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辞去百万年薪的博士生
一位辞去百万年薪的博士生
作者: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3-12-30

剑桥中国文化协会首演话剧《雷雨》中男一号周萍扮演者、英国暨剑桥中国象棋协会年度大赛主裁判、三一学院赛船俱乐部成员、英国BBC电视3台和广播电台特邀嘉宾。中学时期曾多次在英语、生物、新概念作文等各类全国竞赛中获奖。

    自本报1011刊发陶继新先生的《一个22岁剑桥博士生的家庭教育———杨文教子的经典案例及启示》之后,人们在称道与学习杨文家庭教育经典经验的时候,也在对夏杨自身成长之路产生了巨大的好奇。为此,今再将陶继新先生采写的这篇报道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一边是位于香港的跨国银行年薪百万的工作,一边是剑桥大学世界顶尖级实验室的学习与研究,同时对一个22岁的男孩敞开了接纳与欢迎的大门。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他作出了舍弃百万年薪诱惑的选择。2006930,这个名叫夏杨的男孩,带着灿烂的笑容踏上飞往英国的飞机,开始了他人生之路的另一段美丽历程。

夏杨何以具备如此的能力与水平,这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除了家庭教育为他打下一生发展的精神底色之外,这个22岁的博士生又有哪些一般学生没有具备的品质呢?又有哪些可供学生学有所获之处呢?

超越知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当今学生所学内容,大多主要锁定在了课本知识。可是,这样尽管可以应付考试,却未必真的拥有智慧与能力。夏杨在学好课内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在课外下了功夫,且由此形成了很多课堂之上不能获得的能力。

  一、课上他不是一个唯教师之命是听的乖孩子

  从小学到高中,夏杨都不属于那种唯教师之命是听的乖孩子,甚至上课的时候因不守纪律受到过老师的批评。但他说,他不是故意的,他已经学会的东西,不希望再听老师重复讲解。大凡这个时候,他就会看课外书,甚至说话。老师为了惩罚他,就让他一个人坐在最前排的一个座位上,以便随时监控。有一次开家长会,父母也要在孩子的座位上各就其位,杨文才知道孩子受到了“特殊”的关照。其实,夏杨对自己坐在那里并没有感到多少难堪,他后来开玩笑地说,那对他的抗挫折能力其实是一种锻炼。不过,母亲一坐,就感到了一种尴尬,好在杨文的受挫能力也很强,坐在那里也并没有如坐针毡。

  夏杨课下几乎不看课本。他说,课上已经学会了,再看是一种生命的浪费。他甚至不做那些“破题”,认为再做是对学习兴趣的一种抑制。深知儿子之心的杨文,个别时候就只好越俎代庖,一笔一画地帮助儿子写起了作业,让夏杨去学习自己更感兴趣的东西。

  夏杨认为,上课的时候,重要的不是记住哪一个知识点,而是建立一个互相通达的网络。因为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绝缘体,而是有着内在联系的系统。学习任何课内知识,不重在记住了哪一个知识点,而是由此及彼,进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说,这就是能力,是自己在学习思考中锻炼出来的。

  二、更感兴趣的是课外学习

  据夏杨的父亲夏季亭讲,小学的时候,夏杨一回家先将作业做完,再看自己心仪的书。可是到高中以后,回家之后是先动电脑,全身心地投入他的电脑编程之中。临近睡觉,他才快速地将作业做完。似乎,学习课本知识,远没有做他喜欢的事重要。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杨文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特别注重的。夏杨在学习中就特别注重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在知识的记忆上穷追不舍。上课前,他会有的放矢地预习课本内容,将各个章节的知识点提炼出来,弄懂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听课的时候,就能够当场消化。他甚至会考虑许多老师讲不到的问题,提出一些当仁不让于师的探索性话题。学习本来就应当是一种幸福之旅,但学习的异化使学习变成了一种苦役。而夏杨则有了乐在其中的审美快感。他获得了更多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各种兴趣,去尝试不同的成功体验。

  夏杨所看的电影大多是英文电影,听的歌曲也多是英文歌曲,这些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润物细无声”地进入他的英语语言系统。杨文认为,这种文化背景的积累在学校课堂上是不可能全学到的。长期的随机学习,才能够在英语学习上得心应手。语言载体与文化内涵是融合在一起的,给人的心灵带来的更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抚慰。

  高一时,夏杨有机会到了澳大利亚,在当地学校上课时,发现微机里装有编程软件,就随手做了一个小程序。他的出手不凡,让当地的学生佩服不已。澳大利亚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脑子也非常灵活,可是编程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理论知识的欠缺制约了他们的发展。中国学生限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动手实践的机会不如他们多,双方做一下互补是最理想的状态。

  夏杨庆幸自己有理解与支持他的父母,只要是他喜欢参加的,父母都给予全力的支持。他说,不是家长为我选择,而是我选择。尽管有的时候也会遭遇挫折,可是,那是一份财富。“失败者,成功之母也”不是一句虚话,它使夏杨从中汲取教训,朝着更加成功的方向行进。家长给了他选择的自由,也给了他驰骋课外的一种精神动力。

  夏杨拥有的精神财富不在知识上,而在智慧上。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时间就是生命———高效是对自身价值的体现

  人们常说的“时间就是生命”在夏杨那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而于关注时间的同时,高效率地进行学习与工作,就成了他一贯的风格。

  一、谈话不是闲聊,而应具有生命意义

  据长期跟踪采访杨文与夏杨的麓雪讲,今年夏杨暑期回国二十多天的时间,几乎一天也没有空闲过。他没有时间与朋友闲聊,但是,如果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他却一点儿也不吝惜。

  去英国的前一天,麓雪要找夏杨谈一谈。他说,只有一个小时时间。但就是在这一个小时里,据麓雪说,信息的密集,甚至一些警策之语也是俯拾即是。

  谈话结束,他顺道又看望了一位初中的老师。他说,时间是恒定的,但并不同质,必须进行有效安排,从而使时间具有生命的价值。

  麓雪暑假期间还请夏杨帮了一次忙。原因是有一个15岁的男孩,对人生萌生了很多困惑,甚至不知道活着的意义何在,麓雪希望夏杨开导开导他。夏杨欣然应允。当天晚上,夏杨和他探讨了许多问题,从9点一直谈到凌晨两点多。最后,他用孔子的话告诉这个孩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个孩子经由他的指点迷津,似乎已经悟出了人生的意义。夏杨说,这段时间没有虚度,因为它产生了价值。

  杨文说话细声慢语,似乎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方才讲出来的,所以有人说,杨文讲话风雨不透,周到至极。可是,夏杨认为,周到不是时间的拉长,关键是在同样的时间,提高说话的质量与效率。有时杨文聊得时间一长,他就会指指手表,小声地提醒:“注意时间!”与妈妈谈话的同伴如果告诫他不应该干预妈妈的交谈时,他却也会马上恭恭敬敬、笑呵呵地对妈妈说:“对不起啊,我有点急了!”

  二、高效是对时间的尊重,也是体现自身价值的关键

  夏杨是一个性格比较急的孩子,他却能有条不紊。笔者与他访谈的时候,他要了几张白纸和一支笔,一边交谈,一边随手龙飞凤舞地写着。他的字写得并不漂亮,甚至也不规范,这里写几个字,那里画几笔。但是,这是他在回答笔者提问的同时,一些思维火花闪现之后的即时记录。然后,他就会看上几眼这些记录,再给笔者滔滔不绝地回答相关的问题。他的语速也特别快,我自认为电脑打字的速度已经相当快,可是,对于夏杨所谈,我只能记上60%。即使如此,他的话语似乎仍然跟不上他的思维。他的父亲说,他的讲座好评如潮,美中不足就是语速太快。可他认为,在信息社会中,一分一秒的时间都非常珍贵,提高语速,可以向人们传递更多的信息,也可以节约自己更多的时间。

  据杨文讲,夏杨的干脆利索令她望洋兴叹。出差之前,5分钟的时间,他可以将所有需要的东西收拾齐整。联系什么事,很快就可以敲定。他从剑桥回来之后,决定与同学们外出旅游。借助电话与网络进行联系,不到1小时,便确定下一家旅行社。他和他的同学说,那是服务质量最好,价格又相对低廉的一次旅游。2005年春节回国,夏杨负责欧美同学会的联络工作。杨文说,他的思路非常清晰,甚至每一个细节都安排得有条不紊;但他只用了很少的时间。杨文甚至说,一般而言,二三个人,用他二三倍的时间,也不一定将这项工作安排得如此完美与周全。

  在香港的银行实习的时候,一个晚上,他可以整理一大本子材料,令其同行不可思议地叹为观止。他的大脑犹如一个四通八达的知识信息网络,点击“鼠标”,即可获取自己的所需。这也许是夏杨高效率完成各种任务的内在原因吧。在某种意义上说,高效是对时间的尊重,也是生命个体自身价值的体现。

活动成就人才———特别的经历是一笔精神财富

  夏杨剑桥大学毕业后,学校送给他一个硕士,他又一举考上剑桥大学顶尖级生物实验室的博士研究生。人们大多认为这只是因为他的各门功课出类拔萃。夏杨却认为,考上剑桥的并不为少,自己只是其中的一个。他认为,自己不同于别人的地方,是一些特别的经历。这笔精神财富,成就了他的现在与未来。

  一、社团成为他挥洒才思的一个平台

  在剑桥大学本科学习期间,他参加了许多社团活动,有的还在其中担任了重要的职务———剑桥大学生物社团主席、剑桥大学科学社团人事部长、三一学院科学社团执行委员、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剑桥分会外联代表、世界著名学生组织AIESEC联合会成员、剑桥大学暨全英科学节学生演示小组主要成员、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划船竞赛俱乐部成员等。

  夏杨的超人之处不是将社团作为一个消遣的地方,而是作为一个成就一番事业的舞台,且在常人没有涉足的领域里取得了特殊的成功。

  他以剑桥大学生物社团主席的名义,联系邀请了包括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皇家科学院院长和英国政府科技顾问在内的顶级科学家,在两年内成功举办了四十余次生命科学讲座。他幽默地对笔者说,这些成功得益于优秀的平台和强烈的事业心,也让他自己的精神为之一振。而令夏杨特别得意的是,就在上学和业余开设讲座期间,他通过自己的口头申请和面谈,成为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顾问、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约翰·沃克教授实验室助理、剑桥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兼生物化学系主任汤姆·布伦德尔教授实验室助理等。他对笔者说,他太幸运了!

  而更为重要的是,他在与这些名人的接触中,学到了在任何书本中都没有学到的东西,有些甚至是刻骨铭心的。这些大师的谦虚、认真与执著,已经一点一点地融入到了他的意识里,进而外化出来,就有了不同于别的同学的突出表现。

  夏杨以中国学联外联代表的身份,负责接待来自中国大陆的很多官方领导,且和各个层面的人士进行过交流。他在接待教育部周济部长的时候,还借机向周部长呈上了一份他父母创办的学校———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的有关材料。他开玩笑地说,此举也能说明他对家乡父母与教育的一片深情。

  同时,他还创立了一个剑桥大学中国医学社团,担任首任主席。中医虽然是他的原有爱好,成立这样一个社团却更源于一种历史的责任。在英国,他发现人们对中国传统医学要么感到神秘莫测、将信将疑,要么根本就不尊重、不理解。可他认为,中医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如果借助社团让中医文化走进英国人的精神生活,便是为中国传统文化作出了一份微薄的贡献。

  二、出演话剧与接受采访

  夏杨在剑桥大学本科学习期间,主要学习的是生物科学,可他对文化传播也多有接触。他说,这种看起来有点不务正业的活动,却开启了他的视野,启迪了他的心灵。

  在剑桥大学首届话剧演出中,夏杨便出演了《雷雨》中的男主角周萍的角色。其实,此前他从来没有演过戏,对话剧也所知甚少。可是,他认为,大学考试多一分、少一分关系不大,可对于一个青年人来说,多一种经历便是一笔精神财富,更何况《雷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名著呢。为了演出成功,他认真地拜读了《雷雨》原著,特别是对周萍这一人物性格进行了多视角的分析与研究。他说,对于一个理科学生,这是一种全新的感受,是一次特殊的文化之旅。

  夏杨小有名气之后,被邀成为英国BBC广播公司电视系列节目的嘉宾,话题是中国的西藏问题。无疑,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他上高一的时候去过西藏,认为现在的西藏各个方面都令人满意。所以,他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话语权,于是就在这个平台上,从容地言说中国西藏的发展变化。他说:“我很自豪,因为我在大洋彼岸,为我们国家争了光。”

  正是参与了很多社团的活动,他有幸拜见了金庸,聆听了他的谈话;邓亚萍等体育方面的名星,以及东欧国家的王子等,他都与之会见,有的还成为了好朋友。特别令他自豪的是,他收到了三十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亲笔信。其中特别是发现DNA双螺旋的弗朗西斯·克里克在给他回信后的半个月,便溘然去世。夏杨说,这也许是一个伟人的绝唱,更将成为自己一生无比珍藏的精神瑰宝。

  三、剑桥学子齐鲁行

  英国剑桥大学,是众多高中生的一个梦想,但人们总是感到它离我们很远。而自从夏杨到了那里之后,他的父母与他就有一个共同想法,就是让剑桥学子来到山东,与齐鲁大地的中学生面对面地接触,让众多学子感受世界名校学生的精神状态与学习方式。于是,一场由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和齐鲁晚报联合举办的“剑桥学子齐鲁行”的活动于2004年暑期拉开了序幕。

  暑假刚刚开始,夏杨便很快联系了六个不同国度、不同肤色的剑桥学子,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齐鲁大地。自然,夏杨成了这支队伍的领袖人物。他们认真地商讨了报告的内容,以及与当地学生的沟通交流形式。他们从不同的层面,用不同的言说方式,在六个城市作了十几场报告,在听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夏杨感谢父母所在的山东英才学院为这些国外而来的剑桥学生承担了国内食宿和部分旅游的费用。他说,他与父母不只是做了一件公益之举,也圆了山东一些中学生的梦想,特别是可能由此开启了他们望世界的心灵之窗。

艰难培育意志———用钱换不来的苦与罪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今孩子身处安乐之中,却不知为未来埋下了生存与发展的苦果。夏杨的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获得了一般学生没有获得的成就,但也经受了一般学生没有经受过的苦难。可这些却培养了他的吃苦精神与坚忍的毅力。

  一、吃苦是锻炼自己的机遇

  夏杨聪明是人所公认的,可是,他能够走到今天,关键是吃苦精神与持之以恒的毅力。聪明与毅力的结合,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在香港跨国银行工作的时候,他经常一工作就是二十多个小时。夏杨完成任务的高质量与高效率赢得了公司上司的赞赏,所以,在众多竞争对手中,他脱颖而出,被确定为签约人。但工作之苦之累也是前所未有的,但他能够以苦为乐,而且把这些看作锻炼自己的一种机会。

  夏杨回家休假时,一天,全家人看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称道一个人连续五天工作到晚上十二点。夏杨则很不以为然地说,那也叫加班?另一个说连续工作四十多小时,他说,这还勉强可以。可见夏杨曾经的加班是何等强度!

  父母对夏杨的这种吃苦精神特别满意,因为此后他将在英国剑桥大学的顶尖级实验室里连续研究三年。这个实验室如果没有超人的毅力,不但不会取得一定的成就,甚至半途而废都是可能的。

  是的,夏杨刚刚走进这个实验室,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导师的坚忍与执著。他说,他将跟随着导师进行最先进的科学研究,也将跟随着导师接受最艰苦的考验。他说,这种双重的诱惑,已经使他发生了巨大的兴趣。吃苦是人生走向成功的必需考场,他在其他考场上已经连获佳绩,在这个特殊的考场上,也会走向成功的。

  二、受罪是用钱换不来的资本

  为了让夏杨稳操胜券地考入剑桥大学,在他高三的时候,杨文便送他去英国一所高中参加英国的高考。但一向细心的杨文却轻信了中介的话语,认为那里是一所专门为培养剑桥学子而设的学校。

  可17岁的夏杨一人来到英国的那所学校之后便一下子惊呆了!它与中介所说,简单是天壤之别!

  陈旧的校舍,没有学生的宿舍,没有电话,没有电视,没法上网。其实,真正令他痛苦的是,班里的同学基本是三流的学生,这些学生有同居的,有打架斗殴的,更多的是玩。他不想融入这个集体,只好就近租了一间十平方米的房子,自己买菜与做饭。

  他一下子没了朋友,没了交流的对象,没了心理的依傍。他不愿意到那个人声嘈杂的教室里,也不愿意听那些无聊低级的学生闲侃,窝居小屋与独坐大街,就成了他的生活的主体。

  他一下子瘦了下来,180斤的他,只两个月,就减轻到了140斤。后来,他倜侃式地说,那是一个减肥的绝好契机。

  有的时候,夏杨会到超市上买几块面包,或者将近过期的减价食品,坐在人来人往的大街边上,一边啃着面包,一边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有时都能一个人想着开心事,莫名其妙地笑起来。他甚至习惯了人们的淡薄与轻视,他说,就是在那种环境里,他练就了一种身处逆境而却自强的能力。

  他开始感受生命的价值,认为自己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时间不能因为环境的恶劣而白白地流失。于是,独自在小屋里,开始了他的学习之旅。他说,这是一种炼狱式的生活,是对自己意志的全方位的考验。他在这种环境中,不只生存了下来,而且享受着读书与听音乐的快乐。

  今天提及这段受罪的经历,他依然感慨万端:“不管给我多少钱,也买不来这段特殊的经历;但给我多少钱,我也不愿意再受这种罪。”

  简朴是种美德———在衣食方面:“与其奢也,宁俭”

  在香港的投资银行实习期间,夏杨所住的宿舍楼下就住着香港一位大富豪的女儿。她所买的物品大多都是精品,即使是鸡蛋,也是最好的。可是,夏杨不然,他用那个女孩儿买一个鸡蛋的钱,可以买6个。他从香港回来,很得意地买了几件打折的便宜衣服。他特别赞同孔子的说法:“与其奢也,宁俭。”不必要花的钱,一分也不多花。

  看着夏杨穿着太过简朴,妈妈决定到商场为他买件像样的名牌衣服,已经是博士生了嘛。可是,对此他很不高兴,感到这份关心没有关心到根本上。于是,自己又到地下商场,买了几件廉价的衣服。这次回英国之前,父母让阿姨为夏杨买件出国的衣服,可他一看价位太高,便不容分说地一律退掉。他在接受笔者访谈的时候,还是穿着一件二十元的T恤衫。

  夏季亭甚至说儿子特别抠门:“总嫌英国的东西贵,买东西喜欢把英镑换算成人民币,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杨文则说:“夏杨像他爸爸一样,什么便宜买什么。一对抠门!”

  一次他为山东英才学院的学生作报告。有一位学生问道:“你穿的是什么名牌衣服?”他用手指指自己的裤子,自嘲地笑笑:“不但不是名牌,还有一个洞呢!”当时全场哄堂大笑,同时,敬仰之情也在同学们心中回转。

  据杨文讲,儿子在国外吃不好,回家需要补充一些营养,便到饭店“搓”上一顿。但是,只要妈妈点的菜稍微一多,他就着急,更不允许点好的。他幽默地说,已经很胖了,不再需要什么额外的营养。

  可对待老人,他却从不吝啬。今年暑假回老家看望爷爷,夏杨用自己在香港打工挣的工资,为爷爷带回很多东西。可是,到了家将东西放下之后,他还是感到东西少了点。于是,借口有事,出去又从超市为爷爷买来了很多衣服与好吃的东西。

  更多时候,只要有助于增长阅历的东西,他会毫不犹豫地向父母提出购买的要求,父母也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他的电脑、摄像机等不但配得早,而且十分先进,甚至不断更新。他认为,在科学文化的探索中,必须拥有最为先进的设备。

  从本质上讲,夏杨是一个现代人。但是,对于中国传统美德,他非但不予排拒,反而一直践行着。他说,他的血脉里,流淌的是中国人的血。

能力决定命运———过关斩将的考试

  夏杨认为,在学校由此而形成的自学能力可以受益终生,甚至对他进军香港的跨国银行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时,参加面试的都是世界名校的高才生,况且年薪百万也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但学生在学校与课本上所学的很多东西往往用不上。因为,国外面试看的是能力,重视的是能不能自学,并高质量、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既要有宏观的思考,也要有对细节的考虑。夏杨说,那些人的落聘不在知识掌握的多少上,而在于综合素质的高低与自学质量的优劣上。

  比如,在面试的时候,考官让考生例举自己的5个缺点。夏杨认为,所要回答的问题,既要是你的缺点,也得是用人单位所喜欢的。比如,他就回答了这样一个缺点:自己工作起来往往忘记了时间,太过投入,以致影响到身体。其实,任何单位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这并不是故弄玄虚,而是一个事实,夏杨就是这样一个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的孩子,他甚至认为这既是一个缺点,也是一个优点。当然,香港投资银行的考官对于这个小青年的回答是满意的。

  在考剑桥的时候,夏杨连闯三关,而最难的一道关就是面试。面试教师都是世界顶级的教授,甚至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他们会用英语问一些特别“怪异”的问题。比如,“照镜子的时候,为什么左和右会翻转过来,而上下是不变的?”“现在的生物进化为什么没有进化出轮子来?”“我们的大脑是由碳的有机物组成的,如果是换成以硅元素为主体的物质,人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样子?”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在任何教科书上都不可能找到。它需要随机应变、临场发挥,考查的是你的思维能力与智慧指数。夏杨思维极其敏捷,回答异常精彩,当然也就如愿以偿了。可是,国内的很多“高才生”却名落孙山。

  我们看到,有的学生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别人需要的是什么。其实,现代社会不需要更多的书呆子,而是需要可以应付各种局面的现代人。

  夏杨的“另类”思维与“非常”行动看起来有别于常人,其实,这正是他的优质家庭教育所结下的美丽果实。他反叛了当今很多人追逐的“应试教育”,可他又在“应试”之中脱颖而出。这才是真正的素质。因为一个真正具备优秀素质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夏杨简历

  剑桥大学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实验室(MRC-LMB)在读博士生,并获得剑桥大学每年只有10人的霍奇金全额奖学金。获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自然科学专业荣誉学士、文学硕士学位。曾担任剑桥大学生物社团主席、剑桥大学科学社团人事部长,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剑桥分会外联公关代表,创立剑桥大学中国医学协会并担任首任主席。

(载《中国教育报》,200610138版 。)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