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中英两国的教育机智――陶继新与老咪的心灵对话》出版
《跨越中英两国的教育机智――陶继新与老咪的心灵对话》出版
作者: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4-01-01

 

华师大大夏书系新书播报专贴全文如下——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7月出版
书名:跨越中英两国的教育机智——陶继新与老咪的心灵对话
书号:ISBN 978-7-5617-7902-6
作者:陶继新 老咪
定价:25.00 

内容简介
  本对话录主要锁定在一个优秀学生(老咪)六年的伦敦留学经历,通过对老咪的诗化语言以及哲学思考的描述,将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与外国当代的教育观念进行审视与梳理。展现了老咪特有的生命感悟,揭示了这个天才横空出世的内在动因。
  本书适合所有教育研究人员。

 

编辑推荐
  本对话录主要锁定在老咪六年的伦敦留学经历,两位作者对话生命经历的莫测,也碰撞人生感悟的奇妙;谈中英文化教育之异同,也论中国古今人世之沧桑;有灵性修养,也有乡思乡愁;有生活磨难,也有人性探索……这是一场生命的高端说玄,是一次荡涤心灵的天上论道。加之文字的道法自然而又诗意沛然,叙事的出人意料与对话的随机应变,让人读来有一种妙不可言的美感享受。

 

第一次采访老咪,她还是六年级的学生,可是,她的“天问”意识与诗意表述,就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她有很多惊人之语,几乎是我闻所未闻的。比如,她说,古今中外的大思想家,对于天地万物的生命追问,往往都是瞎子摸象。他们可能摸到了象的一只尾巴,而我也许已经摸住到它的一条大腿。人是天地精灵,只要从小开启智慧,人人都可以参悟天地之妙。

从那次采访始,我就感觉,老咪,非常人也。

在老咪小学刚刚毕业之后,我的长篇通讯报道——《智者老咪——一位罕见的少年奇才》,以整版的篇幅在很有影响的《齐鲁晚报》上发表后,旋即引起了人们的惊叹与探寻。

初中二年级的时候,老咪在青岛大学作了一场题为“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报告。有教授说,既然你能立马赋诗,就用这个报告题目作诗一首吧!老咪当场以诗回应,令所有听众匪夷所思。后来,老咪应邀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大会上作报告的时候,被听众视为从未听过的智者妙语。

可是,今年她才26岁。

对于老咪,有人甚至认为她犹如一个外星人一样不可思议。是的,她的诗化的语言,她的哲学思考,是一般人奋斗一生也无法达到的境界。可是,难道一般人就不能进入这一高层境界了吗?我与老咪的这个对话,在某种意义上说,揭示了这个天才横空出世的内在动因。

对话内容主要锁定在她的六年伦敦生活。这期间,她有喜,有忧,甚至有大悲痛,也有点离奇。但正是这个生活底色,为她的生命点燃了另一种亮色。更重要的是,经历之事只是一个引子,而贯穿其中的生命感悟,却是整个对话的灵魂所在。

老咪的生命经历,是一般人一生都不会经历的。而我亦然,十几万人甚至更多的人,也没有经历过我如此之多的磨难。真正的生命的感悟,都是因了这份特殊的经历才悄然“附身”的。况且,我们都对经典文化情有独钟,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往往是不谋而合。所以,通过QQ对话的时候,总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生命感悟的话语也就在不经意间沛然而出;而外在符号的语言,也便有了“道法自然”的从容。

老咪以老师称我,其实,我一直将其视作文友,就是去信,也多注上“文友:继新”。就其诗的灵性而言,她往往令我有一种望洋兴叹的感觉。所以,如果真是叫我老师的话,那就一定是“弟子不必不如师”中所说的“师”了。

看过古今中外一些大师的对话,感到那是从深层意义上启迪人们生命意识觉醒的哲言慧语。我非大师,老咪现在也还称上不大师。可是,可以断定,她一定可以成为大师。如果你真的读了这个对话录,你就会感到,此前想之未想到的生命感悟,就在其中如山间小溪,款款流淌出来。感到老咪步入大师的殿堂,已经没了遥不可及的路程。

由于对话系即兴而言,思维往往更加活跃,甚至有的时候会进入巅峰状态,生命大道之言如星之在天,随手可摘。但同时,有时也会有思维的阻隔,言不及义之处在所难免。所以,读者可以自从这良莠相杂的对话文字中,剔除其芜杂,寻觅其精要,从而去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生命感悟。

陶继新

2010年316

 

 

二十六岁,在我用五岁的眼睛望星空的时候思考过,以为是个该实现所有宏伟理想,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文学家都该有个样子的年纪。我十五岁的时候,读书写诗,略微成熟依旧壮志拿云。觉得二十六我或许未能实现理想,但应该离的不远,至少经济独立。今年我二十六岁了,如果您有缘并有耐心读了我的故事,就知道童年梦想尚在梦中,少年标准标而未准,我还是一个如五岁时一般爱发“天问”,如十五岁那样诗书作伴的我,目前游学海外,尚未归来。

这样的故事,有什么意义呢?这本就对于成就一番丰功伟业没有什么指导,但对于体味人生的美妙,寻找心灵的安顿来说,却是值得一读的。

在我留学英国的这六年里,命运给了许多哭与笑的理由,但我大部分时间是带着感恩的心,与幽默感保持着我的笑容。生命际遇或许让人不快乐,但不能不懂得活着的幸福。偶尔回国,见到儿时旧友,他们总会说:“你跑的最远,你变的最少。”昨天还有一个新朋友笑我对道的执着,不懂商业运作。我不是不懂变化,不是不爱名利,只是知道究竟什么更有价值,什么更值得坚持。这些年来,不管是读书,写作,还是旅行,交友,我都真诚真心的去对待。于是,读书虽不求甚解,却有妙悟;写作虽敝帚自珍,却待知音共赏;旅行都把景色放在了心里,交友都把心放在了情里。。。所以,游学的生活虽然有艰难,有寂寞,却都能战胜,都能带来美好记忆。

但对于这六年的故事,我却不知从何讲起。幸而我的老师陶先生愿与我“笔谈”,通过QQ对话,记录下这段人生。写这本小书的念头缘自20094月下旬《大道至简》的对话,也就是本书最后的部分。当《大道至简》于200954日《现代教育导报》发表后,很多朋友说读了很喜欢,于是陶老师就有了将我留学这些年来的事情做线索,再出个对话录的想法。而大部分内容是在九月上旬完成的。整个过程很流畅,但我却隐隐觉得这本书的机缘是早早就埋下的。能够在二十五的时候,把自己的故事向老师讲述,并倾听他的评点与建议,以及他自己的人生经验与生命感悟,是件多么好的事情。

认识陶老师已经有十三年的时间了。这十三年,我从一个书斋里做梦的孩子,渡过妙曼少年时光,长大成人,游走四方。这十三年,陶老师从记忆中那风度翩翩,严谨热情的记者叔叔,变成了诗书内化,睿智洒脱的学者,我的敬爱的老师。

这些年里,我们都经历了许多,改变了许多。所经历的,吉凶参半;所改变的,我相信,多是向着好的方向。而十三年中一直不曾改变的,是陶老师对我的欣赏与指引。不管是十三岁第一次采访时,连夜写出介绍我的稿件的老师;还是其后为我的每一点成绩骄傲,为我的每一次茫然解惑的老师。对于这份情谊,我视若人生珍宝。

这一次对话录,行文仓促,又是即兴,难免有差强人意之处。但也正是因为即兴,没有刻意,没有虚伪,心到文到,自然而为。

写书是缘分,读书亦是缘分。能够与您以书结缘,老咪十分欢喜。

 

                             2010年316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