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布道者”――陶继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布道者”――陶继新
作者:江苏省姜堰市王石中心小学         更新时间:2014-01-02

成都会议时,郭秀云校长说,看我侧面,很像陶继新老师,这让我对老师多了几分好奇,也在心中对其形貌进行了素描,琢磨着他很有些像李镇西那种模样的学者,矮矮的、精瘦的一位小老头,一副深度眼镜后面透露着智慧的眼神。

山东的教育文化考察之旅,让我有幸零距离接触了陶继新老师,目睹了这位根植在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上的,一位博学多才、温文尔雅的学者风采,聆听了他精彩的讲座。

227用完晚餐,我早早来到济南市石榴红大酒店会议室,帮着布置会场。窗外,雪越下越大,我很有些担心,陶老师离主儿挺远的,不知能不能准时赶到。

同行者三三两两走进会场。这时,宾馆服务生领进一人,身着风衣,肩头斜挂笔记本,标准的山东汉子体型,面上带着和善的笑容,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儒雅之气。尽管不是想象中的模样,可是双目一对视,我们立即彼此认出了对方,握手寒喧后,李主任赶来了,大家又再客气一番,简短地聊了几句,就开始准备讲座了。

老师的讲座是带了课件来的,会场上偏又没有这样的设备,老师一再表示歉意,说自己不够小心,没有了解情况,影响大家听报告的效果和兴致。谦和、诚恳的态度,没有一丝做作。从见面相识,到送他回家,简短的时间内,老师身上始终弥散着学者的谦谦君子之风,和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

老师倡导读书。他认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读书是生命成长的必需,可以拉长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他说,读书可以让我们远离浮躁,淡泊名利。从淡泊名利的李秀伟、潜心研究古代文化经典的李兰铎,他谈到了恬静自然的朱永新市长,从心如止水的杜明远教授、学养深厚的于漪、锐意改革的韩兴娥,谈到了腹有诗书的苏静老师,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读书让我们变得智慧、宁静而又祥和,让我们远离了追逐名利的浮躁社会,有一片自己的净土和乐园,让我们陶冶身心,怡养性情。忙碌是懒惰者的托词,智者善于运用时间,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和追求。黎志新老师任教高三毕业班,其忙碌和劳累可想而知,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就在电脑上写下自己的教育故事、她的感动、好的兴奋、她的忧怨,出版了专著《心灵夜话——黎志新教育随笔集》、《读书笔记》、《教育论文》。沈红旗的人生秘诀:学会傲慢,让我敬佩不已。一个个读书成才的故事,包括那些奇才问世的故事,给了我们许多启迪。老师认为,他的“善待他人,发展自身”,既是自我的善良本性,又是来源于古典文化的滋养,在他的心目中,善待他人是美丽的,他不陶醉于别人的赞美,也不计较别人的反对,保持心灵的一处净土,快乐就在其间。“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种知识分子恬静的心态,儒家思想的人生哲学,学者的宽广胸怀,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塑造了一位山东汉子的儒雅风范,让我心折之中滋生许多慨叹。

他的座右铭:“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又让我们体会到一位儒家学者的另一重境界。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书思考,“取法乎上”,寻找“道法自然”的境界,提升思想品味,影响更多的孩子。这种思想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位学者渊博的学识修养,更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的布道者”,一位秉承了孔子遗风的学者形象。

老师无法挽留我们,只好依依惜别。第二日,大雪封路,老师很是担心我们的安全,多次打电话与我联系,与泰安方面联系,唯恐此行让我们留下什么遗憾。这更增添了我对老师的景仰和敬佩之情。

200633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