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的哲学思考
创新教育的哲学思考
作者: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3-12-30

1999年始,张志勇先生就和齐鲁大地教育上的一些有识之士就致力于创新教育的研究,无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在理论探索上,都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果。记者在许多地方采访中,已充分感受到了创新教育的实际效用与广泛影响。春节过后,记者就其对创新教育的哲学思考,采访了张志勇先生。

中国教育范式的一次重大转型

    记者:一个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素质的民族才能成为21世纪的强者,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为没有创新精神就只能沿着别人的思路去思考,没有创新精神就只能按照别人的设计去教学,没有创新精神就缺乏迎接世界经济和世界科技挑战的勇气,没有创新精神就走不出自己的教育创新之路。所以,创新教育便责无旁贷地成为人们追索高质量教育的必行之路。你在创新教育哲学层面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可否简要地谈一下创新教育对于社会与人自身及教育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张志勇:可以,从社会发展的历程看,创新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核心之所在,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最高表现。有了创新,才有了人对现实的不断超越。从人的生命发展的历程看,创新是人的最有价值的生命活动形式,它推动着人从现有的生命水平向着更高的生命水平发展,有了创新,才会有人对生命水平的不断超越。所以,创新既是人对世界现实水平的超越,又是人对现有生命水平的超越。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没有走出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窠臼。我们把这种教育称为接受教育。而创新教育是由接受教育发展而来,以继承为基础,以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这里,创新教育在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要把教育的核心追求从“知识”转向“发展”,从“继承”转向“创新”。我们不敢说这是我国教育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但无疑是中国教育范式的一次重大转型。

    人本管理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它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最适宜的舞台。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自我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根本追求。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最适宜的舞台,是人本管理的根本要求。为教师的发展提供适宜的舞台,就是要为教师的成长,为教师的才能的发挥等,提供适宜的道路和适宜的空间。为此,必须给予教师一定的“教育的自由”。为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宜的舞台,就是要为学生的成长,为学生价值的实现找到适宜的方向、目标,提供独特的道路。为此,学校、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的教育”。

    

    人本管理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它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最适宜的舞台。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自我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根本追求。为每个人的发誨i-font-weight: normal">人本管理的目标是自己管理自己。人人都有自主发展的需要。让每个人都能自己管理自己,这是人本管理的目标。从他立走向自立,这是每一个人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中,父母不可能跟着一辈子,教师不可能跟着一辈子,领导也不可能事必躬亲。自己管理自己是建立在学生自主能力发展的基础上的。要让学生在自我锻造中学会自主管理。

对知识及其获取方式的重新审视

    记者: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迄今为人津津乐道。在迷信压倒科学的年代里,它确实是一面伟大的战旗,对于解决愚昧无知的问题起到过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人们比较重视死的、硬的、分割的知识,不重视活的、软的、融合的知识。在获取知识的方式上,人们又惯于沿袭直线的、循序渐进的、系统完整的传统的学习方式,排斥立体的、跳跃的创新性的学习方式。由此培养出来的认知结构很难进行主动地、带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所以,我们不得不对知识及其获取方式进行重新审视与观照。那么,在创新教育中,知识是不是依然重要?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及其获取方式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张志勇:在创新教育中,知识并非不重要,但知识更重要的是实现个体发展的工具和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知识也并非仅指书本知识,而且还包括个体经验,特别重视知识在个体经验中的内化和强调知识的创新本性;知识多少已不是一个人学问大小、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关键是要看一个人能否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能够解决问题的知识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总之,知识是学校教育和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更是学校教育和促进学慑_GB2312">    张志勇:在创新教育中,知识并非不重要,但知识更重要的是实现个体发展的工具和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知识也并非仅指书本知识,而且还包括个体经验,特别重视知识在个体经验中的内化和强调知识的创新本性;知识多少已不是一个人学问大小、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关键是要看一个人能否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能够解决问题的知识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总之,知识是学校教育和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更是学校教育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师生之间的知识的“授——受”过程,而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发展过程。

    过去由于整个教育教学追求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不少教师以为学生好为由,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总是在不断地寻找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总是给予学生过多的批评和指责,甚至讽刺和挖苦。久而久之,在以掌握知识为中心的学校教育体系中,学生的自尊被揭得体无完肤,学生的尊严丧失殆尽。在这样的生态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将慢慢泯灭对自己人格尊严的珍惜,将慢慢缺失对自己高贵生命的自豪,进而逐渐感到自己是多余的人,是被社会所抛弃的人。在其心灵中滋生出来的不是爱和宽容,而可能是仇视和暴力。这是多么可怕的教育的失败。

“学为主体”应当尊重学生的生命尊严

    记者:记者于1988年采访上海市特级教师钱梦龙时,曾对他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命题产生兴趣。他说,学生为主体,是确认学生为认识的主体,这是教学的出发点;但教师因势利导不可或缺,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起导向作用,也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强化。20多年过后,人们对“两主”内涵有了深入的研究,但也出现了异化的倾向。所以,它在人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也就有了不同的呈示形态。在新的时代,从创新教育的视角观,不知对其应作何评价?

    张志勇:相对于传统的“教师中心”观,这个观点是进步的;但就真正确立科学的教育主体观而言,这个观点又是不科学的,甚至在某些地方,已成为转变教育观念的一种观念性障碍。我们必须反思的是:“教师主导什么?”在这个口号下,教师是不是仍然延续着对学生天然的优越感?在学生面前,是不是仍然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在某些教师的心目中,它是不是已成为不承认甚至反对学生主体的一种潜意识的支配物?许多老师虽然思想上也十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在行动上却从来不给学生一点自由,不许乱说乱动是他们对学生行为的最起码的要求。在他们看来,学生是潜在的破坏者,因而,必须严格纪律,严密控制,甚至给学生以强硬的压制。其实,他们不明白,自由是人类特有的“圣物”。

    事实上,目前广大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大多还只是停留在认知层面上,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还是服务和服从于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需要,还没有提升到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关注。因此,我们认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要尊重学生认知的主体性,更要尊重学生的生命尊严。尊重学生的生命尊严,是尊重学生认知主体性的关键和前提。没有对学生生命尊严的尊重,就不可能有对学生认知主体性的真正关注。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必须将尊重学生的生命尊严与尊重学生认知的主体性统一起来。

构建科学民主的课堂文化

    记者:在学校文化构建过程中,课堂文化的建设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因为课堂教学是学生学校生活的“特殊空间”,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往往被自己所营造和坚持的“课堂文化”所控制。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文化才是创新性的课堂文化?如何有效地构建这种课堂文化?

    张志勇:师生共同创设的科学而又民主的课堂文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性的课堂文化。为了尽快建立这样一种课堂文化,从创新教育实验一开始,我就提出了“创新教育的四个开放”,这就是:学生心理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思维空间的开放、教学结果的开放。学生在心理安全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拥有一个开放、自由的的心态,是其进行创新思维的根本。教学内容既不能拘泥于教材,也不应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它应是一个异常开放而又丰富的知识视野。教师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非但不轻率地否定学生的探索,反而对这种探索进行及时的鼓励与表扬。教学评价既不满足于课本、教参的标准答案,也不迷信权威的定势话语。

    我们之所以提倡并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其目的是要通过对课本知识始终抱有一种适度的怀疑态度,来唤醒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把课本知识不仅仅当作一种科学的静态知识来接受,而且视作学生研究和探索的对象。向权威挑战,不是期望学生们就能超越前人,而是要通过这种挑战,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批判意识,从而使学生懂得,科学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同时,要让学生们知道,随着时代的前进,权威们的科学结论是不断被修正的,鼓励学生们把相关的科学进展引入课堂。

尊重并促进人的整体性发展

    记者:由于现实教育的片面性,导致了人的发展的片面性,出现了“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等等许多不协调的局面。所以,促进人的整体性发展,已经成为创新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人的整体性发展的意义在于何处呢?

    张志勇:从人的生命发展的本质意义上讲,人的身体与心理、知识与能力、认知与情感等等,基于人的生命存在形态的整体性都是须臾不可分离的,所以创新教育必须从对人的生命关怀的整体性出发,尊重并促进人的整体性发展。

    人的创新素质是人的整体性发展水平的集中表现。没有对人的生命的整体性观照,就没有人的素质的整体性发展;没有人的素质的整体性发展,也就没有人的创新潜能的理想开发。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人的整体性发展水平的高低,影响和制约着人的创新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

知识共享背景下的教师尊严

    记者:在过去,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相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往往是先知先觉者;而现在,对于新知识的掌握,教师与学生已经具有了共享性。也就是说,对于新产生的科学知识,教师和学生可以同时获知,同时掌握。在这种背景下,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赢得学生的理解与尊重?

    张志勇:在新的知识面前师生具有共享性已经成为一个共认的事实。但情况也各不相同。就学科知识而言,在知识掌握的深度方面,教师一般要比学生深;但就知识掌握的广度而言,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往往是有自己的局限性的。因为,在这里学生形成了知识背景的“集体优势”。

    实事求是地说,在自己的学生面前,教师一方面失去了对知识的垄断和权威,已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和无所不知的“知识库”,教材、媒体、同伴等,已经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也决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都比学生强。所以,创新教育强调,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不会失去老师的尊严;相反,只要以一颗平常心,承认自己的无知,然后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解决问题,更能赢得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间的相互质疑和反驳,应该成为一种必然。

“分数”成为“发展”的桎梏

    记者: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考试”已经成为引领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指挥棒”,成为学校这个独特的社会组织赖以存在的一个基础。分数与名次,也自然成了老师、学生与家长关注的焦点。你是国家督学,督察过许多学校,自然见广闻多、感受更深吧?

    张志勇:是的。当今分数已经成为许多学生学校生活的主要追求,“发展”这个概念在学校生活中被日益“边缘化”。学生在学校学习和表现如何?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会不约而同地把“好”还是“不好”与学生的考试分数挂起钩来,似乎“分数”就代表了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全部。本来,学生来到学校,是通过学习来获得进步、提高和发展的,是通过学校生活来实现从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的,是通过学校生活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本领的。这一切,都在“分数”面前退避三舍,以至于“分数”与“发展”成为两个互不相关的概念。不仅如此,有时“分数”还成为“发展”的桎梏,甚至成为“发展”的对立面。

    有时,学校似乎觉得对学生的刺激光靠“分数”还不够,还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把分数再转化为“名次”,对学生进行再“刺激”。 “考试成绩排队”成为不少校长治理学校的“法宝”。有的学校为了充分发挥“名次”的“惩诫”作用,还要专门开家长会,将学生的“名次”公之于众,刺激学生家长的自尊心,让家长帮助学校一同“教育”学生。这哪里是教育,简直是对家长的羞辱。没有多少家长能在这样的“刺激”面前冷静下来,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和帮助,更多的是变成了与学校教育一起摧残学生的“帮凶”。

    国家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义务教育阶段不要给学生排“名次”,考试也不应一卷定优劣。好在现在从国家教育部到教育基层,都在进行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希望家长、教师,特别是学校领导,更加看重学生的整体思想文化素质,更加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发现、培养和留住名师

    记者:北京大学之所以名扬国内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教育家蔡元培就任校长期间,聘请了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徐志摩、梁漱溟、辜鸿铭、钱穆等一批知名教师。蔡元培校长和这些教师成了一个品牌,也成了北大永远的骄傲。由此观之,没有名师,就不可能有名校。名师是名校的标志,名师是名校的品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学校生存发展的第一资源。现在不少学校在打造名牌学校的时候,也将目光盯在了名师上。但是环顾左右,真正的名师“几希矣”。偶尔有一两个名师“横空出世”,却很快又“孔雀东南飞”。那么,究竟怎样让更多的名师“出世”且扎根学校之中呢?

    张志勇:一要善于发现名师,二要善于培养名师,三要善于留住名师。

    其实,在一些学校中,有不少很有潜质的年轻教师,只要着意培养,他们就可以步入名师的行列之中。近年来崛起的李秀伟、王立华、张晓梅、苏静、颜诺等,虽然比较年轻,但在教育教学中已经摘取了丰硕的果实。在教育教学一线,这样的教师还有不少,我们的校长,就要慧眼识英才,并将其培养成全省乃至全国的名师。

    有了名师,还要留得住。过去,我们常说要事业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这些都是对的。我们今天还要有新的留人观。一要靠法制留人。一个学校要有好的法制环境,办任何事情都有法规可依。二要靠公正(公平)留人。学校领导对人公正,办事透明公开。三要靠创新留人。学校充满朝气,具有创新活力。四要靠机遇留人。在你这所学校工作,发展的机遇多。五要靠发展留人。在你这所学校工作,重视每位教师的发展,能够为每位教师的进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六是靠信息留人。一个信息贫乏、阻隔的学校,是不可能留住人才的。

现代教师要建构自己的教育智慧

    记者:你在为教师开设的讲座上,曾不止一次地强调:教师劳动是一种智慧型劳动和创造性劳动。但现实中的不少教师,还多在知识的关注层面上。所以,特请你谈谈拥有智慧对于现代教师的重要性。

    张志勇:一个教师能否胜任自己的工作,能否培养出创新性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的教育教学劳动的智慧含量的高低,决定于他的实践智慧。教师只有用自己富有智慧的生命才能点亮学生的智慧生命;用自己智慧的心灵才能唤醒学生智慧的心灵。

    教师的实践智慧是带有显明的个人色彩的教育教学能力,它的形成与发展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建构自己的教育智慧,是一个教师成长的关键。没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智慧,一个教师是难以真正成为名师的。每一位教师都要把建构自己的教育智慧当作终生的追求。

    教育究竟是干什么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催生学生内心沉睡着的智慧之花。没有枯燥无味的知识,只有枯燥无味的教学;没有缺乏智慧的知识,只有缺乏智慧的教学。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智慧不断生成的过程,每一堂课都要在恰当的教育教学策略的引导下,让学生经受智慧的洗礼!那么,如果不是拥有智慧的教师,是不可能完成这一神圣任务的。

教师职业生存的新方式

    记者:我国的教育改革已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但教师教学的“重复性”和对知识解读的“标准性”却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改变,教师教学的“工匠”色彩和“技术性”在追求升学率的喧嚣中却越来越强,这是与时代对教育转型和创新人才的呼唤背道而驰的。那么,教师的职业定位和职业性质如何调整?教师职业生存的新的方式又是怎样?

    张志勇:教育不仅是教师的一种职业,也是教师的事业,是教师成就自我的舞台。教育要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教师把生命的潜能变为现实,让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必须看到教育对教师个人生命质量的意义。如果一位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其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教学中。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完成别人交付的任务,它同时也是教师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教师的职业价值特性,一方面决定了教师职业是一个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业,而绝不能简单地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另一方面,又决定了教师必然要从学生的成长中、从与学生的共同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成就自己的事业。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教育者和教师必须在他自身和自己的使命中找到真正的教育的最强烈的刺激”。我想这种刺激既来源于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孟子所讲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也来源于教师在教育中、在与学生的共同发展中成就自己的事业。

    教师要理解学生生命的成长性,尊重学生的生命潜能的发展性。学生是未完成的生命存在的个体,也是非特定化的存在。这就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注重生命发展的教学明了生命的未完成性、未确定性以及由此而具有的生成性。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一个有助于学生生命充分成长的情境,把学生的生命力量引发出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教师工作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生命的每一时刻都是教育的起点。充分认识学生身心资源的丰富性,竭尽全力把学生生命的潜能变为现实。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

    记者: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教育忽视个性最主要的历史根源;新中国成立后,长期的极“左”思潮又把个性打入禁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一些有志之士力倡个性的张扬,但其实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在理论上是那样苍白,在实践上又是那样艰难。你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一直倡导彰显学生的个性,并对其进行过较深层次的理论探索。所以,希望你能从哲学层面,给读者一个相对言简意丰的诠释。

    张志勇:人类作为生物界的最高进化成果,个体具有最显著的差异。同时每个个体又都有不同的、不可重复的成长环境,形成不可重复的个人独特的经历和经验,从而形成了每个人行为方式和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和独特性。而且每个人都有保持个人独特性的心理倾向,即希望我就是我,而不是别的任何一个人。人的个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他不同于别人的这种独特性。因此,我们应该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一个崭新的、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不可替代的、无法重复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独一无二的世界。这种差异性和独特性正是每一个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世界的丰富性就在于这种差异性。一个进步的有生气的社会,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一样的思想,一样的行动,而是应以自己的独特性和创造性来为社会服务,从而构成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并促使社会进步。

    因此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消除每个学生的不同差异,相反是要使每个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最充分、最完美地显示出来。学生的个别差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人的发展就其智慧类型而言,是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教育者没有权力去干预学生智慧和才能的发展发展方向。

道德实践应该是中小学道德教育的起点

    记者: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目标偏重于认知方面,强调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由于这些上位的道德理念的建立离开了基础性道德品质的支撑,所以就出现了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道德教育目标体系“倒挂”现象。对此,不知你有何看法?

    张志勇:道德知识是一种实践性知识,道德教育最根本的是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因此,道德实践应该是中小学道德教育的起点。我们在道德教育上的一个重要失误,就是长期以来把道德教育当作一种知识体系来传授,忽略了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教育这一特性。我们把道德教育搞成了一种学科体系,教师教的是课本上的道德条文,学生学的是课本上的道德知识,学校考的是课本上的道德知识,而不是实践中的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既不会对学生心灵产生任何触动,也不会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任何影响。在基础性道德的沙漠上是不可能建立起学生道德大厦的。

    所以,我们的道德教育必须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范围和生活实践所涉及到的道德行为准则相适应。“新德育观”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回归基础,把人类基础性道德品质的养成,作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核心任务。由此,必须重建中小学道德教育目标体系,把诚实、爱心、良心、自信、责任、习惯等作为新德育目标的核心内容。

    一个信用缺失、道德低下的国度,不可能有健康向上的民族精神,不可能有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不可能有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是科学精神的基本体现,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的教育是善的教育,富有爱心的人必然是善良的人;爱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富有爱心的人必然是对生命充满尊重的人,见死不救、草菅人命的人是不可能有丝毫爱心的。爱的教育是富有同情心的教育,对处境不利人群的关心和帮助、乐善好施,是一个人充满爱心的自然流露。

升华提炼自己的“学校精神”

    记者:近年来,各地大都非常重视学校文化建设,许多学校的校园越来越漂亮了,不少学校学生的作品上了墙壁,学校文体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多彩。难道这就是学校文化的实质吗?

    张志勇:这些确实反映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但我总感到,这样的“学校文化”形式有余,内涵不足,缺少一些精神的东西,缺少一点灵魂的东西。究其根源,是人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了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实践文化的建设,而忽视了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因为学校精神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识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学校精神赋予学校以生命、活力并反映了学校历史传统、校园意志、特征面貌的一种校园精神文化形态,它活跃于校园内部并归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离开人的生命意识,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学校文化建设不能只从教育者的理解力出发,还要把学校文化建设变成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精神文化建设必须突破学校文化建设的传统框架,在新的哲学背景上构建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形态。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