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内心创造一种快活的情绪
在孩子内心创造一种快活的情绪
作者: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3-12-30

目前西方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易来易失,如给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欢乐雀跃,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失;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几乎公认,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和青少年时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父母和教师在培养孩子“幸福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一些物质条件并不太好的家庭的孩子,不但学习与思想品质都很好,而且还有一种乐在其中的感觉。就说某小学四年级张倩倩同学吧,父母均已过世,爷爷奶奶身体又不好,全家收入每月只有几百元。但是小倩倩却整天快乐得像只小麻雀似的。问做过教师的爷爷原因何在。爷爷说,在小倩倩刚能听懂话的时候,他就经常给她讲中国古代一些少年时代受尽千辛万苦,结果成年之后却一展宏图的故事。时间一长,就在小倩倩的心理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小时候受点苦,正是为了以后成功作的必要的准备。

倩倩的爷爷说,每—个家长都应清醒地认识到他们不可能一辈子呵护孩子,孩子最终要到社会上摔打,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子女与父母的人际关系以及父母与他人交往的基础上的。所以,爷爷非常热情好客、待人诚恳宽容,这也同样影响了小倩倩,她小小年纪,就知道礼貌待客,宽以待人。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四年级,一直是一个教师和学生都非常喜欢的好班长。

在一些富裕国家,人们已深刻认识到物质条件的优厚并不是与孩子的幸福感觉成正比。在适当的物质生活保证下,要教会孩子除了物质外,如何在内心创造一种快活的情绪。西方教育专家认为,堆积物质的溺爱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目前在西方流行一句话叫“幸福的人过着一种平衡的生活”。许多西方教育家强调在“挫折教育”中应培养孩子从多方面获得幸福的能力。

据倩倩的爷爷讲,小倩倩也不是没有痛苦,但他却培养了她受挫的恢复力。她总是能很快从痛苦中解脱,重新振奋。他说,他看过西方国家的一个观点:家长应认真培养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为了培养倩倩的自信心,先生在自己受到最大的委屈与遇到最大的困难时,也是笑嘻嘻的,特别是在小倩倩面前,表现得格外从容与乐观。他说,这对小倩倩影响非常大。而她所拥有的这份乐观与自信,将伴其一生。这在先生看来,这比万贯家产都有重要。
   
“挫折教育”说白了就是使孩子不仅能从别人或外界的给予中得到幸福,而且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出一种自找幸福的本能。这样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处之,永远乐观。

(载《中国教育报》,2.102版。)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