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长缨在手
今日长缨在手
作者: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4-01-01

地处沂蒙山区西部的平邑县,自古就有人杰地灵之说,是积淀思想、孕育智慧的一方圣地。相传战国时期的集百家之大成者鬼谷子就曾隐居蒙山,向学生们传授哲思大智。军事家孙膑,纵横家苏秦、张仪,生命学家茅蒙都是在他门下脱颖而出的,有的还成了叱咤风云的著名人物。事亲至孝的仲由,文为辞宗、行为世表的羊祜也曾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佳话。

这些大家的思想与智慧在沂蒙山区飘游了两千来年,迄今仍悠然回旋。默默无闻的平邑县的有识之士,在驻望那高山仰止的思想大智之时,也有了追索哲人足迹的梦想。他们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将思想与智慧作为一种崇高的标的,开始了古为今用的当代追求。

兴蒙学校位居平邑县城,欲走创新之路,欲建卓越之功,一位有思想、有谋略的胡美山校长,与一群德才兼备的年轻教师,崇尚先哲而又饱学现代教育理论,使思想闪烁出光辉,智慧光照出奇彩,改革拓展出新路,奋争创造出辉煌。

兴蒙精神:思想与追索的厚重积淀

用感觉、思维、情绪、意志的心理现象,完全不能概括人的思想世界,它们显然不属于相同的形式。思想是人的精神生活的真正所在地,在这里,每一个人最内在深邃的“自我”直接面对永恒,追问有限生命的不朽意义。

胡校长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有思想。

我是在1999年秋色未尽的时候采访他的。没有寒暄,亦无客套,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校长首先是一个思想者,是一个具有教育思想的领导,然后才是行政的领导。”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平静如水而又掷地有声。

旋即,我对这位年仅37岁的校长刮目相看。

他告诉我,孤灯深夜,他在思想;独步校园,他在思想;会后小憩,他在思想;甚至穿行于喧嚣的闹市,他也在思想。他在思考兴蒙学校创业的艰难,也在勾画兴蒙学校灿烂的未来。而支撑兴蒙开拓进取的是什么?是思想,是精神。何谓兴蒙精神,成了他挥之不去的思考。

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一直在他的脑际回旋:“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啊,真与善、美是联系在一起的,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它与假、恶、丑针锋相对、水火不容,以让人追求真理以至掌握真理为终极目标。真的前提是实,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人们对实事求是谈论甚多,但这又是一个最难做到的哲学命题。作为兴蒙人,就要敢于和善于求真求实,做实人真人,不浮夸,不溢美,不尚空谈,不图虚名,不做表面文章,不搞纸上谈兵,踏踏实实地工作,真真切切地做人。于是,“求真求实”这四个字,便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脑海里。

哲人言,和谐即美,和谐是美的至高境界。胡校长喜欢哲学,也喜欢美学。他十分欣赏美学关于和谐的诠释,也结合实际去思考这个问题。和谐讲究平衡、对称、协调,是各种力量与资源的最佳搭配,是社会人际关系的最佳状态。声不和谐不顺耳,色不和谐不悦目,力不和谐难做工,人不和谐会生疾。个体如此,群体亦然。所以领导与领导、领导与老师、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要合作,以达到一个群体的和谐。合作不力,搭配不好,就会产生摩擦,内力就会无功而耗。而合作至达和谐的境界,一个群体就会为达到既定目标而相互配合,凝聚成众志成城的合力。兴蒙要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和谐合作成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兴蒙是一所新学校,新校长、新老师、新学生,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胡校长珍视这种“新”,并希望兴蒙始终昭示出新的气象。所以,作为兴蒙人,要有新思想,新追求,不因循守旧,要敢为人先,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他决心与兴蒙人一起,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开拓创新这种颇具活力的精神,与胡校长性格深处的求异探奇一脉相承,也与他的先进教育思想水乳交融。他感到,兴蒙需要开拓创新精神,并要使这种精神物化为活生生的现实。

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所取得的成绩就越大。志存高远的胡美山,在接受电视采访时就公开承诺:“一定努力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还社会一份满意,一个放心,一个成功。”他认为,兴蒙人应是不甘平庸的追索者,要有超越自我的高标准高要求,于是,“追求卓越”就应当成为兴蒙人永远追求、永无最高尺度的境界的目标。他坚信兴蒙从无到有,由弱而强,会拥有卓越的校长、卓越的老师、卓越的学生,进而塑造一个卓越的学校。

“‘求真求实,和谐合作,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便是你所勾画的兴蒙精神了!”在胡校长呷茶时,我自然而然地归纳出了这样一种结论。

胡校长放下茶杯,得意地一笑:“不错,这就是兴蒙精神,十六个字,却包含了无限丰富的内涵。”

我急欲再听他的精彩解说,他却神秘地一笑:“请您再去听听老师的意见吧。”

于是,我被他带到学校接待室,教务处主任闫吉印、美术老师武举善、语文老师高建伟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

我请他们谈谈兴蒙精神,因为我依然对它兴趣不减。他们不仅如数家珍地讲说这种精神的内蕴,而且还述说了许多生动的事例。最后,他们饶有兴趣地给我讲起了胡校长对全体老师所做的“施政”演讲。

那是1997年9月26日上午,胡校长在老师们面前第一次亮相。

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没有文稿,侃侃而谈,从容而不失其大气,话语之间流溢出深厚的理论学养与先进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对兴蒙精神,他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诠释,而且提出了“三进三出”的原则:干事业的进来,混日子的出去;不怕苦的进来,图清闲的出去;琢磨事的进来,琢磨人的出去。他很痛心于一些单位的人们离心离德,甚至勾心斗角,宝贵的时间在无谓的争斗中消耗,贻误了事业的发展,也浪费了自己的生命。他希望兴蒙学校的老师,为成就事业而奋斗,不要丧失自我,不要损害集体,将关注的热点转移到事业上、工作上,将人际关系简约化,营造一种和谐奋进的人文环境,共同为构建兴蒙名校而进行不懈的追求。

新鲜。惊讶。愉悦。敬服。

不少老师为兴蒙而来,也为胡美山而来。听了胡校长的演讲,更证明了自己决断的正确。“求真求实,和谐合作,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十六个字,一开始便定格在每一位老师的脑海里。三位老师讲得入情入景,我则听得如痴如醉,兴蒙精神,也在我的脑海中回旋徘徊,萦绕不去。

 

 

今日长缨在手

——追求卓越的胡美山校长与兴蒙学校(2)

 

选贤任能:使学校充满活力

兴蒙学校始终充盈着生命活力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便是聘任制。胡美山是第一个受聘者。

他就是经过理论考试、听课评课、答辩演讲等,在21位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被聘为校长的。

8月14日的校长授聘仪式上,胡美山只字不提学校发展的困难,不提资金紧张的问题,而是向领导提出了允许他在全县范围内招揽人才,选聘教师的请求。这一请求当即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与支持。

韩仲文、吴歧廷、耿帅、高峰、金明同等学校中层领导与笔者谈起这一场景时,依旧感慨不已,深深佩服胡校长的战略眼光。因为他有了选聘权,才有了今日群英荟萃的优秀教师队伍,有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以及追求卓越、成为名校的坚实基础。

为了招贤纳士,胡校长可以说六亲不认,拒送礼者与走关系者于门外,并亲自制定了招聘的八字方针、二十八字标准、六字方法和十二字程序,而且严格执行。八字方针是:“公平竞争,惟贤是举。”做到标准公开,条件公开,招聘程序公开,参聘人员公开,成绩公开,聘结果公开,平等地竞争。二十八字标准是:“师德高尚,思想开拓,业务精专,功底深厚,兼有特长,结构合理,身心健康。”对此,胡校长又在报纸上发表宏论:“用才必先聚才,聚才必先识才。教师业务要精良,师德要高尚。兴蒙用人坚持惟贤、惟德、惟才。智能平庸、情商不高,不能与同仁凝聚者,坚决不用!”六字方法是:“查、问、考、测、听、观。”查其人事和业务档案,问其知情之人,考其工作实绩,测其理论水平,听其课堂教学,观其答辩与演讲时知识的深度广度和反应速度、心理素质,尤其是“施政”策略。十二字程序是:“层层筛选,逐步淘汰,优中选优。”多角度、多侧面对应聘人员进行了解,立体地全面地审视每一个应聘者。

胡校长制定招聘方略,却不直接参与招聘工作,他将大权交给品德好、业务棒的评委,由他们具体进行选聘工作。经过审查、调查、理论测试、课堂教学、答辩演讲等,选出了几十位高素质的老师。这些老师平均年龄仅有28岁,大专以上学历者占86%,市级以上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各类获奖者占76%,100%为县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1998年和1999年所选聘的教职工与1997年一样,依然年富力强,德才兼备。

韩仲文与吴歧廷等也仅三十多岁,却都已有了中学高级教师的职称,成了全县乃至全市具有比较高的知名度的老师。他们说,同这些凭着自己的品德与才识过五关斩六将走进兴蒙的老师共同工作,感到志趣相投,充满活力,幸福异常。

不过,我感到愈是能者汇聚之地,愈是容易演化出文人相轻的闹剧,所以,在如何使用这些老师方面,还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对于我的担忧,他们似乎早在逆料之中,他们认为胡校长长于谋略,善于用人,堪称帅才。他重在选将用将,再由良将布阵打仗。另一方面,在权力影响力与非权力影响力方面,胡校长选取了后者。知识分子难领导,也好领导。如果没有思想,没有权威,没有水平,婆婆妈妈,他们便不服你,领导起来也捉襟见肘。但知识分子敬重有思想、有品德、有学识的人,这样的人当领导,便能驾轻就熟,左右逢源。胡校长提出了“首先、靠后、一样、多劳、公正、公开”十二字校长之道。“首先”是说要老师做到的校长首先做到,他带头学习、听课,并且亲自评课。胡校长要求老师不吃家长的请,他首先不吃家长、老师的请。“靠后”是说有关利益方面的,领导要靠后。“一样”是指在工作上一样要求,即使劳动,校长也与老师一样干;外出几十里的活动,也不以车代步,而是与师生同行。奖罚也一样,一次上级来人,胡校长中午迫不得已喝了酒,回校之后,根据学校规定,罚款50元,不仅受了罚,而且公开写在黑板上。“多劳”即多工作,他早起晚睡,暑假也不休息。有人做过统计,两年多的时间里,连同节假日计算在内,他只休息了十来天,而且每天工作时间均十二三个小时。“公正”即是一碗水端平,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教职工。“公开”即不搞神秘主义,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增大决策的透明度。

正因如此,老师们敬服校长,工作干得舒心而起劲。有校长在与没有校长在一个样。各司其职,努力工作,成了每一个人的自觉追求,而不是领导拨一拨转一转。这样,胡校长可以从容地去思考大问题,干些大事情。

可以这样说,胡校长的人格魅力与努力工作,既给老师们树立了榜样,又使聘任制的实施获得了保障,又有了对学校教职工的人尽其能,层层聘任。他只聘任品德好、有才识的中层领导,然后再由他们自主地聘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和老师,此之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中层干部有了校长的充分信任,同时也有了压力,有了高度的自觉性与责任感。胡校长说有的校长其实是姓“钱”的,抓住财权,牢牢不放。他说自己主要是姓“教”的,是个教育校长。两年多的时间,两千多万元的建筑和购物款,均经后勤主任之手支出,他绝不插手具体的财务问题。这样,他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读书、思考与写作,审视当代教育的新形势。中层领导也从胡校长那里受到启发,选聘老师重德重才而不重关系。作为老师,只有德才兼备,努力工作,才能够受聘使用,反之,便无立足之地,立身之本。如此一来,每一个人都在想着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想着如何做好工作,兴蒙学校出现了一种既和谐相处,又你争我赶的学习、研讨与工作的空气。

告别兴蒙时,已到了华灯初上的时间。而我眼前,却久久地浮现着一个生机盎然的生命群体在如鱼得水地驰骋才思。

 

今日长缨在手

——追求卓越的胡美山校长与兴蒙学校(3)

 

人本思想之一:由教师本位转向学生本位

1998年秋,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兴蒙学校假山旁。

胡校长与一个刚刚报到的一年级新生在交谈。

小家伙讲的是他在家乡的调皮故事,而且不时哈哈大笑,不时手舞足蹈;胡校长听得笑出了眼泪,前仰后合,也给他讲起了自己童年的故事,把小家伙笑得在地上打滚,站起来指着胡校长说:“你现在还是个大调皮鬼!”

小家伙还不知道他是一校之长,半个小时的时间,他们已经成了地地道道的忘年交,小家伙临走时,还扬着小手在叫:“大调皮鬼,明天见!”

一抹夕阳洒在胡美山的脸上,令他感到彻心的温暖与舒服,他有一种返归童年的快乐与向往。

有人大惑不解,与这个不谙世事的小顽童平等地交流,是否有失校长的身份?

胡校长却不这样认为,他感到小孩子也是人,具有同等交流的价值,理应受到尊重。有权势的,无地位的,大人,小孩,都是大写的人,在胡美山的眼里,没有高下贵贱之分。这缘于他的家庭教育,他的母亲用言语与行动给他上了许多生动的教育课。母亲爱自己的子女,也爱自己的乡邻;甚至外地来的乞丐,也让他们住在自己的家里,宾客相待。这颗爱心,也在胡美山心灵深处久驻不去。

后来胡美山上了学,当了老师,现在又当了校长,爱心仍在,善良依然与他为伴。

他对柳斌同志所讲素质教育的三性——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十分激赏,同时,他认为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现在又有了新三性,即人本性、创新性和未来性。

胡校长认为,人本性至关重要,从素质教育出发,就要把学生当作人,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是教育人的,人是出发点,也是归宿,没有人,便没有教育。但现行的教育恰恰忽视了人的存在,人在教育中失落了,学生的灵性与创造性荡然无存。最复杂的育人工程,简化成了考试的训练;最应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异化成了对标准答案。所以,胡校长提出了为学生一生设计,为学生终身发展着想的主张,而决不以牺牲学生一生的代价去换取一时的高分和所谓的荣誉,风物长宜放眼量,瞻高瞩远计未来。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教师本位转向学生本位,将学生置于教育的中心,从活生生的生命出发,将童心还给学生,将灵性还给学生,将时间还给学生,将主动权还给学生,以把学生培养成完善的人和全面发展的人。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主知主义与主情主义的统一。要想育人,必须首先关心人、尊重人,让学生感受到对他们的赏识与期待。夸美纽斯说:“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尊敬孩子。”日本铃木健二讲:“人虽然各不相同,然而却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渴望自己为别人所承认,所信任。”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是渴求得到赏识。罗森塔尔效应告诉人们,良好的期待能够换来良好的效果,真诚的期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为此,兴蒙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一、操行评语:用赏识代替挑剔。

胡校长感到以前所写的操行评语不够尊重学生,不是含着一腔炽情去赏识学生,而是像局外人一样居高临下地对其品头论足,与学生的距离相去甚远。尤其是所用否定词太多,对学生的挑剔多于褒奖,负面信息过多。所以,愈评价学生愈看不到光明,与老师的距离愈大,尤其是后进生,没有成功的体验,甚至形成逆反心理,每况愈下。

关心学生,就要在其人之初的心灵上,让高照的艳阳代替阴霾的天气,让深情的关爱代替冰冷的说教,让舒展的灵性代替沉重的枷锁。

那么,如何改革呢?首先是变换人称,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二人称,变“他”为“你”,从感情上与学生拉近距离。同时,不是泛泛而谈,人云亦云,而是真实具体,写得富有情味。满怀着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挖掘蕴藏在学生身上的优点与潜能,多用赏识与信任的话语去评价,对优点可用溢美之词,使学生感受被老师欣赏的愉悦。写缺点不足时,含蓄而不失其分寸,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用希望代替指责。

胡校长将自己的思路在会上讲出后,班主任与任课老师感到新颖而有道理。胡校长说,这不仅仅是提倡,而且是硬性规定,必须如此去做。

新的评语出来了,学生耳目一新,受到鼓舞,家长也感到十分满意。1998年春节刚过,胡校长便和几位主任组织班主任共同编辑了一本学生评语集锦《真诚尊重 赏识 期待》,每班十篇,凡百余篇。今撷取两段评语如下——

“课堂作业你总能第一个完成,回答问题你总是第一个举手;尽管你的作业有时出些小的差错,回答问题有时不够完善。老师却十分欣赏你的机敏与大胆。不过,我对你还有一份特殊的期盼,在你因为一点点小事与别人发生冲突时,请你放下紧握的拳头,换成谦让的一笑,好吗?我相信你是不会让老师失望的。”学生的优点写得十分具体,而存在的问题却写得含蓄亲切,老师的殷切期望、拳拳爱心,在字里行间汩汩流淌,流进这位学生的心里,并升发出一股催其改过的内在力量。

“你是活泼天真的好学生,有一张可爱的笑脸。你那优美的读书声,时常响在老师耳边,你读课外书的神情特别专注,这说明你十分喜欢学习。但你的成绩提高不是很快,你想过没有?有时不注意听讲,知识会悄悄从你身边溜走,这该有多可惜啊!新的学期,你的学习成绩将会有一个新的起色。”老师将这位同学写得很美,也很生动;指出了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而且是用流动着师爱的描写表达,令这位同学心服口服而又生出舒服的感觉。用展望未来的方式表达期望,相信与希望都表述得尽善尽美。

寥寥几句的评语,却蕴藏着兴蒙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素质观与评价观,对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等,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课堂评价:用鼓励代替惩罚。

以前的课堂提问,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比较简单,如“对!”“不对!”“坐下!”甚至对回答不好或回答不出的学生实施罚站,或让同学们羞他,甚至老师还进行讽剌挖苦:“真拿你没办法!”“笨蛋一个!”“你一辈子也成不了材!”等等。

注重了学生的人本性,受到了评语改革的启示后,兴蒙学校的课堂教学提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回答正确的,或有创新的见解,或有多种解疑的方法,老师便当即肯定与表扬,并要学生为之鼓掌,以示祝贺,让这些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继续努力而获胜的自信。回答不上来或回答不正确时,老师便给予暗示、点拨和诱导,或让同学帮一帮,答上来便及时鼓励,实在答不上来也鼓励其勇于回答问题的精神,然后再微笑着让其坐下再思考,或摸摸头表示理解与安慰。没有回答不好问题的尴尬,有的只是理解、关心与期望。加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难度的问题而设计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等,兴蒙课堂教学提问出现了学生们心情轻松、大胆发言的新景观。

三、作业评价:用具体代替一般。

原先对作业评价只打对号或错号,得甲、乙、丙、丁,优、良、中、差,这样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现在作业做得好的,加印小红花、小红旗,说明特别优秀,获得这种鼓励者便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作文评语已不再是千篇一律的中心突出不突出,内容丰富不丰富,结构完整不完整,句子通顺不通顺,书写工整不工整之类的空话,而是突出个性,突出特色,写得新颖而又富有针对性。现摘录两段----

“从文中可以看出,你妈妈和你奶奶之间好像有什么误会。你已经长大了,有些事不能只听一面之辞,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事物,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妈妈和奶奶之间的误会,你可以想办法去消除。为了你全家的幸福,动动脑筋吧!”不仅有殷切的关照,还有指点迷津与善良的期望,是对作文的评价,也是对如何为人的教育。

“你的文章写得自然、朴实、形象,家乡的美景宛若眼前,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如果态度再认真一点儿,把不该写错的字写正确,那就是锦上添花了。”肯定得让你心花怒放,否定中让你生出心悦神怡的美感。

四、改革课程结构:用发展特长代替压抑个性。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观念的转变,核心是课程的开设。兴蒙学校建立了由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环境课程三大板块构成的课程体系。“应试教育”压抑学生的个性,而兴蒙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仅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环境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还特别重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课的建设。在活动课开设时,重视了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全面性,以及实效性、实践性、社会性等。

活动课的类型共分五大类:一类是活动小组形式,主要以下午的两节活动课时间为主,如歌咏、钢琴、民乐、电子琴、鼓号、外语、微机、舞蹈、武术、体操、田径、乒乓球、绘画、中国象棋、摄影、书法、数学乐园、小诗人天地、速算、作家摇篮、小小评论家、播音员之家、蒙山松文学社、读书会、阅读与写作、小记者等小组;二类是系列活动,如“我以兴蒙为荣,兴蒙以我为荣”系列活动,以每两周一个周期,分别开展纪律、卫生、节约、文明礼貌、做爸爸妈妈的好孩子等系列活动;“走向独立”系列活动开展叠被、穿衣比赛等;三类是根据节日、时令等开展的一些活动,如学雷锋、学十佳少年、三·八节、六·一节、国庆节、爬山、游公园、看电影、书画展、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文艺汇演、防震减灾教育、安全教育等;四类是一些固定的活动,如两操、升旗仪式、主题班会、阅览、看少儿节目、低年级玩玩具、初一学生军训等;五类是根据上级安排和学校临时安排的一些活动,如给学校图书角捐书、“捐出零花钱,爱心献给灾区小伙伴”活动、“保护母亲河”捐物捐款活动等。

活动课的开设,为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特长、发展特长的舞台,激发了他们的创造灵性,开发了他们的潜在智能。同时,活动课也构成了兴蒙的一大特色,使整个校园变得五彩缤纷、生机盎然。

五、评选先进:用多项奖代替单项奖。

胡校长在幼儿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人都有奖状,而人人又为获得这一奖状而欣喜异常。小学生是从幼儿园走出来的,年龄尚小,喜欢表扬鼓励;而三好学生的评选只占总数的十分之一,最多也只有五分之一。这便形成了一对矛盾,那就是大多数同学因得不到奖状而沮丧。于是,他决定将三好学生的数量增至三分之一以上,并使余下的三分之二的学生也尽量受到奖励,从开始到结束全过程都有奖,项项发奖,全面开花。期末评优时,除三好学生之外,还有优秀班级奖、学习标兵奖、纪律标兵奖、特长生奖、进步奖、温馨之家奖、十佳少年等。即便平时,也根据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设立了广播操比赛、书画展览、小制作、小发明、叠被穿衣比赛、学科竞赛、科技之星、兴蒙之星等奖项。这样一来,得奖者增加了很多,三好学生和有某些特长或爱好的学生都得到了充分肯定与认可。特别是那些成绩较差的同学,有的也得到了奖励,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进取心。

六、家庭报告书:用报喜代替报忧。

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校在家庭报告书的设计上,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其中主要有两个栏目:一是学生所在班级的获奖情况,二是学生在班内所担任的职务、爱好、特长以及本学期的获奖情况。前者显示的是班级管理和全体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后者是学生个人努力的反映。学校把这些情况一同反馈给家长,孩子在班里担任个“一官半职”或获了奖励,算是给家长报喜,即便没有的,也寻找出一些相对的特长和点滴的爱好,算是给家长一个交待。家长接到这个报告书,不仅可以具体地了解孩子的情况,也因孩子所取得的成绩而欣慰。

七、后进生转化:用多法代替一法。

“后进生是老师教出来的。”胡美山语出惊人,又说,“后进生现象可以在好的老师中消失。”

胡校长不是故弄玄虚,而是对理论探索与现实思考后得出的一个正确结论。

他寻出了后进生是“老师教出来的”四个原因。一是为了“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后进生这一群体的存在。“应试教育”将关注的视点放在了考分上,所以老师只重视优等生,不关心后进生,既不关心其学习,也不关注其心灵。于是后进生在这种长久的忽视中自感冷落,自怨自卑,思想上不思进取,学习上被动应付,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二是施教中的负信息太多。有的老师经常用一些否定乃至有辱人格的话语评价后进生,久而久之,学生头脑中的负信息也愈积愈多,并逐渐认同了这个角色,产生了自卑情绪,自觉不如他人,形成恶性循环,后进生更后进。三是简单横比,要求划一。无视学生智力、性格、志趣、家庭环境、基础学业的差异,硬性地用一个模型去塑造他们,以一种标准去衡量他们。而这个模型与标准,不是老师头脑中所构想的理想化的,就是班内几个最好学生身上所存在的。一旦有谁达不到这个要求,便进行批评、指责乃至讽刺挖苦。结果是越比后进生越没信心,越比越是望尘莫及。四是简单粗暴,高压政策。老师见后进生进步很慢甚至步步后退,便语出“不行就退学”等刺伤学生心灵的话,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结果是后进生与老师产生了对立情绪,轻则消极对抗,重则怨恨甚至谩骂老师,逃学,以致到社会上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做些违纪违法的事情。

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首先,“后进生可教”作为一种信念,必须在老师的头脑中树立起来,然后则是实施一个“变”字。一是变归因学生为归因老师。首先改变老师自身,然后再去改变学生,即先找出老师自身在后进生教育中所存在的思想上、观念上、方式方法上、水平上等方面的问题,在后进生中树立起形象和威信来,让后进生时时感到教师的真真切切的关爱,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二是变输出负信息为输出正信息。拿破仑的名言“给我足够的奖牌,我就能征服世界”告诉人们,奖励、赞美、赏识、期待等正信息的重要性。老师要着意发现后进生的优点,甚至是相对的特长、小小的闪光点,并给以及时的表扬与鼓励,使之感受到老师的关照与赏识,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念,告别自卑,走向自信。三是变对立为沟通。后进生便是老师的病人,要精心照料和呵护,要去抚慰其心灵,与之平等对话,真真正正地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从而达到心灵的沟通。四是变单视角为多视角。从一个角度去审视学生,只可以得出少数学生是人才的结论,只有个别人是成功者。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感到他们人人都是人才。这种观点不仅正视了学生的客观差异,而且肯定了学生在不同领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特长。若只以考分来界定学生的优劣,成绩不好者自然都成了后进生;而如果从多视角去审视与界定,这些后进生可能又是优等生,甚至相当出色。视角一变,思路一展,眼前的天地顿时变得宽阔起来。五是变一法为多法。老师不能只为优等生设计方案,而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因材施教,使每一类学生都能有所进步,都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分层次教学、分层次考试、分层次评价,激发需求,引发动机,启发思考,巧置情境,巧设问题,巧释疑难,想方设法让学生好学、乐学并能下苦功学,从而改变在学习上的被动局面。

兴蒙老师认同并实践了这五个“变”,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与后进生谈心、定期辅导、指导学习方法、一帮一、及时发现闪光点、培养业余爱好、与家长沟通、给后进生创造表现的机会、合作学习、晓理动情、分层施教、对症下药、以爱动心、促生自强、优生带动、兴趣激励、培养爱好、发展特长等。观念的转变,方法的多变,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大批后进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有个叫叶龙虎的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素质较差,在教室里竟骂了老师是孙猴子。孙老师来到教室后,学生们争着“告状”。叶龙虎满脸通红,偏偏说没有骂。孙老师不以为然地笑着说:“孙猴子就孙猴子吧!”结果是满座皆笑,连叶龙虎也笑了。从这件事上,他感受到老师的宽厚与善良,对孙老师既感激又敬仰,以后,他像变了个人似的,品行与学习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后进生张坤与同学吵架,被叫到办公室,老师准备批评他几句时,却发现他的手很脏,指甲很长,手也裂得厉害,于是,老师打了盆温水,给他洗手、剪指甲,并抹上手油,还和风细雨地与他谈心。后悔与感激使张坤同学热泪盈眶,此后好多天没再做出越轨的事情;半年之后,他已经变得很好了。

八、关注优等生的心理健康:用正视代替偏爱。

与后进生相反,优等生是在鲜花与荣誉的簇拥下生活的。但他们因为成绩优秀和受宠而骄傲,甚至盛气凌人,颐指气使,看不起中下程度的学生,合作性差,依赖性强。为了满足老师与家长的过高期望,以及个人的虚荣心,他们拼命学习,深怕成绩下降。但是一旦考分降低,便感到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心里沉淀起自卑的重荷,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心理方面的问题。

胡校长认为,这是为一般学校忽略的一个问题,一要正视,二要解决。平时教学中,不要给优等生过多的偏爱,注重他们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培养他们宠辱不惊的思想品质,以及面对困难的抗挫能力等。

九、关注学生的品德培养:用全面树人代替单纯学知。

以人为本,不仅要把学生当人来看待,还要把他们塑造成品学兼优的有用之人。教育的本位价值与终极目标便是树人。树人必先树德,因为德是导向,是对人生观的判断,是决定选择的价值坐标。

但目前学生的思想状况令人堪忧,以自我为中心、独立与自理能力较差、任性娇气等。所以有人说,这一代孩子很富有,表现在物质上;这一代孩子很贫穷,表现在精神上。

兴蒙的办学宗旨,不是让学生单纯地学习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使其成为精神富有者。

兴蒙学校的寄宿制为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提供了便利,它强化了学校教育,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家庭与社会的负面影响,学生可以与良师益友为伴,健康地成长。这在当前家庭教育思想不够端正,教育艺术性不强,社会教育普遍无力,教育环境不良的情况下,无疑是一个上上之策。兴蒙学校充分运用了这个优势,可以说达到了匠心独运的境界。墙壁能讲话——让学校处处蕴含教育;强化主阵地——寓德育于课堂及生活之中;让学生广泛参与——活动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人人抓德育——实施全面育人管理;规矩成方圆——规范学生品行。所以,走进兴蒙,你会看到一种崭新的精神面貌,与其他学校大不一样,学生们文明守纪,自律自强,身心健康,尊长爱幼,素质全面,不挑食,不任性,有较强的自理能力与心理素质,有比较高雅的谈吐与气质。

“小天才”刘碧峤是兴蒙学生的代表。现在的孩子大多崇拜影星、歌星、球星,而她却不同,她对学习、对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她说:“学习是一种乐趣,学习的心情是愉快的,我希望知道得更多。”课堂上她冷静分析,周密思考,大胆发言,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课堂之外,她对绘画、剪纸、微机、写作、主持节目、办报纸等也有浓厚的兴趣,她的作品多次发表和获奖。对当前一些青少年表现出的无责任心、脆弱、自私,她深表反感,主动发起了“献爱心,争做好少年”的活动,使同学们受到深刻而生动的教育。

钱伟伟,上下几辈就这么一个女孩,娇气、任性、执拗,什么都以自我为中心,一旦不合心意,就又打又骂,摔物、撒泼,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挑食、偏食,人瘦得皮包骨头,学习不踏实,成绩一般。她转校到兴蒙后,在兴蒙良好环境的熏陶和教师的精心教育下,像变了个人似的,娇气、任性不见了,班里的事积极参与,同学的事主动帮助,学习成绩稳步上升,不再挑食、偏食,人也长高了,变胖了。特别是自理能力明显提高,不但在校自己穿衣、叠被,而且回到家中帮助父母做饭、洗衣服、整理床铺。有一次父母外出,自己竟在家中包起了水饺,从剁馅、和面、包制到水煮,全是自己干的,父母回来一看喜出望外,心花怒放。这可是个不到十岁的小姑娘呀!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