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肥城白庄矿学校报告会 回响(五)
山东泰安肥城白庄矿学校报告会 回响(五)
作者:邱绪岩 等老师         更新时间:2014-01-02

陶继新教授报告的体会

 白庄煤矿子弟学校  徐朝阳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书的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而今,听了教授的报告,我更加体会到这一点。

   读书能够荡涤浮躁的尘埃污秽,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灵气,甚至还可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读陶渊明的《饮酒》诗,体会“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那种置身闹市,却人静如潭的境界,感悟作者高深、清高背后所具有的定力和毅力;读世界经典名著《巴黎圣母院》,让我们看到如此丑陋的卡西莫多却能够拥有善良美丽的心灵、淳朴真诚的品质、平静从容的气质和不卑不亢的风度,他的内心在时间的见证下折射出耀人的光彩,使我们在寻觅美的真谛的同时去追求心灵的高尚与纯洁。对于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而言,读书是最佳的润滑剂。面对苦难,我们苦闷、彷徨、悲伤、绝望,然而我们可否想到过书籍可以给予我们希望和勇气,将慰藉注入我们干枯的心田,使黑暗的天空再现光芒?这就是书的魅力。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一位伟人讲过的。多读书,多有知识,同时就拥有力量、财富。 在这个知识竞争激烈的时代,没有文化绝对是不行的。那么,读书对教师来说,已经不单是一种爱好了,更是一种需要.教师不读书,学生怎样,国家怎样,我们无法直接断言,但可以肯定,他的话不能说得那么'大声",尤其是在教育学生。教师读书既为提高自己的修养学识也为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提高。

我们教师读什么?作为教师在钻研本专业的基础上,广泛涉猎当然是最好的选择。我们教师怎么读?我想一定要做笔记。很多读书大有收获的人共同看法就是不忘读书积累。作为教师,不仅需要读书陶冶性情,更需要教师读书了解国内外的教学改革动态,学习名家的教学思想,优秀的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在教学中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让学生喜爱的充满人魅力的教师。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读书更能回报你的事情了。每本书都有她的精华,舍弃糟粕,吸取精华,会变得明智聪慧而豁达;也能提高自己的思想与素质,也能让自己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水平。如果你有时间有空闲就读书吧!如果你没有时间没有空闲就挤时间挤空闲读书吧!再没有比读书更能让一个人神情淡雅、从容自如的了!

读书与思考

   白庄煤矿子弟学校学校  周建英

听了老师的报告,使我受益匪浅,不仅给我以深深的启迪,更多的使我感到深深的不安和自责。  

老师所介绍的成功人士,不管是淡泊名利的李秀伟,生于忧患的孔范令教授,还是恬淡自然的朱永新市长,学养深厚的于漪,无一不是爱读书之人。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读书背书的的沈红旗。他安于物质生活的清贫,但是他的精神生活却是那么的丰富,他的人生是那么的有价值,有意义。背书读书是他生命的快乐。比之,自己生活的价值就降低很多。

“读书是生命成长的必需”这句话真是经典。我们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其授业的资本是知识,知识的来源是书。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想想自己就是其中不称职的一份子。我只是局限于把课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未想过想外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其实也是自己懂的太少了。想想我的学生长大以后会怎么看我呢?真是汗颜,所以我真的要多读书,让其成为完善人格,拉长生命的途径。

我们不光要多读书,还要勤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不思等于没读。我们要让书中的思想 、书中的精神溶于我们的意识,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另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让师生共同演绎学校文化。“弟子不比不如师,师也不必贤于弟子”学生的潜力有很大的弹性,看我们怎么去引导。我们不能成为“马斯特罗床”的始作俑者。看老师所讲的那几个小奇才,他们之所以与众不同,并不是他们聪明,智力超群,而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万般皆下品,只有读书高”在老师的启示下,我真正的理解其深意。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将读书视为生命之最。生也有涯,而学无涯。读书会使我们的有限生命更丰富多彩,也使我们真正做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教授报告有感

白庄煤矿子弟学校学校  朱逢莲

一、丰厚的文化底蕴

教授的开场就使我为之一振,他的语言风趣、幽默,开场使用《论语》中的古句引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教授的报告吸引了我,但真正吸引我的是教授的丰厚的文化底蕴,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

二、读书的重要性

听了教授的报告,我深切体会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只有多读书才能定心,只有多读书才能丰富我们的人格、拉长我们的生命,只有多读书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读书对于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读书和教学相得益彰,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教学如有神”,才能使你知识渊博、虚怀若谷,使你的人格得到升华。

三、读书的方法心得

平时我读的书很多,也很杂,自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增长自己多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及时地了解大千世界。但听了教授的报告,才感觉到自己的读书内容不对,方法不适,所以自己的所得非常少。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提高自己,对于读书,不能只读故事性的,不能只看表面。会读书必须去背书,才能用好书,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四、相信学生潜力无限

从陶教授的所举事例中,我感觉到了孩子的潜力无限。以前我总认为孩子们小,许多事我都包揽了,但从“老咪”等人物的事例中,我感觉到了孩子们有很大的潜力,我们作为孩子的老师、孩子的父母,我们要尽自己的一切方法、手段去激活,让他们能够得以展现。

教授说:最庸俗的人是不爱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无能的人是不会写作的人。我觉得教授的这段话像是针对我说的,为了自身、为了学生,为了不让自己成为庸俗、可怜、无能的人,以后要多读书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

陶继新老师报告有感

白庄煤矿子弟学校  张桂苓

  开学已听三场报告,场场精彩,各有千秋,也许自己是个懒惰又迟钝的人,对于读书,前两场使我心动,而老师的一番话使我行动了。心动不如行动,无需过多的溢美之词,这就是魅力所在,再多的感受只有付诸于实践才是真。
  教师是文化的代言者与传递者,而我却贫瘠如沙漠。自开学始,学校就提出教学相长,但我却迟迟未动,最近跟学生一起诵读,好像又重回学生时代,感觉很快乐。“逝者如斯夫”,我也一直报怨时间如流水,哪有功夫去读书,晚上回家等孩子睡后,几次想读书,又被懒惰心理占据。终于拿起一本经典,一头钻了进去,宁静惬意,原来读书的美好时光又重温。我已浪费了很多时间,它是那么地匆匆而又不经意地离我远去,读书在嘴边喊了又喊,良好的开始是那样的艰难,不知自己是否能持之以恒?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切又会付诸东流,也许这就是不成功的原因吧!总想找捷径,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不能坚持不懈的始终如    一,其实站在台上也很简单,只要去学去做。
  听老师讲到一个个被他采访的人物,被他们高尚的情操所感动,才发现自己心灵需要洗涤,疏离浮躁系文化升值之根,老子曰:“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听了淡泊名利的李秀伟,学了生于忧患的孔范今,方知什么是大家,不经历风雨就想见彩虹,蓦然回首,真有些痴人说梦,特别是在教改中,要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只有当自己的文化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切才会迎刃而解,孔范今教授尚且面壁十年读书,何况是我们,心如止水,恬淡自然去读书吧!
           陶继新教授报告有感

      白庄煤矿子弟学校 何敬容

十月十四日,星期一,我校全体教师及兄弟单位的领导老师都有幸听了陶继新教授的《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的学术报告,四个小时的报告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力。
    第一,正与教授来作此报告的目的一样,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读书对于一位教师的重要性: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读书多了,便会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肯定会赢得学生的佩服与敬仰,更重要的是能把学生带到一个更高、更深、更有广度的知识领域。这是一位高水平的教师所具备的重要素质,同时,这也是我个人身上最缺乏的,自己以前甚至在碌碌无为、虚度年华.因此,我听了教授的报告很后悔,以后我要多读书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为了期盼以后的里程能有些精彩。
    第二,我深刻认识到了经典的无穷魅力,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会加强对学生的经典诵读,做到每天必读、每天必背,《三字经》、《唐诗》、《论语》等等,我准备每天抄写在小黑板上,见缝插针,利用课前、课间的时间,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我还会根据学生情况,争取各位家长的配合,让家长在家里读经典名著给孩子听,让学生在经典名著的熏陶中成长。
    第三,我后悔自己以前无为的生活,即便是从现在开始读书,也存在很大的障碍,也有永不可弥补的缺憾,但现在很庆幸,我的孩子还不到一岁,从现在开始抓起,应该为时不晚。
    非常感谢陶教授带给我们的精彩报告,让我们受用终身。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们全校师生期盼教授的再一次洗礼。

读书从今天开始

                 肥城白庄矿子弟学校    肖秀娟

听取了教授的报告《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心里很不平静,实在有一种吃惊,那是怎样的一种气质啊!朴实、风趣而又那么平易近人!已经到了中午的1200,教授依然平静自若,似乎想一下子把他所知道的告诉我们!

第二天,我把听报告时的记录拿出来,认真地看了又看,却发现教授所提到的十个方面竟然不能完全理解,当时可是听的明明白白的,为什么突然就不明白了呢?我们与教授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我们与当代教育的差距到底有多远?难道真的到了一种非学不可的地步了吗?

“兵贵神速”,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孔子,介绍了《论语》,介绍了莎士比亚,赶紧到图书室里借去,当我气喘吁吁地借书时,管理员的回答更让我吃惊:大部分书籍已经借出去了!由此可见,昨天的报告确实给了老师们心灵上的一个触动,大家都要开始读书了!说到读书,说实话,原来也确实读了不少,并且经常买书,也订过一些,那些书大部分是一些现代杂志,也从中得到了不少做人的启示,了解了不少当代人的心理特点名气,包括事业观、价值观、爱情观等,真正的名著却是读的少之又少!教授说读书要“取法乎上”,要读一些经典,这种想法不是没有想过,而是根本读不进去,现在看来,读不进去的原因只有一个——我们的水平确实太低了!与世界级的大文豪,我们无法与之交流!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对于语文教学、语文阅读理解地不是非常透彻,但我知道,读书对老师、学生总不是一件坏事,不仅要读书、而且要多读书、读好书。听到教授说到奇才少年在高层次的读书中横空出世,我似乎感到了一种欣慰,我们做教师的经过洗脑以后,将来受益的是我们的孩子啊!或许,我们受环境和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培养出象黄思路、老眯或曦曦那样的神童,但是总会有一定的提升吧!

谢陶教授今天的教导,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二十多年,我们多在这种无目标中度过了,今后,我想我们学校的老师扪总会有一个新的梦想吧,也一定会把读书当作一件乐趣吧!

 

陶继新教授报告有感

 白庄煤矿子弟学校 刘  

1116,北京教育报社记者陶继新教授来我校做了一次题为《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的报告,报告长达四个多小时,这期间陶教授温文儒雅、侃侃而谈,以大量的真人实事论证了读书的重要性,令在座的每一位教师都为之震撼。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老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触:工作之余,繁琐小事占据了我们宝贵的读书时间,让我们忽略了读书的重要性,也失去了提高自己的大好时机。

常言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多读书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知天下。多读圣贤名家的经典之作,就是与他们作精神上的沟通和交流。就是继承他们的精神遗产,享受和吸收他们多年的思想精髓和精神结晶。所以读书是升华自己的最佳途径。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只有多读经典之作,才能提高我们的思想品位,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让自己达到一个崇高的思想境界。

孔子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承担起这一传道、解惑的重任。所以读书对老师而言,尤为重要。只有读书才能让自己变得博学,只有博学才能给学生营造出一个高雅脱俗的课堂氛围,才能以自己渊博的知识给学生稚嫩的心灵以启迪。所以,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带领学生和我们一起多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我们生命成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听教育专家陶继新教授报告会的体会

 白庄煤矿子弟学校    秦丽

我很荣幸的听到陶继新教授的报告,他那抑扬顿措的措词,他那文思泉涌的美丽的语句,如涓涓细流,流入我的心中,他不出户,知天下,他博学多才,源于他的好学、勤学、读书之多,读好书,读经典书之多,如高山流水,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那种精神境界,让人感觉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

的确,读书成为生命成长的需要,我们一般人成长必需需要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作为老师是文化人,老师的成长关键是读书,因为我们不仅是读书者,也是育人者,也是道德者(授业解惑、完善人格,生也有涯)

在今后的工作,我们如何有一个亮度,关键是读书,因为读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格力量,一个人的修养,它可以使你华丽的尊重。“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种境界,也源于读书、读书、再读书。

一个人一旦拥有了文化,在哪里都可以挥洒自如,通过陶教授新采访的几个安全,就证明了这一点。一个人,一旦达到了一种境界,一种高雅的境界,他这个人本身发展,还要求别人发展,我自己的国家发展,我还希望邻国的国家发展。

学习是件有意义的事,但不要盲目、盲从。必须要给自己打好一定的文化功底,不然,很有理论学校研究,若不认真读书,将永远背不好课,不要死钻教材,要活学活用,要形成自己的思路,自己的特色。为什么讲科学生昏昏欲睡,那就缺少一种文化底蕴。我们要学习、学习、读书、读书、再读书!通过学养深厚的于漪,我感受更深刻,他们那种教学术时时在叩开着学生的兴趣门扉,他达到了一种境界: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而且还很有艺术特色。

我们不仅要多读书,同时还多练习书写,因为什么都有个练习的过程,有之则必然,无之则必不然,我们不但要多读书,多练笔,还要多写读后感,它会让你在读后感的诚信人格“自首”与“反思”中升华,让你学会思考,如何会思考,怎样思考,思考与读书同行,是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也!成功的秘诀就是文化与思考。

教授给我们指引:奇才在高层次读中横空出世,唯有多读书。

我感慨:我们的先人不光读书,还有背书,但我们现在的人呢?……

这难道不值得我深思?……

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终生的幸福,让我们行动起来,读书吧!练笔吧!每读完书后写份读书感吧!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写完读后感后,同时民更感激我身处的这个教学校园环境,是学校的领导给予了我们这次有幸的好时机,一次又一次聆听了名人的报告,没有你们的机会给予,我哪有今天这般思想的变革,犹如回收到了的学生时代,那时候多爱读书呀!而今呢?……是在校领导的指引与机会的给予下又得以回到读书时代的!我感激!我更感恩!同时我愧疚……

今后我会充实自己的,同时对待什么事不管别人怎么说, 要干就干到底,如同我所看到一篇文章《角色》中的一段话:“如果你爱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命运赐予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

 听陶继新教授报告有感

               白庄矿子弟学校    张秀清 

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想教好学,就必须知识渊博,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而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同时读书还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使我们变得儒雅华贵。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老师说:“读书破万卷,教学若有神”,的确如此。如果一个教师不读书,语言匮乏,只是单调,将很难讲课讲的挥洒自如,妙趣横生,也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一点我在教学中体会很深.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通过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深深的体会到,由于近年来读书较少,过分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其他书籍的阅读和博览,知识面较狭窄,除了那点专业的数学知识以外,其他的已经知之甚少。即使以前写过得也忘了很多,有时想把自己教学中的所思所想整理出来些个随笔,都感到力不从心,记得刚毕业时写个论文,写个随笔感到很轻松,也有话可说。通过听陶继新教师的报告反思自己,发现自己读的书太少了。没有知识的积累,脑子里没有东西可写。因此,为了使自己的思想不落伍,教学上再上一层楼,我决心从现在开始多读书,多好书。以此来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老师说:“读书要读好书,读经典读名著“,此话甚佳。一本优秀的作品,一片品位高的文章,它能给我们的生活指明前进的方向,它犹如黑暗里的明灯,时刻给人们指明方向,同时也能激励人们积极向上,生活有目标。而常看一些低劣的作品,他会使人么们的思想颓废,因此,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多读一些有较之高层次的文学名著,同时教学重要博览群书,多花一些时间去写作,随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写读书笔记,加将自己的所思所感随时记录下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基石

白庄矿子弟学校   王磊

     1114,在我校多媒体教室我有幸聆听了陶继新教授“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的报告会,真是获益匪浅!读书是我们教师生命成长的基石,是授业、解惑的基石。“取法乎上”乃读之“众妙之门”,通过读书,可以拉长生命,在竞争激烈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

一、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是教师 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师的基本职责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尤其是今天我们面临着新一轮的课改,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效仿,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也要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社会和国家的意识,使他们具备个各种优秀的品质和扎实的技能。这就需要教师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正如一句话所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而这桶水必须是一桶时时更新的活水!教学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教师如果知识功底深厚,即涉猎广泛,又有专长,既掌握扎实的经典知识,又了解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动向、新成果,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成为师生共同交流、共同成长的乐园,才能使自己成为学生所渴望的睿智博学、风趣幽默的老师,才能使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二、具有广博的指示,才有利于形成完美的人格。高尔基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诚实做人,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由衷的赞赏别人的劳动成果。人的知识愈多,人本身也愈臻完善。教师是学生心目中完美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的楷模,没有广博的知识做基础是难以成就的。

    通过陶老师的报告,我真切地感受到,要成为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老师,要成为具有良好师德和人格魅力的老师,要成为充满爱心、富有创新精神的老师,必须要做到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

为了真正做到多读书,现在在我们办公室里掀起了一阵读书高潮,我们借办公室中闲置的黑板每天抄写一句《论语》和一段《三字经》,每天背诵。我们将坚持下去是自己成为学生的楷模之师!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