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因为正气上升,人格也就自然随之提升了。

最满意的事

凭着教育工作者的良知,推进群众满意的教育均衡

【张克勤】把正气视为文化,把正气和幸福相连,我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谢谢您的这一席话。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上级的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良知。在区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局2009年被省教育厅评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单位,2010年金明区被省政府评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单位。开封市金明区是成立于2005年的新区,绝大部分区域都是农业区。刚成立时,整个教育系统来自于三区一县。学校与学校之间,办学条件、教师素质、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特别是边远农村学校,校舍简陋破败,几乎没有教学仪器设备,教师专业水准不高,办学效益低下。当时,集中有限的资源办几个重点学校,既可以出形象、出政绩,我们手中也能多几张王牌、多几个筹码。可是,面对农民期待的眼神,面对同样可爱的农村孩子。我们提出了“办好每一所农村学校,让农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好的小学教育,不出乡就能享受好的初中教育”的理念,这个提法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

【陶继新】大哲学家康德说过:“世上有两样东西最使他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心中的道德律即是内在的良知。”有无良知,是衡量一个干部优劣的试金石。没有良知,就会急于出形象、赶快出政绩。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什么是小利?什么是大事?个人的荣誉,个人的升迁是小事;老百姓的利益是大事,教育的均衡是大事。所以,特别欣赏您的“办好每一所农村小学”的提法。农民现在有地种了,有饭吃了;可是,他们的孩子有的并没有受到优质的教育,而这,恰恰是他们最为关注与最为期待的事情。如果真正关心老百姓,就必须让老百姓的孩子也受到与城里孩子同等的良好教育。所以,办好办不好农村小学,当是考量一个教育工作者有无良知的重量砝码。从这个意义上,我更加敬佩您。不仅因为我出身农民,小时候就是在农村小学读书的,还因为我特别敬仰那些为老百姓说话与办实事的为政者。一个局长在相对喧嚣的社会里,还依然保留了这份心灵的宁静,还能够守持了一个为官者的基本道德准则,真的是太不容易,也太高尚了。

【张克勤】您作为教育界的资深记者与编辑,享誉全国教育专家,这样评价我们的均衡发展理念,我更加坚信我们做了一件对路的事。诚如您所说,作为我们衣食父母的农民确实太需要关照了。那时,上级要求调整中小学校的布局,撤并小规模学校,办寄宿制小学、寄宿制中学。经过走访教师群众,经过认真细致地调查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小规模的村小撤并后,学生要到外校寄宿,这样势必增加农民的教育成本。在我国,农民仍然是最大的弱势群体,以人为本应是以弱势群体为本。布局调整必须最大限度地照顾农民的实际利益。更主要的是,我们认为,学生的幼年、童年,最佳陪伴是他们的父母亲和家人,谁的呵护都不能代替父母的关爱。过早地离开家庭,不利于孩子心灵的发育,不利于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另外,小学和初中如果班额过大、规模过大,素质教育的落实,教育质量的提高将异常困难,最终受害的,还是学生。所以,我们最终决定,保留六级六班的小规模村小,并且想方设法把这类的村小办好,让农民满意。

【陶继新】这些年来,布局调整已成一个大的趋势,这自然有其合理的一面;可是,很少有人像您这样进行调查研究与思考问题者。尽管现在农民已经比六七十年代富足了不少,可是,在当今整个社会中,他们在经济上还是处于非常弱势的一族。他们的孩子寄宿之后,势必增加其教育的成本。如果以老百姓为本的话,就不能不考虑这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同时,目前一些合并而成的比较大的学校,特别是那些声誉比较好的学校,已经出现了人满为患的严重问题,一个班六七十甚至一百多人者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这种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与老百姓期待优质教育有关,也与不考虑客观现实情况而盲目合并撤校不无关系。所以,如果各地都办好农村小学,就不会出现这种怪异的现象。而且,您说的孩子不宜过早离开父母也有一定的道理。孩子的成长,父母是第一任老师。这个老师,并不一定是教其文化知识的老师,但却可以是其思想、行为、生活的老师。任何人的亲近,都无法替代父母的爱。小时候如果缺失了父母之爱,在未来的生命成长中,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从您的这些思考与举措中,我更感到您是一个特别有教育情怀且真懂教育的局长;现在的教育,多么需要像您这样的为民服务的局长啊!

【张克勤】您说得很对,做教育是需要情怀的,有情怀地做事就不觉得困难。和思路的确定相比,真正要把几十个农村中小学办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篇文章,我们想法设法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争取区政府财政投入,积极吸纳社会资金,用了五年时间,全区基本消除了中小学校的D级和C级危房,实现了生均建筑面积达标。2007年,更换了全部的学生课桌凳和教师办公桌椅;2009年为所有的农村学校配备了冷暖空调;去年,全区中小校教学器材,图书装备基本达到省定二类标准。这些工作,我们都是按照先农村学校,后城市学校;先边远学校,后近城学校的顺序建设和配备。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我们强化了学校内部的常规管理,提出了“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规规矩矩、高高兴兴”的基本要求,后来又出台了《金明区中小学校常规管理五十条》。通过几年的督导检查、长期固化,绝大部分学校达到了要求。比如,受到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学校的安全工作,其实质是管理问题,常规管理规范科学就能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隐患。由于我们狠抓常规管理,多年来,我们区没有发生过一起较大的校方责任事故。

【陶继新】2009年就为所有农村学校配备了冷暖空调绝对是一个奇迹,这不但让师生有了舒适的教学与学习的环境,而且也会让他们美在心里。外部环境与心理环境都优化之后,教学的质量与学习效率自然也就会“水涨船高”。农村的老百姓从孩子那里了知这些情况后,则会更加满意于教育。我觉得,一所学校办得好与不好,领导的评价固然重要,而老百姓的口碑,则是第一位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学校建设与器材、图书等的配备采取先农村后城市,先边远学校后近城学校的顺序,也让我更深地感受到了您的弱势群体情结。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一个真理,那些真正关心弱势群体者,一定是很有良知的人,一定是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的人;相反,那些漠视弱势群体者,虽然有时也会一时显名,可是,最终还是走向身败名裂之地。

不过,您这样做的结果,就削减了那些本来相对优质学校的投入,让可以稍加努力就能够闪现亮点的可能性化为乌有,从而也就少了向世人或上级炫耀的资本,也有可能少了一些本来唾手可得的荣誉等。这些,在有的局长看来很重很重,可是,您却看得并不重。不过,凡事都有其两面性,当您不看重这些虚幻东西的时候,您也得到了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那些处于底层的老百姓会更加拥戴您,更加满意于你们区的教育。而这,恰恰是一个大写的人最值得自豪与欣慰生命之本。

【张克勤】正由于我们能够为基层着想,校长和老师们也支持我们的工作,局里安排的任务,学校都尽力做好,我们的失误他们都给予了原谅。从2009年开始,我们重点推进了中小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求学校梳理办学理念,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师生行为,张贴文化符号,美化校园环境。如今,我们区的农村中小学,校舍颜色亮丽,草坪花木盎然,名言警句得体,器材设备整洁,各项工作秩序井然。基本做到了处处体现以生为本,处处以文化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们高高兴兴地工作,学生们高高兴兴地成长。校园里书声琅琅、歌声朗朗、笑声朗朗。学校成了村里最美的场所;校园,成了学生向往的地方。

【陶继新】文化建设,当是学校发展的魂兮所系。你们各个学校在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建设方面都做得有声有色。文化建设的要义在于内化,你们的各个学校之所以出现这么好的景象,一个关键就是这些文化建设不是在做表面文章,而是扎扎实实地做,做到了全体师生的心里,内化成了他们的美好品质。所以,校园不但有外在的美,而且因为烙印了文化的印记而有了别样的色彩;制度不但是纸制的文本,而且大家对制度有了敬畏感,有了依规而行的自觉意识;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精神文化也不只是一种口号与标记,而是融到了师生的心里深层,进而生成了无处不在的精神力量。所以,就有了您所说的那种令人欣喜的景观。

【张克勤】是啊,校园文化绝不仅仅是贴贴画画,它是一种氛围,它是一种场,它是一种师生共同的行为方式。在这方面,我们还有不少工作要做。家长是学生的首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相协调、互相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我们要求学校密切家校联系,通过家情调查、家访、校信通、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家长学校等六种形式,密切家校联系。看着学校越办越好,村民们发自内心地感谢政府,感谢学校,感谢教师。虽然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乡镇和村委不再管理学校,但金明区的乡村,投资学校的力度不减、尊师重教的热情高涨。他们积极出资改善办学条件,出资慰问奖励教师。今年暑假,有八个村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主动出钱让村小的全体老师外出参观旅游。淳朴热诚的村民,感动了校长,感动了教师。

【陶继新】从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说,农民的确不是太多;可是,他们善良真诚,对自己的孩子有着美好的期待,认为好的学校教育,是他们的孩子更好成长的关键。学校办好了,他们的孩子也有就了更好的前程。基于这种纯朴的想法,才有了他们的一系列“感动”之举。不过,如果细细思想一下就会发现,村民之所以“感动”了校长与教师,首先是校长与教师感动了村民。你们将学校办得那么好,他们的孩子接受到了优质的教育,他们打心眼里高兴。从另一个视角看,乡村政府与村民对校长与教师的认可,也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美誉度与信赖度。而这些,则自然构成了一所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

最有价值的事

提出并实施了“教师大培训”

【张克勤】您说得很对,群众的对教师的奖励与慰问,源自于他们对学校的满意,这更激励我们办出好教育。学校的所有工作,都需要教师去落实,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没有教师素质的改善,就不会有办学层次、办学品位的提升。金明区成立六年来,我们始终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去年,我们提出的“教师大培训”的理念,受到了专家和媒体的关注。一年多的实践,“教师大培训”取得了初步成效。“教师大培训”是指培训对象扩大到全区所有的教师,甚至包括保安与厨师;培训内容拓展到如何使日常生活科学合理富有情趣、如何看待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形势、如何提升心灵世界、如何建设精神家园;培训频率增加到月月培训、周周培训、甚至天天培训。我们提出教师培训要校本化、常态化、自主化。每一所学校都是教师进修学校,每一个校长都是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陶继新】你们的培训不但“大”,而且体现了“均衡”的特点。让每个教师都得到同等培训的待遇,这不但是关系到所有教师的成长,而且也有了机会均等的意识。实施均衡教育,最大的均衡不是硬件的均衡,而是优质教师的均衡。要让更多的教师走向优质,就要给所有的教师提供走向优质的机会,全员大培训,让每一个教师以至保安与厨师享受到了均衡培训的待遇。这样,就会群体共同前进,而不是个别所谓的骨干教师发展。同时,你们培训的“大”,还有内容的广。不是一味的教育培训,更不是一律的课堂教学培训,而是在进行教育方面内容培训的时候,将培训的内容大大的拓展。教师的成长,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而那些精神心灵层面,以及国际国内民生等方面的“营养”同样需要,甚至更加需要。一个心灵不丰富的教师,一个不关心国家大事与国际形势的教师,不是一个现代型的优秀教师。而且,有了这方面的“营养”,老师们就可以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里,走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境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小视野与大境界是大不一样的,而且,它向学生传递的思想宽度与精神强度也是大不一样的。所以,真正让教师更好更快地发展,让学生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就要让教师走进大的境界里。

【张克勤】“大境界”这个词用得好,我们的教育就是应该有大境界,我们的教师就是应该成为有担当的人!一般的教师培训只注重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的培训,内容过于单调狭隘,不关注教师的日常生活,不关注教师的生命状态,实效性不高。一般的教师培训侧重教育干部、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而那些不骨干、不优秀的普通教师更需要培训,可他们却缺乏培训的机会。所以,我们试图通过“教师大培训”让教师能够科学地生活、有情趣地生活;试图通过“教师大培训”让教师能够走出学校看学校,了解学校外部的世界,做到“教育之外看教育”;试图通过“教师大培训”让教师深入思考人的意义、人的价值、人的目的等终极问题,从而提升精神境界,实现“教育之上看教育”。经过这些培训,再加上一般的专业培训,我们期待教师能够享受生活,享受工作,做一个幸福的人。

【陶继新】陆游在教育他儿子写诗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教育亦然。如果只是在“诗”内用功夫,就跳不出来。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我重点是做的教育报道,做的是教育研究,可是,我看的书却大多是教育之外的书。我发现,一些人之所以写不出有分量的文章来,关键是没有跳出来,没有诵读更有品位的经典之作,更没有去品味那些常人难以想象的世间“真”味。于是,也就失去了写出高质量文章的源头活水。同理,教师的成长,也需要“诗外”功夫,也要寻觅那些支撑教育发展的“真”功夫。我觉得,你们的很多培训,就是在提升教师的“真”功夫,是在“本”上下功夫,“本立而道”嘛!有了这个“本”,“末”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而且,有了“本”的功底,就会走向一个常人难以抵达的高层境界。很难想象一个思想境界不高与心理非常暗淡的教师,能够教出走向真善美的学生。相反,一个教师有了“本”的功力,就会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学到“真”功夫,走向真正美好的前程。

【张克勤】“功夫在诗外”!您深谙这个道理,所以您取得了成功。我们做的这一切,也是想让老师们成功。我们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全区、学校和教师个人都分别制定大培训的规划和计划。除了完成上级安排的培训任务以外,还要做好区本、校本和个人的培训计划。每学期教师上班的第二天局里统一安排春季报告会、秋季报告会,全区教师参加,内容以教育、政治经济形势为主。还利用寒暑假组织校长、主任、团队辅导员、保教主任、保安人员等的短训班。多批次地派人去先进地区、先进单位考察观摩是另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通过外出学习校长和教师们了解了好的教育教学模式和好的管理办法,清楚了自身存在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参观考察是后进地区赶超先进的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陶继新】考察是提高校长与教师水平的有效途径。在考察之地,他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鲜活典型,特别是通过深入研究,学到了自己快速成长的方法。不过,我认可加缪说的一句话:“没有自身经历的,形不成真正的经验。”也就是说,任何好的先进经验,都要经由自己的切身实践,融化到自己的心里,通过自己的研究,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经验。所以,这些年来,很多学校组织了一批又一批的校长和教师外出考察与学习,结果,最终还是没有取得“真经”,甚至有的时候连自己的经验也丢失了。更可怕的是,有些典型经验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不是从本上让教师与学生真正成长的。如果学习这样的经验,最终还会阻碍自己更好的成长。不过,在与您交流的时候,我感到您是一个很有思想与主见的局长,您让校长与教师外出考察与学习,是为了开阔他们的眼界,是激发他们改革求索的热情,是让他们去取真经,取经之后,不是食而不化,而是化而后食,食而后改,然后再形成自己的经验的。于是,你们的考察与学习,就有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良好效果。

【张克勤】确实如您所说,有的先进经验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有的经验带有不可复制性。我们今后要多在“化”字上下功夫。很多学校在校长的组织下,教师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机关。面对一尘不染的车间和流水线,聆听了企业现代的管理模式的介绍,老师们对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欣然赞同。当了解了社区中还有那么多的弱势群体需要扶助,教师们感到了手中饭碗的含金量,于是就多了一份对工作自觉。通过挂职锻炼、参观考察,老师知道了公务员中有作家、有书法家、有博士,公务员队伍同样是人才济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是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一心想把工作干好,腐败分子只是极少数。了解了这些,教师们的心里会更加平衡,更加安静。走出校园,教师们的视野开阔、心情舒畅,抱怨少了,不满少了。

【陶继新】你们的这类考察与学习,也有着“功夫在诗外”的特点。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机关,会让大多数时间只在校园里的教师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看到那些弱势群体的时候,会让大家感到他们需要我们的关心,生成一种同情之心。有这个心与没有这个心是不一样的。有者高尚,无者卑贱;高尚者会向学生传递高尚,卑贱着会向学生传递卑贱。并不是说有的教师原本就是卑贱,正像有的教师原本就有良知一样,因为良知如孟子所说是“生而有之”的,但是,有的时候由于某种原因被遮蔽了。所以,要通过这样的考察与学习,抚去“遮蔽”,去掉“卑贱”,让光明与美好走进他们的心里。而且,你们所考察的人士中,有不少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者,它会让老师们“择其善者而从之”,从而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有了高层境界,也就有了积极的生命状态,也就有了人生的幸福。

【张克勤】你说得对,其实,教育事业是心中有人的事业,是以人为本的事业,用教育的观点来解析,所谓的“以人为本”就是:了解人、尊重人、帮助人、引导人、为了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阐明,人的情绪和需要有关。当需要满足时人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反之则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爱与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从低到高依次排列。按照这种观点,我们主动汇报,积极呼吁,金明区成立初期,政府就迅速地落实教师的工资待遇、医疗保险待遇、住房公积金待遇,改善了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上个月,区政府又出资几十万元为全体在职和退休教师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教师的福利待遇落实以后,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得以满足。教师们安心工作,培训提高才有了比较好的基础。

【陶继新】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的改善,会让教师感受到来自政府的关怀,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工作。教师不同于一般职业的工作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相对比较“敏感”。上级领导的关怀,他们很快地感受到,他们也会很快地回应它,以至有了不好好工作,就对不起上级领导的想法。这个时候,就不需要领导对他们讲如何如何好好工作,而是变成了一种自觉自主的行动。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则是那些在他们教育之下成长的孩子们。

最有挑战性的事

区域内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张克勤】你总结得好,我们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孩子。中小学校所有的工作中,德育无疑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和其他地区一样,为了提高德育的时效性,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都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经过半年的调研、座谈、分析,我们在今年年初确定“促进学生自我教育”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因为,一切的教育都是为了学生能自我教育,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我们通过查阅文献,搜寻先进地区的做法,听取专家的意见,深深地感到“学生的自我教育”确实是个好的项目,好的德育抓手。但是,现成理论资料不多,现成的经验介绍也很少。但是我们横下心来,做这个高难动作!

【陶继新】“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核心。孔子说:“为人由己,而由仁乎哉?”外加的力量固然重要,如果没有内趋力,就不可能持续优质的发展。学生有没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呢?魏书生等教育专家的教育实践证明是可以的。可是,不少教师只是将学生作为被教育的对象,不认为他们可以自我教育。这种认识上的错位,造成了学生自我教育多是处于停止不前的状态。你们研究这个问题,当是知难而进;如果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就会收拢特别的成果。而有了这个成果,学校教育就会别开生面,就会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张克勤】我们设想,通过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能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提高德育效果,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办学品位。在弄清了学生自我教育的基本含义,自我教育的理论基础,自我教育和他人教育的关系,促进自我教育应遵循的原则之后。我们分别选取了一所中学、一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进行试点。在校长园长的领导下,他们成立了课题组,对老师进行了动员,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实际效果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好在我们清楚,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这项工作,牵涉到学校和幼儿园的方方面面。要想在全区取得像样的进展,绝非一朝一夕。我们暂定用三年的时间来做这件事。

【陶继新】一做就会好的事情,往往效用也不大。正像学打字一样,拼音输入法一学就会,可是,学会之后打不快;而学习五笔字型输入法比较慢,但学会之后打得快。教育也是同一个道理。教师教育学生必不可少,方法比较多,也有一定的效果;可是,如果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肯定比较慢比较难,不过,学生一旦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教育就会变得非常简单。尽管你们现在的实验并不十分理想;不过,相信这个路子没有错,相信坚持下去定有成效啊!

【张克勤】您考察过数不清的学校,结识过很多很多的教育先行者。有您的认可与支持,我增加了自信心。我们仔细分析孩子们的心理特征,认为决定孩子成长的机制有两种,一种是激励机制,推动孩子做应该做的事情;一种是约束机制,制约孩子不做违背道德的事请。这两种机制在哪个学生身上充分发挥作用的话,该学生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反之,就有可能成为问题学生。我们就又召集四个学校的课题组,按照学生的年龄分为幼儿组、小学低年级组、小学高年级组、初中组。这四个小组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征,分别列出学生在家里、在校园里,在社会上,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哪些事情,然后列成表格,进行比对。

【陶继新】两种机制都非常重要,没有激励,学生就会失去上进的激情;没有约束,就很难形成良好的习惯。围绕着这两机制,好好地做文章,定然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也给您一个建议:在培育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时候,要多用正念,少用否定。他做得好,做得对,要一次又一次地肯定,从而让这种能力在其大脑里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某种自我教育的能力。同时,要让教师坚信学生是可以进行自我教育的,让他们学会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方略。这样,会加速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而且,在学生形成这种能力的时候,教师也提升了自己的认识水平,也会收获更大的喜悦。

【张克勤】好的,按照您说的,让老师多用鼓励的办法。学生自我教育关键在于自我,老师要求学生应该做什么,禁止学生不做什么,那就不是自我教育了。自我教育起点在于唤醒、激活学生的两种机制。如何唤醒?如何激活?通过哪些途径?采用何种方法?如何做到因材施教?都需要经过实践来探索。目前,我们准备进一步梳理学生自我教育的理论架构,进一步做好试点工作。同时,就该专题开展大规模的教师培训,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珍贵,充分认识学生主体性的重要。让教师重新学习心理学,深化对学生心理特征、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唤醒上下功夫,在激活上想办法。

【陶继新】欣赏您所的“唤醒”说。是的,孩子的某些能力是生而有之的。一个孩子到了会走路的时候,尽管需要家长教,可是,更多的是他自己到时候就有了这种能力。自我教育也是这样。不过,自我教育能力不同于学走路的地方在于,这些能力经常是处于隐秘状态的,所以,除了“唤醒”之外,还要因势利导,还要有开发意识。而且,学生的一些自我教育能力,有的时候还会“反弹”,所以,有的时候还会有反复。因此,教师除了需要方法之外,还要有耐心,要学会等待,要学会在等待中发现他们自我教育意识的觉醒,自我能力的提高,从而去有效的激励这种能力的生成,并让它有效地巩固下来。

【张克勤】我很幸运,因为我有一个干事的良好环境,因为我有一些支持我、帮助我的领导与同事,每天我都怀着感恩的心态尽力做本职工作。现在,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必将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和煦春风。我和我的同事们还将执着地做下去。“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渴望得到您的指导,渴望分享您的智慧!

【陶继新】不过,我也在想另一个问题,就是您的同事也是幸运的,你们区的教师与孩子也是幸运的。因为您在一心一意做教育,而且做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做到了老百姓的心里,所以,您的同事与老师们也有了成功感与幸福感。相信在您的领导下,金明区的教育还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张克勤局长简介

张克勤,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区教文体局局长、书记。教育硕士,一个理解教育,热爱教育的局长,一个书生局长。多年来,他始终保持了一个教育工作者清醒和沉静,主张“走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一直努力在做有担当的教育,做有生命热度的教育。

(原载于《创新教育》,2012年第2辑。)

(收入《打造区域教育名片——陶继新对话教育局长》书中,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