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
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
作者:东营 洪乐         更新时间:2014-01-02

山东教育社总编,著名学者陶继新先生应邀来我校作了《读书与教师成长》的报告,陶继新先生旁征博引,声情并茂,精彩的报告打动了每一位听众,引起了与会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社会在发展,教学改革在深入,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丰富自己。可是,在当前,一部分教师,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社会责任感不强,不求进步,把工作仅当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是将教学看成是实现自我,享受生活的载体。他们有时也学习,但是被动的;他们有时也读书,但读的仅限于教学参考书。
   
韩愈在《师说》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授业解惑。教师为学生传授丰富深刻的知识,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必然要求教师有丰厚的文化基础和精深的专业知识。二是传道,要求教师不仅仅具有文化上的专长,更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涵养,而文化底蕴与人文涵养的深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由此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而这一切都直接影响到对活生活的的学生灵魂和人格的塑造。所以学者方能为师。著名学者毛志成先生曾把教师分为五层次,说第一层次是大教师,第二层次是好教师,第三层次是教书匠,第四层次是以教谋生者,第五层次是教人误人者。从更高的境界说,教师要成为德行上乘,只能足备之士,就是大教师,没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大教师也就无从谈起。
   
读书对教师而言似乎不是个问题,其实不然,一些教师快餐似的书读了一些,应付教学考核的书也没少读,但有多少人静下心来读一读约翰.洛克的《大教育论》,魏书生的《给教师的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一读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的《尘埃落定》等等,一位高中教师坦诚地说,我一学期读的书还没我学生读的多,接受新知识的广度还不一定赶得上学生,也难怪一些教师的现代知识面没有学生宽广,这是值得我们每位教师深思的。
    当前潜心读书仍然是与时俱进的重要学习方法。静到极处的阅读,也是思绪万千翻腾之际、心声萌动之时,天籁之声,生命之曲,只有在专心于阅读之中,才闻听得真真切切。只有在持之以恒的专心阅读中,才能不断提高教师文化素养。同时要提高人生修养,培养高雅的文化情趣也要读书。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曾说:要想去俗气、去浮气,而增逸气,第一要读书,第二要读书,第三还是要读书(大意如是)。面对当今繁燥的生活压力和异样的诱惑,教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穷”恼,不为名困,不为情惑,不为曲忧,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必须安于我心,潜心读书,这样才能怡养神气,远离恶俗,才能保持良好的心境,不断深积厚采,不断提高自身文化内涵。
   
书籍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滋润我们心田的源头活水。愿每一位教师都读书。

听陶继新报告有感

佚名

山东省教育社总编陶继新的报告有以下鲜明特点:

1、主题明确。就一个主题:人的一生要多读书,读好书。围绕这一主题,他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1)为什么要多读好书(2)怎样读和读什么样的书。他用的论据也是一个方面的,即用自己曾经采访过的大量的教育名家的读书用书事例来证明这一点。
   
围绕这一主题设计的报告思路是:论据充分
,很有说服力。事实上我们的教师只有坚持多读好书多学习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成为优秀人才。我们的学生只有形成多读好书的习惯,将来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高级人才。如果整个社会形成人人多读好书的习惯,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将幸之又幸。
   
这个报告如果能放给我们的学生看一看、听一听,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建议放给学生看。
2、感染力强。
   
这个报告感染力强的主要原因是论据材料翔实。所有论据材料都是自己辛苦采访过的对象,与自己有非常亲密的联系,里面包含了自己大量的汗水与心血,记忆犹新,呼之欲出。材料生动形象,而且真实典型、自然会打动人、感染人。
   
如果我们的老师备课也能备到这个份上,那还用得上备课本吗?这简直是一种能量的自然释放。当一个人真正投入到事业中,事业就是一种最高级别的享受。干事创业也是人的本性的一种反应。

感染力强的另一个原因是:陶总为人和蔼,极具亲和力,极具学者和大家风范。陶继新既当官又是学者,很了不起。
   
我校的语文教学不是尽如人意,按照陶总编的教育理念,借鉴外校成功做法,周密计划与安排,大胆探索与尝试,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会带给我校语文教学的辉煌成绩。不过,不备课、不批改作文,不进教室等做法是不可机械盲目照搬的。要设计对策。

陶总编的报告让师生长了见识,有了榜样。这样的报告多一点,效果会很好。

读书为一生发展奠基

佚名

我们怀着仰慕的心情聆听了山东省教育社总编陶继新老师关于“读书与教师成长”的专题报告会,虽然天气很热,但老师的精彩报告恰似丝丝细雨,润泽着每一位与会者的心田。不知不觉四个小时过去了,当老师说报告结束时,大家都有一种意犹未尽、流连忘返的感觉,都觉着没听够。同时,大家又深为老师渊博的知识、谦虚的人品和宁静的心态深深地折服,大家都有一种相“听”恨晚的感觉。
   
从陶老师的身上,我们又看到了真正研究学问的知识分子的独特品质,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就像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特别是在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泛起的当今经济社会,能像陶老师那样主动辞官,不为名利所动,潜心研究学问,能守住一份宁静的人真是不多,他的品质更是难能可贵。
   
老师渊博的知识征服了我们大家,古今中外名家——莎士比亚、托尔斯泰、但丁
------当今教育名家——李镇西、韩军、苏静------等侃侃而谈,老师对他(她)们就像老朋友一样了如指掌,使我们如沐春风,耳目一新。老师所讲的事例全部是亲自调查的当今一些教育名家和工作在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以他们的实例来现身说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教育意义。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黄思路、老咪的成才过程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他们的事例充分说明了“读书对于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性”。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饱读诗书的人,他的气质、谈吐、风度和思想也非常人可比,可以说读书是为一个人的终生发展奠基,读书可以使人精神愉悦、人格高尚、心理健康,难怪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老师说:“我们应该把读书作为生存的必需”。人生活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格不断提升的过程。
   
老师又给我们读书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例如:以外国经典阅读为主,中国经典诵读相结合,以达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老师还风趣地说,“读书破万卷,教书如有神。”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而具有文化底蕴的诀窍在于——多读书、读好书,以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老师还谆谆教导我们,读书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把书中的内容变成自己的知识,要融会贯通,就要边读边思,例证了古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还要读写结合——有之则必然,无之则必不然。这些道理看似简单,大家都懂。但老师娓娓道来却让人耳目一新,另有一番感受,何也?这些都是陶老师多年来对于读书、学习的一些切身感受和经验总结,而非泛泛空谈,很值得借鉴。
   
总之,通过陶老师的报告,使我们对人生、读书、学习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使我们真正认识到了我们已有知识的浅薄,用“沧海一粟”来形容毫不为过。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一定谨记老师的教诲,多读书、读好书,弥补自己学识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陶继新老师读书报告会心得体会

——教学与终身学习

佚名

   在未当教师之前,认为当教师是很简单的事情,每天最多上4节课,辅导一节自习,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教材背也能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了,等自己当了教师之后,发现竟不是那么回事,有些东西自己很明白,可讲出来学生就是不明白,有些东西看似简单,细一追究,竟然有很多问题,于是才知道,当老师是不那么简单的,于是才知道需进一步学习;待过三年、五年之后,又以为自己什么也懂得了,教学是没有问题了,现在随着工作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发现自己是井底之蛙,原来觉着自己能够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是因为有些东西自己根本没有考虑到,或者说没有考虑到的水平,这种感觉在听了一些名师讲课之后才有,越听得多了,越发现自己的不足,正所谓“学然后知不足”,听了陶继新老师的报告后,上述感觉尤其强烈。老师的报告“深入浅出”,所谓“深入是指他的报告涉及当前教育中,甚至社会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所谓“浅出”是指他能以拉家常式的话语、口气阐述他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他对一些问题所持的观点,特别是他的读书与老师成长、读书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个中心论点,对我的启发尤大。教书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当前的教书,似乎以传递知识为要、其实这是最低的层次,即使是这种较低层次的教书,真正做到得心应手,也不容易,试问某一个问题我能做到以最易为接受的形式让学生接受吗?让学生接受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吗?一考虑这些问题,就觉得难之又难,教学真是不好教,何况在教学中还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道德教育、人格教育,这简直是油污完成的问题,至少按目前自己的水平来说,这简直是不可能的问题,因为自己有些东西自己做得不远远不够,甚至一点也做不到,做不好。怎么办?唯有读书,唯有请教他人,唯有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内省。
   
专业的东西学习,相对来说,在中学教学这个层面上,虽然也有一些理论,做法学起来有点困难,但总起来说,问题应该不大,但一些较深层次的文化方面的提高,则是非常困难的,这不单是自己这方面 存在这些问题,可能从大的方面来讲问题也不好解决,而较深层次文化的提高,大方面影响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小影响到自己教学方面的发展,一个浅层次的教师怎么可能教出 具有较深文化层次,人格道德健全的学生呢?
   
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唯有读书,唯有学习,特别是读我国的经典巨著,向德冠古今的先贤学习,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我自己的文化品位,(道德水平,才能提高整个国家的文化品位,道德水平,我们的国家,民族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