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满园关不住
春色满园关不住
作者: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4-01-01

蒙山东西绵亘几十公里,成为沂蒙山区古已有之的一道风景。

清风拂面的暮春时节,我有幸深入其中感受它那特色独具的美。张扬着生命活力的绿色树木,将其最原始的生态展露得淋漓尽致,漫山遍野都透视出盎然生机与风光无限。

蒙山自然景观的美色,令我如痴如醉,留连忘返。

而当我走入蒙山腹地的平邑,去触摸教育这片人文绿色时,又有了另一番美不胜收的感受。它与蒙山有着共同的品格,以其默然沉寂与自然真实,耕耘着自己的故事。

一、教委主任语惊四座:“把人权财权还给校长!

19923月,一纸调令,将时任平邑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的高彦岭,推到了教委主任的位置上。但当时群众对教育的备加关注与过高期望,与正在低谷徘徊的平邑教育形成矛盾与对峙。平邑教育未来的走势如何,更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高彦岭上任伊始,便将两大权力拱手相让

振兴平邑教育的路在何方,高彦岭陷入了深深思考。他当过教师,对基层教育有着深层的了解。他在宣传部工作的经历,又可以使他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高视点地俯瞰教育与冷静地思考教育。现在到教育上做领导工作,经过与教委的同志、校长们的促膝交谈与心灵沟通,使他对解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有了“訇然中开”的惊喜发现——

振兴教育,首先要鼓起校长们的士气,尤其是带有窗口效应与辐射作用的城镇校长的士气;要想鼓起校长们的士气,就要给他们开辟一个权责兼有的特区及其一展宏图的阔大空间。

于是召开教委领导班子会议,共同分析全县教育改革发展形势,达成了将人权财权放归学校的共识。

“把人权与财权还给校长!”在高彦岭到任的第一次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掷地有声地宣布了他的开山之作。

语惊四座,全场愕然。

在有些人看来,人权、财权,是教委调控与制约校长的杀手锏,是教委领导,尤其是一把手权力与威严的象征。高彦岭上任伊始,便将这两大权力拱手相让,不知其乱了哪根神经?

高主任却胸有成竹,另有高论:“将权力还给校长,是对校长的彻底相信,也是给校长的责任与压力。坚信校长们会从全县、全校的大局着眼,珍惜这份权力,用好这份权力。”

如此一来,教委只做办理人事调动的手续,真真正正地为学校服务的人民公仆;财政局所拨经费,以文件形式分拨各个学校,教委成了上传下达的过路财神。不过,选用人才不当,治理不好学校,将惟校长是问;财政经费不足,校长必须自行筹款。

大权到手的校长们,在惊喜之余,却感到了它那沉甸甸的分量。

一种潜在的竞争在校与校之间悄然形成,“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低迷的教育形势,令每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校长都有了“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凝重思考,也迎来了挑战自我,挑战未来的最佳机遇。洪钟似的“振兴教育”的口号,能否在学校里物化为一个令人欣喜的现实,校长便成为举足轻重的聚焦人物。

2.财政投入不足,校长们只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校长财权在握出现了奇迹:运用奖惩机制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做了有力的经济支撑与制度保障,而且使校舍改造发生了如改朝换代般的变化。

面积1825平方公里的平邑县,山地丘陵就占去了85%97万人口中农业人口达90%以上。由于土地贫瘠,经济基础较差,1985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扶贫县。改革开放后,经济有了不小的发展,但是,经济欠发达的帽子还牢牢地戴在平邑县的头上。即便如一中这一县城的最高学府,建校41年来,依然是不变的平房、矮房,甚至还有危房。孔老夫子盛赞“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这里的许多教师谁不似颜回般乐而忘忧地工作着呢?

平邑的教育,是在经济欠发达的重负下低声呻吟,裹足不前,还是打破坚冰,让教育走在经济发展的前面?县委、县政府与教委的领导,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

1992年暑期,县财政为教育贷款300万,用于校舍改造工程。

高彦岭主任抓住机遇,大刀阔斧,一次开工12座楼。25万元投在一座大楼上,无疑于杯水车薪。刚刚开工一个月,便各路告急。县财政再也拿不出钱来,12座楼平地刚起便濒临停工的边缘。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高彦岭,开始感到了问题的严峻性。每逢深夜方才入眠,又常常是惊乍而起,盘腿坐在床上,抽烟不止,袅袅的烟雾,与挥之不去的愁绪交织在一起,共同为长夜难眠编织一线苦涩忧思的风景。

突然,他的眼前一亮;“不是将权力还给校长了吗?

第二天,他便向当时的县委书记李玉妹如实汇报,并共同视察了这些新建未起的楼房,提出了让校长想方设法筹钱的思路。虽背水一战,却又是惟一的选择。

高彦岭召开校长会议,开宗明义:“现在财政没钱,我又把财权给了你们。大家只好八仙过海,各筹钱款。为此出了问题,由我承担责任!

此话一出,校长们个个目瞪口呆,但稍一思考,又感到高主任的确是高人有高招。

惠普公司女掌门人卡莉有一句很精彩的话:“获得成功的关键是不要等到一个完美的答案出来后再行动,必须抓现时的瞬间,做一个最好的选择。”

校长们最好的选择便是或寻求企业赞助,或贷款、借款。他们为筹措建楼资金几乎是不舍昼夜地奔波。真可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高彦岭为之承担责任的校长们,个个使出了浑身解数,凡是有钱可筹的地方无孔不入。正是在这个特殊的过程中,有效地宣传了教育;干部与群众也认可了教育,支持了教育。人民教育人民办,几乎成了一个毋需证明的定理。结果座座楼房层层升高,不到两个月,大家惊奇地发现,12座大楼均已突兀而起,成了平邑县城的一大景观,为沂蒙山区教育添画了异常壮丽的一笔。

校舍改造,以其不衰的态势旋风般在平邑刮起,三四年时间,蓦然回首,大家几乎发出了共同的惊叹:全县最好的建筑是学校,全县最好的环境是学校。仅平邑一中的建筑,就有71500平方米,是前40年建校总面积11500平方米6倍多。

1993年抓双基始,到1996年间,全县校舍改造投了两个亿,建筑面积多达40万平方米。

1992年教育质量还在临沂市倒数一二名徘徊的平邑县,1995年顺利通过了“两基”验收。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职教、成教、幼教,都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临沂市第一批通过的四所小学省级规范化学校中,平邑就有两所,临沂市高中仅有的三所省级规范化学校中,平邑一中与平邑实验中学均已榜上有名。

平邑县的教育,已经走在临沂市教育改革的前面,成了沂蒙山区的骄傲与自豪。

这时候,高彦岭有了放权的释然与从容,而校长们则感受到了有权的苦恼与愉悦。

二、自觉在师生中塑造人格高尚的校长形象

从高彦岭主任手中接过人权财权的校长们,也从高主任那里承接了公正、廉洁、敬业与人文关怀。他们没有忘乎所以,也没有进入飞扬跋扈的角色,而是自始至终精心构建校长形象工程。教师因你的思想高尚拥护支持你,也可以因你人格低下轻视你、反对你。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一古训迄今仍为真理。所以,自觉地在师生中塑造人格形象,成了校长们的永远追求。

1.校长们清正廉洁的故事,构成平邑县教育上的一道人格景观

卜昭和校长有两个令他欣慰的孩子,一个在美国攻读博士,一个在省城机关工作。孩子回家探亲,他与爱人总是用自行车到车站接送。199912月,儿子归国完婚,卜校长第一次公车私用,去青岛喜迎新娘。但是,他随后向会计室交了400元钱,算作租车费用。司机说:“一共加了150元钱的油,交个油钱算了。”他笑笑:“不然,我会于情不容,于心不安!

一中先后建了20座楼,一律公开招标,绝不收受建筑公司的分文之财,以至使楼房造价每平方低于市价100元。这也感动了建筑公司的人们,他们说,就为这清正廉洁的好校长,我们服了,钱少赚了,但楼要建得更好。

去年采访兴蒙学校老师时,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谈起胡美山校长,他们十分感慨地说,怎么也没有想到,从乡村学校,跨入城里一流学校,以考试与讲课作为录用标准,钱物与人情都被拒之门外。胡校长的清正廉洁,塑造了他在教师中的形象,显见了他的人格魅力。但与胡校长谈及此事时,他却平静如水,认为廉洁是为官者的最低条件,否则,别说为政,一般人格也丧失了。他给我讲到城镇以及乡村许多校长清正廉洁的故事。那是一组感人至深的系列篇章,构成平邑教育上的一道人格景观。古人云:“廉生威。”正因为廉洁,这些校长才在教师中具有了很高的威望,教师们以拥有如此品格高尚的校长而骄傲。

2.以舍我其谁的拼命精神,塑造奋争向上的校长形象

《水浒》上有个拼命三郎石秀,为友情,为正气,杀死裴如海,斩了杨雄妻,昭示了他的浩然正气。平邑一中校长卜昭和,不知何时也被人冠之曰“拼命三郎”了。他没有仗义杀人,但为教育事业拼命工作的精神,塑造了一个当代敬业者的形象。他以足球为例告诉大家,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只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就会感到苦也不觉得苦,累也不觉得累,甚至感受到的是一种满足与快乐。他早晨5点半准时与学生一起跑步锻炼,晚上办公室的灯光最后一个熄灭。每年的招生考试,从阅卷到张榜公布成绩,都是一气呵成。两天三夜的阅卷,老师们轮换三四班,他却不曾打过一个盹。这种拼博精神,人格力量,虽然无声又无形,但却叩击着每一位为师者的心弦,于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工作,成了教师们的自觉行为。

无疑,卜校长在人们心目中自我塑造了一个个强者的形象,但如果深入了解,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坚硬性格的表层,又蕴藉着他们性格的另一面,思想的另一极。原来,他们手中都握有一把双刃剑,一刃是法制与敬业精神,一刃则是通达教育终极目的的人文关怀。

人是教育的核心与精髓,所以说,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没有人,便没有教育。将人放于教育的中心,对教师与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方得素质教育的要旨。但目前教育的现状却令人堪忧,师生情绪对峙替代了情感交流,校长与教师的真诚相待为冷冰冰的上下级关系所取代。人文关怀只是作为一个口号形同虚设,甚至有人对此不知是何怪物而置之不理。但到平邑的一些学校一走,真地给了我一个极大的惊喜。校长对教师与学生的人文关怀,真真正正地还原了素质教育的本色,在校长与师生之间弹奏了一曲和谐动人的乐章。不妨撷取几个小小的片断,给读者一个较为具体的印象。

1996116的一天,二中辖区派出所所长领来父子两人,孩子因看黄色录相等行为被派出所收容,原先的学校已经堵住了他的归路。今投唐美山校长门下,希望他高抬贵手,破例将其收下。唐校长十分客气地请他们坐下,和颜悦色地对这位学生说:“你愿意到我们学校学习,我十分欢迎。以前的事已经成为历史,我相信以后的路你一定可以走好。”唐校长请这位学生到学校里走一走,看一看,回来再行交谈。这个学生在学校里转了一圈,感触很深。他说,看到了许多对中学生成长有益的格言警句,比如,“人人都能学好”,“怕苦累莫进此门,图安逸另寻他路”,“向自己挑战,向强者挑战,向每一天挑战”。他还说,学校环境十分优美,学生在努力地学习,教师在努力地工作。唐校长高兴地笑了:“你肯定能够成为一名好学生!”这种奇特的接纳方式令父子俩始料不及又喜出望外。没想到,这种独具匠心的人文关怀,却改变了这位学生的人生走向。他有了受尊重的激动,也有了能够成为好学生的自信。他与烟酒告别,与录相告别,悄悄地做好事,认真地学知识,自觉地塑造一个崭新的自我。一年半以后,原本升学无望,甚至被推向坏孩子边缘的他,考入了一所专科学校。他说要更加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绩后,拥一簇鲜花,亲手送到唐校长手上。唐校长也因此被这位学生的父亲与舅舅称之为“教育家”称道不已。

唐校长经常给教师们讲一个观点:“眼中无差生,班内尽良才。”教师要关心所有的学生,尤其要对被人们视作“差生”的学生多几份关爱。兴蒙学校的胡美山校长,则将这种人文关怀视作素质教育要件之一的人本性,并作了长篇论述,还在他的《关注心灵》一文中叙写了不少动人的故事。

学生需要人文关怀,教师亦然。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校长便是教师与学生的服务员。在这方面,平邑一中的教师有讲不完的话题。

1992年卜昭和校长初到一中时,全校还没有一户单元楼。1993年到1998年,八座宿舍楼相继建成,300户教师住进了新楼。卜校长夫妇都在本校工作,都是高级教师,但在前两次分房时,他却先人后己,依旧住在三间平房之中。第三次分房时,他已交上了18000元楼房钱,购置了家具,但当他正要乔迁新居时,得知一对新婚青年教师尚无单元楼可住,于是又让给了他们。他说,孔老夫子有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是对人的一种终极关怀,也是我追索的目标。待老师们都住上了满意的楼房时,我最后一个再搬吧。

学校基建,幼儿园需要拆迁,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卜校长又搬到了两间低矮的平房里。直到1998年底,连刚毕业的青年教师结婚都有了单元楼房时,他才最后一批告别了平房。

公仆嘛,就要先人后己,住房如此,坐车也是这样。学校为教师在实小上学的孩子买了辆中巴,不仅按时接送,而且配上了保育员,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但卜校长的“专车”依然是那辆用久了的自行车。直到1997年,因学校工作成绩突出,县委、县政府奖给一中一辆桑塔纳。这辆姗姗来迟的小轿车里,才在学校因公有事时有了卜校长的身影。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平邑县的校长们用廉洁、敬业与人文关怀,塑造了一批众星拱之的好校长形象。教师与学生以有如此优秀的校长为荣的同时,工作与学习的热情也空前高涨起来。

三、办学体制多元化,使教育有了百花竞秀的多姿与绚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迄今辉光不减。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办学校稳如泰山地唱着独角戏。但当市场经济的大潮惊涛拍岸似地涌来时,单一的国办学校的体制也便受到了猛烈的冲撞,多种体制并存的办学格局,就有了百花竞秀的多姿与绚丽。

1.兴蒙学校以公办民助的形式脱颖而出

走在改革前沿的平邑县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开拓进取而又积极稳妥,他们全面地分析了平邑县的经济形势与教育现状,感到贵族式的民办学校在这一方水土上还是阳春白雪,和者盖寡;而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又使得既有的教育格局呈示出捉襟见肘的尴尬。经济的多元化需要教育的多元化。于是,他们想到了公办民助,用这一介乎国有与民办之间的特殊结构形式,迅速发展平邑的教育事业。

经过多方考察与反复论证,县教委认为公办民助有其独特的优势与生命力。它保留了国有的体制,稳定了公办教师的队伍,增加了人们的信任度。政府的直接经济投入与政策倾斜,使显性经济投入与隐性经济投入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使学校在征地、建校、筹资等方面,有了独具的优势。民助的形式,又可以根据当地群众的经济状况,适量收取建校费用,加之企业的赞助等,使得资金来源不至于像公办学校那样单一贫乏。而公办民助的特殊体制,又有利于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的实施,激活内部机制,使教职员工有一种使命感、危机感、紧迫感,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使学校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1996年,这一办学形式尽管在个别地方已初露端倪,但上级文件对此还没有明确的肯定态度。当教委将这一大胆设想汇报后,县委、县政府便以文件的形式批转了这个报告。据说,这是山东省第一个以党委、政府对这种体制所作的文字决定。县委、县政府领导说,对这一新生事物,不做争论,鼓励大胆尝试。不改革创新,平邑的教育就不可能飞速发展。

于是,公办民助形式的兴蒙学校应运而生。1997年破土动工,现在已经具备了32个班的规模。花园式的校园,壮观的教学大楼与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令人感到这所学校刚刚诞生便有问津全国名校的宏大气魄。县委、县政府与教委的特殊政策,给这所学校不拘一格选人才开辟了一条畅通无阻的绿道。全县任何学校的公办教师,都可以申请到兴蒙工作。但必须经过专家组成的评委的笔试、面试、授课等严格的考查,没有过五关斩六将的本事,也只好望校兴叹。而且这里废除了教师终身制,每年经过严格考核合格后方可续聘,否则,将退回原校工作,因为他们的档案仍在原校。受聘的200多名教师,平均年龄仅有28岁左右,以实力进军兴蒙,以拼搏在这里参予竞争。两年时间,这所学校成了临沂市远近闻名的好学校,全省乃至外省校长与教师慕名前来学习者络绎不绝。教师与学生都以自己是兴蒙人而荣,欲进此校就读的学生已是在校生人数的三倍多。因为它以高质量与低收费,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同与欢迎。如果说在兴蒙孕育阶段还有人对这一体制不置可否的话,现在兴蒙的崛起,便使人人看到了它那旺盛的活力与巨大的潜力。

兴蒙学校这种新体制的产生与高质量的教学效应,使一些对好学校望之却步而又求之若渴的学子梦想成真,成为平邑街谈巷议的佳话与引以为荣的资本。

2.强强联手的民办赛博学校,刚一诞生便一鸣惊人

但是,仍有不少企望得到良好教育的学生及其家长,为难达目的而焦灼与心急,在翘首以待另一种高规模高效应的“兴蒙”出现。这时候,由一中实施教育管理与冠鲁集团出资金的强强联手,又在平邑创建了另一体制的赛博学校。

办一所高规格、低收费的民办学校,让阻隔在国办重点学校与高收费贵族学校门前的优秀学生,去感受优质教育的关怀。

刚刚诞生的赛博学校,占地216亩,欧式风格与平邑特色和谐为一。一期工程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二三期工程也以只争朝夕的快速在行进推展中。这种融欣赏价值与实用价值为一体的新式楼房,辐射出面向世界的理念与问鼎全国一流学校的气魄,成为“不看则已,一看惊人”的一个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透过这个特殊的窗口,人们看到了平邑多体制办学的恢宏气势与不凡手笔,感到在经济并不发达的地区,照样可以构建教育现代化的宏大工程。

赛博学校比一般民办学校有着特殊的优势,借助县委、县政府的特殊政策,他们可以公开向全县招聘公办教师,来此工作的教师档案仍留原校。目前,已有48名平均年龄30岁左右的青年教师进入此校。层层聘任、严格考核与末尾淘汰制等改革举措,使初入学校的教师便有了“丢掉铁饭碗,端起泥饭碗”的危机意识,同时也有了“用真才实学铸造一个铁饭碗”的竞争意识。一期工程结束后第一批招生,尽管每人三年要交4000元的建校费,还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有了三倍于招生之数的报名者。

它的收费仅是贵族民办学校的五分之一,但它的楼房的壮丽、设备的先进、师资的优秀、管理的科学,却令贵族学校望洋兴叹。

兴蒙学校与赛博学校的相继崛起,打破了国办学校一统天下的格局,而且初出茅庐便以展示大思路、大气魄、高规格、高质量而一鸣惊人,与一中、二中、实验中学、实验小学成分庭抗礼之势,有一比高下的雄风。加之有县委、县政府与教委强有力的支持,所以根基稳固而前景灿烂。

兴蒙学校与赛博学校的内部管理机制,以其先进科学与具有活力而向国办学校悄然辐射。国办学校大权在握的校长们,也在学校内部管理方面锐意改革,校长负责制、岗位目标责任制、内部聘任制与结构工资制的“四制”改革,已在“满园春色关不住”的时候,有了枝枝红杏出墙来的绚丽。

四、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时不我待

经历“两基”验收之后,有人认为平邑的教育发展应当暂缓脚步了。持续超越经济地发展教育,会不会形成物极必反的悖逆?

1.教育现代化不仅是一场技术的革命,而且是一场观念上的革命

这时候,高彦岭正在翻阅日本教育史,他发现这个岛国的首相在二战战败之后,却出人意料地向全国宣布:日本的义务教育将由原来的三年增至五年。这种对教育的要求与大伤元气的日本经济何其不相协调!但日本政府却以最大的决心与毅力将这一决定贯彻下去,仅仅15年,正值中国处于严重的自然灾害的1960年时,一个经济腾飞的日本强国已经屹立于世界东方,甚至有了虎视天下的勃勃野心。

“教育,令日本起死回生;教育,使日本经济迅速腾飞。”高彦岭思索再三后得出了如是的结论。

平邑的经济在短期内难有大的飞跃,但平邑的教育却一刻也不能等待。教育的超速发展,将反过来给经济的飞跃注入最新鲜的血液。1980年邓小平就高瞻远瞩地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目前西方国家乃至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已你争我赶地在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疾速行进。作为出过大教育家孔子的泱泱大国,岂能自甘落后,行动迟缓!

1997年初春,高彦岭向全县正式宣布:“全面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

世界管理大师杜拉克说过:“当前社会不是一场技术的革命,也不是一场软件、速度的革命,而是一场观念上的革命。”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首先要改变既有的陈旧观念,不如是,中国就会被世界抛弃,平邑就会被全国抛弃。谁捷足先登,谁站在教育的制高点上,谁就可以向未来与世界跨进。

平邑学校建筑与内部设施,已经具备了全省一流的水平,在硬件建设上已经与教育现代化相去不远;奋争进取的广大中小学教师,又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与坚强的精神支撑。

教育现代化离我们并不遥远,不应当让它与我们擦肩而过。否则,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时代的弃儿。

高主任这些前瞻性思维的观点,在与分管教育的县委副书记程新安、副县长刘庆玺、人大副主任刘宗信进行汇报交流时,可以说一拍即合,有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的改革飓风,首先从领导层刮起,继而风满校园,成了一种人人可为、人人有责、人人努力的行动。

2.发挥电教媒体的现代化优势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是现代化的手段与条件,继县城各校配置现代化教育设备之后,1997年,四机一幕(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投影机、投影屏幕)一次性进入全县400个班级。除省里支持的70万元外,采用县教委、乡镇政府与学校各筹三分之一资金的方式,每个班级配备了6000元的电教设备。随后,多媒体教学又走进课堂。目前,正着手电子阅览与电子备课的实施工程。有先进的设备,县教委要求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运用自如。一时间,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成风起云涌之势。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现代化优势,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很大程度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给课堂教学打开了一个声像俱佳的时空,从而向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外部感知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感知信息的综合能力,使单纯的语言表述变为形象的动态交流,使学生的视觉形象、听觉形象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过程。

3.在现代教育科研方面,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得意之作

大兴教科研之风,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教师的头脑,感知教育前沿的信息,与全国乃至世界上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与教学思路接轨,并结合平邑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进行教研科研活动,这是教育现代化走向高层境界的必由之路。在高彦岭的带领下,县教委领导文增寿、薛运彬、杨相玉、徐庆和、彭加祥,以及普教科、教研室的同志,一方面在感知新的教育理念时,自我进行现代教育科研,一方面也深入到学校之中,与校长、教师共同研究具有前沿性的教科研课题。而县城乃至乡镇的教师,为参加各种各样的教科研会议,几乎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他们可以省吃俭用,但头脑中所装的,则是现代化的教学思想与内容。他们又千方百计从市、省、中央教科研机构以及大专院校,请来专家学者讲学。进行教科研活动,学校之间已经形成了特殊的“攀比风”。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科研选题,都有独创的教育实验项目。实验中学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充分发挥学生特长有机结合起来,并作为一个科研课题进行研究,尤其是在艺术特长生培养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今年341名高中毕业生中,报考美术专业的就有87人,进入专业本科分数线者多达64名。我还到实验小学看过他们的“小学语文考试改革”与“集体备课三步一导”课题实验,那绝对是一些具有现代化思考价值的命题,对提高教学效率与学习水平,都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就连偏远的乡村学校,也闻风而动,不甘示弱。我采访丰阳、资邱、庞庄等乡镇的教委主任、校长与教师时,感到他们对现代化教育都有一种深切的向往,实际的行动,甚至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目前,省教科所在临沂市有五个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基地,平邑就占了三个。仅兴蒙学校就参与承担了9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平邑一中创设的学案导学课题实验,在取得很好的效果之后,又向全县推广,并被省教科所列为省级重点实验课题。由此,在第二届全省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平邑县被省教委评为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记者在与老师们交谈时,总有一种改革创新之风徐徐吹来的美感,他们不仅知道中外一些教育家的教育理论,还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与有益的尝试。进行现代教育科研,已经成了他们乐此不疲的自觉追求。于是,鲜花争艳,硕果累累。不仅涌现了一批又一批教学骨干教师,而且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了许许多多科研文章。一个教师发表十几篇乃至几十篇文章者,已不再是凤毛麟角。

各校校长,既是教研科研的领导者,又是教研科研的急先锋。人们常说,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这些善于思考而又大胆改革的校长们,在教科研方面,都有自己的得意之作,甚至还有说不完的小故事。

1995年放寒假的前夕,一位家长来到二中校长室,直接质问唐美山校长:“我的孩子没有评上三好,可不可以评两好,两好没有一好总可以吧!”当时唐校长感到这个外行人说的外行话的确滑稽可笑。但寝而思之,却又感到这外行里面大有学问。他突然感到人们认为的所谓差生很了不起:听不懂,学不会,还要按时到校,在班级里正襟危坐,做认真听课状;老师批评,家长挖苦,同学鄙视,在有苦难言时,还要做听话状,甚至还要悲壮地笑笑,然后将泪水吞入肚里。大哉“差生”!校长何必如此小气吝啬,应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给每一位同学颁发奖状。

春节期间,一位公认的“差生”获得了一张奖状,飞也似地向家跑去,未入家门便大声嚷叫:“我得奖了!我得奖了!”他把奖状放到正屋的桌子上,铺展得平平整整,用脸在奖状上来回地磨蹭,几滴晶莹的泪珠滑落到奖状上。他便跳起来,抹一把泪水,拿来一条崭新的毛巾,将奖状上那几滴泪水擦净,然后轻轻地,异常郑重地贴在正面墙上,凝视良久,方才走到里屋的书桌前,神情专注地学习起来。父母在一旁也激动得哭了,没想到孩子从入学以来的近十年间,终于获得了第一张奖状。由此,这个孩子有了自信,学习自觉了,成绩提高了,不到一年时间,他成了一位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

这也给唐校长以启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他很快确定了一个“多指标评价学生”的科研课题,写出理论文章,建立科研小组,在全校进行研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唐美山校长是在夜间接受我的采访的,他在叙述这段经历时,我分明看到他的泪水也在眼中打旋。他给我谈到格式塔心理学的组织原则、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教育、韦纳的动因归纳理论等,还讲到《周易》《道德经》《论语》等。他说到尼采时有一段很精彩的描述,他说,尼采的文学,钟山水之灵秀,清新而隽永;他的思想,抒内心之焦竭,激烈而唐突。然而,当时世界几乎将他遗忘了。直到他生命的最后岁月,他才小有名气。但他以长久的深自缄默,最终换来了一个声震人间。我很惊讶于唐校长的博览群书与多闻强记,十分佩服他对问题深入思考的精神。与之对话,感到教育现代化内涵丰富,外延阔大,不舍古今中外,是将人的思想文化提升的一种迎接世纪挑战的崭新话题。目前西方人到东方哲人处寻智慧,中国人到西方先进的理念中汲取营养,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真可谓与教育现代化魂魄相系。所以,不论是与平邑教委主任高彦岭交谈,还是与一些校长教师交流,都感到教育现代化的理念所撞击出来的火花美丽无比,妙趣无穷,都感到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何其根深叶茂,繁花似锦!

这次再访兴蒙学校胡美山校长时,他送给了我一份厚重的礼品——《领先一步的选择——学校整体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这本20004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35万字的专著,是他在兴蒙就任校长两年间理论思索与改革实践的结晶,其中教育现代化的思考随处可见。这位年轻的追索者,已经在教育现代化之路上,经历了一场迎战困难而又喜获丰收的人生体验。他与兴蒙人又向教育现代化的高层面开始进军,他坚信他们可以成功。他将自信输进自己血液里,表现出来的形态却往往柔和无风,只是将自信的神气不经意间流露出来。我喜欢这种性格,我也知道很多具有这种品格的平邑人在向着富有挑战况味的明天行进。

高彦岭为有这么一批执著于现代教育科研的校长与教师而自豪,但他不怀旧于既往,而是瞻望于未来。近期,他又与山大、曲师大、临沂师院等大学联系,在平邑办几个学科研究生班,使当地的教师“近水楼台先得月”,尽快提升思想文化品位。同时,他也将这些研究生班作为传播现代教育理念,交流现代教育信息的研究基地,使教育现代化工程的精神构建先人一步,高人一筹。

将校舍、设备等硬件建设与人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升华、文化品位的提高合而为一的教育现代化工程,既有了扎实的根基,又为走向未来积蓄了有效的力量。教育现代化,在经济并不发达的地区,有了初获小胜的喜悦,也有了瞻望明朝的希望。

五、朝阳里,留下一个永远追索者的身影

在平邑教育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时,赞扬声与喝彩声也纷至沓来。教委主任高彦岭,也许应当喜尝胜利之果,高枕无忧,乐哉悠哉了。

但谁能想到,他又有了长夜难眠有忧思。盘腿坐于床上,烟雾缭绕于全屋。“任重而道远”这一曾子之言,咀嚼起来是何等地意蕴悠长。

白天县委书记颜廷瑞、县长祖卫东的话语再一次回响于耳畔:“平邑教育已在临沂市颇有名气,但它还要走向山东,走向全国,让全省全国都知道平邑。县委、县政府一如既往地支持您的一切改革举措,并为您承担所有的责任。”

高期望与全力支持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

不知怎的,蒙山那片不衰的绿色突然浮现在他的眼前,漫山遍野,葱茏青翠。

它应是一个全国的景点,尽管它在全国人的眼里微不足道。但一旦机遇出现,它会给全国一个惊喜。

平邑教育这片绿色也在伸展,今已有幼苗初露、蓓蕾乍放,它也终将绿满城镇与山野,以其自然真实而又改革创新重铸一个更美的未来

他掐灭烟蒂,倒头即睡。一觉醒来,已是朝阳四射。

披衣而起,精神抖搂地向教委走去。

朝阳里,留下一个永远追索者的身影。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