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人生是一笔财富
苦难人生是一笔财富
作者:沁心荷         更新时间:2014-01-01

 

陶继新老师的人物通讯一直觉得与众不同,但又一直无法用理性去概括这不同之处。今天我研读《走出历史峪口的人文学者——孔范今教授的苦难财富和学术精神》这篇宏文,在文章中几进几出,深品其味,初是为孔范今教授童年时的苦难人生而感动,后是为孔范今教授的“仁爱”“善举”而感动,再后是为他治学的严谨态度和创新精神而致以崇敬之礼。几番玩味之后,我明白了“陶文”与众不同之所在。

研究成果颇丰、著作等身的教授,可供选择报道的角度非常多。我曾读过不少类似的人物报道,一般都是选取人物的主要成就作为视角,因为这没有难度,也能突显人物的高度。正因为“一般如此”,所以那样的人物通讯也就没有了“特殊魅力”。而陶继新老师深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之理,他并没有直接向读者展示人物的学术成就,而是去追索孔范今教授收获累累硕果的源头,溯流而上,从成长环境和奋斗历程中感悟人物崇高品格和超然定力,从而揭示主人公获得丰硕成果的原因。

陶继新老师的“专家访谈”是聆听智者之间的对话,从文字的表面看,看不到作者的形象,只是偶尔从文字里跳出“记者看来”这样的字眼;但是,字里行间却处处能感受到作者的存在。尤其是读文章的《苦难人生是一笔财富》这部分时,那生动的细节描写、那真实的情感倾诉,在看到孔范今教授那闪动的泪花时,我也看到了作者眼里流动的感动。在陶继新众多的人物通讯中,夹叙夹议的叙述风格让人觉得真挚而纯然,但是细节描写得如此生动的,此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我曾妄自猜想,陶继新老师一定也是有过苦难经历的人,要不,写人物的苦难历程怎会如此真实而感人?后来,我曾向陶老师请教这问题。说起多年前的苦难历程,他仍然历历在目,经他一叙述,仍让人感怀不已。我曾在刘金华的一篇评述文章中读到老师《拉车生涯》中的一段话:

“……整整三年,独自一人,穿行于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四省之间,历经无数磨难。有时歇足于深山旷野之中,夜间野禽走兽的鸣叫;有时露宿于行路之旁或树荫之下,惊诧于挨身弛过的各种车辆的神速……”

而这寥寥数语仅仅是苦难历程的一个小片断。

了解了这些,我终于明白他写《走出历史峪谷的人文学者》一文时所说的话了:

“而他(孔范今)小时候的苦难经历,求这路上的艰辛与辉煌,乐以忘忧、定心治学的执著,以及创新求索的精神,又与今天的成就有着一种内在维系。诠释这一内在维系,会令人们重新审视‘生于忧患’这一哲语更加深远的内涵。”

在苦难面前,弱者会被风雨吹倒,会一撅不振;强者不仅站了起来,而且生命中多了几分韧度,即便再大的风雨袭来也不会折断。有了这种韧度也就从心里生长出一种能抑制外来诱惑的清洁精神:无论外界如何喧嚣,他们总能保持宁静的心态沉醉于书中;无论外界有多大的名利诱惑,他们总能保持淡泊的姿态拒之于门外。老师在评述孔范今教授1999年辞官不做时说:“一个人文学者都要有‘定心’,面壁十年之读是‘定心’,辞官不做也需要‘定心’。”而这话放在老师身上也再合适不过。

正是这种“定心”,让他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捧书阅读,很快驶进自己心灵的宁静港湾,不管外界风如何大雨如何猛。有了这种定力,人生所获得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了,人生之树势必瓜果飘香。

阅读这篇文章,我有种很强烈的现场感,觉得自己就在采访现场,聆听陶继新和孔范今两位智者的对话,我也在思考“苦难人生是一笔财富”这一命题。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