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先锋者档案》读后感
《教育先锋者档案》读后感
作者:教育废墨         更新时间:2014-01-01

312,植树节。也是在这一天,我收到山东教育出版社总编、中国教育报记者陶继新先生惠寄与我的《教育先锋者档案》一书,当然是陶继新著。在书的扉页写有:“敬请张志明老师雅正,陶继新。二零零七年三月六日”。字体遒劲,笔意连贯,我双手抚摩,甚是感激!因为我与陶先生从未谋面,只有神交和网络上的敲打,可想而知繁忙的他,能亲自为我寄来他自己的爱书,我除了感激,只能是认真拜读了。正如他在序中所言,“这些教师有着太多令人感动和学习的地方”,但确实离不开陶大记者的生花妙笔和儒者情怀的浸润。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人就是陶大记者。开学以来,我一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而寻寻觅觅,探访名家,寻找突破。而先生笔下的韩军再次挑战我的眼球,几年前曾为这个有争议的名师而痴情而远离,而今天又旧情复发,情不自禁进入研究和痴迷状态,学然后知不足,知之深而爱之切,对韩军自然充满了敬畏,他们成为我心头植起的大树。将韩军的一段文字粘贴在这里,表白我的心情。曾经想,40岁时,我不会再浅薄,不会再虚妄,不会再鲁莽,不会再无知,我会非常成熟,沉稳,理性,非常富有智慧,学问渊博,知识富有,在某一方面,我会成为一个得心应手的行家里手。
  
然而,40岁已经过去,我真实地感到,我依然浅薄、依然虚妄、依然鲁莽、依然无知,这种自我不满的感觉丝毫没有减轻。
实事求是地体察,40岁,我肯定进步了。我虽然没有天天向上,但确实是年年有点滴长进。我不勤奋,但仍算努力;我愚钝,但还是一个正常人。
  
35岁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那么多耀眼的光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近年,又兼任《中国教育》杂志总编辑,主持全国最大的语文教育网络论坛“韩军在线”,担任《中国青年报》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评委,等等。
之所以感到自己依然浅薄、依然虚妄、依然鲁莽、依然无知,是因为,人对完善、成熟、渊博、智慧的追求……,是绝对性的,是无止境的;是内在的沉实、宁静,不是外在的浮华、喧嚣。
   
这种向往与追求,本然地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标准,它是游移的、不断增量的。向往与追求本身,是一种永恒持久的心态。生命无止境,境界无尽头。
  
我总觉得,人的成长,不是一个正向过程,而是一个逆向过程。
成长,映射在心灵上,不是心灵愈来愈膨胀,而是愈来愈收缩;不是愈来愈胆壮气盛,而是愈来愈胆怯气虚;不是愈来愈自大,而是愈来愈自知。
  
这种感觉无以名之,姑且叫做“敬畏”吧。世间人与事,许许多多,纷纷纭纭,都使我产生由衷的敬畏。我敬畏学生。有时,学生突然提出问题,我无以应对,对后生的敬畏
油然而生。
   我敬畏前辈。几十年前、几百年前、上千年前,前辈关于母语教育的见地已鞭辟入里,经验已十分成熟,而后生却还在绕弯子,争来吵去,玩弄名词术语,实在遗憾。我敬畏外行人。在有些外行人看来,语文教育十分简单,十分朴素,本来没有那么多曲里拐弯东西,有时,外行人三言两语,就点中语文教育的“命门”,令我茅塞顿开。我由衷敬畏他们。我敬畏身边的每个人。他可能是勤勉的民工,可能是纯真的婴儿,可能是平和深沉、不事张扬的老人。他们都在向我诠释一种人生态度。我敬畏大自然。它可能是默默生长的花草,可能是静静矗卧的山川,可能是无语的斜阳,可能是清亮的鸟鸣。它们都在为我树立一种灵魂姿态。
   40
岁,心灵走向敬畏,应该不是衰退。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