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灵 的 安 顿
心 灵 的 安 顿
作者:陶继新 老 咪         更新时间:2013-12-30

 本刊记者  陶继新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研究生  老 咪

引子

陶继新先生第一次采访老咪,她还是六年级的学生,可是,她的“天问”意识与诗意表述,就给了他很大的震撼。她有很多惊人之语,几乎是他闻所未闻的。比如,她说,古今中外的大思想家,对于天地万物的生命追问,往往都是瞎子摸象。他们可能摸到了象的一只尾巴,而我也许已经摸住到它的一条大腿。人是天地精灵,只要从小开启智慧,人人都可以参悟天地之妙。

从那次采访始,先生就感到,老咪,非常人也。

先生的长篇通讯报道——《智者老咪——一位罕见的少年奇才》,以整版的篇幅在很有影响的《齐鲁晚报》上发表后,旋即引起了人们的惊叹与探寻。

初中二年级的时候,老咪在青岛大学作了一场题为“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的报告。有教授说,既然你能立马赋诗,就用这个报告题目作诗一首吧!老咪当场以诗回应,令所有听众匪夷所思。后来,老咪应邀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大会上作报告的时候,被听众视为从未听过的智者妙语。

可是,今年她才25岁。

对于老咪,有人甚至认为她犹如一个外星人一样不可思议。是的,她的诗化的语言,她的哲学思考,是一般人奋斗一生也无法达到的境界。可是,难道一般人就不能进入这一高层境界了吗?陶继新先生与老咪的这个对话,在某种意义上说,揭示了这个天才横空出世的内在动因。

对话主要是在9月上旬进行的,内容主要锁定在她的五年伦敦生活。这期间,她有喜,有忧,甚至有大悲痛,也有点离奇。但正是这个生活底色,为她的生命点燃了另一种亮色。更重要的是,经历之事只是一个引子,而贯穿其中的生命感悟,却是整个对话的灵魂所在。

老咪的生命经历,是一般人一生都不会经历的。而陶继新先生亦然,十几万人甚至更多的人,也没有经历过他如此之多的磨难。真正的生命的感悟,都是因了这份特殊的经历才悄然“附身”的。况且,他们两个都对经典文化情有独钟,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往往是不谋而合。所以,通过QQ对话的时候,总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生命感悟的话语也就在不经意间沛然而出;而外在符号的语言,也便有了“道法自然”的从容。

老咪以老师称陶先生,其实,先生一直将其视作文友,就是去信,也多注上“文友:继新”。就其诗的灵性而言,她往往令先生有一种望洋兴叹的感觉。所以,如果真是叫先生老师的话,先生认为,那就一定是“弟子不必不如师”中所说的“师”了。

看过古今中外一些大师的对话,感到那是从深层意义上启迪人们生命意识觉醒的哲言慧语。陶继新先生非大师,老咪现在也还称不上大师。可是,可以断定,她一定可以成为大师。如果你真的读了这个对话录,你就会感到,此前想之未想到的生命感悟,就在其中如山间小溪,款款流淌出来。感到老咪步入大师的殿堂,已经没了遥不可及的路程。

由于对话系即兴而言,思维往往更加活跃,甚至有的时候会进入巅峰状态,生命大道之言如星之在天,随手可摘。但同时,有时也会有思维的阻隔,言不及义之处在所难免。所以,读者可以自从这良莠相杂的对话文字中,剔除其芜杂,寻觅其精要,从而去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生命感悟。

缘起

【老咪】当今年夏天您说想听我讲讲这些年的故事之时,很多尘封的往事与久违的人又回到了我的心里。那么多的感慨与感动,一些失去,当然更多的是收获,让我一时不知从何讲起,或者说突然间竟不敢去仔细回顾。很多事情,一次经历已属不易,反复回味更乃徒然伤神,我该怎么开始呢?虽然记录下来这些年的经历是我许久的一个心愿,但由于机缘未到,勇气不够,迟迟未能动笔。如今,有您,我从13岁起的老师陪我一起回顾,让我陡然有了精神与灵感。相信您的点评与建议会让我更深刻的了解那些逝去的时光,从而更洒脱的行走在未来的道路。

我想,每个人的命运,不管坎坷与平顺都彰显着一种“美意”。但这个美意却需要心领神会,需要首先认识它,才能进而接受它,并让其作用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而我切身的体味到,我人生中这并不平顺的一段漂流求学的经历所带给我的巨大财富。如果能够让有缘的朋友从我的故事中看到那些问题与挑战中所蕴含的命运之“美意”,于是也感受到自己生活中值得感恩的际遇,甚至是对大家寻求走入更从容的生活境界带来一丝灵感,我会觉得不胜荣幸。

【陶继新】你的英国之旅,是我从你和你的爸爸那里断断续续听到的,多属片断,却已感到很有价值。我想,这份经历尽管是你自己的,但却有着很大的价值,它会唤醒很多人生命深层的东西,并使人们朝着一个应当本然前行的道路坦然地走去。所以,你应当“慷慨”地拿出来让更多的人分享。

对于你今天深邃的思想与灿烂的作品,一般人多归因于儿时接受了爸爸的特殊教育。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不是全部与根本的原因。你的五年英国之行所获得的智慧,多是从书中学之不来的。这份特殊的磨难,以及由磨难之中生成的生命感悟,成了你的一笔相伴终生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你生命之中的“美意”。这几次你在省内与全国会上的报告,之所以引起巨大的轰动,不单单是你拥有了多少知识,而是你从自己的经历中获取了多少智慧与思想。这更激起了我对这次对话的浓烈兴趣,相信这其中的美甚至有着不可言说之妙。

不管我们命运如何多艰难,我们都要心怀感恩。不但“不怨天,不尤人”,还要感恩天地与人事。正是因为这份经历,你会更加生动起来。

【老咪】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我曾经试图回顾过旅英的经历,当时我这样写到:

一直想给伦敦写点什么,几次提笔又停下。如同给一个暗恋已久的情人写信,柔肠百转,欲语还休。这种情绪如夏日黄昏的流云,已经温凉的咖啡,又或晃来荡去的猫儿……这种情绪酝酿太久,从有意到无心,以至我这个暧昧的异乡人面对伦敦时,无法再说爱或恨,惟有微笑与叹息。

2003年末,离开中国青岛我的家去往英国伦敦。爸爸曾经对我说:人活着,最重的负担是爱,最大的麻烦是知识。唯有爱之深,才有如许牵挂,顾虑,依恋和责任。而知识,所罗门王在传道书中说的最切:加增知识,就加增忧伤。而我的背井离乡恰是带着最重的负担:爱,去寻找最大的麻烦:知识。那一年我十九岁,对于爱与知识的分量却早有体味。带着一本圣经和一本庄子,挥别家人与中国,开始了我的万水千山。不知前方是什么,不知何时是归期,只知道脚下之道不可道,非常道也。

转眼四年过去了,我也将在明年大学毕业。毕业后,或许会离开伦敦了。而且,在美国的那一份分开太久的爱情在等我,或许那是我的下一站。望着天空的云变了形容,想到极度恋家的自己却总选择漂泊,想到四年中的失去与获得,甜蜜与伤痛,想到久别的家,此刻的伦敦,明日的陌生旅程就流下泪来。小时候听大人说,拿筷子的位置越靠近尾端就离家越远。于是私下里拼命的靠下端拿,希望一直不离开家。长大后,为了不让儿时愿望落空,拿着机票我告诉自己:走吧,让我四海为家。

有时恍惚中已把伦敦当作第二个故乡,以至放假在青岛时,也会思念泰晤士河的柔波、大本钟的吟唱。地铁中的卖唱艺人在穿梭不停的路人间忘我歌唱,GENEINESS啤酒的白沫浮在浓黑的液体上,如同白昼与黑夜在亲吻。我会想念这里流浪猫个个都带着家猫才有的安闲,小松鼠从草地一边匆匆穿过马路,鸽子飞进WATERLOO车站,如同不用买票的乘客……我甚至会想念那阴冷多变的天气,想念英国人虚假的寒暄和绽放旋即冷却的笑容。若有一天,我离开了伦敦又不是在故乡,不知要思念这两个地方到什么样子。想起以前读过的唐人诗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不想却成了我的路。

但若真离开了伦敦,即使再思念,也很难提笔写什么了吧。我那么害怕,在很远的地方,回忆这里的点滴。在离开伦敦之前,我要完成那酝酿四年之久的情书。然后将回忆留在书里,放到书架上,不再轻易翻看。他日再来伦敦,人若问我所来为何,我会回答:shopping!(逛街)

 没想到学习与工作的忙碌让我一直无暇把这“情书”写完,而不知不觉中,又过去了两年。

【陶继新】你用诗化的语言,饱含着深情,记载下了这段旅英一时的感受。

你爸爸说了一句很有诗意与哲理的话:“人活着,最重的负担是爱,最大的麻烦是知识。”爱是永远挥之不去的,即使远在天涯海角,它依然是化解不开的浓云,永远缭绕在你行走的上空。所以,这个“负担”是怎么也摆脱不掉了。如果“浓云”飘逝,爱也就悄然离你而去。不过,爱同时还是心灵最大的安慰,如果没有了爱,即使家有万贯资产,学业有成,生命也失去了意义。所以,我觉得你在伦敦五年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那份沉甸甸的爱立了很大的功劳。知识为什么会是麻烦,因为有知识的人,多有思想,有思想的人,多能思考问题,而很多问题是永远无法破解的,所以,就形成了“麻烦”。可是,知识还会为生命点燃亮色。有的时候,文字可以作为自我倾诉的对象,而且有时还会给你增添自信与欣慰。所以,它又会给你带来轻松与愉悦。看来,凡事都有两极,得失本为一体也。

你尽管说“走吧,让我四海为家”,可是,家永远是你的牵挂,那里不但有自己生活的足迹,更有什么都可以丢弃,就是丢弃不了爱你的父母。其实,他们对你的牵挂,有时超过了你对他们的牵挂。但是,他们如你一样,为了让对方少些牵挂,又常常将深深的思念藏匿在心底,只独自去品尝自酿的苦酒。

你之所以将伦敦视作自己的第二个家,是因为那里留下了你太有价值的经历,很多由于刻骨铭心而再也忘却不了。正如家之虽然破旧,甚至在家里备受折磨,但那里依然还是永远在心里占据着无法替代的位置。正像我将郓城作为我的第二个家一样,因为在我最最困难的时候,是那里的一位同学及其他的家人收留了我。所以,我称那位同学的母亲为我的第二个母亲。就其时间而言,只有短短几年,可是,它沉淀于我心里的,却是一生的感怀。

虽然你说不会再提起笔写些什么,可事实将否决你当时的想法。因为伦敦毕竟成了你的第二故乡,你的很多生命感悟最深的东西,多是在那里形成的。所以,那只是一时带点诗人气质的诗人之言。这次我们对话中你之所谈,更多的就是你对伦敦的记忆回想的话语。而且此后,还会有更多的文字。更重要的是,很多隐藏于文字背后的思想与感悟,还会在日后的生活中不经意间流淌出来,让你感恩于这个经历所给予你永远的精神馈赠。

【老咪】去英国读大学是我之前没有预想过的,虽然从来都相信有一天这个世界我会万水千山走遍,却不知道来的那么早。高中时代,我英国的挚友马建先生和天衣女士一直劝说我到伦敦读书,说那将会让我有很大的提升,因为是时候合上古老的中国经典,看看多元的瞬息万变的世界了。当偶然的一次,听到很多留学生交流西方见闻,而我一无所知之后,下定决心,踏上游学之旅。

【陶继新】人的行走轨迹,往往具有偶然性,即所谓的或然性;而往往是这些或然性,决定了人的某个生命行程甚至一生的行走方向。你去英国,就有一定的或然性。可是,这也有一定的因缘在,因为你喜欢文化,你希望到有文化品位的国度去。英国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况且,是挚友马建先生和天衣女士相劝,如果一般人随意相邀说,你是不可能义无反顾地踏向英国旅途的。

【老咪】当时的心情很复杂,对未来感到茫然,但那份未知的挑战又让我激动。留恋自己的故乡和亲人朋友,但离别的时刻,又有一种莫明的豪迈与坦然。想想那时的自己,真的是个孩子。但也许只有那样的天真,才能有那般的勇气。换到今天的我,如果预知要经历这种种艰辛与历练,不知道是否还能那么坚定的走出去。

【陶继新】你的这种“矛盾”心境,当属常情。由于你是一位诗人,就又有了特殊的感怀。豪迈与勇气与年龄有关,更与一个人的性格相维系。如果是一个特别理性的人,一个没有对未知世界有着特别探求精神的人,是不可能有这一“冒险”之举的。

【老咪】现在想来,每一种人生的必然,都某种程度上缘自曾经的偶然选择。所以,用谨慎纯正的心对待每一次上天给自己的小小选择机会,是至关重要的。当初,知道留学是一次冒险,意味着放弃向来我所擅长的语言,到一个无法用中文表达的环境奋斗。但是却不是盲目的冒险,因为自己也感觉到了一个“穷则变”的时刻了,新的文化与精神滋养是我整个高中时代都在渴求的。

【陶继新】没有放弃,就没有获取。放弃自己的所“长”,并没有因为放弃而失去所“长”;而收获的则是另一种“长”。况且,人的经历是无法用阅读来实现的;经历本身就是为自己积蓄所“长”。事实上,你的收获远远大于舍弃。甚至原以为舍弃的东西,却因了另一种文化的融合与碰撞而闪射出奇异的光彩。

当东方遇到西方

【老咪】高中过的很愉快,学习,写作,绘画,每天都很充实。但我越来越觉得翻阅那些经典的图书,失去了兴味;写作的技巧日益娴熟,却没有什么让我有冲动去表达。对于我而言,精神的困境远比生活的困境要更可怕,所以我期待着,伦敦,这座历史悠久又时尚前卫的文化名城能带给我新的灵感。

【陶继新】“失去兴味”并不是说自己对这些经典真的不想问津了,而是在有了文化储备之后,有了更高更新的文化向往。伦敦,就成了你所向往的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

【老咪】是啊!正如老师所言,当我经历了另一种文化的洗礼,再来反观自己的文化的时候,才明白当初看问题的片面。有了对新文化的了解,对于祖先的智慧更加的叹服;有了对人生艰辛的品尝,对于往圣先贤的精神历程才更能感同身受。

【陶继新】生命感悟是一个人真正走向大气与智者的必由之路。专家虽然林立,可是,没有生命感悟者,尽管皓首穷经,也只能是一个知识的积累者;随着时光的流逝,终要归于无人问津的沉寂。从这个意义上说,你的英国经历,是你生命的一次特别的飞跃。

【老咪】但五年后的今天,感叹伦敦带给我的远非灵感所能概括。那是对生命更真切的感悟,是对压力更欣然的承受,是对荣辱更坦然的面对。

智慧是生命

【陶继新】当下有的专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往往不假思考的鞭鞑,而且津津乐道于自己的思想“前瞻”。其实,那是一种无知到了可笑的言说。我们尊重中国文化,同样也尊重外国文化。经典文化是跨越国界的。对于中国先哲的智慧之语,如果没有生命磨难,甚至是死里逃生的生命经历,是无法从心灵层面感受到的。

【老咪】知识是死的,只有让知识的力量在生命中活出来,才有智慧的光彩。专家最可怕的就是忘记了自己是个人,人的一生岂是学问那么简单。我特别喜欢弘一法师说的一句话:应以人传文艺,莫使文艺以人传。所以,所谓的文艺,知识,都是应与个人的人格与风骨结合起来,才能成为名标青史的大家。

【陶继新】另一位大师王阳明说得也特别透彻,他认为所有的学问有三个字就解决了——“致良知”。是的,不少人在知识层面追求,而没有在人格生成上下工夫,虽然学到了很多知识,可是,终究形成不了智慧。没有人格与思想的知识,犹如行尸走肉;而有了风骨人格,知识顿然生机勃发。

 【老咪】“道,一而已也,而致用则万。”这个道,并非中国所独有,而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归属。但西方人自有他们的理解与诠释。而且,我觉得,真正的大师,说是“学贯中西”还是小道,能够通“天人之学”才是大乘。所谓“观天道以立人道”,反过来讲,了解了人生,也必然了解天之道。打破东西方学问的藩篱,直诋人生的本质,远比考据版本来的重要。

【陶继新】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得道之人;他们没有学贯中西;可是,两千多年之后的今天,其思想却畅行于整个世界。这里面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其在特殊的生命历程中,悟出了天道所在,进入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即使面对死亡,也笑着从容对待。

腹有诗书胆亦壮

【老咪】所以,当我到达英国的时候,虽然英文也不够好,行李也不多,但心里却并不胆怯。相信腹内诗书可以助我行走人间,不分他乡故乡。

【陶继新】何止你读的诗书?还有你面对的另一部近乎未知的“天书”。诗书在胸,加之触摸“生命”“天书”,就有了不分他乡故乡的飘逸与洒脱。

【老咪】的确如此。所以,学习知识必须与学习做人结合起来,才有果效。坦白说,当刚到英国时,有很多寂寞难熬的时候,而平日里的闲雅在困境面前很容易被击破。当一些莫须有的误解和压力来临时,人的坏脾气更是一触即发。记得前年,当我得知一份原本是囊中之物的工作不属于我之后,打破了我对于在伦敦的整个生活计划。突然之间,要忙着学习,忙着找工作,心情就很烦躁。在人前还掩饰的很好,但回房间之后,就拿什么东西都重手重脚,结果当天切菜就切到了自己的手指。给自己包扎的时候,我的脑海中突然想到“君子慎独”四个字,那个时刻,这四个字的智慧力量远非阅读时可比。

之后,我便在书桌上用便条纸写着:君子慎独和道不远人八个字,作为对自己的提醒。

【陶继新】休说远在异乡,就是在父母身旁,也有不如意的时候。这当是人之常态,非得道者难以做到“水波不兴”。所以,有这种情绪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情绪无限地蔓延下去,甚至波及到更大的层面。如果没有精神支撑,没有生命点化,就有可能由此一蹶不振,步入生命的低谷之中。你没有借助外力,而是在“无意”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支撑。从表面上看,“君子慎独”系突兀而至,可是,却是久已根植于你心中的一句圣训。在你最需要指点迷津的时候,它便应时而出,成为逆转你精神状态的一束亮光,顷刻燃亮你明丽的心境。这当然不是死读书的结果,而是你在读的时候,早已将智慧的内核悄然存于心底,并在不经意间,为你生命助一臂之力。

【老咪】有时候,难免对古人们生出感激亲近之情。因为,人生最困难的时候,常常是他们一语道破天机。爸爸生病的时候,我一筹莫展,但现实不容许我每天消沉流泪,只有打起精神面对。我那时挂在嘴边的,就是“尽人事,听天命”,在那样似乎山穷水尽的时刻,这不是消极的信息。因为我知道,只有尽人事之后,才有资格听天命,那是不放弃,但却有勇气承担结果的态度。当时,这句老话给了我无穷的力量,让我坚持把要做的事情做好,尽量减少父母的压力与担心。

许多类似的例子,让我感觉到那些看似遥远的古语与生命的共同呼吸。以至于再次说起他们,都有发自肺腑的领悟与感动。所以,儿时读书的点滴影响,会在今后的成长中发挥精神支撑的大作用。

【陶继新】没有这种特殊生命经历且对经典文化研读的人,是不可能有这种“感激亲近之情”的。以前我在被批斗的时候,之所以没有半点沮丧痛苦,甚至还一直面带微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感到那是生命的必然,那是上天对自己生命中的一种特殊安排。我当时就认为,有败就有胜,有失意就有得意。于是,就把那些常人忍受不了的痛苦视作生命飞跃之前的一次磨砺。于是,就有了一种心灵的愉悦。其实,这不是生而有之者,而是在读一些经典且经历生命磨难之后悟出来的。所以,那个时段,对我而言,磨难反而成了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后来遇到波折困难,往往一笑了之,平心静气地接受,且意想天开地等待那个失之后的“得”的光临。但是,如果没有这种“实战”经历,就不可能有今天我的这种生命状态。

【老咪】老师说得太对了,而且很真实。中国文化,尤其是《易经》所揭示的盛极而衰,否极泰来的天道循环往复的规律造就了中国人豁达通透的心态,也是中华民族虽然朝代更迭,屡屡在困境中走出,而精神血脉不断的原因。系辞中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更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法,让人既坦然面对困难,知道黑暗不会长久,又积极寻找出路,自天佑之,化险为夷。

【陶继新】《周易》上为什么说“自天祜之,吉无不利”?孔子给予的解释太有价值了:“祜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要想天助人助,就要知天地变化规则,知物极必反道理,就要“借用白茅”,“慎之至也”。老子也说:“物壮则老,老则不已。”为此,我常常想,自己现在在很多方面已经走到了在一般人看来特别成功的层面了。可是,我不想在“壮”之时“老”去,更不能“已”。于是,就要学习《周易》成败之说与生死之道。现在悟出了一点东西,但还比较浮浅。但我知道了《周易》里面要我们居安思危。而从自己的修身做起,你就能够居安思危。有的人遇到危险的时候却能够逢凶化吉、安然走过,靠的就是平日的修身。另外,要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吉凶在外,而祸福却是自找的。吉凶在外,是不能避免的;然而,你把凶当成福接受的话,那么它就是福。

外星人在伦敦

【老咪】这些年来,我有很多独自一人的时光,写作也更多的成为了内省与自我安慰的方式。下面是我隐居美国南部小镇的时候写下的伦敦对于我的影响——

2003年深秋,到2008年夏末,已在英国生活了五年。五年是个玄妙的时间,让你足够熟悉与热爱一个地方,却依然醒觉自己是个异乡人。我的19岁到24岁的青春度过的如同一只独自飞翔的雁,伦敦则是我停泊的华丽又落寞的岛屿。关于孤独的味道与飞翔的自由,这里是我体味最深的地方。于是乎,五年之后,虽然我依旧不是londoner(伦敦人),虽然伦敦依旧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岛,但因着五年中留在这个地方的笑与泪,跌倒与起飞,迷失与顿悟,伦敦之于我已不再是千万人的大都市,而是我一个人的道场。

美国南部的艳阳无法驱散凝结在我心中暧昧清冷的伦敦雾。

一直以来,我都是个缺少归属感的人,在这个地球上,我的精神找不到故乡,灵魂一直没有地方停放。儿时从经书上读到的玄远大道,是我一直都渴望找到的。因为那或许是仅有的可获得故乡的所在了。

许多人说我看起来总是明朗愉悦的,但文章里却总有挥之不去的哀伤。是呀,从来,从来就没有拥有过彻底的快乐或哀伤,因为私底下的我,总是分裂的。作为地球人的那一部分,我对生活如此的满意,没有更多的奢望,积极又乐观的活着。可总有另一部分,似乎来自不同的世界,似乎来自宇宙的尽头,那外星人的一部分是如此倔强任性的不肯与地球合作。有一种似乎“乡愁”的情感,让我对某一个不知名的神秘所在持久的,固执的去思念。如同一枚别在心头的勋章,始终如一的骄傲疏离的痛着。

我的宿命如同一把悬在头顶的剑,让我不能停止对人生的荒诞与锋利的思考。读书,写作,旅行,恋爱,都是试图寻找逃逸的方法,都是为了安慰我体内那个不肯在地球定居又无力飞升天外的外星人。

忘记是在哪一年的哪一天中的哪一个时刻了,外星人的那个自我告诉我,她彻底爱上了伦敦。

这个光怪陆离的鬼地方,这个大的连狗都不认路,贵的连买酒都不够喝到醉的城市,让我外星人的那一部分,自由全然的裸露出来。那别在心头的勋章优雅的闪着光芒,那疼痛不再因为没有来由,而羞耻的压抑着,而是痛的带有释放的快感。

在伦敦,依旧是没有归属感,但我的流放却得到了无比的尊重。我无限的接近了本我。19岁到24岁,我是一只独自飞翔的雁,是伦敦以近乎残酷的方式向我揭示了天空的版图。

【陶继新】你这段文字是首绝美的散文诗,加之玄思点洒其间,就有了一种妙不可言的审美感觉。相信这是你心底唱出的属于你自己的歌。它容纳了你五年的遭遇,也承载着你五年的玄思与奇想。就在这个小小的年龄,你经历了不属于你的这个年龄段的经历,以及拥有了不属于你这个年龄段的深邃的思索,从而升华成一个有着被外星人接纳,甚至有着外星人奇才的老咪。尽管我们没有见过外星人,甚至有没有外星人都还是一个未知。可是,我觉得,你的超然尘世的才华,却是属于那个我们一直以奇异的目光逼视着的梦中的外星人。721日你在潍坊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小学人文教育研讨会”上的报告,令听众匪夷所思你脱口而出的经典话语,以及连大人也不可能拥有的生命感悟,旷达,通透,那不纯然是通读过大道之书的人能够抵达的境界。这其中因五年的伦敦经历,大开眼界与大受其苦共在的生命历程,则使你有了一次生命的飞跃。你在故乡,或他乡,都在苦苦追寻那个属于你的精神故乡,惚兮恍兮,恍兮惚兮;可是,突然之间,你的精神故乡就那么自然地走到你的面前。于是,一个超尘脱俗的老咪横空出世。

童年的天问情结

【老咪】我心里一直很感谢,甚至是感激着老师和朋友们对我的欣赏。坦白说来,从最小的时候,我就可以感觉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但那不一样的部分,却几乎是让我自卑和难以启齿的。敏感到几乎脆弱的天性;不停的寻找一个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的答案,近乎变态的执着;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总是想到死亡,差不多我整个儿幸福的童年时期都没有间断过莫名其妙的对死亡的思考。我还记得,从幼儿园毕业的时候,开始警觉时光的流逝。在上小学之前,我常常失眠,看着窗外的树影,想像自己的身体消失了,灵魂会去哪里?对于很多让别的孩子兴味盎然的游戏,我都不擅长,也不感兴趣。我不敢问别人是怎么想,读书也寻觅不到让我满意的解释。但幸运的是,我有很容易就感到快乐与幸福的心,有爱我的充满智慧的父母。让我这个神神道道的小孩,终于健健康康的长大。

之后的学习生涯中,除了擅长写作之外,其他的功课也都是成绩平平,和同学的相处中也刻意的放弃了交流我内心最隐秘的部分。当然我也参与校园活动,结交各种朋友,甚至表现的一直很活跃。但是,终究,我的精神世界保持着长久的孤独。好在,通过阅读,发现古往今来在自己思维的围城里天问的人太多了,所以并不寂寞。但我真的,也从不敢把自己归为天才,因为我很羡慕那些不用每天想这些事情的孩子,甚至羡慕读书获取知识后就觉得满足高兴的孩子。也曾把这些奇怪的个性归咎于阅读了很多大部分同龄人不读的书,也曾想过是不是其他的孩子也有同样的对未知生命真相的向往与执着,只是如我一般觉得不足向外人道也。

直到离开中国,开始了独立的生活,才慢慢找到了和自己的灵魂和平共处,和这个世界从容交谈的方式。虽然还不熟练,但相信有一天,童年的困惑只会作为灵感的源泉,而不再成为苦恼。

【陶继新】人与人不一样,特殊的人有其特殊之处。你很小的时候思考的很多问题,是“天问”式的哲学问题;你的忧伤与感怀,都与死亡、灵魂、生命、天地有关。追根溯源,也许与你的父亲有关。他到现在都有点“神道”,从接触他的第一天起,我就觉得他有点异乎寻常,尽管觉得他那么善良可爱。可以说,他是一个“天问”者。在你走进人间之后,他就用他的思想,向你播种“天问”的种子。这也许是无意的,可是,却在你的心里生成了“天问”的参天大树。不过,我认为,每个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拥有“天问”的天赋,只不过更多的父母扼杀了这种天赋而已。正如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本然存于每一个人的心里;只是被很多世俗的东西遮蔽了而已。不过,如果长大之后,再想让这种天生的良知再现,就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天问”亦然,小的时候一旦被扼杀,就需要十倍甚至百倍的力气才能让其起死回生。

“天问”者由于太多难以解说的问题,自然就显得孤独以至忧伤。可是,大凡保留了这种天问者,却定然有其超然的一面。你的超然,与你一直与“天问”为伴不无关系。天问意识完好地存在且在生命成长中不断地生成更多神奇的东西,就会有天的灵动与地的厚重合一的神奇。

责任编辑:倪学清

(选自新世纪文学选刊《教育文学》2009年第12期)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