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父母 非常启示
非常父母 非常启示
作者:张春芳         更新时间:2014-01-02

  父母在人的成长中的地位任何机构和力量都无法比拟,《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教育工作者陶继新老师的这部“五组十篇长篇通讯”集,是他“十年来些所写的有关家庭教育与孩子成长的报道”,作品中所写的家长“可谓当今中国优秀家长的典型”。

这些神奇而又平凡的故事,激人深思,给人启迪:父母,伟大的教育家!

无论是夏杨妈妈杨文教法自然还是黄思路妈妈王晶的不教之教,不管是孙岩妈妈沙彦华对盲子孙岩永不言败的教育还是老咪父亲王辉湘与女儿一起成长的过程,也无论曦曦妈妈汪洋女士的的爱心传递教育,都承袭了“子不教,父之过”责任意识,证明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最伟大的教育家。

这些伟大的教育家的成功经验很值得关注:

1、尊重孩子是教育的第一要务

孩子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每个人都生命都是色彩纷呈的,要教育孩子尊重是基础。

作品中的父母都不是专业教育家,也没有拥有很专业的教育孩子的知识经验,但他们有惊人的共同之处:从孩子的个性、人的天性入手。

好玩、好奇、可塑,这是孩子的本性,我们发现,杨文们对孩子的教育是基于孩子的这些特性的。好玩,就给创造玩的机会,陪着孩子玩、领着孩子玩;好奇,就把生活中孩子认为是奇特的一面努力展现给孩子,并引领孩子发现更大的秘密;可塑,就充分地熏染他们向善、向上、向全面发展。

2、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教育的基石

家庭也好,学校也罢,在实施教育时往往会跳进“教育与被教育”二分法的怪圈,造成了孩子永远处于被动状态下、从属与别人的教育,这在教育学是大戒,可又被人们所忽视。我们看到,作品中的父母都是“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典范。王辉湘与女儿的交流、共同进步最为明显,老咪天资聪慧,进步飞快,王辉湘绝不落后还虚心向女儿学习,促成了女儿迅速成长为才华横溢的小才女。汪洋更是这样,女儿的成长过程也是她自己生命的臻于完美的过程,曦曦与母亲的互相激励互相督促是那样的突出。

教育过程中,专家学者一再呼吁、一线实践已经证明:与学生一起遭遇问题、解决问题、同悲喜共欢乐,这是教育教学成功的途径之一,“因材施教”更需要“教学相长”!

3把希望的力量传给孩子

一个人的成长动力就是希望,有了希望就成功了一半。

孙岩的成长是个奇迹,但奇迹中蕴含的是什么?读着沙彦华、孙岩的故事,我能从文字中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力量,这力量推动着我思考自己的生命强度,推动着我思考自己教育过程所经历的得失、带给学生的影响。是啊,“只要给我个支点,我将翘起整个地球”!无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是予人力量、帮助人发挥潜能的,除此而外,其他都处于从属地位。

书中的故事无一不是力量的传承、希望的升华。曦曦、老咪、夏杨、孙岩、黄思路,这些优秀的孩子带着希望上路,也是怀揣者希望赶路的,更是挥舞着希望舞动生命的。他们的希望来自父母,是父母希望的传承与再生。

4教育是毅力的接力

“身教胜于言教”,道理人人懂得,可施行起来往往“打折扣”。

我们必须牢记:人的毅力与爱心一样是可以传承的、升值的。孩子的学习毅力那里来,孩子的不败意识哪里来?来自大人、首先是父母的影响。杨文、王晶、沙彦华、汪洋、王辉湘,这些普通的父母对人生的不屈不挠成为孩子天天在读的最好的教材,他们的教育都是“无声”的“润物”,看似“不教”,实是“不教之教”,我想这是最高境界的教育之道。

犹太民族之所以优秀、之所以世代优秀,还不是祖祖辈辈对信仰、对知识那种比身体和生命都要强烈的追求?

作为教育工作者,《非常父母》带给我更多的在于更新教育理念的紧迫感。教育的艺术、教育的手段都是教育思想的拓展,是教育观念的延伸。

称职的教师首先应该是爱学生的,如父母对孩子一样的爱,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优秀的父母。

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影响学生的家长做非常父母,有责任和义务潜移默化地教育自己的学生做非常学生!

附录:

《非常父母》陶继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4月第一版。收入“大夏系列·成长阶梯”丛书系列。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