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陶继新
聆听陶继新
作者: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张桂玲         更新时间:2014-01-02

随感一:胸藏万江凭吞吐,言有千钧任翕张

以前看到陶继新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通常是在各大报刊,在教育在线,却始终未见其人。今天,我终于有幸聆听了他的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专题报告,让我有幸见到了先生其人,也第一次真正领略到了他独具的风采和魅力。他的报告,有开窗放入大江来的磅礴,有胸藏万江凭吞吐的大气,也有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开阔。整整一个上午,但见会堂内座无虚席,异常安静,所有的听众皆被先生见解的精妙,思想的深邃,脱俗的谈吐所深深吸引和陶醉了。我更是用耳,更确切地说是用心,聆听了先生这场精彩的报告,生怕漏掉其中的一个字。

离主席台不算很近,但依稀可以看得见先生略显清瘦的脸庞轮廓,可以想象得到他深邃的眼神和神采奕奕的面容。我想,每一个被文了的有的人,你都会看到文化在他身上所留下的印记,那便是这个人神韵所在。中国画讲究布白,书法笔法中讲究飞白,这布白和飞白中中,留给我们的便是一种想象,一种高远,一种悠然恬淡。这个中讲究的就是意境。而从一个人的眼神中,从他自然流露出的精气神儿,你同样可以读到一种,读到他的心性修养和精神境界。在听众爆满的会堂里,我无法近距离清晰地看到先生的面容,但却聆听到了他抑扬顿挫的声音,时而低沉,时而激昂,时而婉转,时而高亢。我一样可以想象得到先生大气而激情涌荡的神情。不记得是谁曾经这样说过了:一个人坐在这里,你看到的不只是这个人,而是这个人所读过的东西的总和。他的大气来源于他对四书五经的熟读精思,他的激情缘于他对经典文化所怀着至深之情。而先生之所以能用渊博的知识感染着我们,以浓浓的情感熏陶着我们,以恢宏的气度影响着我们,任何人都不会怀疑他丰厚的学养!而其学养之丰厚,则得益于其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得益于他取法乎上的博览群书,得益于他对中国经典文化的烂熟于胸。所谓厚积方能薄发,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先生本身就是最好的例证!在我们惊叹于陶先生信手拈来的生动事例,也折服于他纵横开阖、旁征博引、谈吐不俗的个人魅力时,不难想象得到几十年来他因读书而乐以忘忧,因读书而胸襟开阔,因读书而心灵丰富,因读书而让生命厚重起来的点滴积淀,想象的到他对书籍尤其是经典书籍矢志不渝的钟爱和痴迷!-——在报告中,先生无限深情地说:20多年来,我舍弃了很多,但我始终没有舍弃读书。这,便是其人格魅力的奥妙所在。

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陶先生胸藏万江,所以能吞吐自如,妙语连珠;陶先生胸怀万壑,所以能挫万物于笔端,任其翕张,滔滔不绝;他那富有磁性而优美的男中音至始至终萦绕在会堂的每个角落,深深地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位师生,扣击着每个人的心弦!大哉,陶继新,这样的报告留给我们的是一块流淌着诗意的栖居地,是一方碰撞着智慧的乐园,是一座享受着幸福的殿堂。

己欲达尔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发展自身,善待他人。陶先生的人生格言,正是他人格的生动写照。他人格的形成,正是取法乎上的阅读,是在经典文化中长期熏染后的历炼与升华。因此,聆听陶继新,你会感觉陶先生就是一本书,内蕴丰厚的书,让我们翻阅不尽读而忘忧的大书。

随感二:我的目光随着你看风景

一个上午,先生以身为记者所独具的敏锐洞察力和善于发现与捕捉美的眼睛,以开阔的视野,独特的视角引领着我们走进全国一个个优秀教师和少年天才的魅力世界,那是一方方异彩纷呈令人惊叹的精彩,是用厚重的文化滋养出来的一帧帧美丽风景。

当一个个我们熟悉或不熟悉的名字从陶先生口中粉墨登场时,我惊叹于他所采访人物的范围之广,以及其访谈之深。他总是能透过言谈,而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捕捉到人物人格的魅力和精神世界的灵光与美丽。追随着先生的视线,我了解到了早有耳闻但并不熟知几个人物,如淡泊名利的李秀伟,他在命运的关隘处对虚荣、名利与常人难拒的诱惑面前所毅然决然做出的几次人生抉择,不得不令如我辈般浮躁世俗的人肃然起敬!何谓视名利如浮云?李秀伟的事迹就是最生动的诠释!面对这样的大智大勇者,我们不能不羞愧于自己的浅薄无知与庸俗不堪。

先生如数家珍般谈起游刃有余的刘振东、心境平和的李兰铎、锐意课改的韩兴娥、刘建宇的哲学数学,读书背书的沈红旗,那感觉,就像是先生手执一柄仙杖,轻轻一点,就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美丽的窗,赏之,是一种享受。他们的名字,在听先生的报告之前我都是陌生的。听着听着,不禁惭愧起来,虽经近来常以游弋于网络而自喜,并以网络一族而自居,听到先生把一道道绚丽的风景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才意识到外面的大千世界是我永远都看不完的精彩。也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其实是何其孤陋寡闻,在狭小的视野之外,原来还有那么多自己不曾读到的精彩……

先生讲到锐意改革的韩兴娥的事迹时,给我的触动颇深。反思自己,也曾有对一篇篇课文按部就班一天天一年年教下来的语文教学程式心生厌倦,也想过应该寻求一条更有活力的让学生乐学自己也乐教的新路子,然而最终却成了永远的没有付诸行动的想法,成了只是一闪而过的永远的念头,所以,到现在,也只是停留在原地踏步走的僵化的教学起点。一名教师的知识含量的多少,便决定了他能走多远;一名教师能走多远,便决定了他能带自己的学生走多远。其实自己之所以没有将念头付诸实施,除了缺少胆识与魄力,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便是底气的不足啊!底蕴的浅薄,文化底气严重不足的我,又能走到多远呢?听了先生的报告,我更确信,这确是一条伟大的教育定律!!

早在心中景仰已久的朱永新市长,以前佩服的是他的深邃和睿智,是他的激情与诗意,却没有看到其恬淡自然的一面。而先生,却为我们呈现出了作为大家风范的朱教授性情中的恬淡,心境的高远。再看先生眼中的杜维明教授,是新儒学代表人物,同时更是心如止水的君子;名声斐然的于漪,最值得称道的是其学养的深厚;奏起写作欢快乐章的黎志新,我知道她网名曰沁心荷,是在线教师随笔专栏中一朵明艳而清香悠远的荷花。由于经常去在线,算是了解较多的一位网友,也早已读过先生为她所写的长篇报道,当时的羡慕之情而而今犹在。所以听到先生谈起,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今日再听,才感到这决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因为有了黎志新的出色,所以有了先生洋洋洒洒的不吝笔墨;还有乐以忘忧的张万祥、韩军的深层思考,腹有诗书的苏静等一个个教育界的风云人物,原来都已成为陶先生镜头中的美丽,笔下的风景。

先生,无愧于传播美的使者之称,也无愧于文化桥梁的焊接者之美誉!

谢陶先生,我知道,从此,我的目光将随着你看风景。随着你看风景,我愿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种一株读书的常青树,营造一片属于自己的风景。在这道风景中,我愿捧起经典,与孩子们一道,走进绚丽的经典世界,一起分享那一份份久违了的精神大餐!(2006.3.19)

随感三:对中华经典文化宗教般的情怀

从整场报告来看,先生对中华经典文化是怀着一种深沉的宗教般的情怀和深厚感情的。

不论是谈自身的成长历程,还是谈那一个个横空出世的少年天才的成长故事,黄思璐、曦曦、老咪,先生都在以有理有据的论证,以雄辩的事实,向我们诉说着经典文化的无穷力量和魅力。

先生为我们展现出关于罕见奇才老咪、千手观音黄思璐、走向世界的东方女孩曦曦等几个天才少年真实故事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当他们的几则日记时在屏幕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满场一片唏嘘之声,一样的讶然,一样的震撼,一样的难以置信。且看老咪的那则日记吧,语言的老道,文采的飞扬,意境的高远,思维的开阔,想象的奇特,底蕴的深厚,令你不得不深深折服!这哪里像出自一个小小少年之手?!

先生籍此告诉我们,天才的成长,离不开经典文化的滋润。

天才的阳光,就是经典文化。

天才说: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而事实是,生活中我们有多少人扮演了或正在扮演着遮挡天才阳光的角色啊!

关于天才成长的话题,曾经一度使人们争论和关注的热点,先生为我们展示的,是几位在经典的圣水浇灌下健康成长起来的天才。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他们心性的修为,人格的成熟,面对掌声和鲜花面对世人不断追逐的荣耀时,心态的恬淡和从容。我觉得,这才是老咪他们的最可贵最难得之处。作为成人的我们,却往往陷在名利的诱惑欲望的沟壑中不能自已,陷在一些蝇营狗苟患得患失中失去自我,它们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自己的短视与渺小!

先生在用事实向我们证明:是经典文化的滋养,使他们脱颖而出。我们大多数人,之所以平庸,不是因为没有这个潜能,而是因为我们没有充分地去开掘出来。

纵观老咪们的成才之路,如果没有了他们伟大的父母在早期就注重了凭借万卷诗书,持之以恒地给他们的大脑输送精神的经典养料,开掘出了他们内在的潜能,很难说会有今天的奇迹了。

奇才问世的教育启示,不能不说是经典创造的奇迹。

由此先生谈到古今成才的反差时,怀着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悲悯情怀对我们说:中国的古代,跟孔子同代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有孟子、荀子、老子、墨子、庄子、孙子、韩非子等等这都是世界一级的大思想家,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中国在任何时代再没出现这些大思想家。……但是现在没有了。为什么没有了?因为我们先人是取法乎上,我们的今人是取法乎下;我们的先人一开始就是学《四书五经》,我们的今人一开始就学上中下,左中右,到研究生不懂《论语》,不懂《老子》的人大有人在,我们的文化浅薄到了这个地步,怎能有高水平的民族文化素质?”“我们要在他们记忆的黄金阶段,给他们最精粹的精神食粮--经典文化,我们也算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之事。孩子的潜力太大了,苏静用8个月塑造了一大批诗人;韩兴娥的学生用两个周就学完了所有的教材一学期,他们学得这么好,考试成绩也这么好,原因是他们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了经典。听得出,先生的大声疾呼,是怀着一种深沉的宗教般的情怀!

对照自己,除了出于喜欢而多背诵了几首古诗词外,除了出于喜欢读了几本古今中外寥寥可数的几本书外,还经常沾沾自喜,然而对孔子、庄子、老子、墨子等一代大师的经典之作,我又能说出来几句呢?作为语文教师,作为以喜欢文学自诩的我,不禁汗颜,惭愧,不安起来……

错过的岁月已然错过,但学习永远不嫌晚!于是告诉自己,今后的日子里,我将把对经典的学习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弥补从前错失的美丽。——学习,就从现在开始,跟儿子一起,跟我所有的孩子们一起……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