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教育的思考与行动――济宁市市长助理、市教育局长李心善访谈录
发展农村教育的思考与行动――济宁市市长助理、市教育局长李心善访谈录
作者: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4-01-13

发展农村教育的思考与行动

——济宁市市长助理、市教育局长李心善访谈录

陶继新

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这种不分贵贱、一视同仁的收徒原则,将教育推至“有教无类”的理想境界。而孔子将学在官府移至学在私学之后,才有了包括农村子弟在内的“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的壮观教育景象。
  李心善对记者说,济宁是出过孔子、孟子、颜子、曾子等大教育家的地方,自孔子杏坛设教两千五百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农村教育发展起来,使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教育资源的地方,有更多的农村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有更多的“贤者”脱颖而出。不然,作为教育局局长,既有愧于九泉之下的先贤圣师,也对不起当代的莘莘学子。

建设新农村,教育要先行
  李心善认为,当前,“建设新农村”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执政为民的重中之重。但建设新农村不能局限于眼下,还要看到明天,看到未来。明天是什么?未来是什么?是教育。建设新农村,教育要先行。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李心善说,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一个地区人口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多少和拥有人才的数量,决定着该地区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发展后劲。济宁是一个拥有800多万人口的大市,其中农村人口600万。如果素质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如果素质高,就是丰富的人力资源。教育是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济作支撑,文化作支撑,最终还是要靠人才作支撑,教育作支撑。所以,必须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着力构建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发展均衡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

目前,济宁市共有各级各类农村学校2042所,在校生101.1万人,专任教师5.7万人,农村教育总量占全市教育总量的80%以上。农村教育既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济宁市的教育水平迈上新台阶,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有了新提高。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济宁市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矛盾突出。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已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必须把农村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切实解决影响制约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办学水平,让教育更好地承担起人才培养的艰巨任务,为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促进农民就业再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积极贡献,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李心善认为,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学质量能否实现全面提升,教育事业能否取得新的突破,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振兴教育事业的现实要求。

但李心善感到当今济宁农村教育师资的现状并不令人十分满意。由于城乡差别、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等原因,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无论数量、质量、结构都是薄弱环节,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年龄结构上,农村小学教师年龄老化问题比较严重,部分县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平均年龄达45岁左右,小学专任教师中46岁以上的占57.6%;经济欠发达的县,几年不选聘大学本科毕业生充实到农村教师队伍,造成农村教师队伍梯队断层,青黄不接,素质不高,不适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科结构上,英语、计算机、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缺乏,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课程很难开齐开足。学历结构上,农村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37%,初中专任教师本科学历比例仅为20%,远远低于城市水平。

面对农村这种师资现状,李心善认为,为了让农村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必须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摆上重要位置,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坚持“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办学理念,以提高素质为中心,以优化结构为主线,以骨干教师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强化管理,抓好培训,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按照“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教师全员培训,促使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实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通过教师教育体系、卫星电视网、计算机互联网“三位一体”的建设,共建共享教师优质培训资源,建立覆盖城乡、开放高效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大规模、高质量、高效益地培训农村教师。

李心善很欣慰地对记者说,济宁市已经启动“杏坛名师”和“骨干教师”建设工程,将合理设置“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杏坛名师后备人才”五级梯队,建立中小学教师成长阶梯。对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培养培训和重点支持,充分发挥其“师德表率、育人模范、教学专家”的典型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农村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支撑。

经济欠发达的金乡县已经沿着“发现名师,培养名师,用好名师,开发名师”的思路,积极实施“名师群培养工程”。通过结对子、搭台子的方式方法,对师徒提出目标要求,制订计划,拟定措施,让本校名师充分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力求达到一年“带”、二年“扶”、三年“引”着闯新路的目的;让徒弟虚心学习,躬身实践,积极实现“一年出徒,二年上路,三年自己创新路”的奋斗目标,力争成为“小名师”。他们还通过成立“校内名师专业研究委员会”,设立“名师思想研究室”,建立名师业绩卡片,传播名师教育思想、先进的教改经验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大力开发名师资源。让全体教师从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实现新老名师的交替衔接,促使全体教师苦练内功,争创名牌,争当骨干,争做带头人,争做科研型教师,争当名师,推进全县教师整体素质的快速提高。三年来,有228名青年教师成为学校的业务骨干,169名青年教师成为国家、省、市、县学科带头人,成长为金乡教育发展的生力军。
                             让薄弱学校尽快发展起来
  李心善认为,绝对的教育均衡只是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现实之中并不存在。有人说,中国最好的学校比美国的还好,差的比乌干达还差。这绝对不是夸大其词。目前,济宁市有很多好的学校,但城乡教育的发展并不平衡,县区之间,乡镇之间,学校之间也不平衡。济宁2300多所学校,薄弱学校达到30%甚至40%,特别是一些贫困县的农村薄弱学校,不仅师资水平不高,而且设备陈旧,校舍较差。

李心善认为,必须缩短学校之间的差距,加强宏观调控,促进教师交流,推动教育内部人力资源合理配置,鼓励取得教师资格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有计划地开展“城镇支持农村、强校支持弱校”工作,推动城乡、区域、校际之间教师合理流动。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发挥工资福利与职称评定导向作用,稳定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改善薄弱学校师资质量不高的状况。

为此,市教育局下决心于2006年着力抓好100所薄弱学校的改造建设,从校舍建设到师资队伍,都要有一个较大的变化。全市在30个经济欠发达乡镇每个乡镇建1所重点中学、1所中心小学。他说,我们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均衡,但我们却一定要让薄弱学校发展起来。现在,微山、鱼台等县已经行动起来,而且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曲阜市教育局于2005年便制定了《关于扶持农村薄弱学校均衡发展教育的实施意见》,决定用35年时间逐步解决农村薄弱学校投入不足、设施落后、师资老化和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除向薄弱学校经济倾斜之外,该市还规定:城区新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晋升职务,原则上应有在乡村学校任教两年以上的经历,同时在教师职务聘任上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使之高出全市平均数的15%;引导和鼓励市直学校、鲁城街道的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薄弱学校校长或教师到城区学校学习锻炼,期间人事、工资、保险关系不变,并在职称晋升、年度考核、评优树先等方面优先考虑;对自愿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的教师,市教育局发放一定数额的生活津贴、交通补助,为其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教育局成立由教研员、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组成的讲师团,送教下乡、上门讲课,把优质教学资源和最新教科研成果送到薄弱学校。

曲阜市还采取城区教师离岗全职支教和在岗兼职支教支援的方式,支援农村教育。规定全职支教工作期限不少于一学期,主要任务是承担班级授课任务、参加或指导学科教学研究,重点安排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城区教师。兼职支教实行工作量制,累计达到100个课时视为完成一学期的支教工作。主要任务是指导农村中小学校学科教学、参加校本培训和教学科研活动、指导年轻教师、讲授示范课,重点安排具有高级职称的城区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保障支教工作的实施,从2006年开始,凡初级技术职务晋升中级技术职务的教师,符合支教范围和条件者,必须具有一学期以上农村学校支教经历,否则不予晋升。近年达到晋升资格来不及支教者,不影响晋升,但须在聘任之前完成支教,否则不予聘任。完成支教任务的城区教师将取得《曲阜市城区教师支援农村教育证书》;优先参加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表现突出者优先参加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表现优异者授予“支援农村教育先进个人”称号,同时将其当年年度考核定为“优秀”等次。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期间,人事、工资等关系不变,享受派出学校的福利待遇,参加被支教学校的考勤考核。对组织管理不力、工作任务不落实的单位,取消其评选市级教育先进单位、示范学校或先进学校的资格。不服从支教安排或不认真履行支教职责、在支教工作考核中成绩不合格的教师,不能晋升或不能聘任高一级教师职务,不能提升领导职务。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
  李心善对记者说,近几年济宁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地方附加全部用于教育,公用经费也在不断地加大。比如兖州市于20059月即按照国家统一的工资项目和标准,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全额纳入市财政预算,设立教师工资资金专户,实现了县域内工资统一标准,由市财政统一发放。2005年,兖州市农村教师人均月工资1428.29元,比2004年人均月增长308.76元,并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

但是,有的县“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教育经费保障能力依然偏低。农村税费改革后,原有教育多渠道投入机制失去了基础,新的投入机制尚未建立健全。虽然农村税费改革明确规定,农村公用经费和危改经费应由县乡财政全额列支,并强调上级转移支付要优先用于教育,但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落实到位。从总体来看,当前低水平、维持性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

李心善呼吁,必须深化改革,建立科学完善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责任不清、保障范围较窄、保障水平偏低、发展相对落后的面貌,为农村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健全贫困学生助学机制

李心善认为,当前农村学生辍学的原因之一就是经济困难所致。所以,必须健全贫困学生助学机制,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重视加强特殊教育,保证在校残疾学生接受免费义务教育。从地方教育费附加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资金和“初三分流”试点工作。加大对财政困难县教育的经费补助和政策支持,加强山区、湖区、滩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

今年18日,在兖州市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五届四次会议上,兖州市政府市长于建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承诺:2006年,市政府倾情办好为民十件实事。第一件实事就是:“从今年开始,免除小学、初中学生杂费、课本费、基础训练费,市财政在预算内列支2500万元,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免费义务教育,同时对寄宿困难学生提供生活补助。”这是自2005年实现全市教师工资统筹之后,又一“优先发展教育”的重大举措。实行全免费义务教育这一“执政为民”的重大举措,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从根本上保证那些家庭困难的适龄孩子能够有学上,保障了农村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与此同时,兖州市还坚持把救助工作作为“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了《特困生教育救助实施方案》,完善了多层次、多渠道的救助体系,筹集扶困助学资金70多万元,完成了1500名特困生救助任务;坚持对聋哑学生实行全免费教育,成为全省惟一实行残疾学生全免费教育的县市;坚持开展全国助残日“捐资助学”活动,2005年为聋哑学生捐款9万元,确保了全市适龄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经济欠发达的汶上县于2004年便启动了“千名特困生救助工程”,县乡政府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两免一补”政策配套,全县资助的贫困家庭学生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比例达20.28%。广泛开展了献爱心救助活动,通过希望工程、一帮一、结对子、减免学杂费等措施,使一大批濒临失学的特困学生和已辍学的贫困生继续就学;同时,对全县残疾儿童少年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有效地控制了中小学生的流失。全县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9.2%,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2%;小学巩固率为99.74%,初中巩固率为98.77%
  2004年,经济欠发达的泗水县成立了全县特困生救助基金会。资金主要来源:一是政府财政拨款;二是社会捐助;三是从社会福利彩票中按一定比例进行提取。基金会设在县教育局,所有救助资金全部纳入基金会统一管理,近两年争取上级资金99.87万元,自筹资金近10万元,有计划、有步骤,分类、分批地对特困生进行有效救助,做到专款专用,并定期向社会公布资金使用情况。县电视台开辟了特困生救助专栏《托起明天的太阳》,对活动的开展情况、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先进典型及时进行宣传报道。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李心善认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渠道,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目前,济宁市职业学校每年招生4万多人,招生数量连续五年持续增长。全市现有国家和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9所,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专业38个,省级教学示范学校5所。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学生就业率稳步保持在90%以上。加强乡镇成教中心与社区教育实验区建设,每年培训在职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70多万人次,职业教育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嘉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级星火科技人才培养学校,2005年又被国家教育部等七部委表彰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他们围绕社会需求,不拘一格办学。在办学类型上,有职教、成教、普通高中、电大、函授等;在办学层次上,有本科、专科、中专、短训等;在授课形式上,有脱产班、业余班、脱产业余结合班等。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相应办什么样的专业,设什么样的课程;学生愿意上什么样的学,学校就办什么样的班。他们还特别注重毕业生的安置工作,舍得在人力物力上投入,每年都组织人员拿出十几万元跑安置。自1994年以来,毕业生安置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共安置毕业生11000多人。就业毕业生绝大多数能在所在企业正常工作,其工资待遇高者达每月2400元,个别的达5000多元,刚就业最低的每月也在600元左右。他们还特别关注安置后搞好跟踪服务和实施再就业工程。学校对已安置的毕业生不是送走就万事大吉,而是继续搞好服务,实施了跟踪教育和再就业工程。学校先后在深圳、青岛、苏州设立学生就业办事处,负责那里的用人市场考察和对已安置学生的管理教育。驻外办事处撤回后,就业指导处经常派人到就业学生较多的企业去看望,帮助就业的学生解决困难。学校承诺,本校毕业生不管什么时候回到学校学习都可以,进行终身教育。有的毕业生通过工作,感到知识和技能还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又回到学校再次参加短期培训;有的毕业生想重新学习新的专业,学校不仅无条件接受,而且还给予多方照顾和关心。对被用人单位正常辞退或因所在单位情况变化而就业学生辞了职的,只要提出要求,学校重新进行安置。

兖州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初步构建了以职业中专、成人中专为龙头,以镇成教中心校为骨干,以村办文化技校为依托,具有兖州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2005年,全市职成教学校年内招生4000余人,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就业安置率达到98%以上,毕业生就业满意率达95%以上,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全市成功分流1400名学生到职成教学校就读,巩固率达80%以上,为历年来分流人数最多、巩固率最高的一年,在济宁市也是最好的。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88%,在济宁市率先实现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职业中专被命名为“山东省示范职业学校”、“山东省数控加工仿真鉴定单位”。成人中专被定为山东省职教协会劳动就业培训基地,构建了全市协作型成人教育网络。各镇成教中心积极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推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三大工程,年内完成培训任务10万人次,培训转移劳动力3000人。职业高等教育实现新突破。以电大为依托,全面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首期招生171人,占全省招生总任务的65.8%,现有学员700余人,走在了全国前列。

但李心善也不讳言,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职业教育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职业学校普遍存在规模小、层次低,专业设置重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职业教育竞争力和吸引力不强,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的需要。学校要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观念,建立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大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加强“农科教结合”,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的作用,实施绿色证书教育,尽快形成以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县办职业学校为龙头、乡镇培训中心为骨干、村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训格局,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坚持培训与市场挂钩,先培训后输出,大范围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大面积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目标的一致

李心善认为,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家庭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是主渠道、主阵地,完善沟通交流机制,实现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目标一致,理念趋同,过程同步,途径互补,形成教育合力,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实效的基础。

李心善告诉记者说,兖州市教育局关工委系“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20048月,承接了“山东省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试点工作,选定家庭教育工作基础较好的2个镇、11处学校,作为首批实验试点单位,开始了新形势下搞好农村家庭教育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各个学校成立了由学校负责人和家长代表参加的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设立了办公室和教室。同时,配备了教学电脑、多媒体,推进家长学校规范化、信息化发展。组建了专兼结合的两支高素质家教师资队伍,一支是由班主任、骨干教师组成的适应家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队伍,立足家长学校,系统传授家教知识;另一支是由关工委成员、老教育工作者、优秀家长和有关专家组成的家教讲师团,结合实际,巡回讲学,推介成功经验。针对家长这一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五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教师、定学员,保证了广大家长系统、全面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知识,掌握科学育人方法。有的还建立了网上家长学校,家长可以随时上网查阅家教知识,进行网上咨询,每天的点击量达200多人次。市家教指导中心与市教科所一起,针对实验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先后建立了36个课题组,确定了22个兖州市级研究课题,申报了2个济宁市级实验课题,认真组织广大家长、教师积极撰写家教论文1000余篇。

进一步巩固了义务教育成果。特别是农村学校,过去控制学生辍学靠的是强制性的措施,现在,家长的角色逐步转变,真正成为保障适龄儿童入学的监护人。目前,全市小学、初中入学率均为100%,巩固率小学100%,初中98%以上。

对教育不应过多指责

现在,教育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这说明全社会在支持与关心教育。可是,有许多不负责任的指责,损害了教育的形象。

一、“乱收费”的根源不只在学校

现在农村教育“乱收费”几乎成了众矢之的,全国共讨之。但“乱收费”主要根源在哪里,却没有太多的人进行深究,而是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学校。其实,“乱收费”受着产业化、名校办民校、优质资源少和家长望子成龙思想等诸方面的影响,也有学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特别是投入不足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些好学校发展较快,生源看好,往往不是政府投入多,而是收费多的结果。计划招生指标保的是公平,计划外保的是发展。如果名校招生只要计划内的学生,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发展起来。所以,板子不能只打在学校身上,教育部门和政府有责任,家长与社会也有责任。现在绝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好学校,进好班,选好班主任,从幼儿园、小学、中学,一直选到大学。而在这种心态支配下,就有了对教育的过分要求与各种指责。

李心善说,重要的不是对教育过多指责,而是应该坐下来深入地研究,因为搞好教育人人有责。一提义务教育,人们大多理解为教育必须是群众所尽的义务,而忽视了家长和政府的义务。家长要确保孩子上学,政府要确保投入到位。

二、高考注重升学率并非全无道理

李心善认为,素质教育的命题非常好,但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要管理与取消考试。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一所好的小学、初中、高中,升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这没有什么错。大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也没有什么错。有人指责高考以分取人是重智轻德,但学生如果不是以学为主,那就游离了学生的本分。学生上学,重要的是文化素质,而且也不能说分低的就是好学生,分高的就是坏孩子。从总体上看,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大多在其他方面也表现比较突出。况且,目前除了按分数的高低录取学生之外,恐怕还没有任何一种再让老百姓放心的手段与方法了。广大农村的孩子跳出“农”门的主要出路就是高考,农民最引为自豪的是自己的孩子升上了大学。在某种意义上说,高考的最大受益者是农民及其子女。如果有谁说,从今以后,不再实行考试,而是推荐上学,恐怕绝大多数的农民会坚决反对。

当今高考走向与试题存在问题,症结不在下面,更不在考生与老师那里。所以,在鞭笞“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的时候,不要过多地指责下面,不要将眼睛一直盯着教师,而应当从教育体制与考试命题改革上寻原因与找对策。目前在全省高考录取名额固定的情况下,各个市、县(市、区)、学校都在想方设法从中多分一杯羹,于是,就有了硝烟弥漫的竞争场面。不竞争行不行?不行。哪个地方和学校考得不好,不但考生与家长怨声载道,社会也会群起而攻之,党委、政府也会提出批评。为什么如此?因为高考好坏已经成为人们衡量教育优劣的一个标尺,甚至如我们衡量国民经济要有一个GDP一样。所以,关注升学率,无可厚非。

但李心善反对为了一味地追求升学率而不注重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做法,特别是那些不惜以牺牲学生身体健康为代价的加班加点式的学习方式。他认为,各级领导与教师,要合理安排考生的学习与休息时间,特别要关注考生的心理健康。不提倡“苦教、苦学、苦练”,而是提倡“会教、会学、会练”、“巧教、巧学、巧练”。一个没有阳光心态的孩子,是不可能有很高的学习效率的。一个临场恐惧的考生,也是不可能考出应有成绩的。所以,竞争不是你死我活,也不是高度紧张,而应当是劳逸结合与心理愉悦学习的和谐。这才是良性竞争,这样,才达到了应试与素质教育的统一。

李心善特别关注步入高中学校的农村孩子的学习,认为教师要多一份爱心,多一份关照,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考上大学。他甚至说,多一个农村学生考上大学,就是对农村教育的一份支持。因为最没有权势与最没有经济实力的农民,是最最需要我们支持与关心的。

(原载于《现代教育导报》,2006417;收入《走近公平与均衡——陶继新区域教育采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月第1。)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