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震撼
春天的震撼
作者:姜志彬         更新时间:2014-01-02

2006年的春天,是我来到德州二中的第二个春天。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我的心却早已麻木于照本宣科式的授课讲题,甚至也习惯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尴尬。我再也不会因为讲了一堂好课而激动,更不会因为学生的捣蛋而真正生气。总之,我的手已对世界的事物失去新鲜感与好奇心。 夜深人静梦醒难眠时,我也常想,难道这就是大家所谓的成熟?想想大学时代的教育理想,再看看自身的现状,心里总有些空落落的感觉。但随即又会以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大家不都是这样教学吗,不一样活的很好吗?于是,便心安理得继续做着平慵的教书匠。

      如果不是陶继新老师的报告,我想自己还会在昏昏噩噩的状态下过着优游的日子。陶老师报告中的例子,平日在报刊,网络中早已见怪不怪,总认为都是媒体的炒作。既使有真实的成份,也总认为人家是天赋使然。当面聆听陶老师的报告之后,才知道他们一开始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们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 李镇西和他的导师朱永新教授的教学理论,我在大学时就已经有所接触了。从教伊始,我也以此为指导进行了我的教育教学活动,甚至还写了一段时间的教学日记。然后经受不了成绩的压力抵制不住懒惰的天性,所有的偿试都湮没于生活的繁琐。 而陶老师的报告,则犹如晴空霹雳,当头棒喝一般给人以醒醐灌顶之怨,唤醒了沈寂内心许久的豪情壮志。

      春雷毕竟只是春天的号角,春天的生命仍需细雨轻风的滋润与抚慰。平凡成就伟大,细节决定成败。教师生命的成长需汲取精典文化的营养。陶老师讲环境造就人。同样,书籍的选择就已经决定了个人的文化品位,所以读书要取法乎上,立大志向,方可成大财。

      报告会结束后,我立刻整理了一下陶老师的报告笔记,并发到网上与同仁共享。但我没去写听后感,因为鲁迅先生说过,“人生激动的时候,是不宜写作的”,需要经过思维的沉淀之后,才能理智的分析。

      对于读书来说,任何道理、任何口号都是师傅领进门似的教诲,更重要的是俯下身子,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读起来,在一字字、一句句中积累,在一篇篇、一章章中提高,在一本本、一套套中升华。

      半个多月过去了,我读完了半部《论语》、半部《水浒传》、半本《从批判走向建设》。我不敢说有多大的提高,但不同书籍在相互参照中有了一些以前没有的想法。古人论诗说:“功夫在诗外。”教育系是如此,只有时时跳出局外,方能看自己应走的线路。

   在这期间,我让学生上阅读课自带古典名著阅读,课前齐诵《论语》。虽然,没取得显著成绩;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相信,在中外名著的滋养下,我和我的学生一定会走的更远。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