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继新《让学生沐浴人性的阳光里》有感
读陶继新《让学生沐浴人性的阳光里》有感
作者:张金鸾         更新时间:2014-01-01

暑假里,我拜读了陶继新先生的《教育先锋者档案》一书,颇有感触,特别是《让学生沐浴人性的阳光里》这篇文章,更是让我心绪起伏,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这篇文章介绍的是年轻教师王立华的事迹,他的班主任工作弥撒着一种浓浓的人情味,一种挑战传统的另样的色彩。

文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早晨,王立华在楼道里和一位同学打招呼的声音刚落,这位“大逆不道”的同学旋即大声说道:“立老师,您早!”此语响亮而别致,令往来行走的师生们顿生惊讶。在大庭广众之下,直呼老师大名,在临沂八中还是首开“纪录”。即便在开放的大都市,如此而为者恐怕也是凤毛鳞角。这突如其来的称谓,令一向机敏的王立华也陷入尴尬之中。面对伫足观望的众多师生和这位公然“叛逆”的及门弟子,王立华的思维火速地运转。对耶?错耶?何以待之?在场的人们也在试目以待。一会儿,王立华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非常满意地对那位同学说:“你叫得对,老师听着也亲切。请你告诉同学们,以后都可以这样和我打招哦!”大家先是一愣,很快便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无独有偶,我也碰到过类似的事。上个学期,我下课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听见后面有个稚嫩的声音大声呼喊:“张金鸾,张金鸾!”我回头一看,是原来所教学生刘臻,现在上五年级了,我当时的反应是这个学生没大没小的,本不想理他,不过我还是站住了,摸着他的头耐心地对说:“是刘臻呀,快升初中了,要努力学习啊,对长辈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以后要注意啊。”当我碰上他的班主任韩霞老师的时候,还记起了这件事,当作一个笑话告诉了他。

同样的事,却有着不同的心态,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定会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与王立华老师比起来,深感惭愧,自我反思,我一定是个传统观念的老师。正象先生说的,古往今来,学生对教师总是敬畏有加,所以称之为“先生”、“老师”。是的,师生在年龄、阅历、学识等方面确实存在着差异,师之为师有其固有的优势。但有人却利用这种“优势”,将师生关系不平等化。教师不仅是教育过程的控制者,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教育内容的制定者,学生优劣的判定者,甚至成了真理的化身的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威严。所以,学生直呼老师之名,绝对会被看作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但是,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有人说,平等是美丽的。但现实中它总是像海市蜃楼那样,给追求它的人留下一片荒漠。于是,“起点是人,归宿也是人”的教育,不得不面对平等的教育。王立华试图让平等教育在他的手下生成一片绿洲,所以他容忍甚至鼓励他的学生直呼其名,这样则少了一些教师的威严,多了一些师生间的亲和,弥漫了一些人性的味道。这既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也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全新诠释。记得当年北大学子打出“小平,你好!”的标语后,曾引起了国人乃至世界的震惊。但它却把中国几千年来传统影响下的领袖人物从万众仰望的神坛上拉到了平民百姓的心中,还原成了小平同志“人”的人性本位。总设计师尚且如此,何况我们的教师呢?从这个意义上思考,我们或许会对王立华教育理念之新更多了一份敬意。

先生的话让我感触至深,一个教师要做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要做一个适应现代教育的老师,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更新思想,更新观念,使自己的教育生活充满活力,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焕发起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激情;在我们地挚爱中丢弃自卑与自悲;我们的指引下对前景充满憧憬幸福地成长。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