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位辞去百万年薪的博士生》有感
读《一位辞去百万年薪的博士生》有感
作者:泰山村如         更新时间:2014-01-01

陶继新先生在《一位辞去百万年薪的博士生》中,谈到了年仅22岁的剑桥博士生夏杨。

夏杨不仅学业优异,而且素质全方位发展,他的能力和水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除了家庭教育为他的打下一生的发展的精神底色之外,这个22岁的博士生身上具备一般学生没有的优秀品质,看完文章后我是这样总结的:

智慧超越知识

夏杨在课上不是一个惟命是从的乖孩子。他拥有的精神财富不在知识上,而在智慧上。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时间就是生命——高效率是对自身价值的体现

人们常说“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在夏杨那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而于关注时间的同时,高效率地进行学习与工作,就成了他一贯的作风。在夏杨看来,谈话不是闲聊,而应具有生命意义。

高效是对时间的尊重,也是体现自身价值的关键。

活动成就人才

夏杨剑桥大学毕业后,学校送他一个硕士,他又一举考上剑桥大学顶尖级生物实验室的博士研究生。人们大多认为这只是因为他的各门功课出类拔萃。其实,夏杨不同于别人的地方,是一些特别的经历:社团成为他挥洒才思的一个平台,出演话剧、接受各种采访,与国内外的名字打交道,开拓了他的视野。正是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他有幸拜见了金庸,聆听了他的谈话;邓亚萍等体育方面的明星,以及东欧国家的王子等,他都与之会见,有的还成了好朋友。特别令他自豪的是,他收到了30余位诺贝尔获得者的亲笔信。这笔精神财富成就了夏杨的现在和未来。

艰难培育意志——用钱换不来的苦与罚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今孩子身处于安乐之中,却不知为未来埋下了生存和发展的苦果。夏杨的经历不是一帆风顺的,他获得了一般学生没有获得的成就,但也经受了一般学生没有经受过的苦难。在夏杨看来:“吃苦是锻炼自己的机遇”,“受罪是用金钱换不来的资本”可这些却培育了他吃苦耐劳精神与坚韧的毅力。

总之,夏杨的成长是优质家庭教育结下的美丽硕果。他反叛了当今很多人追逐的“应试教育”,可他又在“应试”之中脱颖而出。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