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
读写,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
作者:赵胜华         更新时间:2014-01-02

2010314日上午,聆听陶继新老师的学术报告——《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收获颇多,行诸于文字,以期深入解读陶老师之思想,剖析自己的不足。

    窃以为,陶老师在这次报告中有两个基本观点:1.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有精品文化的创造;2.读写人生才是完美充实的人生。

    郭沫若、鲁迅、周作人、郁达夫等,谈吐即为文字,挥洒即为篇章,何也?郭沫若其父儒学根底深厚,其母对其国学修养更是严厉有加;鲁迅、周作人也是伴随着“秩秩斯干,幽幽南山”、“金叵罗,颠倒淋漓意,千杯未醉”走过了童年。有人说,私塾害人,腐儒误国。试想,没有私塾,没有儒生,何来深厚博大的中国文化?何来留下见解独到、文笔犀利、催人上进的洋洋万言文章的郭沫若、鲁迅呢?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不举起这把剑,伤不到自己,也伤不到敌人,更不能挥舞着这把剑建立一番事业!国学教育也是这样。没有深厚博大的国学修养,不会参透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亦不会造就中国人自己的文学巨子!精品文化立足于深厚的国学修养,陶老师的观点我深以为然。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知识的引路人,道德情操乃至于学生生活模式的榜样。教师之所以能成为教师,是因为蓄积了一定的修养和知识。细胞能分裂,是因为它吸收了周围的养分,修养和知识要变深变大,也需吸收养分。细胞吸收养分是自然的,加深修养扩大知识应该是主动的。去哪里吸收,怎么吸收,陶老师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读写。读什么?经典文学。放平心态,不急不燥,一页一页的读。写什么?感悟心得。不求功利,不求完美,一点一点的写。读写人生是完美的人生,坚持不懈,不为则自为。

术业有专攻。博读经典,读写人生,可以成就一部分人的事业,尤其是文科教师和文化工作者。人群是庞大的,社会是有分工的,也并非所有行业都要这么做。可是无论哪个行业,都是由人来组成的,而人都是有思想有感悟的,工作罅隙,读一篇美文,抑或写一点个人感受,像炎热的夏季饮一杯清茶,难道不会带来丝丝惬意的美感吗?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