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书中感受幸福
在读书中感受幸福
作者:淄博温泉中心小学         更新时间:2014-01-02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者朋友,你喜欢读书吗?喜欢读些什么样的书?古典的,现代的;亦或经典的,畅销的;再或国内的,世界的?你读过《论语》、《老子》、《史记》吗?你知道莎士比亚、尼采和雨果吗?你对读书有着怎样的体悟与理解呢?在读书时,又持有一种怎样的心态呢?近日,山东教育社总编、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陶继新教授做客淄博,与张店区教育战线上的骨干们近距离地畅谈怎样“读书”。

博览群书:取法乎上,得乎其中

在陶继新看来,读书是人类生存的必须,是获取文化最关键的途径之一,正像人需要吃饭、休息一样,这是必须且必要的事情。作为教师,他认为,其既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文化代言人和传播者,又应是道德的完善者,而要做到此点,多读书、读好而无疑是教师存在和发展的必须。

孔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也就是说,君子吃饭未必太好、太饱,居住也未必太好,但是你要认认真真做事,同时要向比较有道德的高尚的人看齐。惟有这样,才算好学。我们在读名著的时候,也有这样一种感觉。比如读夏洛特·勃良特的《简爱》,我们从中充分感受到了简爱的那种善良、质朴、坚韧,远远比受上十天、八天的空洞的思想教育,要起作用的多。“如果我们学圣贤之书,和圣人进行对话的时候,自身的道德修养也会得以提升。因此,从读书中来完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有句古话:“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高层次的文化阅读,能达到从一当十的效应,其作用等同于拉长了人的生命。如果一味寻求好奇,读没有太大文化含量的图书或报刊,即便是读上终生,也只能在文化的下层上徘徊。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故而,‘取法乎上’应作为读书过程中的取舍标准,同时,其也是用之万事诸物皆通的‘众妙之门’。”教授还规劝在座的教育骨干们,读书不仅要精而深,而且要广而博,教学以外的文学类、美学类,甚至经济类等方面的书都要涉猎。“如果说教育只是整个文化的一个分支,我们不从整个文化来窥观教育,就有可能误入‘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一种彷徨状态。”

对于有些教师抱怨没有时间读书,教授给予这样的解答:我想是你没有寻找读书的时间,没有充分认识到读书在你教学中的重大作用。我们写教案确实需要很长时间,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样日复一日地写下去,你还是在写别人的东西,即使花了很长时间,仍不是你自己的东西,形成不了你的个性、你的风格。因此,从现在起,你不妨每天拿出半个小时读经典,一年之后拿一个小时,两年后拿两个小时,这样你的读与教,就会步入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孔子有一句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我们现在仅仅是看到目前能够胜任教师工作,实际上晚上十年、八年,乃至于更短的时间内,就很难再胜任这个工作了。

经典诵读:不出户,知天下

常言道:“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教授认为,学子们要成才,经典阅读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而且,时机越早越好,文本越文越好,内容越深越好,方法越简越好。他举了一个关于鲁迅劝读的例子:20世纪30年代,一次鲁迅先生答左翼作家问。那时的青年作家很崇拜鲁迅,问:先生你文章写得这么快,这么好,有什么秘诀可谈吗?鲁迅回答得很幽默:如果有秘诀可谈的话,作家的儿子肯定成了作家,他肯定会传给他儿子。鲁迅的儿子海婴也没有成作家。他又说:那些作为技法的话都是骗人的鬼话,惟有多读多写。

对于中国的经典著作,教授倡导诵读结合的方式,也即古人所讲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针对有教师提出的“我们已经成了教师,背诵对于我们,还有多大的价值”的质问,教授认为,诵读这种古代盛行,甚至被有些人认为没有价值的学习办法,仍是当今我们学习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古人在最幼小的时候进行背诵的过程,犹如其整个文化成长的奠基工程,这太重要了。另外一点,我们对一些经典的作品,在看了一遍、两遍、三遍,乃至更多遍之后,未必能够知道它的要义,但是背诵之后,则是两个天地”。之所以有如此深的认识,他有着切身体悟。

1980年到1983年,教授在曲阜师范教文学与写作。在这期间,他萌生了学习和研究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以及开启了影响至今的中国儒家文化的著述《论语》的念头。初看,只是略有了解;再看,还是知之不深。直至到了山东教育社工作之后,还是感觉对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没有知其真义。2000年,他采取了一种最原始的办法,即把《论语》当中他认为最有价值的、占《论语》80%篇幅的内容进行背诵。结果背诵之后,“我感觉孔子的哲学思想,已开始驶入我心灵之中。对孔子的感知,完全是从多元的角度来进行的。而且,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当代的大教育家的思想进行比照,就会有一个特殊的发现,那就是当代西方最伟大的教育家的许多所谓的创新思想,都可以在孔子那里追溯到源头。”

只读中国的圣贤之书,教授认为还不完备。老子有一句名言: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即我们需要了解的世界,应该是多方面的。而阅读外国的经典作品,应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因此,对外国经典他提倡博而广的阅读方式。“我们老师要具有世界文化的眼光,而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眼光,故而,我们不仅要背诵中国的经典作品,同时还博览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品。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实际上和马克思同一时代还有一个大哲学家尼采。把他们的作品拿来品读,其异常丰富的内涵,不仅仅会让你了解一些知识,更会获取一个窥观世界的全新视角,你的思想,你的情趣,你的品位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取法乎上’的背诵和阅读应伴随我们一生。老师如果仅仅是备课,看教科书,在这个方面徘徊复徘徊的话,未来肯定会被淘汰。”

熟写勤思:有之者必然,无之者必不然

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来说,读和写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没有大量的阅读,所谓的“写”,特别是“写好”,都不会成为现实。故而,只读不写不行,而大量之写,熟能生巧之余,对读又是一个促进。之于教师,如果写得一手好文章,无疑会在学生中树立威望。否则,将会是一种可怕的现象。因此,叶圣陶先生主张教师要写“下水文”,是很有见地的。

“我们往往把写看得很困难,实际上你跟别人讲一个故事,就如同写一篇记叙文;而跟别人吵架,也可理解为一篇议论文,它不乏论点、论据。因此,我们为什么不写下来呢?我们不但要写,而且要坚持写,笔耕不辍。写作是一种良性循环,越写越想写。而且,在写的过程当中,会收获一种快乐,继而快乐点燃激情,激情激励写作,这样你便会越写越快,越写越好,越好越读。经验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搁置写作,我们要学生写作文,自己必须作出表率来。”教授如是说。

孔子曾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来说明学习与思考相辅相成的辩证与统一关系。诚如斯言。如果在读书、教学及人生等方面,没有及时总结、反思的过程,自身是难以有所突破,进入更高层次或境界的。教授特引用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界享有盛誉的、青岛市实验小学杨屹老师的观点,以佐证明:语文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个体的言语行为过程。一个人言语活动的过程,就是他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是其实现个人意志和生命价值的过程,体现出不同的个性色彩与人格力量。因此,语文不是训诂之学,而是活的思想,是川流不息的生命。她认为,经典名著阅读,虽未必能对学生未来选择职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他们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情感、语文能力,却是长久的、稳定的。学生将由此爱上读书,学会审美,形成对灿烂文化深深的依恋,并具备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终身语文学习的能力。

幸福之旅: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人生的快乐指数,主要取决于是否拥有平和的心态。老子有曰:“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作为人师,一旦浮躁,就很难有定心,此为大忌。而读书,则可以因宁静而致远。在教授的个人网站首页上,循环出现着“善待他人,发展自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句话,前者为其自我修身成长的概括——善在心中,便有了心灵的一片净土,乐亦自然在心中回旋,生命成长便有了一种动力支撑与智慧源泉。后者系言孔子忠道如影随行于己身——劝勉更多的读者走进经典诵读的境地,提升个体思想文化品位,永远追寻美好的东西。

教授对与会者谈了他采访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生导师、儒学研究大师杜维明教授时的感受:杜维明教授对于儒家文化的深入探讨,那种入乎其内的心态,绝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没有一点浮躁,心如止水,完全沉浸于他的儒家文化的精神领域、以致欣然忘食。我感慨于他的执着,他的平静。我经常想,这样的大家为什么能疏离浮躁?我们为什么有的时候浮躁之心盛行?实际上是文化在起作用,是深层次的阅读在起作用。大家尚且如此,普通人更应如是。静下心来好好读一下书,对自己的人生来做一个规划,也即做一个文化规划——我在一年、十年乃至终生,要陆续地读什么书。把认为不可干的事情搁置下,腾出一片心灵的空间安放文化,思考问题,这样,才真正做到老师应该做的事。

“文化,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根本的追求是使人‘文’化,由人文来‘化’人。人只有在学习和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能成为永远幸福的人。如果不读书,就会失去精神寄托,就无法给自己的信仰和灵魂定位,人生自然就会失去光彩。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乃至每一个人,为奠基一生的幸福,就诵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吧,它会给你一生的幸福。”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