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之道——上海市金山区均衡教育发展与创新探索
探寻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之道——上海市金山区均衡教育发展与创新探索
作者:陶继新 蒋志明        更新时间:2016-08-01

《中国教育报》“教育奠基中国”栏目

【陶继新对话教育局长系列之九】

探寻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之道

——上海市金山区均衡教育发展与创新探索

陶继新  蒋志明

编者按:陶继新先生在《一位教授局长的思索与情怀——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蒋志明局长访记》中说:“蒋志明局长不是一般的局长”,“采访这样一位局长,记者感受到他有一般局长没有的理论素养和学识水平;但同时,他在教育实践层面所进行的探索与思考,又令我们惊诧于他的深入与透彻。”近日,陶继新先生再次采访蒋志明局长,感到金山区在均衡教育方面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为此,通过网络,陶继新与他进行了一场对话。

运用辩证思维,把握教育规律

一、教育方向与方法是教育的最大课题

【蒋志明】教育最大的课题是把握方向与方法。方向是由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匹配决定的,方法是由教育培养人的要求决定的。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的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讲,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两个不适应”说明教育确实存在问题。回顾过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我认为一是“形象工程”过多,导致教育改革形式虽新颖,但“用力过度”,反而拖累、甚至拖垮了教育改革的健康;二是“高原反应”,追求教育改革高标准,导致改革“超载”,教育理想与现实落差太大,导致很多人采取了保守态度,还是穿新鞋走老路。两种做法都不符合唯物辩证法。正确的选择,还是需要充分运用辩证思维来把握教育规律。故此我强调方向与方法是教育的第一问题,是教育科学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陶继新】您说的可谓一语中的!方向不对,即使万分努力,也是南辕北辙;方法错了,即使一再研究,也是事倍功半。

“形象工程”过多还有一个潜在的危险,那就是领导的急功近利。孔子说:“勿欲速,勿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非但成不了大事,而且与教育的原义背道而驰。教育本来就是一种具有高尚况味的事业,而“形象工程”则将“污染”了这种高尚,让假大空也在教育上泛滥起来。

“高原反应”是“形象工程”种下的“果”,执行者力不能及,又要应付“形象”指令,只好在形式上做文章,而实际却是在原地徘徊。这种消极“迂回”的“战术”自然有其迫不得已的原因,而造成的不良影响还会蔓延,甚至让人迷失方向,甚至让人对教育改革失去信心。

二、教育创新不该有标准、有框框

【蒋志明】第二个重要问题是教育创新不该有标准,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思想有框框很难突破,也不可能创新!

老师你讲的好!教育应适度超前于经济社会,思想决定行动!当然经济与社会也应相互适应,教育也需要基于经济社会共同发展。总而言之,经济社会结构出了问题,好多问题不应由教育承担。教育也有“大教育”与“小教育”的区别,“大教育”有问题,我们从事的“小教育”再努力也没用。你说,对吗?当然我们不会找借口,而是应更加努力!

【陶继新】当然对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直到今天并没有过时。现在教育上的很多问题,追根溯源,往往并不在教育本身。可是,人们往往没有深入分析其中的要义,所以,有的时候,一旦出现问题,教育部门就成了“替罪羊”。不过,我们并不能怨天尤人,也不能止步不前,而是如您所说“应更加努力”。这是良知者无奈之时的奋争,彰显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儒家积极向上的求索精神。

三、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

【蒋志明】教育与经济社会紧密相连,与国际国内环境密切相关,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和教育特征,是把握教育规律的首要任务。从国际看,强国必先强教,谁占领了教育制高点,谁就占领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取得成功的根本在于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其关键在人才,而基础在教育。教育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作用更加突出,责任也更为重要。从教育自身来讲,在社会突出矛盾由解决“有学上”转到“上好学”等需求的今天,我们必须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下决心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但转什么?如何转?我想还是一个方向与方法问题。

【陶继新】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人才都是发展的极其重要的生产力。而教育,则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国家在发展,世界在前进,任何抱残守缺、不思进取,都将成为落伍者。只有“日日新,苟日新”,才能真正发展起来。这就需要真正意义上的适应社会乃至世界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对教育是一个高要求。教育,可谓任重而道远。

从“有学上”转到“上好学”,这种需求的转变说明了群众对孩子接受优质教育不断攀升的心理期待,同时,也是对我们教育的一个新挑战。所以,均衡教育不能是“削峰填谷”,而应当“填谷造峰”,让老百姓的孩子有更多的优质学校上。

四、坚持“有教无类”,实现“因材施教”

【蒋志明】教育问题,说到底,还是孔夫子说的那八个字“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减免孩子的学杂费,让教育阳光普照每个学龄儿童,本质上都是在落实“有教无类”。这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有学上”问题。下一步肯定是“因材施教”,即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适合他的教育。当然,“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国家要求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可以同时进行,但从整体上讲,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中国的教育不仅需要从“有学上”转到“上好学”的科学发展道路,还是教育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必由之路。“上好学”本质涉及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只有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真正消除择校现象,才能切实解决“上好学”的问题。

【陶继新】孔子可谓中国第一位倡导“均衡教育”的人。他的“有教无类”让即使穷得无立锥之地的颜回、子路、仲宫等人也能有学可上。更重要的是,在孔子看来,一些贵州后裔,与这些贫穷之士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一样地施予教育。看来,我们的教育还要回归到它本然的状态。孔子之前,穷人的孩子是不能上学的,而他挑战既有的教育制度,让他们同样拥有了学习文化的资格,特别是拥有了尊严以至地位。现在常常谈平等谈均衡,可是,往往是言说大于行动,形式大于内容。想想当时的那些穷人的孩子何等幸运,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地接受了孔子的优质教育。可是,现在不少孩子却是面对优质学校望洋兴叹,又是何等不幸!这种不公平加之于孩子,真的有点残忍。孩子只有一个童年、少年和青年,在应当接受优质教育的时候却与之擦肩而过,无疑酿成终生的遗憾。所以,解决择校问题,实施均衡教育,不但是一个教育思想问题,还是一个道义问题,也是一个良知问题。

【蒋志明】克服均衡教育的难点在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目前城乡差距真的很大!基尼系数过大说明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退休工资差距很大说明社会结构不和谐。所以当前教育均衡真的很难实现。但我认为教育当政者总可以有一点作为,即可以把教育硬件与软件“均等”配置,还学生上学机会的均等!

【陶继新】城乡差异大是一个普遍现象,这种“人造”的不均衡,也可以由人再造成“均衡”。所以,现在山东威海环翠区等地已经开始在这方面努力,乡村的校舍一点儿也不比城里差,工资已经完全一样,甚至超过了城里工资。当然,真正的均衡,还必须实现软件上的均衡,他们也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不过,这不只是教育单方面努力就能完成的一个工程,它需要党委与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不然,均衡教育的理想还会化成泡影。

改革培养机制,让教育回归本位

【蒋志明】经济复杂,社会复杂,教育要适应经济与社会,教育更复杂。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道路上,我们要坚持教育创新,但“创什么”?关键是理念,问题是创新空间。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这有教师问题,但更是教育培养机制问题。中国教育培养机制集中体现在“学答”上。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小学生,都是在学习如何回答问题中成长。不仅如此,我们称之为社会灵魂代表的大学教授们也在“学答”中成长,教育局长与校长们也在“学答”中成长。所以教育创新关键是转变教育培养机制,要从“学答”转到”学问“!但要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要从思想认识上从“官本位”转到“学本位”!

【陶继新】您说的“学答”现象现在依然在很多地方重演着。可是,当学生、老师或学生只是回答问题,而没有主动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意识的话,所谓的创新意识培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谈。其实,提出问题不但比回答问题重要,甚至比解决问题都重要。没有问题意识的人,是不可能有创新激情的。不是学生生而没有问题意识,而在于他们在家庭以至走进学校之后,最爱他们的家长与教师(无奈的)扼杀了他们的“学问”情结。于是,孩子就一步一步地走进“学答”的园地,慢慢地形成了“学答”的习惯。要让他们从“学答”变而为“学问”,就要进行一场“观念变革”。“学问”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与研究问题的开端,也是创新意识觉醒的开始。“学问”一旦成为教学的主体,师生的生命就有了活力与生机。

官本位思想由来已久,即使如教育这样的精神圣地,也依然是久行不衰,于是,它就成了教育发展的一个痼疾。因为当局长、校长将自己当成官的时候,就已经与教育有了质上的隔离。而“学本位”则是让教育回归本位,让创新成为人的发展的灵魂。

多措并举,实现高位均衡中的多样优质

【蒋志明】另外,上海金山教育均衡发展这两年也做了一点,在这儿向陶老师也汇报一下。在今年4月3日中国教育报作了报道,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倪闽景说:“教育资源的配置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金山区坚持以政策为杠杆,均衡配置人、财、物等资源,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倾斜,向农村学校倾斜,向相对困难的学校倾斜,让农村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城乡学校的均衡发展。”

金山区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最大的亮点是实现了高位均衡中的多样优质。近年来,不少区域都采取组团或翻牌的方式让薄弱学校迅速提升质量,但事实上也会带来同质化倾向。而金山的做法是通过区域托管、共建品牌和共创特色等,引导区域内的中小学在保持特色中焕发新的生机,这应该成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中的一个新视角。

【陶继新】2008年10月中旬我去你们那里采访的时候,就为您在均衡教育方面的思考所感动。感觉您不只是一个局长兼教授,还是一个很有平民情结的思想者。思想决定行动,所以,就有了今天金山区均衡教育的丰硕成果。

做到“高位均衡中的多样优质”不但需要经济投入、教师素养提升,还需要高位思想。如果将均衡理解成“一刀切”和“一个样”,那不但是对均衡教育的曲解,而且也会制约不同个性与特色学校的良性发展。不同学校有不同的优势,不是削减优势,而是让优势更优,从而形成学校各自的品牌。这种彰显个性与百花齐放的“均衡”,既可以激发各个学校发展的生命活力,也可以让不同的学生享受到“各取所需”的优质教育。可是,如果没有这种思考,就会让很多优质成为平庸,就会滑向乏化的均衡泥潭之中。

【蒋志明】均衡发展既要“填谷造峰”,更要学校文化“继承创新”,在提高同时保持文化传承,不要“除旧布新”,人才培养不要一个标准,要因材施教。均衡发展也如此。要形成各地区多样特色。因此,金山区统筹安排首创了“城乡初中区域联合共建”的组团合作发展形式,以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组团合作是指部分区域内城区初中与乡镇初中结成联合体,侧重师资交流、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合作。联合体由4所初中组成,即罗星中学、西林中学、兴塔中学、新农学校(初中部),设立联合体校长会,由5人组成,设总校长1人;在基本维持原学校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实行“四个不变”,即人事隶属关系不变,学校内部行政管理权限不变,划片招生区域不变,学校内部分配机制不变。

联合共建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借助罗星中学、西林中学的优质资源,提升兴塔中学、新农学校(初中部)的教学质量,从而使罗星中学保持在全区公立初中的前列、西林中学步入乡镇初中的前列,同时使兴塔中学、新农学校取得明显进步,现在看来,这种从实际出发的做法,的确能取得一点效果。

【陶继新】你们的“联合共建”主要不是共建硬件工程,而是共建软件工程,从而让相对薄弱的学校自己具备“造血”功能,渐渐进入优质学校的先列。我觉得,这是实现均衡教育的一种根本性的措施。学校的发展,关键是思想与文化,校长的思想与文化尤其关键。总校长的主要任务,就是输出思想与文化,就是向他所“领导”的其他学校的校长与教师浸透先进的思想与文化。我曾经采访过一度是极其薄弱的学校,可是,由于新的校长的新的观念,却让学校一跃而成为当地甚至是全省全国的名校。看来,让薄弱学校“起死回生”并非神话。但是,思想与文化的变革,往往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有的时候还会有阵痛。所以,总校长必须要有一个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有一个特殊的历史担当,要有一个实现不了相对薄弱学校巨变而誓不罢休的决心。

把握灵魂,引领课程建设科学发展

一、课程改革要搞清领导与管理的关系

【蒋志明】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正确把握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关系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标志之一。“管理”与“领导”的差异,就是“正确地做事”与“做正确的事”的区别。这里的“管理”是狭义的管理,是指在必须决策的前提下,把应做好的事情做“正确”,做到位,做出效果;这里的“领导”是反映包括决策与反馈在内的管理,首先要求面对课程对象,科学地选择做什么,即“做正确的事”,做好以后反馈是否真的做了正确的事。因此课程管理包含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领导包含课程决策、设计、实施与反馈。分清课程领导与管理的关系,是解决课程改革“管办分离”的基础,更是消除教育官本位,回归学本位的必由之路。

【陶继新】“正确”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况且,对于“正确”的理解,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要认真研究什么样的才是正确的,怎样才能做得正确?而且,仅仅正确还是不够的,还要实现最大化的高效,还要体现出特色。要达到这样的目标,“管理”与“领导”就不能“混杂”起来,而是要“各司其职”,让“学本位”占据主导地位。

二、推进合格、优秀与精品课程建设,实现教育优质均衡

【蒋志明】对!要正确地区分课程的领导与管理是很难。然而知难不为不行,必须有所为,关键是为在分清课程层次。我认为主要有三个纬度,第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第二,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探究)型课程;第三,合格课程、优秀课程与精品课程,第三纬度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推进合格、优秀与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陶继新】课程建设首先要合格。但是,什么样的课程才是合格的?是专家说了算吗?不对!教师与学生的认可才是关键。其实,现在的一些课程,有的并非优秀课程,甚至未必合格。课程一旦脱离了师生的实际需求,即使是所谓专家编写的,也很难说是合格的。我的一位朋友参加地方课程的编写工作之后,惶恐了很久。她感到其中的一些编写者的自以为是与无知达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简直是对课程的践踏。可是,一旦编辑出版,照样在相当一个范围内堂而皇之地走进课堂。所以,课程建设的合格、优秀与精品极其重要,而这些,往往被一些人忽略了。让学生享受合格以至优秀特别是精品课程,学习的质量则有可能提升。反之,则势必走向它的反面。

三、课程建设,关注五个要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蒋志明】现在大家讲,课程改革是关键,课堂教学是中心、焦点、核心等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要靠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主要包括教学、教学方法、学生学、教师教与课程管理和评价,所以从课程改革、建设与教学三方面讲,建设是核心,只有这样,教育才可持续发展!改革决策由校长团队承担,建设的任务主要由教导处与教研组承担,教学任务则主要由教师们承担,这样各司其职,我们的教育才有可能和谐发展

【陶继新】学校对于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只能“俯首听命”,而对于校本课程却可以“自作主张”。学校课程建设的主要力量是教师,如何让这种课程具有特色,是要下很大功夫的。而且,教师不但是课程的构建者,也是课程的实施者。所以,校本课程还可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修订与完善,使之一步步地从合格走向优秀乃至精品。

【蒋志明】现在从上到下都在抓优秀与精品,仅仅关注合格不够其实,抓合格应该是主要工作。这涉及到80%教师与学生,所以,底部提升才是最重要的。也是解决教育“高原反应”的基本方法,当然,精品课程一定要抓!是关系到教育发展方向与未来。关于精品课程,我认为,精品课程应该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征的示范性课程,它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基础教育改革,具有科学性、整体性、前沿性和有效性于一身的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有整体的、全局的观念和视野。合格课程是一所学校教学基本达到的水平线,优质课程是学校必须向学生提供的服务,精品课程是学校力争追求的目标。

【陶继新】合格是课程建设的底线,但真正做到合格就已向成功起航了。特别是校本课程,达到合格真的不太容易,因为建设者的主体人员就在学校。师资现状决定了合格之于他们已经不低。但是,我发现,有的校本课程不但合格了,而且还很优秀,甚至称得上精品。为什么呢?一是他们异常用心,二是他们对学生的学习现状了如指掌,三是在借鉴学习中有了创新。可是,有的地方课程却并不太精。其实,地方课程,特别是国家课程,应当是精品工程。因为它可以集中全省和全国的优势教育资源。问题是,什么是优势资源?由谁来认定?是领导?还是哪几个专家?这里面就大有问题了。我觉得,课程关系到学生生命成长的前程,是一个太大的问题了。编制者不但要有水平,而且还要有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意识。不然,出笼之后的课程,就可能成为这个系统中的次品,就会有千千万万的孩子无法从中获取更多的精神营养。

【蒋志明】课程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因为课程是学校教育内容的集中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要过课程来贯彻,学校的培养目标要通过课程来实现,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要通过课程来进行。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思想的体现,地方课程则体现了地方政府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学校课程是为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而设计的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由于学校在教育理念上,拥有的教育资源、教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理解以及学生对教育的需求上存在着差异,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校本化的实施过程中,各个学校建设的课程也有所不同,校本课程反映了学校、教师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水平的地位,每个学校都有不断形成的学校特色课程。现在的课程领导与管理是从上到下的,其实,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建设应该从下到上!学校的精品特色课程可以作为地方课程。合格课程建设最主要问题还是教师。现在教师学历与教学水平高了,但综合知识大大不够。以前一个小学老师,尽管高中毕业。但他(她)是同时代最优秀的,而现在不是最优秀的人从教,这才是教育面临的大问题。还要消除国民教育系列中的等级观念,小学老师比中学低,其实,越低越综合,需要老师具有更渊博的知识。

【陶继新】综合知识对于小学教师尤其重要,即使在教某个学科的时候,综合素养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前的小学教师学历的确不高,但诚如您说,他们却是同时代最优秀的。而且,这个优秀还不只是知识方面的,还有思想素养,以及人生阅历与生命感悟等很多方面,是一个综合系数。直到今天,在一些学校里,被大家高度认可的名师,有的系品牌大学毕业生,有的也不一定是品牌大学毕业生。究其原因,除了持之以恒地自学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之外,还有一些知识之外的如道德、意志品质等的因素在起作用,于是,他们的精神风貌与学识便共同构筑了其光彩照人的精神人格,从而在学校甚至更大的范围内拥有了知名度、美誉度。再说,现在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师学历的确是高了,可是,从事其他行业的人的学历也高了,甚至是更高了。关键是,很多综合素质高的人,并不愿意从事教育事业,而是选择了所谓的热闹行业;而且一些特别优秀的教师,也往往在出名之后跳出了“教”门。这无疑是令我们担忧的问题啊!

四、课程改革,“加减”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蒋志明】学老师地位比中学老师低,直接后果是导致了小学教师整体质量不高的事实。所以小学老师的质量提高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这样,学生学习负担才会有效减轻。同时,课程改革不要只做加法,也要做减法,或者要加法与减法同步进行。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天的课堂,取决于我们能为学生带来什么样的课程,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教师队伍。

【陶继新】均衡教育中的一个要件,就是教师质量的均衡,尽管这个质量未必用学历来衡量。所以,提升小学教师的质量,当是教育上的一个大问题。

课程改革当然有“加法”,但它也可以成为“减法”。课程也不一定是知识系统,家政、泥塑、旅游等课程可不可以成为校本课程?这是“加”了,可是,学生在这样的“加”中,却获取了心灵轻松,当他们再学习其他纯知识课程的时候,反而会有较高的效率。关键是,“加法”也好,“减法”也好,都要让学生学得快乐,要提高学习的效率,特别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考试改革,“通专”结合,侧重学生综合素养

【蒋志明】课程加法也好,减法也好。在当下中国,评价最重要,它是引领课程发展“方向”的指挥棒。研究也不能回避这个方向。例如,上海高考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行“3+1”,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只考一门,造成上海学生知识结构有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改变。现在补救办法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再加上现在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目前高中学生要同时应付三种不同类型考试,考试的负担必然造成教学负担加重。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想,是出在学科意识太强上。实际上,知识结构每一个方面都要考,但要考的简单,关键的一二门课考难一点,这不要紧。考试内容应该做到通用与专业相结合,遵守“二八原则”,即80%通用,20%专业。

【陶继新】学科意识太强的根源出在终端评价的考试上。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就不可能。您说的“二八原则”很有道理,但实行起来还有不小的阻碍。其实,就基础教育而言,学生的综合素质比起学科素质来要重要得多。没有“通”,“专”就会在一个很狭小的圈子里走不出来。“通”并不等于精,不然,学生的学习起来就会不堪重负,解决的办法,就是您说的“考的简单”,也还是由终端评价上来制约。高考的重要目的是选择优秀人才。可是,学科意识太强,就背离了这一目的的方向。

六、课程建设,“评建”结合,主动建构生命个体

【蒋志明】课程建设到底以评定建,还是以建定评?我认为应该以建定评!这涉及到课程建设的知识结构理念,第一,在课程建设中,既要注重由公认的原理、结论等经检验与认可的具有逻辑性的知识形态,又要注重人类的价值、情感、意志等因素对知识的作用。第二,在课程建设中,既要注重学科知识,又要考虑到学科知识与经济社会生活的联系;不仅要看到学科分类中的科学,更要看到学科生活中的科学。第三,在课程建设中,既要注重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有利于进行知识建构的环境,又要把知识看作一个具有思想、感情、智力的整体的人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以促进学生对知识体系的建构。至于考试方式,要重新研究,至少要多样,让学生有选择的空间。

【陶继新】如何理解课程之中的“知识”,可以说众说纷纭。对于文本的理解也是如此。其实,所有前人积累下来的文本材料,都是与实践经验与生命感悟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称之为固化的文本。而文本还有生活类,我们可以称之为生活文本。两者对于人的成长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不管是固化的文本还是生活的文本,都离不开人这个最为重要也最为活跃的分子,不然,这些知识就都成了“死”的无用之物。所以,人类的价值、情感、意志等因素对于知识,有一种左右其优劣成败的特质。同时,人之于社会,当然离不开经济,所以,知识也是与经济维系在一起的。课程本身也应当是具有生命的,如果是生命个体“主动建构”,其生命张力就越大;如果是被动构建,生命活力就越小。看来,不但要以建定评,还要以人定建,以人定评。

蒋志明局长简介

蒋志明,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局长、党委副书记。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研究生、华东理工大学数学系博士,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并兼任华东理工大学与上海海事大学应用数学、管理学以及教育学三个专业的硕士生导师,上海海事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市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与上海运筹学会理事等。中国石化突出贡献的科技与管理专家、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育才奖获得者、上海市高校优秀教务管理先进工作者。

研究领域涉及组合数学、物流管理、教育学等。二十多年来,他在国内外共计发表论文五十多篇,他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在《Combinatorial Matrix Theory》一书中以较大篇幅介绍与引用了他的组合数学的研究成果。最近承担的科研项目有:绿色化工产业发展与集群创新战略研究(科技部课题)、委托管理的区域保障机制研究(上海市教委08年重点课题)

(原载于《中国教育报》2010年7月3日,第3版。)

(收入《打造区域教育名片——陶继新对话教育局长》书中,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