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泉水石上流
月下泉水石上流
作者:刘金华         更新时间:2014-01-01

打开陶继新老师的作品,一种诱惑高悬眼前。一遍一遍地读着,时时感到爽快。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浓浓的生活气息富有诗意。或轻描淡写地勾画,或浓笔重彩地雕刻。巧妙地变动着笔下那些跳跃而成比例的汉字,把灵魂与自然碰撞后闪现出的光环排列成真诚对话。短小精悍、新颖独特,使用静态背景是作品文思机智的主要特点。咀嚼书文中的甘甜,有的像昙花一现,留下芳香四溢迷人的回忆,回忆中又流露几份启迪;有的像林间清风,轻拂肌肤,微妙微肖,引人流连忘返,流连中又添几份遁入林中的想法;有的像月下石上细流,潺潺清水,微微波光,如临其景,如醉如痴,真想撩一把洗净一身风尘;有的像瀑布飞横出山林,气势恢弘,激情喷薄,扣人心旋;有的像阳春三月,暖暖绿意绕过心头,摄人魂魄……一个个明丽的意象,似真似幻,如诗如画,美妙绝伦。如果说书中的一篇文章是一个景点,那么,这部书就是一幅珠联壁合的大风景区。如果说全书是风景的集合,那么是陶老师端起筛子,用力一筛,一道道耀眼的风景悄然入书中。笑着问一声:陶老师您巧夺天工的奥秘是不是每次开花都有结果?

陶老师用独特的思维,从不同角度突出、放大着山水、生活……局部、个性和特点,让我们的触角不由自主地触摸到陶老师笔下的真谛。如在写石林时,“它们从石块上,石缝间倔强地挺立起来,生成枝叶繁茂的绿叶,与灰黑色的石峰相映成趣。”一个“倔强”,把“人物”的个性思维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为更加突出石林天生的“强脾气”,紧接着又向读者雕刻出一个“挺立”的意象,生动泄露出石林不单单是风景,还是我们身边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个体。瞧!就这么简单,把我们带进生活,带进自然,带进马上要去寻觅的惊喜之中。“空气的透明,天空的高远,石林的美丽”伴着春天里植物的种子从泥土里伸出鹅黄的翅膀,分明有一扇窗户在向我们敞开。

读到兴奋地快到吆喝的程度,我的眼前出现一群谦谦君子,温文儒者。他们相伴在陶老师的左右,甩着胳臂,轻松地迈步在大江南北。无拘无束,谈笑风声。他们是脱离政界单纯的文化人,生命存在的方式超脱世俗。一种独特的人生风范时时光彩照人,他们既不庸俗又不圆滑,说话幽默富有哲理。他们怀抱世界上最惊人的气量和耐心,相互欣赏,相互钦佩是他们友谊的基础,工作性质和喂养文字是他们友情一再递进加深的纽带。陶老师正是拥有这些朋友,才时时快乐,时时笑口常开。在《瘦西湖》一文中陶老师把“老伙伴们”的一举一动写得童趣盎然,活灵活现,妙趣回生。从争相弹琴的一幕中,“大家的笑声在‘梁’上回旋。”灵魂素净,心底祥和,他们的率真向世人敲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放下文稿,思绪停留在作品的字里行间,问号蹦出喉咙:陶老师旅游时,是不是把山川、沟壑、奇石、云朵、鸟鸣等风景当成一杯纯香的清茶来饮用,那清清的水流、奇异的花草,怎么就那么圆满地恰到好处地消化在体内融于血液?“雪白雪白的樱花,在大片大片的树林之中,摇曳出一种洁白无暇的清丽;含苞初放的花儿,悄悄地藏在嫩绿的草丛之中,无声地散放出缕缕清香。”当他完全避开现实的思索,那些用激情串结的汉字,幻化出春天里风的声音,暖风吹动着依附在我们肉体上的灵魂欲飞又休。瞬间,我们的思绪跟着一起急剧澎湃。“似万千银色的碎片,遍撒无垠的海上……”大海便使我们心中的呼喊开始蠕动,呈现出一种热烈、执著、狂喜。“几只孔雀悠闲地走来……”鸟儿便在我们的生命里鸣叫出友好的声音。“一弯月牙在空中挂着”,月牙便追逐往年旧事进入我们的梦。一字字,一句句叫阵一样的呼喊,撞击着我们飞溅出蓝色的浪花。这是生命在条件反射下一种本能的反应。无法抵挡,无法克制,就像玉米在雨后发出拔节的声音一样。

艺术、创作成为陶老师的全部生活,他的个性完全可以在作品中体现出来。如果细加推敲,每个句子不难发现他爽朗的笑声、率直的话语、铿锵的脚步声。他的心绪永远保持“晴空万里”,尽情一笑喜怒哀乐全部包容,永远美满知足的心声在笑里回荡。

在回播怀旧的镜头里,写法独特的《玉米情结》让我们看到了陶老师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挥笔的手,正在“播种另一种绿色”。“有时天刚蒙蒙亮,我便悄悄来到自留地里,去欣赏那原始的绿色,那经过自己的努力而奋然向上的生命……”“我便愉快地笑了,像一个纯真的孩子,做着痴情的梦想。”怎么样?感觉到万亩牡丹园的花香浓缩在这片土地上没有?微凉的秋风正赶着收获向我们走来,闭上眼睛渐渐地回归于清纯和静定。《拉车生涯》写出了人生旅途中的苦难,陶老师的意志却是那样的坚定不移。“整整三年,独自一人,穿行于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四省之间,历经无数磨难。有时歇足于深山旷野之中,夜间野禽走兽的鸣叫;有时露宿于行路之旁或树荫之下,惊诧于挨身弛过的各种车辆的神速。”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本能交织在真实中,成为刻骨铭心的记忆,同时成为一段历史,记载下一个文人坎坷的历程和生活的辛酸。“我在扑朔迷离中又窥到了一线希望,我开始谴责自己的潦倒,开始规划那个环境下的行进目标。”苦难使人消沉,苦难也使人崛起。真诚的自我剖析,在生活和精神极度“贫穷”的日子里,雷击般的感悟,让陶老师横下心,伸出磨满老茧的双手,以生命的名义索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不可没有奋斗的目标,不可失去生活的信心与不懈的追求。”他在风雨中,在迷茫中,以洒脱的情怀勇敢地站起来,站成一道大雪过后旭日东升的风景。这不能不激励着所有的读者去拼搏、去奋斗,去为握在自己手中的命运赌一赌。

珍惜分分秒秒的时光是陶老师特有的美德。他身兼数职,既是山东教育报社的副总编,又是中国教育报记者。从工作的性质到工作的范围,整天忙于专业。征订报刊、应付开会、报道新闻占去他的全部时间,哪里还有时间去看书、学习、写东西。然而,每一篇文章落款的时间向我们透露陶老师在争分夺秒“囚禁”自己,让自己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一上火车便读书,一读书便割舍不下,这对我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在汽车上看书,便没了火车上的从容。常因颠簸令我步入尴尬的境地。”一种饥渴,一种奋进,溅着他的血液,滋生无穷的力量。成日苦吟,早已成为他自身的文化修养。

他向往与世无争,安居乐业。怎奈“社内工作极度繁忙,令我常生心力交瘁的感觉。有时便不由得遐想,学一学‘归去来兮’的陶渊明,体味‘悠然见南山’的轻灵飘逸,该是何等的幸福。”繁忙与热切汇合在一起便生出渴望,即使不能结草为庐隐居山林,过一过嵇康打铁、吕安种菜的百姓的生活总该可以吧?逍遥,无拘无束的意念,环绕他的神经。那是安适的境界,是另外一个心灵世界和人格的天地。无奈的选择,个性的压抑,偏偏又为他储存了一腔热血,热血又为他提供充足的工作动力。“我将关注点放在了绿色上,企望这些无处不在的绿色给我久已疲惫的心灵点燃起绿色的希望。”一种不言而喻的信号隐隐约约地向我们发出:只可意会,不可言谈。这次陶老师真的宛然谢绝一切来访,推开大小事务走出办公室,潇洒地“邀三两知己,撑一叶扁舟,随意地行在小河之上。”速捷的划船,开朗的大笑,再来上几句拖着长音带着冲撞的吆喝,天风浩荡,涧水汩汩,大地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这才是陶老师和他的“伙计们”真正想要的世外桃源。

陶老师的文章中蕴藏着纯洁的成熟,折射出哲人的光华。从文字的表面读不出思想和寓意。只要稍加留心,用嗅觉器官去尝试,就能诠释其奥妙。象征、比喻和暗示等技巧串接成发人深省的教诲。链状铺开,一头系着自我,一头牵着大海、明月、田野……真挚的情感中,潜伏着勃发的生命力,陶老师在试图将肉体和灵魂进行剥离吗?“细碎的雪花,平整地铺展在行路上,每一脚踏上去,都感到松软而柔美。回首一望,竟已经留下了一串清晰有序的脚印。”默契的话语强迫灵魂出壳,读者岂能闻不到踏在雪上那“咔嚓咔嚓”的声音,岂能体会不出醉翁之意不在酒。“一群俏丽的孔雀就在山石相依的地上自由地行走,没有牢笼之困,不远处即是环山的青翠。展开美丽的翅膀,即可归隐山林,远走他乡。”放飞的自由随时都可以翱翔于蓝天之下,读者怎能不再生灿烂的梦想?“好的旅游是一种心灵的放飞,情感的陶冶,精神的净化,审美的享受。”艺术才情在这里获得了蒸馏和升华,语言在这里成为大自然中最清纯的空气,呼吸着这些被过滤的文字,平静的心情又起微波。“旅游之行,更带点悲怆的况味。多些历史的责任,更多些奋进的思索”,思考被思考所淹没,言外之意的价值被移植给了读者,能不引起深沉的共鸣?

作品中有一些是写国外见闻,但写来写去又很快回到中国。在新加坡《图书馆儿童阅览室拾零》,陶老师惋惜“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到了这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国度后,难道竟然失却了生命的活力?”足够的磁性吸引大家共同为国语在华人圈子里的生存而担忧,为海外华人的下一代学好国语而生疑问。在马来西亚《登临吉隆坡塔》中,陶老师猛一回身,发现在异国他乡高高耸立着上海电视塔和天津电视塔。奇迹出现,于是“我们在上海塔图像前照相,自豪感随着咔嚓一声的快门声,一种永恒的纪念便留存下来。”人在他乡遇“故人”,怀念祖国的亲切感在血液里翻滚,在异国他乡发现烙印在心头上的坐标,能不喜上心头?

《旅游购物的喜与忧》写得特别平静,但字字珠玑,想象超越时空的局限,给我阵阵沉思,“人到外地,尤其是国外,总想买点特色东西以遗他人或留下自用。”欲望让人失去欺骗的防线,人情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圈套,一切在顺理成章中发生,“赝品”是一种破碎的声音,破碎的声音荡在真挚的情感之中。“如果说货真价实讨好亲友、特别是妻女的欢心吧,愧疚之情必然久久啃啮他那受伤的心灵;如果告之真情实况,会很令翘首以待的妻女朋友万分扫兴,甚至遭到挪揄与嘲弄。”内心世界与生命个性相互抵触的摩擦音传来,无法说出真像,无法向亲人倾诉上当受骗的疼痛。左右为难敲击着痛苦压在心头。戏剧性的苦涩,留下一个凝固在异国他乡的镜头,留下一声来自国外的长长的叹息。这正是陶老师要表达的同情与对正义感的唤醒。

阅读完手中的作品,遗憾的是只读到陶老师的一少部分。听说大量的作品正在整理之中,当然期盼早已拜读为快。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