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另类表达
教育的另类表达
作者:苏静         更新时间:2014-01-01

很久没有这样的馨香满怀,很久没有这样的温情氤氲,当我翻开这本书,我承认,自己陷入了一种久违的感动。

《教育先锋者档案》是自2001年以来,山东教育社社长、总编审,中国教育报记者陶继新先生亲历采写的教育报道集萃。可以说,这本书里记录的,既是名人,也是凡人。说知名,是因为他们早已蜚声教育界,无论身处何地,都有一颗兼顾苍生,携护生命的高贵之心;说平凡,是因为他们都是教育人间的一粒微尘,曾经历过教育人共有的激情与迷茫,泪水与欢颜。所以,走近他们,分享他们,感受饱览人世间万千风情后心灵的拥有,是一种机缘,也是一种幸福。

欣赏这本书,首先在于她匠心独运的结构设计。它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新闻报道汇编,而是以严密的逻辑,多元的视角去呈现五彩斑斓的教育人生,为读者提供理解教育的不同侧度,让分工不同的教育者都能从中找到准确的定位和有益的借鉴,各取所需同时又视通万里。

先生将著作分为四辑,各部分风格独运又相得益彰。第一辑为“课堂前锋”,呈现了六位“个性教师”的课堂践行:从韩军老师“举三返一”的“新语文教育”,到韩兴娥老师“两周讲完一本语文教材”的课堂传奇;从张晓梅老师“红学入课堂”“教室变公司”的另类之举,到沈红旗老师“首先要学会傲慢”的人生秘诀……如果说课堂是师生进行心灵晤对的地方,那这些老师用心营造的,正是这样一个共生共荣的和谐生态圈——寻找心理的支点,分享课堂的温暖。

第二辑为“立人者说”,在这一辑里,四位蜚声全国的班主任现身说法,让原本琐碎的班主任工作,幻化成一项充满期待的“立人工程”,回味悠长:面对学生对希特勒的畸形崇拜,张万祥老师没有责令禁止,而是用一个二战中的真实故事和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让全班学生明辨是非,幡然醒悟;在“班规”面前,李镇西老师与学生一视同仁,屡屡受罚,却博得了学生由衷的热爱;为了引导学生“学做真人”,侯溪萍老师“新三好”的标准引发热议;把自己称为“咱班第65号成员”的王立华老师,用年轻人独有的疏狂和少有的冷静,打造了名震校园的“激情七班”……光荣与梦想,真情与挚爱,以血浓于水的方式交融着,涓涓不息。

如果说前两辑带给读者的是“大开眼界”或“茅塞顿开”,那第三辑“教育行者”所带来的,则更多的是感动和震撼,以及由此凝结升华成的崇敬:大山深处,张广祥老师劈荆而来,斩棘而去,成为山村小学唯一的老师,独守教坛16年;被誉为“中国法布尔”的杨同杰老师,先后三次携妻子自费考察黄河,历尽艰险,九死一生,却矢志不渝;在“教育在线”的网络世界里,张曼凌老师凭借着美丽心境和执著追求,构筑了一个普通教师灿烂人生的本质所在;守候着西藏的蓝天净土,相龙虎老师用神圣的情感和智慧演绎了汉藏友好的澄明乐章……所以,感动,源自内心,为“教育行者”,为真正意义上跋涉于千山万水的坚强寂寞的身影。

在《教育先锋者档案》的最后一辑里,我们看到了六位教育专家学者的名字:朱永新、杜维明、颜炳刚、肖川、孔范今、王财贵。这些重量级的教育人物,用自己独有的方式阐释着教育,践行着教育:学者官员朱永新教授,发起并主持着源自民间的“新教育实验”,惠泽众生,改变了万千师生的生存状态和行走方式;“儒学大师”杜维明教授,畅谈了儒家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理性对接;关注生命教育,倡导人文关怀,肖川教授一路走来,情牵师生心……这些令人敬佩的教育大家,以一颗平常心,慈悲心,勇毅心,为教育的明天奔走疾呼,教育的魅力在于此,教育的希望也在于此。

欣赏这本书,还在于欣赏她的作者。人们常说“人如其文,文如其人。”作为拥有30余年教育和新闻工作经验的资深记者,作为百万文字等身的知名作家,年近花甲的陶继新先生,一直奔走在教育一线,怀着对教育的大爱与大关怀,怀着新闻工作者崇高的责任心和神圣的使命感,勤耕不辍,铁肩担道义。正是这样,他才拥有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先锋视角和先锋姿态,写下了这样撼动人心的文字,历久弥坚,历久弥香。所以,品读《教育先锋者档案》,我在分享一个个教育跋涉者动人的故事同时,也在分享着陶继新先生——一个守护着教育报道净土的高贵的灵魂。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