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有温度的文字
触摸有温度的文字
作者:黎志新         更新时间:2014-01-01

中国的教育从来都是最受非议的,不少人动辄以“改革开放以来最失败的是教育”这样的话来评价,批判话语的背后更多的是愤激,还有很多是不负责任的牢骚话,埋怨教育环境不好,责怪教育制度落后,身处一线的普老师,身受分数评价机制的影响早已身心疲惫,再加上放眼自己所处的这一行,到处受人指责,更感身心俱凉。

作为一个长年在高三第一线苦苦求生存的普通教师而言,我更感无奈和悲凉,一场场考试,一个个分数,一次次加压,师生在极度疲乏中支撑着学校的运作。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就常常处在这种情绪中:疲惫、迷茫和无助。我常常寄希望于国家来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让自己一觉醒来便能在一所清澈澄明的学校教书。但每一个清晨起来,放眼望去,依然是荆棘丛生,危石挡道……

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中国教育报记者陶继新老师的教育人物通讯,那些带有温度的文字让我逐渐看到亮色,让我重新奋起,让我相信只要自己有温度,教育便有热情!

作为记者,陶继新先生没有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教育的弊端上,而是用一双慧眼发现教育战线上的“美人”“美事”,无论是身在都市的语文教育界名家韩军,还是身处群山深处、一人撑起一所学校的张广祥;无论是年过耳顺成就斐然的张万祥,还是“讷于言而敏于行”,大举改革之刀的韩兴娥……他都能透过普通的外表看到人物身上蕴藏着的美。

如果你是初登杏坛的“新手”,“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苏静一定能给你启示;如果你正迈入不惑,感到自己“一切已成定局”,无法再改变自己的老套路,那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张万祥老师一定会告诉你:“没什么什么不可以!”如果你是一个正为班级管理一筹莫展的班主任,王立华老师的创意一定会给你灵感;如果你是一个数学老师,正为学生不喜欢数学而焦虑不安,那么刘建宇在数学王国里诗意驰骋的姿态一定让你沉醉。无论目前的你处于何种角色,你都可以在这群智者身上找到力量找到“示范”。在书中,读者读到的是暖暖的文字叙写出来的感人事迹。

读陶继新的书,我曾经考虑过一个问题:“老师是不是缺少批判精神?”但是,当我再一次读《孔子大传》时,那个在黑暗王国里点着烛火前行的圣哲让我明白了,世界在运转的过程中,永远不缺少批判者,而是缺少建设者。在教育这条路上,批判的人太多了,而且很多不负责任的批判已经让我们这些身处一线的普老师感到无望(几年前的我就常常被这种无望感逼得无法思考,找不到出路)。于是,陶继新笔下那一个个足以唤醒人潜能的故事就彰显了极为强大的力量。批判,是揭露丑的;褒扬,是激赏美的。而在“这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世界里,陶继新老师却用一双发现大美的慧眼写下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即将失去信心的人们重新振作起来。

站立在书页上的这群“教育先锋者”怀揣美好理想,在那方小小的舞台上演绎精彩的教育生活。他们因为在书香中长期浸泡,所以有独特和超前的视野,他们“眼观六路”,把住教育的脉搏,将一切创意付诸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非凡的事业。

读书历来就是读自己。我常常把自己放在文字里对照,常常会问自己:“为什么他行而我不行?”这种质问是痛苦的,因为每一次回答都直指内心的弱点,让真实而虚弱的“自我”无法遁形,直至心灵深处涌起“见贤思齐”的欲望,心空才云开雾散。于是,内心的渴望便穿过这温暖的文字愈发强烈起来:理想,行动,收获!

这温暖的文字如春风徐徐吹来,拂去人心头的阴霾,给心空增添亮色,给前进的双足增添脚力!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