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本成为学生的课外读物
让语文课本成为学生的课外读物
作者:崔京勇         更新时间:2014-01-02

 

原山东教育社总编辑、中国教育报驻山东站记者陶继新先生是我尊重的记者,是我崇拜的教育思想者,是我仰慕的学者,是我学习的榜样。校长们亲切地称他为陶总,他也曾把自己出版的新作一一签名赠送我们校长,令我们感动,近期重读陶总的《做一个幸福的老师——陶继新教育演讲录》感到格外亲切,仿佛是在与陶总面对面地对话,又像坐在报告厅里聆听他的演讲,读他这本书,也引发了我对教学改革的深入思考。

2010年底我从澳大利亚参加培训回来,对学校的改革有了四点思考,一是让语文课本成为学生的课外读物;二是开设人生规划课程;三是开设选修课;四是开展小课题研究。2011年春节后校委会讨论计划时,我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得到了大家的认同;2011年秋季开学前在讨论计划时,我又重新提出此事,并将任务落实到人,向老师们吹风。当初提出把语文课本成为学生的课外读物的构想是一种朦胧的意识,从此以后开始思考如何搞。读了陶总的书后,我的思路更加清晰了,也坚定了进行此项改革的决心。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读书与教师的生命成长;第二部分打点幸福人生,第三部分孔子的精神境界。三部分是三个报告的内容,其中第一部分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对我们语文教学改革的启发最大。

一、为什么要读书?

关于为什么读书,陶总在书中给我们列举了以下理由:

1.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文化人。而要想拥有文化,就必须读书。经典文化一旦内化到教师的心里,外显出来的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因为经典文化不但流淌着智慧的光华,而且还摇曳着思想的要义。

我们认为学生也然。

2.既然我们把“传道”定格为完善人格,那么,作为教师,究竟怎样才能完善人格呢?途径非止一端,而读书当是最佳、最捷途径。特别是经典文化,恰恰是人格培养的最有效载体。

学生来到学校,完善人格是一项重要目标,读书当是学生完善人格的最佳、最捷之径。

3.我们怎样才能拥有文化呢?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还是读书。从书中,我们才能真正地汲取文化营养,才能像孔子那样说:“文不在兹乎?”

读书可以使我们拥有文化。

4.我们要通过读书,特别是读一些经典书籍,来提高我们的思想文化品位。

读经典书籍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

5.哲人言,一个人20岁如果不读书他已经老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的生命除了一般人所谈的常态外,还有精神和心灵的维度。没有精神和心灵方面的成长,没有它的滋润,你的内心就是苍白的。而要想真正的在心灵方面提升自己,就要阅读文化精品。

6.为自己的一生发展规划,我们必须瞭望未来,为自己做一个生命规划书。在这个规划书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内容就是读书规划,特别是读好书的规划。

为自己的一生设计,读好书的规划是人生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7.朱永新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8.原济南十九中张晓梅老师开设了经典名著阅读课。她说:经典名著阅读未必能对学生未来职业选择产生直接影响,但是,他们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情感,语文能力却是长久的、稳定的。学生将由此爱上读书,学会审美,形成对灿烂文化的深深依恋,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终身语文学习能力。

9.陶继新读书的重要体会就是“经典为伴,幸福一生”。

第一,经典阅诵可以使人趋真向善。第二,经典阅诵可以使人宁静致远。第三,经典阅诵可以使人宠辱不惊。第四,经典阅诵可以使人气质高雅。读书给我带来的快乐是难以言表的。

10.前苏联是世界上读书最多的国家之一,一年人均读书55本。因此,在苏联,包括斯大林时期,政治运动比我们中国还要多,问题也更严重,但是,照样出诺贝尔奖获得者,照样出世界级大思想家和文学家。

犹太人是世界上读书最多的民族。一年人均读书64本,是世界之最。马克思、爱因斯坦是犹太人。现在有一句口头禅:“世界上的钱在美国人口袋里,美国人的钱在犹太人头脑里。”

根据犹太经典《密西拿》规定,儿童6岁开始读经,最通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背诵,不管是否理解,先得熟读成诵。

《阿伯特:犹太智慧书》写道:“学问,不进则退;不读经,毋宁死。”犹太人生下孩子之后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呢?就是在《圣经》上抹上蜜,让孩子舔上面的蜜,让孩子感知书是甜的。

二、读什么样的书?

关于读什么样的书?陶总在书中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也列举了别人的建议。

1.我主张“取法乎上”地读书,那么,什么是“上”呢?我认为,“上”就是古今中外经典,什么是经典呢?就是经由时间的流逝,大浪淘沙,仍然定格在有文化品格者的心灵层面的、他所挥之不去的、能不断引领人的生命成长的精神产品。

读古今中外的经典。

2.古代的经典: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佛学的《心经》、《金刚经》。现代的经典:《鲁迅全集》、李敖的《北京法源寺》、傅佩荣的《心灵导师》。外国的经典:《莎士比亚全集》、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

3.舍名家之书不读,而去读末流之作,是舍本逐末,浪费生命,读再多的末流之书,也写不出好文字来。

  ——济南市育贤小学张立校长的阅读观,也是陶继新的阅读观。

4.济南市育明小学陈明磊老师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书目或篇目:整部《论语》和《老子》。《爱莲说》、《陋室铭》、《岳阳楼记》、《前赤壁赋》、《醉翁亭记》、《桃花源记》、《秋声赋》、《秋水》、《劝学》、《晏子使楚》、《滕王阁序》、《兰亭集序》、《登泰山记》、《庄子选读》、《孟子选读》、《诗经选读》、《楚辞选读》。古典诗词《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春江花月夜》、《长恨歌》、《琵琶行》。

5.《古文观止》是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文言散文的集大成之一,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出师表》等等优秀的散文都出自《古文观止》。有记者问巴金老人,为什么《家》、《春》、《秋》中的语言那么符合语法规范,像拟人、夸张、比喻等修辞也用的恰到好处,甚至达到炉火纯清的程度?巴金老人说:“我把《古文观止》背诵一遍,就写出来了。”

6.中国人要读的第一本书是《论语》。这一本书不读,就不称其为真正的中国人!

第二本书是《老子》。其次则从经、书、子、集中选读。再其次才是读唐诗宋词。读经,特别是诵读《论语》、《老子》,当是儿童求知的关键内容与精神内核。

现代文不如文言文,明清的不如先秦的。

教孩子学语文,与其教唐诗不如教诸子百家,因为唐朝诗人都是学习了诸子百家而后成为诗人的。而学诸子百家,不如学四书五经。四书五经学精了,诸子百家学起来就心领神会。四书五经当以四书为学习的主体内容,四书又以《论语》为要。以上是“全球儿童读经教育”的首倡者、实践者和推广者,全球读经教育基金会会长,台中师范学院语教系副教授王财贵博士之观点。

三、怎样读书?

关于怎样读书?陶总给我们指出了以下路径。

1.读书,特别是阅读经典,就不能只是看热闹,或者只是读文本的字面之意。经典文化不是一读就懂的,真正意义的经典阅读,需要阅读主体的思想介入,还需要现实生活和教育内容的内在链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深度思想的介入,是阅读主体和作者心灵的对话。

读与思想、生活、教育内容的关系。

2.从形式逻辑思维的角度来说,读和写是一个充分必要的条件。即“有之则必然,无之则必不然”。没有经典之作的大量阅读,甚至背诵,就不可能有文采斐然的佳作纷涌而出。但同时,只读不写也不行。大量的写对读又是一个促进,而且多写多练才能熟能生巧。

读与写的关系

3.我认为学习中国经典应该“诵”“读”结合。

背诵几乎改变了我的人生,不单单是改变了我的语言方式、思维走向、而且提升了我的思想境界,使我步入一种心灵安适的境界之中。这就是化,什么叫做“文化”?就是以文化人,特别是经典文化之“化”,更会产生神奇功效。

读与诵的关系。

依据认知心理学的观察,记忆多的人,其理解能力也相对提高,其想象力也比较丰富。

关于背诵,已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2011版的新课程标准比旧课程标准,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要求学生9年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段)。不仅中国,在日本、印度、以色列和欧美很多国家的基础教育过程中,背诵经典篇目都被公认为是传承文化精华,增加知识积累和提高语文水平的必要手段。

日本学生背诵宪法条文和经典名篇。

日本是一个高度重视教育的国家,特别注重对孩子的普法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

日本著名教育家阴山英男在其所著的《天才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列出要求学生背诵的书目,其中包括:《日本国宪法全文》、《源氏物语》、《平家物语》、《伊氏物语》、《论语》、《老子》、《孟子》和《徒然草》等。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在全日本发行量超过三百万册,被认为是改变日本近年教育观念的畅销书,受日本教育厅推荐。

日本的普法从娃娃抓起,孩子小学时即须背诵《日本国宪法全文》,从小潜移默化地树立起法律至上的理念;另外,背诵书目中不仅包括日本传统名著,还包括中国国学经典,凸显出日本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印度学生九九表背到“99X99”。

和中国学生一样,印度学生的数学成绩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不过,不像中国学生只需背诵九九乘法表,印度学生还必须从1乘以1一直背到99乘以99

此外,印度教师不断地要求学生反复进行心算,使得学生们脑海里能够确实地浮现出算式并长期记住。印度人认为,心算不仅可以活化学生的头脑,还可以增进记忆力,因为计算要求的就是速度。

犹太学生不理解也可先背诵。

犹太人认为,如果不能培养出一个好的记忆力,今后就没有办法学习其他事物。一旦记忆容量变大了,大脑就有能力不断地储存新的信息。  

犹太孩子到了5岁开始接受正式教育。学习《摩西五经》、《圣经•旧约》和《塔木德经》的基础知识。到13岁的成人仪式以前,孩子们要学完所有的犹太教法的基础知识。

犹太人教学将口读、耳听、目观等各种方式综合起来。有些课文单调,他们就用一种类似于圣歌的旋律来吟读,将内容“印”到大脑里。

美国学生不求死背但求复述。

美国教育重视阅读而不要求背诵。美国人认为广泛阅读可增加背景知识、开拓视野以及丰富想象力;而背诵可能被前人思维所束缚而难有创新。

虽然美国小学没硬性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但是对部分篇目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理解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并且回答相关问题,通过这些手段来促进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此外,美国小学生需要去图书馆查资料做课题,通过搜集资料、调查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这些课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无所谓对错,但鼓励学生通过独立阅读和思考给出自己的答案。

欧洲学生名诗名剧不能忘。

在莎士比亚、叶慈等大文豪的家乡英国,小学生会学习各种各样的诗歌。2009年,英国还举行了全国小学生诗歌背诵大赛。

英国中学生在学习英国文学时,不一定有明确的背诵要求,但这些要求却被隐含在考题中。例如,在期末闭卷考试时,学生会被要求引述一段诗歌、剧作或者小说片段来回答问题。

在德国和法国,从小学到中学都有背诵诗歌的要求。老师还会抽检,要求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背诵。

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等东欧国家,孩子们必须要会背诵经典诗歌。如果有学生一句诗歌都背不出来,会被认为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在比利时,大多数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小朋友都会背诵简短的诗歌。到了初中阶段,学生会被要求背诵一些名剧的片段。

4.只有有了思想活水之后,有了自己的思想创造之后,才能拥有那份属于自己的灵动与深邃。

从这个角度讲,只读是不行的,还必须有自己的思考,甚至是深入的思考。没有思考或很少思考的阅读,仅仅是在表层行走,难以抵达心灵的深处。

读与思的关系。

5.台湾台中师范学院语教系副教授王财贵博士关于读书的观点是 :

一是“时机越早越好”。二是“文本越文越好”。三是“内容越深越好”。四是“方法越简越好”

6.陶继新读书的三个境界。

第一层次是坚持。第二层次是形成习惯。第三个层次是审美。

四、读书成功人士的尝试和给我们的启示:

大学的。肖川教授。他读了大量教学、心理学、教育哲学方面的经典之作,而且有效地内化到自己的心里,进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话语和思想系统。

高中的。北京特级教师韩军。“新语文教育”的代表人物,构建了“新语文教育”的六大理念。

一是“真实个性”,二是“举三返一”,三是“美读吟诵”,四是“重文写自”,五是“文字素养”,六是“化意为字”。

这六大理念是韩军思考的结晶,而非“拿来主义”,而这种思考恰恰是与其读书,教学维系在一起的,他喜欢文言文,甚至背诵了许多经典。

初中的。哲学思考者刘建宇。他是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册山镇中学的一位数学教师。刘建宇老师有一根数学教学的魔鞭,变幻莫测,异常神奇,他教的学生,90%喜欢数学,80%以上的认为数学简单,45%以上在初二下学期开始不久便自己学完了全部的初三数学课程,有的学生还完成了物理和化学课程。

他从来不布置一道数学课外题,不加班加点,而且还在课堂上讲哲学,将革命故事,甚至中考之前让学生在课堂上观看电视转播的世足赛。

他说,讲革命故事,不是枯燥的思想灌输,而是感性的人文关怀,是向学生隐形地注入高尚人格的因子。

他认为,在课堂上讲哲学,与数学教育更是休戚相关,数学本来就是哲学王国的一个重要成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一位数学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是真正教好数学的捷径。他给学生讲《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从容自若中透射出哲理的光华。他说,我是将数学教学当成教育与哲学来对待的。

刘建宇老师没有玩什么花样,也没有什么改革的高调,但因为读书层次之高,思考教育之深,而登上了数学教育的高水平。

省内外的教师常常慕名而来,人们往往乘兴而去,但不能如愿以偿。因为他们没有刘建宇的那个底蕴,仅从方法上是学不到精髓的。

小学的。“教育在线”版主小曼。小曼是网名,她的真实身份是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的老师叫张曼凌。

以前的小曼喜欢逛街,也常常打麻将。可是,自从2002年无意间闯进“教育在线”之后,那些摇曳着崭新理念的文章,如夏季里的一缕春风,一下子吹进了她的心里。她不仅大量阅读一些优秀网友的文章,而且还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并动笔写起自己的感想故事。她说,现在敲击着键盘,一个个文字诞生的时候,她就有一种特殊的快感,这种快乐是以前逛街和打麻将都不曾有过的。她开始在“教育在线”上写文章,而且开了几个主题帖。20043月,《小曼老师讲故事》由辽宁少儿出版社与辽宁音像出版社联合出版。

五、让陶总的读书思想在六中扎根。

陶总关于读书的思想,给我校的语文教学改革的设想指明了方向,使我们的改革思路更清晰起来。

一是以“让语文课本成为学生的课外读物”为改革的理念,以整合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内容为切入点,完成语文课标要求为目标,构建语文教学改革的整体框架。

二是认真研究九个年级在不同的学段的读书目录,读书要求。制定适合六中学生读的校本化书目。

三是正确处理读书目录与语文教材的关系,保留原课文中的经典部分和课标中要求背诵的部分。正确处理读书与完成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关系,要以校本化书目为载体,完成各个年级各方面的教学任务。正确处理课标的阶段要求和总体目标与各年级完成读书任务的关系,以总目标为最终着眼点,以阶段目标为阶段任务去进行改革,正确处理好对学生的评价问题。

四是不一下子全面铺开,走先试点后逐步铺开的路子。

选择不同学段的班级为实验班级,选择有改革愿望的,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为实验教师,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改革实验,要成立科研小组,进行改革,待到实验取得一定经验后再逐步开展。

五是尊重学生的选择,要尊重学生的兴趣,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读书和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要家长了解此项改革的目的、意义、征得家长的理解、认可,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清除家长的顾虑。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认识到了语文改革的必要性,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去勇敢的尝试,让陶总的读书思想在六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让孩子们受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