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儒家人文精神的多元观照――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杜维明教授访谈(下)
对儒家人文精神的多元观照――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杜维明教授访谈(下)
作者: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3-12-30

儒家人格的责任感与仁爱心

儒家人格不仅要“达则兼济天下”,还要“穷则独善其身”。如果社会腐败,就要像屈原那样“众人皆醉我独醒”。儒家的独立人格不可消解,即使完全既无社会地位又无学术传统的人,也可以站起来为自己的人格尊严而抗击。正如孔子所说:“匹夫不可夺志也。”那么,这是不是儒家人格的精神内核?

杜维明教授说,这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人格,但不是它的全部精神。自由开放、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具备爱心的有机结合,才构成了儒家精神的整体人格内核。这种人的个体价值,不但不能被不健康的社会性所削减,还应当呈示出自由开放的形态。不过,儒家这种独立人格和精神的自由开放与西方自由主义所讲的特别突出权利、突出个人,而不关注社会有很大的不同,它是有责任的批判。有责任的批判即韦伯所讲的“责任伦理”,就是对其批判所造成的后果愿意负责,并非不负责任地不问是非地批判到底。

这种有批判性和自由开放心灵以及责任感的人,一定要有非常强的同情心、非常强的爱心。因为当今世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分化。一批有权有势的人能够掌握信息资源、观念资源和物质资源,假如他们除了责任感和自由开放心灵以外没有爱心,没有一种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悯人心怀,这个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糟。美国现在碰到一个很大的困境,最有钱的人、最有权的人,从法律的角度说他们有责任感,但是没有爱心,不愿意把他们的资源放在更宽广的世界进行开发。从全球来说,目前出现这样的一个问题,西欧、美国乃至现在东亚各方面都发达的,和非洲及其他地方的穷困形成一个非常尖锐的对比。

如果这个社会真正重组,我们就不能以我们的幸福建立在比我们更痛苦的民族的痛苦之上,所以要有一种更宽广的价值出现。因为现在世界上,特别是美国有“中国威胁论”的论调,认为中国的兴起进行资源重新分配时只是为了中国的前途。但是假如我们传统深厚的儒家的人文精神能够进一步发展,我们的发展应该为人类全球创造更好的发展的条件。

“人”在哲学层面上的内涵

儒家认为,人类不仅是理性的存在、政治的动物、工具使用者或语言的运用者,还是感性、社会、政治、历史和形而上的存在。他们已经有意识地放弃了归约主义者的模式,从哲学层面给人类进行了定义。在采访中,杜维明教授则对这一定义进行了言简意丰的述说。

杜维明教授说,首先,人类是感性的存在。因为他们不仅能在两个人和更多人之间形成内在的共鸣,也能与动物、植物、山川、河流等以至自然整体,形成内在的共鸣。

人类又是社会的存在。因为作为孤独的个体,人类与地球王国上的其他成员相比是软弱的。但是,如果他们组织起社会,他们就拥有了内在的力量,不仅能活下来,还能繁荣昌盛。人类相互作用的各种网络结构展示的人际关系,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必要的。我们的社会决定了我们的特征。

人类还是政治的存在。就等级、地位和权力而言,人的生物本性和社会命运对人际关系作出了区分。儒家虽然坚持这人造的界限是变动的,但是他们承认“差别”对实现社会的有机而非机械的团结具有重要意义。于是,在一个讲究仁义的社会里,社会的有机团结,既是公平原则的中心目标,也是公正实践的首要目的。

人类也是历史的存在。他们分享集体的记忆、文化的记忆、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心灵的习惯”。

人类又是形而上的存在。因为他们的最高渴望,不是用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术语所能简单阐释的,但却能用他们对顺应天命的终极关注来描绘。

人心要和天道相辅相成

儒家不仅强调个体要通过自己的修身,使得身、心、灵、神能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还强调人心要和天道相辅相成,正所谓“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相应”。人类全体只有同自然和谐、持久的共存与发展,才能与自然、天道关系接近。那么,人心究竟怎样才能与天道相辅相成地发展呢?

杜维明教授说,儒家的人文精神具有很大的涵盖性,既包括自然,也包括天地。古典的儒家思想就把人的多元多样做一个全面的掌握。“天地万物人为贵”。因为人是最富灵性、最有感性的,人和人可以通过感性达至共鸣,也可以跟自然、跟生物、跟无生物进行共鸣。即使是无限遥远的星球,对我们也可以进行有感情的联系。

中国传统哲学及其宇宙论的基本特点是连续性、有机整体性、动态性和辩证发展,即把宇宙看作是连续创造活动的展开,把宇宙,同时也把自我看作是流行不已、创造转化的开放系统。人与天道、自然取得和谐,并且参与天道、自然的创造活动。

天无言,道自身也不能使人伟大。这意味着,天虽然无所不在,无所不知,但它不是无所不能的。对于天命的理解,要求我们充分赏识内在于我们心里的正义和原则。我们超越自我主义、裙带关系、狭隘思想、种族中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的能力,也必须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为了让我们配得上做天的伙伴,我们必须与那无言的天保持不断的联系。天的观照让我们内心的正义和原则熠熠闪光。不能超越自身的束缚,我们有望得到的充其量只是排外的、世俗的人文主义。这种主义宣称人是万物的尺度。与此相反,儒家的人文主义以天人和谐观为依据,“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教授认为,儒家天人和谐的世界观具有不言而喻的生态学意义。但是,这些意义需要更仔细的阐明。一方面,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资源。另一方面,它还有无尽的伦理资源,可供发展更全面的环境伦理学。从古代开始,儒家就关注与自然保持和谐,接受自然的适当限度和范围。这种关注表现在他们用大量的方式培养自己的美德。这些美德被认为既是个人的又是宇宙的。他们的关注还包括用生物的形象来描绘修身的过程。在人与宇宙之间实现深层多样的对应,是儒家的一个主要目标。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精神意义的观念,对救治当前的生态危机也有实际价值。

采访附记:一次特殊的幸福之旅

获取杜维明教授前来山东大学进行学术演讲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想方设法对他进行采访。因为多年来拜读他的文章,早已成为记者解读儒家文化的一种心灵之旅。他对儒家文化的深层诠释,同其对孔孟之学的深深挚爱,一直在我的心里流转回响。

930上午与下午,在山东大学邵逸夫科学馆报告厅,记者先后聆听了杜教授所作的《四书——儒家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和《多种核心价值的文明对话》的学术报告,更为其深厚的学养和儒者的风范所激动。采访的欲求变得更为强烈,可看看杜教授此行紧张的日程安排,又不免感到希望很可能要在热切的期待中破灭。

101晚上杜教授就要前往威海,傍晚还没有得到允许采访的任何消息。晚饭因失望而变得食而不知其味。可一放下碗筷,还是带着一种侥幸的心理给山东大学宣传部副部长王秋生先生打通了电话。意料不到的消息传来:杜教授晚走一天,明天上午接受山东电视台记者采访之后,随后接受您的采访。惊喜就如此真实而意外地闯进我的心理世界。

是夜,兴奋不已地为采访准备了将近20个问题。

102上午,在山东大学邵逸夫科学馆贵宾厅,记者终于与杜教授面对面地坐在了一起。笔记本电脑打开之时,同时也就拉开了采访的序幕。

对于记者所提的问题,他回答得认真而又从容,举重若轻中,透视出大家风范与学者风度。如果说孔子与子贡称赞颜回是“闻一知十”的话,教授则称得上“问一答十”。这并不是说他游离了问题的主旨,而是说他总是纵横驰骋于问题的宏阔视野,给予提问者一个“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元观照。所以,采访者也就拥有了一种特殊的幸福。也正因如此,虽到1点尚未吃上午饭,教授依然侃侃而谈,记者更是忘却了时光的流失。

采访的问题尚未完结,可置与教授共进午餐者的正常催促及教授的饥肠辘辘于不顾,确实有失待人之道。尽管杜教授在大气磅礴地纵论儒学之时,一如先前的自然而从容,记者还是主动地中止了采访。

教授与记者握手道别,那一抹灿烂的笑容,同他那儒雅的谈吐一起,一并驶进记者的心灵深处。

杜维明简介

杜维明,祖籍广东南海,1940年出生于云南昆明,1961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1962年获哈佛燕京学社奖学金后前往哈佛大学深造。在哈佛相继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柏克莱加州大学,1981年至今任教于哈佛大学。1988年,杜维明获选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现任哈佛大学讲座教授,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成员,联合国推动文明对话杰出人士小组成员,并自1996年出任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社长至今。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