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师生的素养
全面提升师生的素养
作者:陶继新 李孝河         更新时间:2014-01-01

 

【编者按】近年来,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做名师,育名生,创名校”为发展目标,创新理念,注重内涵,加强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努力争创品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网站系统示范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山东省英语特色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山东省学校文化品牌建设示范学校”、“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等称号。为此,2009628陶继新先生专门前往学校采访,并于30日通过QQ,就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与李孝河校长进行了一场对话。

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环境

【李孝河】我们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既是一种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又是一个基本的教育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办学,就要做到尊重人、凝聚人、依靠人、发展人,让学校成为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

【陶继新】“以人为本”不只是一个理念,关键要是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之中。在你们学校采访期间,我已充分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文情怀。身处其中的师生,有一种触手可及的幸福感。

【李孝河】坚持“以人为本”,围绕着师生的发展与成长去做文章,是提高办学水平的关键所在。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一是以教师为本,相信教师、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和成长环境;二是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和合理需要出发,尊重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比如为了师生的身体健康,我们积极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全面落实“阳光体育工程”,积极开展“快乐大课间”活动;再如我们认真搞好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校本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陶继新】外在身体与内在心理健康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的和谐,才能培植真正健康的体魄,才能为未来积蓄雄厚的发展资本。为“本”有奠基的况味,没有本,未来发展就没有根基。以师生为本,就要特别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与心理优化。你们采取的这些措施,就是为师生固本,为他们的未来奠基。当然,与之相悖的加班加点等会影响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应试”行为就要中止,而那些促进师生健康的学习与活动就要增加。这样,师生的发展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生命活水,才能拥有一生的幸福。

【李孝河】在学校管理上,我们坚持追求发展,崇尚尊重,达成和谐,把学校管理逐渐从“治”的角度转移到“爱”的轨迹上来。爱是教育的基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要求干部和教师修炼博大的爱心,自觉地做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引路人,用师爱滋润心灵,成就理想,诠释教育。

【陶继新】管理离开了爱,即使管理得“井井有条”,也只是一种表面“繁荣”;相反,如果关注师生心里的“井井有条”,那就是心灵与行为和谐之后自然外化出来的一道风景。这就升华了管理的品格,提升了师生的生命质量。而要想进入这个“领地”,就要像您所说的“修炼博大的爱心”。博大的爱心不是呼之即来的,而是要经历一个“修炼”的过程,即“为仁由己”的修心过程。这样形成的爱心,才少了功利,多了真诚,少了眼前利益,多了长远规划,过滤掉了狭隘,拓展到了博大。

【李孝河】我认为,管理要靠科学的制度,但更重要的是净化师生的心灵,“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让他们有一种心灵的归属感。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当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注,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了形成和谐的校本管理文化氛围,我们着力于学校精神的继承与深化,积极创建“人文一中、诚信一中、和谐一中”。在管理中充分发扬民主,给予师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与师生以心交心,以情感人,让欢乐、生机、活力和爱充满校园。

我们真心关心教师,给教师办一些实事,努力使教师心情舒畅地工作。如学校教师过生日,我们都送去生日蛋糕和祝福。教师有子女上学、家属找工作等困难,我们都尽力帮助解决,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陶继新】学校是教师的第二个“家”,是他们心灵的栖息地。如果在学校里感到快乐幸福,整个人生就会变得灿烂多彩。您说让老师“有一种心灵的归属感”,就是为他们一生幸福着想啊。

不要小看这个一年一度所送的生日蛋糕,它的价钱虽然不高,可是,却承载着来自校长的真诚祝福。教师子女上学、家属找工作等困难是其心里一个难解的结,他们大多无能为力。你们主动且有效地解决了他们的难题,老师会感动终生,且会将这份感动化作高度的责任感与极大的工作热情。人人如此,群体的和谐就会形成。

【李孝河】结合新课程改革,我们努力构建和谐课堂,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实现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知识交流以及潜能开发的过程,在井然有序、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充满活力、优质高效。和谐校园由理念到形成制度,由制度到走向践行,让和谐之花在城阳一中绽放。

【陶继新】人们在追求高效课堂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形成高效的一个关键因素——和谐。高效不一定和谐,而和谐则一定高效。师生为了高效而牺牲了其固有的快乐幸福,失则远远超过了得。而和谐课堂则因师生之间心灵相通而形成一种愉悦的心理场,即所谓的高效情感,学习的高效率也就有了不求自得的结果。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李孝河】教师是办学的第一要素。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既是把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前提,也是其关键所在。我们首先做的是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要求教师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坚定不移地落实好新课改理念和素质教育精神,把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贯穿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四种观念”: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服务的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观念;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服务的观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同时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即面向全体和关注个体的关系;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

【陶继新】由关注老师之教转向关注学生之学,这是教学上的一次革命。其中的“尊重人”特别重要。学生本来就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可是,由于课堂上教师之讲剥夺了学生自我探索的权利,使得课堂学习变得被动而低效。更重要的是,教师并没有感到不尊重学生,学生也认为本应如此。这就形成一种思维定式。于是,“以学生为中心”就成了悬在口头的一个招牌,教师则成了毋庸置疑的“中心”。你们的“四个观念”,不但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还和谐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

【李孝河】为了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加强师德建设,如开展“师德教育月”活动,邀请全国师德标兵张桂梅到校举行师德报告会等,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我们还利用“中国教育学会实验学校”的优势,邀请了像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等30余名高层次专家、教授、名师到校作报告、上示范课、同上一节课、诊断教学,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陶继新】全国师德标兵到校报告,给教师心灵的震撼;而高层专家、教授和名师到校作报告与上课,则可以提升老师们的业务水平。我一直认为,要想提升思想与文化品位,关键是要“取法乎上”。为什么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因为这样的“君”在做人与为学两个方面均属上乘,是老师们一生追求的目标甚至是崇拜的偶像。一个不断听“君”报告与讲课的教师队伍,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地向“君”靠近。久而久之,就有了“君”的风度与水平,就成了当地甚至更大范围的名师。“名师出高徒”,学生的思想道德与学习能力,也自然就有了比较快的提高。这样的“以人为本”,显然已经进入到了高层境界。

【李孝河】我们提倡教师要具有“静的状态”和“高的境界”:要静下心来,不为外界的浮躁而动,静心学习、静心研究,静心发展;工作要高标准、高追求,善于用心思考,善于查找不足、不断改进,“把每节课都上成精品,把每件小事都做成精品”,达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高境界。我们努力做到:一是让“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一个不爱学习的教师,肯定不是一个好教师。我们努力为教师营造学习氛围,让浓浓书香滋润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二是让“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状态。我们提出“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的口号,人人开展课题研究,定期进行教学研究成果展示,保证个个课题能落实,次次研究有收获。三是让“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工作方式。引导教师养成时时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积累,在反思中发现,在反思中成长。

【陶继新】教师具有“静的状态”非常重要。当社会浮躁之风频频袭来的时候,一些老师的心灵也跟着喧嚣起来了。于是,不再全神贯注于教育教学工作,甚至将这种浮躁之气有意无意地传染给学生,进而形成一种躁动不安的消极“场”,学生的学习精神与心理状态因此而受到污染。所以,要想方设法,让老师的心定在学生身上,定在自身发展身上,这样,学校发展才能拥有流动不息的生命活水。

只有静心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您所说的高的“境界”。境界决定的不只是成败,还有学生发展的走向。我们将目标锁定月亮,尽管不一定得到月亮,却可以望满天的星斗与如水的月光;况且,说不定哪一天我们还可以承载宇宙飞船抵达月球呢!看来,高的境界给了人奋斗的信心,让人看到美好的希望,且可以为之而去努力。

学习一旦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就会生成一种终生向上的精神动力,以其持续不断的文化升值,向自己的学生输送精神的食粮。更为重要的是,老师在长期的读书中,不断地丰盈自己的思想,且可以将这种思想外化成行动,影响自己的学习,从而使学生因这种学习型的老师也爱上学习。

【李孝河】我们组织教师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名校考察学习,参加各级各类学术交流研讨活动,选派优秀教师、青年教师到省内外名校挂职锻炼。与名校建立联姻关系,开展交流活动等。近两年,学校每年外出学习和教研交流的教师都在200余人次以上,一线教师几乎都曾外出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这些活动使教师开阔了视野,积累了教学经验。

【陶继新】让更多的教师走出去,不只是学习先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还开阔了眼界。“走万里路”与“读万卷书”同样重要。开阔的视野对教师的教学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往往在不经意间发挥其意想不到的作用。即使教师在学习空闲时间,游览一下异地名胜古迹,都会在不自觉中积淀成思想与文化,成为其未来发展的一笔资本。

【李孝河】我们实施“名师工程”、打造名师团队,在教育教学中加强优秀教师管理,鼓励教师走“学习、实践、科研”的名师之路。建立“名师工作室”,让名师发挥在教师专业发展和青年教师培养中的示范引领效能。目前,学校有教职工310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73人,中学一级教师82人。有荣获全国、省、市、区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特级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等称号的教师170余人次。

【陶继新】你们鼓励教师走“学习、实践、科研”的名师之路,且已经有一批教师脱颖而出,这对打造学校品牌无疑是一个战略决策。不过,名师的培养一定要注重积淀,千万不要急功近利。真正意义上的名师,没有一个是速成的。名师重的不应当是名,而应当是实。人格高尚,学识渊博,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之后,才能进入名师的殿堂。

【李孝河】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是促进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前几年,我校招聘了大批大学本科毕业生,怎样激发这些青年教师的活力,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就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制订了《关于实施‘金字塔’教师培训战略暂行规定》,对青年教师按照见习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制定培养计划,建立青年教师聘任制和考核体系,通过“导师制”进行导帮带,让青年教师像“金字塔”一样逐步提高,达到教育教学的“塔顶”。

【陶继新】在与你们学校的包括80后的青年教师座谈的时候,我已经充分感受到了他们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年轻是他们的一笔年龄财富,也是他们的一个生命经历缺失。学校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培养,这种活力就会形成生命发展的动力。“导师制”无疑是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一个好方法。富有经验的老师教给青年教师的不只是教学经验,还有为人之道;而他们也没有一味地付出,他们也从青年教师那里获取了青春的活力,以及新的思维与新的思想。这样就构成了双赢的态势。这里面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老教师特别是名师,一定不要滋生优越感,青年教师一定不要太过气盛。不然,导师制中的双方就形不成一个“共同体”,甚至会造致一种心理的裂痕。

创建民主、和谐的高效课堂

【李孝河】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要改变以教材为本位来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观念,真正做到把时间、健康和能力还给学生,就必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建充满生命力的民主、和谐、高效课堂。

【陶继新】要想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就要关注三个“生命体”:一是教师,二是学生,三是文本。教师不是传授知识的机器,学生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正所谓“君子不器”也。可是,人们往往忽略了文本的生命意识。如果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只是将其视作文字或数字的积累的话,文本就会处于沉睡甚至死亡状态。其实,文本是有生命的,因为它是有生命的人写出来的,其间熔铸了写作者的生命感悟或理性思辨。所以,师生在面对文本的时候,要用生命与之“对话”,激活其沉睡了的生命。而这种生命一旦被激活,就会使课堂教学成为生命对接与碰撞的生命场。

【李孝河】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明确要求做到“一个突出”、“两个目标”、“三个优化”和“四个转变”。也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轻负、高效,优化教学思想、优化教学方法、优化集体备课,转变课堂教学理念、转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转变教师教的方式、转变学生学的方式。让教师和学生在师生、生生互相激发、合作质疑并达成体验的课堂呈现过程中,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陶继新】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不但要共同学习,还要共同成长与共同快乐。共同成长不是缓慢行进,而是快速发展。共同快乐不是哪几个人的愉快,而是师生之间形成心理的和谐,彼此传递着快乐、感受着快乐。这种状态下的学习,不但高效,而且高度愉悦。所以,“共同体”还形成了一个优质生命场,大家都会在这个“场”里享受到学习的幸福。

【李孝河】我们鼓励教师用“创新”的眼光看待课堂教学,不拘泥于传统,探索教学新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苟日新,日日新”。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自主解决问题,激发了课堂活力。

【陶继新】合作学习具有动态与积极的特点,每个学生在发表自己的见解或否定别人的意见时,心灵都是处于开放状态的,畅所欲言,无所顾忌。这种状态下的学习,往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灵感,使学习进入物我两忘的“乐之”审美状态之中。这样,学生不但可以较快地破解知识的难点重点疑点,还在“群情激昂”之中培植了合作精神。

【李孝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在新理念指导下进行革新和重建。为了落实“先学后教”的学为主、导为辅的教学思想,我们采用“学案导学”式教学模式,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在教学中,我们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迪引导为主导,让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学案导学”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知道老师的课堂教学目标、意图,进而内化为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的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这种模式流程明确,操作性强,通过教师有效地“导”,促进学生有效地“自主”学,把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实现了课堂的拓展,让课前预习、课堂和课后相互连接和沟通,形成了持续性、连贯性的学习链条。但这种教学模式对“学案”的质量要求高,需要教师个体与集体智慧多次进行有机融合,有的环节的落实扩展到了课堂外,所以开始的实施非常关键。我们之前曾多次组织教师进行交流论证,也多次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指导培训。“学案导学”式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使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陶继新】“学案导学”是近几年教学上的一个新生事物,有着很大的生命活力。不过,这里面也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学案”的形成应是师生共同完成的,而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而是要像孔子那样“循循然则善于诱人”。二是学生在“学案”形成过程中,要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挑战精神。“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嘛。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人格上平等的和谐“团队”,才能产生超越意义上的高效。三是切忌面面俱到,而是突破群体需要解决的难点重点疑点;只要学生课下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一般不要纳入“学案”的范畴之中。

【李孝河】我们还成立了“学科研究中心”。其核心工作是学科教学研究,重点解决国家课程方案实施的有关问题,集体研究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高一、高二、高三学科教学的衔接,同时及时解决各级部学科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及学科本质问题,为各年级打造高效课堂搭建了平台。

【陶继新】成立“学科研究中心”,既可以集中相同学科教师的智慧,又能够使每一个老师都从这些智慧中“分一杯羹”。同时,这个研究中心具有学科研究的学术氛围,又具人心凝聚力。大家群策群力,一些有发展潜质的老师就可以在这片沃土中快速成长。

【李孝河】我们积极推行“先行课”,在每学科超前一周集备的基础上,由负责教师通过精备上“先行课”,全学科教师参与听课,然后集体研讨评课,进行修改,最终形成高质量的“学案”。让每堂课都融入集体智慧的“先行”因素,形成学科合力。

【陶继新】上“先行课”者只有“精备”,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才能在大家质疑问难时应付自如。这就不能一般化地备课,而是要深入地研究。其他老师呢?也绝不能听之任之,因为他们也要在集体研讨中发表自己的“高见”,所以,也要备课。这样,形成的“学案”才真正具有了智慧系数。

【李孝河】我们认真实施“导师制”,通过师生双向选择和班主任协调,让每位教师确定4-5名学生为指导对象,从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帮助指导,有效地促进了优生的培养及待进生的转化和提高工作。

【陶继新】实施“导师制”的过程,也是充分体现民主自由的过程,导师与学生都是各取所需,这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师生之间彼此信赖的关系。你们的“导师”不同于大学的导师,而是缩小了的“微型”“班主任”。这样,学生不管在任何方面遇到问题,都可以直接迅速地与自己的“导师”取得联系并得到帮助,“导师”也会将解决这些“研究生”的问题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李孝河】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坚持向过程管理要质量。学校修订完善了《城阳一中教学常规》、《城阳一中学生学习常规》、《城阳一中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关规定》等制度,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提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开展。

【陶继新】没有规矩,成不了方圆。常规管理对于青年教师尤为重要。但你们的常规不是因循守旧,而是适应素质教育之下的“新”规。不然,常规就会成为学校发展的桎梏。特别欣赏《城阳一中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关规定》。让学生从重负之下走出来,才能有心灵的舒展,才能实现学习上的高效。

【李孝河】学校不断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走科研兴校之路。提出“人人有课题,问题即课题”的思路。认真组织示范课、汇报课、观摩课,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公开课”和“优质课”比赛,参加区级以上教研活动。通过校园网,建立教学研究平台,并创建了具有学校教学特色的“学科教学资源库”。近两年,作为青岛市“课题协作体学校”,承担着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基于网络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师培训及校本研究》、“十一五”教育学会重点课题《创新教学研究与实验》子课题《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关系》等6项国家级课题,省、市、区12项课题研究任务。完成了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1项。课题研究中坚持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相结合,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与新课程理念落实相结合。

【陶继新】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科教学资源库”中的资源会越来越丰富,这就形成了属于你们城阳一中的一笔优质资源。每个老师既可以从中“拿来”适合于自己教学的资源,也可以将自己成功的经验输入资源库中。我觉得,资源还应当是动态的,不但是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也要不断提升。对于既有资源,不是马放南山,而是要经常性地进行审视与研究,使资源不断优化与创新。这样,资源库就会成为大家共享的智慧库,成为大家学习且收藏的精神宝库。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李孝河】古人对人才的培养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论述,而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形成了“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具体就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致力于人格塑造、智能开发、智慧启迪和学业素养的提升,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奠定基础。

【陶继新】这些年来,中小学,尤其是高中,重视应试而忽视学生健康的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而你们“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本”的理念,不但是对“应试教育”的挑战,更是从最本质意义上关注学生的成长。毛主席谈到“三好学生”时,第一就是谈的身体好。没有了身体健康,即使成绩优异、道德高尚,也因终成“废品”而抱恨终身,更遑论成为社会栋梁之才了。

【李孝河】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教育,培养人格完善、具有良好素质的个体。我非常推崇爱因斯坦的观点:学校的目标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陶继新】学生如果在人格与心理方面出现问题,即使一时考出高分,甚至升上“理想”的大学,也会在未来行程中出现问题。你们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下功夫,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就从急功近利的小圈子里面走了出来,去望学生前行中的那一方蔚蓝且辽阔的天空。

【李孝河】我们始终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内容融入其中。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珍惜生命、追求真理等高尚的思想品德。如:在课堂学科教学中落实情感教学目标,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在军训中培养学生的国防和纪律观念;结合“十一”和“五四”等重大节日,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陶继新】孔子说:“仁者爱人。”教育的要义之一就是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爱心。一个有爱心的学生,走出校门之后,也会将其爱心自然而然地洒向社会。其实,天地之间有一个规则,就是当你爱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会爱你;一味索取爱者,大多被爱所遗弃。从这个意义上说,你们也是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

【李孝河】“率性之谓道。”我们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成立了奥赛、科技创新大赛等各类兴趣小组和“北极大陆”文学社、“书画社”、“小记者团”等学生社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校与青岛农业大学联合建立了“奥赛辅导基地”;我们选派师生到江苏奥赛基地学习奥赛辅导经验;我们邀请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意大赛组委会办公室主任罗凡华,为师生上“轻松发明课”。一系列措施,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陶继新】已经领略了你们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在采访您的时候,你们学校不正在举办“尚德电力杯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暨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活动城阳赛区选拔赛”吗?当时您的脸上一直洋溢着收获的幸福,因为在您看来,学生的成功,就是您的骄傲。你们没有让学生在题海之中苦苦挣扎,而是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收获快乐,在“轻松发明”中享受喜悦。

【李孝河】社会是育人的永恒教科书。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我们注重开展研究性学习,利用社区服务、社会调查、感恩活动、劳动实践等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发展自我,在生命体验中受到知识的教育、能力的培养和心灵的洗礼。

【陶继新】“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如果将学校学习视作“张”的话,“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则是“弛”。这是生命成长之道,缺一不可。况且,你们所安排的这些属于“弛”的活动,还是学生生命成长不可缺少的必需内容,尤其对于开阔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审美能力,就更有作用。

【李孝河】城阳一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硕果累累。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升入名校深造。近两年,学生有100余人次在全国省市才艺、知识、技能比赛中获奖,在省、市运动会上共获得71318铜,涌现出众多获得“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全国青少年优秀艺术人才特长生”、“全国十佳青少年记者”、“山东省优秀学生”等称号的同学。

【陶继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们之所以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就是因为你们持之以恒实施素质教育的结果。学生取得的还不只是荣誉与成果,还有由此升腾起来的自豪感与自信力。而这点,则又可以促使他们更加信心百倍地去迎接新的挑战,去攀登新的高峰。

 

李孝河简介

李孝河,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留学预科学院国际教育专家委员,山东省高级中学协会理事,青岛教育学会会员,城阳区人大代表、城阳区人民政府兼职督学。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师、中央教科所“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试验”优秀实验学校校长、“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优秀实验学校校长、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百名优秀校长、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优秀校长、青岛市农村教育工作先进个人、青岛市优秀教师、城阳区劳动模范、城阳区优秀校长等称号。

(中国教育报,2009719,第4版。)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