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的读书与写作”
谈”教师的读书与写作”
作者:毕建敏         更新时间:2014-01-01

东马蓬学校   毕建敏

昨天例会,没有一个教师上交读书、教学心得和教学案例、叙事,一周来也没一个教师的文章在学校的博客上出现,想想真有点悲哀。今天早上,读了陶继新老师的文章《读书:教师专业发展的奠基工程》后颇有感触,于是打开电脑把感触记录如下:

一、读书

古人云“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所以说人只有读书,才能达到知识和智慧的彼岸。教师的职业非同于一般职业,他的读书不同于一般的饭后消遣,闲了就看,困了就丢,一目十行,随心所欲。现在的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是“教会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得长流水”这长流水就是要求教师应当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更新新的观念,使用新的教法。因此,这知识的获取和更新就离不开对书的阅读。有人把读书分为五个境界:以书为神(就是顶礼膜拜式阅读,对书本上的一切都深信不疑,不敢越雷池一步);以书为师(就是崇拜式阅读,把书当作老师一样对自己不乏指导意义);以书为友(就是挑灯夜话式阅读,把书当成良友,边阅读边思考,细细揣摩它的骨肉和灵魂);以书为敌(就是挑战性阅读,把问题各个击破,把文章读懂读透);以书为徒(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式的阅读,把书当作学生的作文一样拿来评判、审读)。这些读书方法我们都可以选择性的利用和借鉴,但对于读书内容我们要有一定选择。陶继新老师提出的读书原则是“取法乎上”才能“得乎其中”。意思就是读书就要读高层次的书,只有读高层次的书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因为现在的文化市场,斑斓多姿,鱼龙混杂,读低层次的书,会使我们永远在下层次上徘徊,无法“拉长自己的精神生命和文化生命”。

读书是门艺术。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书海浩淼,琳琅满目。北宋大家苏轼说过“读书切忌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值得读的书。作为教师,读书必须学会寻求读书的阶段性目标。如校本教研实践活动,对于特定的研究对象,择书而读,读中有研,研中复读,循序渐进,在跨学科的大背景下自觉舒展知识链,把自己的阅读空间从具体的阅读对象中扩展延伸,进行知识补充也就是缺少知识的积累、实践的观察和工作的思考。说白了这都不是理由,关键是我们的思想联系教情、学情实际,根据研究课题的进行状态,周期性的进行阅读和带着理论难点、重点阅读,为研而读,以学助研,就能够以研带读,释疑解惑。

朱熹认为读书要三到:“眼到、口到、心到”,我认为还应加上“手到”,这四到之中,心到、手到最重要。心到就是指读书要专心,注意力要集中,因为阅读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只有专心致志,作到意念高度集中,才能保证阅读效果,不能三心二意,似学非学。手到,就是要“不动笔墨不读书”,成年人的忘性较大,即使你是用心读了一些文章,过后也难免会出现疏漏和遗忘,所以说“好记性不如赖笔头”。记笔记是知识积累的最有效途径。

在个人的修养上,在读书的这条道路上,没有速成的捷径可走,很多东西需要我们长时间专心的去学习、去思考、去领悟。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要做到世事洞明,就必须下一番工夫,认真去钻研,从而获得真谛。我们教师的阅读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和个人兴趣,专心的把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学深学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工作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二、写作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把这句话迁移到教师专业成长上,加一句就是“得而不写则庸”。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虽然喜欢看书,喜欢思考,思考之后也有不少心得体会与感慨,却就是懒于动笔写下来,过了一段时间后,所思与所得便渐渐淡忘了。所以对我们教师来说,看书为学,研究为思,有思必有所得,而所得恰如灵感的瞬间闪现,若不及时记录下来,过一段时间自然淡忘,待他日重新遇到类似问题时,思考和研究又须从头做起。而且,仅仅把所得记录下来还不够,假如你不对所得作进一步分析、总结与反思,不把阶段性成果整理成文,甚至拿出去投稿以取得编辑与读者的认同,则所得始终是零散的感想,对与错都只局限于个人的观点,其可行性自然值得怀疑。

教师不愿写作的原因我认为有三:其一,工作太忙。每天有上不完的课,改不完的作业,辅导不完的学生,做不完的家务活;其二,胸中藏书少。有些教师的读书量还是小学、中学、师范学的书籍加上一些教育报刊杂志,实在是欲说而无词,欲写无语;其三,无写作灵感。灵感来源于知识的积累,来源于实践的观察、,来源于工作的思考,无写作灵感在作祟,我们从教五六年后,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伴随着中级职称的到手,认为“教育家”距离我们太遥远,于是,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选择了安逸,开始故步自封,不读书,不思考,更不原总结与写作,对新方式新理念的理解与接受变得越来越迟钝。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教育教学成绩虽然不突出但资格越来越老,久而久之,教育与教学风格逐渐定型,平庸的职业生涯就把我们造就成了一个个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越不想写,越懒得动笔。

其实,读书、写作是一个良性循环,越读书就越想写作,越写作就越感到快乐,越感到快乐就越有激情,越有激情就越想写作。

我认为“读书使人丰富,写作使人深思考;读书使人明理,写作使人深沉;读书使人视野开阔,写作使人提高境界”。愿所有的教师都能愉快地,富有激情地去读书、写作。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