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幸福人生——顾泳校长及石梅小学的文化品格
继往开来,幸福人生——顾泳校长及石梅小学的文化品格
作者: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6-07-24

继往开来,幸福人生

——顾泳校长及石梅小学的文化品格

陶继新

第一次采访顾泳校长,是在2008年的9月20日上午,在江苏省常熟市曾园的一片树荫下,我与她相对而坐,放一个录音笔,即兴而谈,当晚整理成文字,就有了一篇长达万字且很有意蕴的对话文章,并全文发表于2008年10月6日的《现代教育导报》上。两年多过去了,顾泳校长和石梅小学依然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很多对话文章中没有采写到的文化亮点,一次又一次地激起我再次采访的欲望。于是,2010年11月中旬,记者再次前往常熟,对顾泳及部分老师进行了采访。

编写校志:书写精神的文本

伫立于石梅小学院内两百多年的银杏树之下,听其无语地诉说这里的教育传奇,才知道它们并非这里的开创者。早在雍正三年(1725年),粮储道杨本植便捐钱创办了游文书院,这块背靠虞山、传说中有一处梅花形巨石的灵秀之地就开启了专职“教书育人”的旅程。现今的石梅小学,和三百年前的游文书院,竟然有着千丝万缕的文化联系,与一百多年的石梅公学,更是形神相系。

这座古老的学校,在2007年,迎来了一位年仅36岁的年轻校长。她,就是顾泳。

有的时候,她会独自一人,与那古老而又无语的银杏树对话,去翻阅那陈迹斑斑而又人文精神闪烁的历史记载。每逢这个时候,她都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敬畏感,一种特别神圣的责任感。自己如此年轻,何以与这三百年的历史对接,怎样让历史的辉煌再现,不辜负社会的期盼?

对接与超越都不能否定历史,没有历史,何以有今天?没有继承,哪有创新?

一、深厚的文化积淀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前人之意,“岂不可见乎”?三百年的历史,留下了有文字记载的前人之言,以及透过纸背呈示出来的前人之意。它不仅仅属于石梅历史语系,也影响着今天的石梅精神。

这里曾经是人才辈出的教育圣地,银杏树下,曾留下过两代师翁同和的琅琅读书之声,原北京大学校长吴树青、原中国语文教育学会会长苏灵扬、著名女翻译家宋清如等,也都受过这方文化沃土的滋养。这些校友的勤奋好学精神,成了今天石梅小学师生的宝贵财富。而《常昭合志稿》《古缘萃录》《松陵文牍》《虞山画志续编》等著作的问世,又奠定了石梅学人高品位的学术地位。那些“诲人不倦”而又默默无闻的教师,留下的一本又一本的备课教案,那些“学而不厌”而又多已不知去向的学子,留下的一本又一本整整齐齐的作业本,都成了见证石梅精神的历史文本。掀开早已发黄的纸页,显见的是高度的责任心与严谨的治学精神。同时,无数口耳相传的故事,同样演绎着石梅精神的精彩。

二、编写校志的苦与乐

如何将这些珍贵的精神财富贮存起来,成为激励今人、感动来者的记载,就成了顾泳的内心的一个向往。

她和老校长一合计,决定编写校志,从中寻找石梅历经百年风雨而历久弥新的精神根髓,让这些可贵的精神千秋万代发扬光大。

于是找寻石梅的历史文字资料,采集石梅流传的故事,成了全体石梅人的神圣使命,而五位已经退养在家的老前辈毅然担当起来具体搜集历史素材的重任。

在博物馆、图书馆、县志等大凡有常熟历史记载的文本资料中,石梅小学的五位老教师都从中沙里淘金似地搜索与石梅小学有关的内容。即使几行文字,一点线索,都会让他们欣喜若狂。听说哪个地方哪个人有了这方面的文字资料,他们几乎是立马前往,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会无功而返。

青年教师采访团,则手捧鲜花去采访健在的老石梅人,在面对面的聆听、记录后,呈现的不仅仅是一篇篇采访稿,更是经历石梅故事洗礼的澄澈精神!

校志编写组的老师们非常感慨地对记者说,他们为此付出了很多,有的时候,很累,也很苦,可是,心里却有着无限的喜乐,因为他们挽救了石梅小学历史,并让其变成了学校永远的精神资本。虽然用了整整四年时间,校志的编写才大功告成,可是,当翻阅着整整五十万字的书,听到地方志办公室的领导“《石梅小学志》开了江苏省小学志之先河”的赞誉时,全校老师、石梅校友有了一份压抑不住的激动。是啊!一以贯之的文脉,生生不息的学校精神,因了这批优秀的教师,不就有了永远的文本收藏了吗?

文化精神的传递,非但没有中断,还在延伸。校志中,还会记载石梅新人的新事新风。它厚重而不轻飘,静雅而不喧嚣。

三、当代师生的文化传承

近年来落成的明德楼等馆舍粉墙黛瓦,典雅古朴,有孩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琅琅书声;近年开设的“翰墨春秋廊、妙笔丹青廊、古韵今声廊、虞山名人廊”等,有先辈“名人”的深情凝视与殷切期盼,也有当代教师新的文化足迹。

古老的银杏树虽然无语,却在轻风抚慰下,默默地点首——是满意,是欣慰,是自豪。

报刊台历:学校文化的名片

三百年的历史为石梅小学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可是,如果现代石梅人不在这片文化沃土上“施肥浇水”,这株文化参天大树非但不会继续生长,甚至有可能枝枯叶败。因为当历史得以传承的时候,我们的当下,也会成为未来的历史。为了让它具备“生生不息”的生命动力,在顾泳的策划下,校刊《石梅苑》、校报《同心桥》和自制台历应运而生。

一、校刊《石梅苑》成为教师的精神栖息地

当代教师生命历程的文字记载,可以成为自己及后来者的历史文本,也会成为石梅小学的一笔永久的精神资产。为了有效地存留这种文化,且让其具有永恒的意义,校刊《石梅苑》在精心策划下出版。

顾泳翻阅了几十本其他学校的校刊,发现其主体内容都是以教师论文为主。她认为,石梅小学的校刊应当具有自己的特色,应当更有文化品位与生命灵性。同时,封面与版面设计也要与内容相得益彰,典雅而不失时尚,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她的意见得到了老师们的呼应,于是,以教师精神生活,包括私人生活为主色调的高品位的创刊号刚一问世,就有了一大批不忍释卷的阅读者。有教师称,《石梅苑》已经成了他们的精神栖息地,成了他们的最爱。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石梅苑》从学校“流”向了其他学校,“流”向了社会,于是,就有了源源不断且越来越多的索要者。渐渐地,《石梅苑》成了社会了解石梅小学的一个文化窗口,“因为了解,所以喜欢”,学校的美誉度也随之“水涨船高”。

首次参加常熟市校刊评比,《石梅苑》毫无悬念地获得一等奖。随后,在全国校刊进行了联展,得到了专家与同行的普遍好评。为此,《福建论坛》记者专门对顾泳进行采访,并对《石梅苑》作了专题介绍。

二、《同心桥》为家校同心搭桥

名校有名校的难处,就是社会关注度高,人们的期待值高。而一点失误或一次误会,都会给学校带来不良影响。而最受伤害的,还是教师与学生。为此,顾泳决定办一份《同心桥》校报,让它为家校同心搭桥,从而让社会全方位地、真实地了解石梅小学。

校报的报名并非校长“钦定”,也非教师意见,而是向全校征集。最终,是学生所起的报名榜上有名,于是,《同心桥》顺乎“民意”而诞生了。

报纸一年四期,人手一份。孩子的活动,他们的想法,他们的文章,很多都可以见诸报端。同时,学校的做法,家长的理念,也有机地和谐为一,以生动有趣的文字呈示在报纸上。于是,《同心桥》刚一出版,他们就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真正成了学生与家长爱不释手的读物。

其实,石梅小学有一个网站,办得很有特色,家长可以通过网站,来了解学校的情况。可是,有的家长没有时间或者没有习惯浏览网站,而对报纸却情有独钟。他们通过这张报纸,看到了学校许多很有意义的活动,感受到孩子的成长,心里特别高兴。有的家长,还将报纸拿到自己所在的单位,很自豪地向同事们推荐。

一位家长很有感慨地说,《同心桥》让我们与学校同心了,也让我们放心了。因为孩子在这里,受到了优质的教育,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三、台历富有诗情画意

我们曾经有过不止一本的台历,那几乎都是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尽管也有各自的风格,但由于它的公众性,有的则显得没有了个性。可是,石梅小学的台历则是他们自己的作品集,烙印着石梅的文化印迹。

我的手下就有一本石梅小学的台历,而且成了珍爱的收藏品。因为从这本台历中,我感到了教师无限的创造力,以及高品位的审美追求。文字是石梅老师自己写的诗,含蓄隽永,耐人寻味;照片也是石梅教师自己拍的,浑然天成,颇有诗情画意。

在采访美术老师陆均的时候,他说学校已经连续三年自己出版台历了,一年比一年出得更好。今年的台历虽然已经三易其稿,可是,大家还是力图“更上一层楼”。他说,由于有了我们老师们的心血与创造,我们对自己的台历爱之有加,而且大都作为礼品赠送自己的朋友。

石梅小学的台历之美,不知不觉间向外扩展,社会上有的人也慕名而来,想要一本,甚至想要数本作为送人的礼物。如东教育局领导带着校长班成员来石梅小学参观时,无意间看到了石梅小学的台历,随之眼睛一下子都亮了起来,又如东双甸小学的丁校长在随后又带全校干部来学校学习时,提出一个要求,能否送他们每人一份,当要求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欣喜莫名。因为他们认为,这不单是一本记录这一年日历的台历,还有了石梅小学的文化与教育,也有了石梅小学无限的创意。创意是有生命的,是可以流动的。他们也希望自己的教师能拥有更多的创意,以至制作出富有本地特色文化的台历。

当石梅小学的台历被更多人索要的时候,也给了老师们一种莫大的精神鼓舞。他们有了一种神圣感,一种责任感,因为每一个画面,每一段诗,都成了石梅小学的文化象征,都有了他们的美好期待。

成长册:铭记生命的节点

一些重要的生命成长节点之于师生,不但当下重要,而且有些还可以成为永远的生命回响。这些生命节点被点燃之后,还可以形成巨大的助推力,以至很美好很绚丽。

顾泳校长,就让全校师生看到了那点燃了的美丽的火花,并让他们永远地留存在了自己的记忆中。

一、让生命成长的节点永远留在孩子的记忆里

儿童成长的生命节点很多,而最有亮色的却是多与德育有关的活动。

石梅之星的评比活动搞得很有意义而又别出心裁。从《弟子规》中节取某些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有关的经典语句,让他们熟读成诵,进而“学而时习之”。而对于学生的知与行究竟如何?是要进行公正公平公开评选的。不但有学生互评,家长也要参评。颁奖仪式举办得隆重而别致,欢快的音乐声中,获奖学生踏着鲜艳的红地毯,接受学校领导的颁奖。获奖学生那晶莹剔透的眼睛里,洋溢着无限的自豪与幸福;热泪盈眶的获奖学生家长的心里,荡漾的是无比的感动与欣慰。在某种意义上说,石梅之星颁奖活动,不但让他们记忆终生,也成了其道德生命成长的一个重要节点。

十岁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时段,如何利用好这样的教育契机,顾泳校长与德育处的老师、三年级段的全体老师商量开了,你一言,我一语,金点子很快汇集成了一个成长仪式庆典的方案。4月30日,初夏的石梅校园充满了生机,更因为家长朋友们的热情参与而充满了温情。活动以“感恩、理想”为关键词,孩子们的唱、演、讲、跳让家长们为孩子们的长大而欣慰。而孩子们则因为听着父母读精心写下的一封信而落下了懂得父母心的感动的泪水。顾泳认为,活动背后的意义不仅仅是孩子们当场的感动,更是理解了长大的自己应有的责任,是父母与孩子心与心的沟通。

六年的学校生活就要结束的时候,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一种难以诉说的留恋。所以顾泳认为,小学毕业典礼不应当仅仅是领取一份毕业证书,它更是孩子理想起航、懂得感恩的重要时节,一个隆重的,具仪式感的毕业典礼或许会是孩子一生难忘的理想激励片段。于是,毕业前几天,学校电子屏幕上就循环闪烁着与学生告别的祝福话语,孩子们穿毕业服,理穗子,一切都依照学士、硕士和博士毕业时的环节。毕业典礼仪式是在大礼堂举行的,二百八十人,济济一堂,无论是校长的期望,还是教师的嘱托,无论是学生的感怀,还是家长的感谢,都因了这一特殊时刻、特殊场合而显得热烈而庄严。

于是,成长册里,就有了这毕业典礼的照片,连同平时一些很有意义的留念,包括学校的历史、校训、校歌等,汇集成一本非常精美的册子。

二、石梅因教师成长而不同

教师也有成长册,因为不但孩子应当看到自己成长的过程,教师亦然。当一个人不断地看到成长的足迹的时候,特别是有那些异常精彩的节点的时候,就会在内心生成一种特别的愉悦之情。同时,又形成一种自我成长的动力,不断地前行。这种生命状态,正是石梅小学具有生命活力的本源之一。

所以,教师的成长册上都有这样一句话:“石梅因您而精彩!”它将教师与学校紧紧地连在一起,而且形成一种激励。如何使用这个成长册,学校还召开了一次隆重的使用手册会议。

自己做了一件非常得意的事情,写了一篇特别满意的随笔,发表了一篇文章等等,都收录在成长册中。于是,它就成了一个教师私人成长册,也成了历史的见证,成了促使自己成长的一个见证者。当不断地从成长册上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时,会非常兴奋,会有一种自我前进的动力。当大家都在为了自己成长而努力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不令而行的共同内在需求。

2009年春天,学校的小顾老师动了手术,就在这当口,市语文教研员电话告诉顾泳,这位年轻教师在之前的预赛中成绩出色,将参加常熟市的比赛。顾泳毫不犹豫地谢绝了这流下许多汗水换来的直属片第一名的机遇。在她看来,为校争光固然重要,但教师的健康更为重要。

几天后,学校的分管语文教学的教导去医院看望小顾,说及此事。意外地小顾却坚定地坚持要去比赛!因为手术后下床还不方便,她立即让男朋友帮忙在手提电脑上安装了无线网卡,用QQ与语文教导保持联系,做赛前的教学设计练习。分管语文教学的教导心软了,劝说她先顾好自己手术不久的身体,为校争光以后有的是机会,QQ的那头,安静了许久后留下了四个字“只为石梅”……寥寥四个字,却是厚重的石梅人一心为教育的真实写照。而“只为石梅”,从此也就成了每一个石梅人耳熟能详的言行纲领。

在采访顾惠芳老师的时候,她对记者说,其实,教师的工作还是比较紧张的,可是,这种紧张因有了成长的声响,就有了意义。于是,累就变成了动力。人的潜力是巨大的,这种动力支撑的持续性,也就有了教师持续不断的成长。

顾泳认为,当全体教职员工都有一种成长感的时候,学校的精神才是饱满的,幸福才是真实的。

读书写作:提升教师的品位

顾泳对书有着一种特殊的感觉,她说,捧读一本好书,可以让她不由自主地走进宁静的心灵港湾,浮躁之气遁去,愉悦之情渐生。有了这种美妙的感觉,人生会更有诗意。而教师,正是需要这份诗意的陶冶。于是,他带领全校教师同步好书的殿堂,去领略那片精神圣地的风景。

一、“心灵之约”读书会

“心灵之约”读书会拉开帷幕,是在2008年的春天。

顾泳亲自拟定读书纲领,将“以书会友,坐而论道;开拓视野,荡涤心灵”作为宗旨,并张贴了海报。同时,她还悄悄地准备茶点,约请了一位音乐教师。当自愿读书者陆续走进学校多功能室的时候,顿时被那书香氛围感染了——

室内灯光亮起,轻柔的钢琴乐声缓缓响起,咖啡的馨香悠然地缭绕着。

主持人顾泳的发言简短而有意蕴,让大家一开始就感受到了“以文会友”的温馨与雅致。

大家的交流异常热烈,原定19点结束,后延半个小时,六十多位老师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以后的读书会人气越来越旺,读的书越来越好,探讨的问题越来越深入,而结束的时间也常常拖延到20点。读书会,成了老师们的精神会聚的圣地。

从2009年起,教科室主任成为专门主持,设计也特别用心与别致。对于讲得好的教师,不但口头表扬,有的时候奖励一束鲜花,有的时候奖励一瓶口香糠。奖品不重,可是,获奖者却如获至宝,欣喜至极。

2010年,读书会的场所由室内搬到了桂花树下。为此,学校专门买了一些桌椅,每月最后一个星期的周五下午,老师们便不约而同地走到桂花树下,围桌而坐。阳光从树叶中洒到每个人的脸上,有一种别样的情调。

这里曾经是昭明太子读书的地方,可谓文脉悠长。而现在石梅小学教师的文化品位也在不断地提升。即使昭明太子在世,也会对他们刮目相看的。

读书优劣,结果是迥然不同的。不好的书读之再多,也不会升华成人格与智慧;只有好书,才能真正提升人的境界与品格。顾泳与老师们就是在读好书中,有了不断超越与提升的。

正所谓“功夫在诗外”,当书读得越来越多之后,老师们的智慧也在增长,教学的时候,就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而又不失其品位。智慧又如一把利剑,悄然斩断了烦恼与杂念,生成平静心境与高贵的心灵。

教师的这种状态,又“于无声处”影响到学生。于是,学生也少了心灵的喧嚣,多了读书的宁静。以至课堂上更多学生的发言,更多学生的精彩。

学校是文化圣地,因了读书会,石梅小学更像学校,教师更像教师,也更有文化。

从读书中尝到甜头的老师们,已经不满足于每月一次的读书会了,更为密集的教师自发地购书和读书。同时,形式更趋丰富,有经典诵读会、读书叙事会、专业交流会等。《学记》有言:“独学而无友,而孤陋寡闻。”这么多文友相聚,就有了更加开阔的思路,也有了更多的收获。

二、教师写作成为文化景点

能读会写当是教师的基本功夫,可是,当下很多教师提起写作就有一种“欲说还羞”的感觉,写起来更是言不及义。但是,一个不会写作的老师,不但指导不好学生,而且也是人生的一种缺憾。因为写作不但可以记人叙事,还是个人的精神收藏。所以,一个会写作,特别是写得好的教师,其生命质量一般也比较高。

顾泳,就是一位喜欢写作的人。她的文章,不少虽系率性而为,可是,总透射出一种灵性,一种思想与见地,让人感到,那是一个很有生活品位者的文化记载。即使她为别人写的序言,也是文采飞扬。在为《长路文集》写的序言中,就有这样一段:“有人说,剑道的最高境界在于‘剑人合一’,那么相应的,文字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文由心生’,一切情语皆心意,当文章与心音、心行融为一体时,也就造就了石梅教育人记录行动与思考的最终目的。”且不说这文字的灵动与秀气,就是文学评论的功底,也可以见出端倪的。其中的“文由心生”与刘勰《文心雕龙》中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等,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想,顾泳写作不但是“情动而辞发”,而且写的时候也会有一种审美的快乐。有了真情,有了生活,如果再有语言功底,就会易如反掌。而她,已经兼而有之了。

而不少教师,就是缺少这种语言功底。而除了读书可以积累语言素养之外,经常练写当是一种很好的办法,熟能生巧是一种不变的真理。庄子为什么在宰牛的时候能“恢恢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就是因为他杀了十九年牛了,已经是接近“道”了。

在她看来,石梅小学的每一位教师出书,都是值得庆幸的事。而她自己,现在也已经出了几本,如她自己编著的《江苏省学校特色教育论丛生命化教育卷》《好学校,从关注每一个学生开始——石梅小学优质教育多元感悟》等均已正式出版。她认为,这是她学校生涯的另一个收获,与学校管理相映成趣的另一道文化教育的风景。

令人欣喜的是,现在石梅小学教师的写作热已经悄然兴起,教师的文章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如果留意一下学校网站上的教师文章,就会为这些教师的写作收获而感动。为了让写作的激情进一步燃烧,即使不能正式出版,如果有哪位教师写的文章具有结集出书的水平,顾泳都会由学校出资,安排专业教师为其设计,为其免费印刷,由学校出版。顾泳高兴地告诉记者,她现在正在编辑一本教师的新书,很有味道。她说,这些书尽管还没有书号,可是,并不等于它还没有达到出版的水平,只不过需要机遇,需要出版社的支持罢了。顾泳认为,不久的将来,学校里一定会有更多的教师之书问世,成为石梅小学的一道文化大景点。

写作热情的高涨,又进一步增强了教师读书的内在需求。读书的逐步升温,又对老师们的写作水平有了更大的促进。顾泳欣慰地对记者说,不要多少年,我们学校就会有几位、十几位,甚至几十位教师的新书出版。而与这相生相成的是,老师们的文化品位也会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也会走向更高的境界。

经营心态:安顿教师的心灵

大凡见过顾泳的人,都会为她从容而自然的笑而感染,原有的烦恼很快便会在这近乎天然的笑中悄然淡去。有人说,她是一位优秀的校长,同时,她也是一个很有女性味道的高雅之士。她工作起来很有热情,也很有智慧与情调。她的生活同样具有柔美的特质,有时她会买一些各式各样的小艺术品,恰如其分地布置在家里不同的地方,让每个角落都有了情趣与韵味。而有的时候,为了家里的一只猫的不幸遭遇,她也会哭,也会跳。她就是这样一个女人,一个生活得很有韵味的女人。

她不想独享这份幸福,想让全校教师共享幸福的美好。她知道心灵之于人的生命的意义,所以,她认为经营好心态,当是教师幸福之本。而教师的幸福指数,恰恰是学校文化品格形成的核心要素。

一、道法自然为宜

石梅小学的教师大都非常优秀,不断有人在各类大赛中获奖。对此,她表示由衷地祝贺。但是,她认为最佳状态是道法自然,水到渠成;苦苦追索,强行为之,即使得到,也因生命少了愉悦而失去了它本然的价值。最大的成功与幸福是什么呢?是融入孩子之间,是孩子成长了,自己也成长了,孩子快乐了,自己也幸福了。有了这种感觉,其他成败得失,都属于外在的东西;而向内求,才是寻到了人生幸福的本源。所以,她在用自己的阳光心态影响教师的时候,也为他们营造一个心灵适然的环境。为此,她提出教师要情趣生活,诗意工作。情趣生活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诗意工作是为了更幸福地生活。这种互为因果又互相影响的关系,让石梅小学教师有了愉悦幸福的生命状态。

二、张弛相间为美

顾泳认为,教师工作有时特别紧张,但生命的持久与活力,在于刚柔相济,张驰相间,所以,教师的闲暇文化之“柔”之“驰”同样重要。学校离影院较近,有了好的电影,她就带领大家走进影院,享受这一特殊的文艺载体所赐予的美感。她让老师们看《孔子》,一方面让他们感受孔子人格的伟大,一方面则让大家从孔子“乐而忘忧”的乐感文化中,体味其虽难犹乐的品质。这种“乐感文化”会给教师以正向能量,从而让他们拥有一个快乐的心境。教师绝大多数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教师的情绪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给孩子一点阳光,他们就会特别的灿烂;相反,教师给学生一片阴云,他们也会愁眉苦脸。而孩子心态的优劣不但对其学习好坏产生影响,也左右着他们的心灵状态。而孩子心灵状态的优劣,不但影响到当下的幸福,而且也是指向其未来发展的。

在学校组织看完《唐山大地震》之后,一位教师悲泣至极。她说,人没有的时候,才知道什么是没了。由此,她想到自己的父母年事已高,可有的时候对他们少了关心,甚至还会不耐烦。如果父母一旦离世,都什么也没有了。于是,她懂得了,最不能等的是孝敬,从而特别孝敬老人。推己及人,她又想到学生。孩子们只有一个小学时代,如果在这个时段得不到最好的教育,得不到教师的幸福关爱,就永远没了这个美好童年的记忆。从而,她也更加爱学生。爱从来都是相互传递的,她的学生,也更加爱她。她说,她在享受师生共有的幸福,在享受一个为师者的美好。

谈到顾泳校长,曹丽秋老师感慨系之。她说,她见到的校长多有一种压力感,可是,顾校长却不是那样,她那么沉稳、优雅、宽容,而且天天充满生活情趣,活力四射。正所谓一个人心里有什么就会向外散发什么,顾校长的这种状态,对老师们来说,是一种无声的影响,学校竟是那么的优雅与温馨。

三、相互尊重为贵

石梅小学是常熟名校,教师也因此受到社会特别是家长的尊重。但是,顾泳认为,尊重是相互的。教师被家长尊重的时候,如果认为理所当然,就会走向它的反面,让家长从心里抽去了那份尊重。如何让教师体会这种尊重他人的感觉呢?她想到了高级服务之中的那种尊重品质。于是,她带领教师到五星级酒店去喝咖啡。之前,老师们认为那种高档场所的服务员一定特别高傲。可是,身临其境之后,却发现他们彬彬有礼,走路很轻,未语先笑,言必低声,有求必应。身处其中,感到是一种高级享受,有环境美,还有被尊重的感觉。于是,老师们再回到学校里的时候,就开始关注教室文化环境的营造,也更加尊重家长。他们发现,受到尊重的家长,从心里也更加尊重自己。而这种相互尊重而形成的尊重场,才让教师感受到了尊重最可贵的品质。

记者问及一位不相识的中年人对石梅小学教师的感觉,他很感叹地说,太让人尊敬了!

石梅小学已经成为常熟教育上的一个品牌,而校长与教师的内在品质,正是锻造这品牌的生命张力。

(原载于《创新教育》,2011年第4辑。)

(收入《校长的谋略与品质——20所名校的发展之道》书中,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