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
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
作者: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4-01-01

他虽然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丰功伟绩,但却演绎了与教育与百姓心魄相系的一个个真实而又动人的故事。

他只活了47岁,比起长命百岁的老寿星来,他缺少足够的生命长度;但他的生命亮度永远闪烁着灿烂的光彩,令人们始终有一种须仰视才见的美丽。

——题记

平度市白埠镇现河北岸。

一座普通的坟莹,一块寻常的墓碑,厮守着安息于地下的一位年仅47岁的小学校长代光乾。

200245日,清明时节,和着细雨的低泣声,上千名教师与村民陆陆续续地赶来,悼念这位英年早逝的校长。他虽然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丰功伟绩,但却演绎了与教育与百姓心魄相系的一个个真实而又动人的故事。于是,教师与百姓也与他有了永远斩不断的情丝。所以,在这个“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时节,人们自愿而来,向逝者表达深深的哀思——将花圈庄严地放在他的墓前,悲声回转,聚成呜咽一片。

记者近日在代光乾亲友家中,以及学校里、村落间采访时,被访

者依然悲痛得“无语凝噎”……

受命:于艰难之际立下军令状

记者416日赶到平度市白埠镇刘官庄小学时,学生正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专注地学习着。就是在这个静谧的校园里,代光乾校长走完了他生命的最后历程。

有人说,这所学校的诞生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因为刘官庄学区原先分散在刘家官庄、营子屯和张家官庄三个村办小学中,1999年以前数次合校都没能成功。1999年,全市设学布局调整,几经努力方有地基。其后乡镇合并,办学单位意见不一,筹资严重受阻,工程未到一半便被迫停工,只留下一个坑洼不平、杂草丛生的工地在那里无声地叹息。

2001年,根据市政府规定,设学布局调整允许每人筹资30元。但平地建起这所新校,这个钱数至少要差三分之二。也就是说,每人还要筹资六七十元,但涉及到的四个村庄的村民多不富裕。也许有人会说,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何不由村委会出资建校?可这些村庄集体经济非常薄弱,仅267户、837口人的刘家官庄村,就有外债90万元,出资建校只能是一个心存的幻想而已。国家规定农民承包土地30年不变,筹地32亩耕地,会触及到不少村民的切身利益;让农民拿出自己的土地作为建校公用,颇有些“心头剜肉”的况味。4月决定此事,8月新生就要入校,工期如此之短,其间还要经历汛期,完成工程几无可能。

有人断言:不管派谁去当校长,纵使他有三头六臂,也必定是无功而返。

“如此重任,非代光乾莫属!”镇教育办公室主任李学宋在镇党委、镇政府办公扩大会议上坚定地说。意见一致,但学校能否建好,人们还是心存疑虑。

尽管李主任对代光乾的工作精神与人格魅力一直心存敬意,对他能够完成任务充满信心,在与他谈话时还是有些犹豫。因为这副担子实在太重了!

代光乾一口应承:“我就知道您找我谈话的意思,请您放心,我郑重地向您立下军令状:新学期开学,一定让孩子们在新教室里上课!”李主任一下子握住了代光乾的双手,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筹资:将百姓的心拢在一起

要从四个村庄4201位村民集资40多万元作为建校款,需要的将不仅是热情,还有智慧、人格、耐心与诚信。

走马上任之后,代光乾就一直在四个村里行走与游说,与村支书、干部、党员谈,也找村里知名人士及有一定影响的人谈。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村边的树荫下,村民的坑头上,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讲一村一校师资与教学设施的不足,谈合校后孩子上学条件的改善与师资的优化,说正因为我们穷,更应当让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让他们靠知识致富。同时,他租车拉着四个村的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崔家集镇的塔西坡小学、状元府小学等学校去参观,让老百姓看到了合并办学与一村一校小规模办学的差距。渐渐地,老百姓的意见统一了:合并办学不仅是上级的要求,更是与我们百姓利益密切关联的大事情,是为子女受教育,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功德事。于是,许多村民高高兴兴地交上了建校款。张家官庄一时难以凑齐款数,代光乾就从亲戚那里为他们转借了8000元钱。消息传开,老百姓异常感动:“连老代这个外村人都为我们建校这么热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为了自己的孩子受教育拿出一些钱呢?”于是,人们纷纷走亲访友,东挪西借,很快凑齐了建校款。记者近日在采访刘家官庄支部书记刘金成时,他仍然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代校长有一句话已经深入到了老百姓的心里,那就是:‘我以人格担保,老百姓的每一分钱都会花在刀刃上!’其实,好多老百姓都是冲着代校长才肯拿出钱来的。”后来记者又在许多老百姓那里,听到了与刘金成书记同样的话语。张家官庄支部书记张娴平告诉记者,代校长不光把我们几个支部书记的心拢到了一起,也把四个村的老百姓的心凝聚在了一起。老百姓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是他,把我们想办但没办成的事情办成了,办好了。老百姓说:“代校长是我们子女的大恩人。

建校:在质量上绝不苟且

20016月,刘家官庄小学重建工程拉开帷幕。

代光乾,从此便吃住在工地上。

镇教育办公室李学宋主任一天晚上到工地去找代光乾,在一个“惨不忍睹”的仓库里见到了他,一个煤气灶锅里还存有吃剩的方便面,一个土台子上放着几块咸菜和几个剩馒头;乒乓球台子上,则搁置着一卷破旧的铺盖。李主任很动情地劝他说:“离家才几里地,晚上回家去吃住,可别把身体搞垮了啊!”他却大声笑起来:“李主任请放心,我这180多斤的棒身体,是折腾不垮的!”停了一会儿,他又严肃起来:“我是放不下心啊!老少爷们把千辛万苦挣来的血汗钱交到咱手上,一分一厘都有千斤的分量啊!万一出一丁点儿差错,我还有什么脸去见父老乡亲啊!”李主任说:“现在农活正忙,你妻子一个人在家里种七八亩地,你也得抽点空帮她一把;可别把她给累垮了。”代校长不由得低下了头,含着愧意说:“多少年来都是她一个人种地管家,有时想想,我真是对不起她。不过,现在工程这么紧,也只有辛苦她了;还有几百个孩子等着上学啊!

李主任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他想,老百姓对他的特殊信任,可不是事出无因啊!

建筑工人和灰时,代光乾要检查石灰比例;打预制板时,他要检查钢筋质量。他经常叮嘱自己:老百姓信任你,委托你办事,如果质量出一点儿问题,就是罪人啊!所以除了到镇教育办公室开会外,他一直在工地上,这里问问,那里看看,与建筑工人共同研究工程进度,

反复强调工程质量。

一天,建筑队为了赶进度,一间教室的房瓦安得不够平整。代校长就找到那个建筑队的工头,令其立即返工。工头很不高兴地说:“老代,你也太认真了!就是给个人盖房子,也没有见过这么过分的。”代校长马上板起脸来:“我不能对不起四个村的老百姓,对不起300多名学生。如果新建房成了危房,出了问题,不光我担不起这个责任,恐怕你也负不起这个责任吧!”工头拗不过他,只好让建筑工人重新将瓦安好。

一天,一个个体户拉来两车砖,代校长发现颜色偏浅,硬度不够。本来,材料质量是由建筑队负责检查,但他却不容分说,立即制止卸车。那个人非常生气:“老代,亏我和你还有多年交情,你真是多管闲事!收料的都没说话,你倒先开腔了。嫌不好,倒进西沟里算了!”代校长耐心地说:“你是知道的,老百姓集这些钱是多么不容易,万一用你拉的砖垒的墙倒了伤着学生,对不起四个村的老百姓的先是我,你也跑不了!”最后,硬逼着把这两车砖拉走,换了两车好砖。

土建工程完成后,代光乾发现十几个窗台抹得两股不死合,便立即给工头打传呼。几遍传呼不回音,就不停地呼。工头一到,代校长就带着他,用锤子将54间房子的窗台逐个敲,两股不死合的一敲咚咚响。代校长说:“这个不行,砸了吧!”音落锤起,窗台已是面目全非,只有重做了。工头说:“老代每一锤子砸的都是我的钱啊!但静下心来一想,又觉得他做得对。”

近日前去采访时,现任校长王建胜还带着记者察看了那些重做的窗台。睹物思人,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教室里讲台垒得不够尺寸,代校长找工头要求拆后重垒。工头不答应,他二话没说,拿起铁钎子,自己动手,一个个掀起。工头不服气,他便带着工头到附近学校参观。真应了一句俗话:“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工头看了别的学校的讲台都比自己的建筑工人垒得高,自知理亏,再没说话,便让工人重新垒起来。不但达到了高度,而且质量也非常好。

渐渐地,建筑工人也为代光乾的执著精神、负责态度和人格魅力所折服,干起活来既加班加点,又认真努力。他们说,就是看在代校长的面子上,我们也不能误了孩子上学的时间啊!而工头也是感慨万千:“包了大半辈子工程,公家的活干过,私人的活也干过。还真没见过老代这么个老倔头。可他没私心,我是真服了!

老百姓见代校长如此认真负责,都感到钱出值了,心放下了。正值盛夏时节,建筑工人挥汗如雨,代校长也是汗流满面。一些村民便将自家地里种的西瓜送来几袋子,放到工地上,说是感谢代校长,并让慰劳慰劳建筑工人。

工程进展顺利,代光乾不辱使命,四个村的学生如期进入新的学校。

实干:身先士卒,心系他人

一座座新的教室建起来了,但里面却是空空如也。代光乾说,能省则省,因陋就简,不能再增加老百姓的负担。他找村支部书记商量,想着暂用原村小学的桌椅,以后有条件时再换新的。村里干部都说,你代校长看着能用的东西,不用给我们打招呼拿走就行。张家官庄村支部书记张娴平等还主动找到代校长说,我们的村民都乐于无偿为学校出点力,有什么事你尽管吩咐。这令代校长十分感动。他说,老百姓太苦了,为建校筹了那么多的钱,只要我们能干的,绝不能再麻烦他们。炽热的盛夏,他带领老师们,挥汗如雨地装卸桌椅,拉着地排车往返于新建学校与原有学校之间。

教室即将建成,但校园地面依然高低不平,还有一条不浅的沟壑纵贯南北,不少地方杂草丛生。用建筑工去干当然可以,但必须要有钱的支出。代校长给老师们说:“老百姓太不容易了,我们能节省一点儿钱就节省一点儿。这些活,我们挤时间自己干吧!”一呼百应,老师们在代校长的带领下,除草,填沟,平路,整整一个暑假,大家干得热火朝天。人们累瘦了,晒黑了,但看着学校越来越像学校的样子,个个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次采访时,一提起这件事情,年轻教师王从民依然激动不已。他说,代校长不光亲自干,而且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干得最多,是我们全体教师的榜样。所以,我们吃点苦、受点累也心甘情愿。

学校的西北角,是一块长方形的小麦地。记者近日前去采访时,小麦已有1米来高,麦穗初露,煞是可爱;套作的菠菜,也是油绿一片。但老师们每当看到这块地的时候,心里总有一种难言的感动之情。大家没有忘记,去年秋假期间,是代校长找来拖拉机,带领教师耕地,打埂,施肥,播种,亲手种下了这8亩小麦。开学后,几次浇地,多是他自己挽着裤腿,掐着水管干的。他怕影响教师上课,他认为当校长就应该多干点。代校长知道老师们辛苦,学校又穷,常为解决不好教师的后顾之忧而不安。所以他看准了这块实验基地,一是可以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二是收获之后,给老师们在食堂就餐提供一些无偿的面食,为乡村教师解决一点儿力所能及的“福利”。数学教师韩玉堂很动情地对记者说:“我们已经吃上了他种的菠菜,很快又可以吃上他种的小麦了——可是代校长却连看上一眼都不能了……”话至此处,他已泣不成声,在场的十几位老师都红了眼圈。

病中:牵动父老乡亲心魄的悲痛之旅

去年暑假即将结束的时候,新建刘家官庄小学也已具雏型。看着平地而起的6排崭新的教室,代校长真是欣慰莫名,喜从心升。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病魔早已悄悄地向他袭来。他常常感到腹部不适,甚至疼痛难忍。他不得不用两手按压腹部;有时疼得确实支持不住,就将肚子压在窗台上使劲地挤。老师们见他脸色发黄,头冒虚汗,就关切地问他怎么了,是否到医院去检查一下。他便无所谓地笑笑:“可能是得了点胃病,不碍事。”老师们劝他休息休息,他却说:“请大家放心,我这185的个子,是绝对折腾不垮的!”可病魔却更加疯狂地向这个铁汉子进攻,腹部的疼痛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厉害。一天,他从家里到学校去,摩托车骑不住了,只好用手捂着腹部,一步一挪地往学校赶。实在疼得厉害,就蹲下来停一停。5里的路程,竟走了1个半小时。但一到学校,他就紧张地忙碌起来。

2001822日,新学期开学,343名学生终于告别了旧房子,搬进了新教室。四个村的老百姓也像过节似地来看新的学校。代校长就把这一天当作学校开放日,来一拨他就陪着他们转一圈,大声地笑着,眉飞色舞地讲着,令人人点头叫好,心里也像他那样乐开了花。一拨刚走,一拨又来了,他不住地笑着,讲着。可当人们全部走后,他一下子蹲在了地上,双手紧紧地抱住肚子,好久没有站起来。

老师们看着他的身体一天天地垮下来,个个如针刺心,反复劝他去治治病。迫不得已,他去中庄医院拿了些胃药,而且还开玩笑地说:“一辈子没有吃过药,咱也吃吃这药倒底是个啥滋味。”镇教育办公室李学宋主任几乎是下命令似地逼他去医院检查。他因为怕影响工作,以“腰闪了一下”的谎言搪塞过去。

8月中旬到10月的最末一天,代光乾就一直在“胃病”的折磨中坚持工作着。

1031日,这个铁打的硬汉子,在查看校园院墙建筑的时候突然昏倒。

他被送进了医院。但从这一天起,他再也没能回过来看一眼他呕心沥血建起的学校。

代校长目睹了那崭新的教室诞生的全部过程,那平整的地面渗透着他的滴滴汗水,那油绿的麦苗的每一片叶子上,都跳动着代校长的希望,那在操场上龙腾虎跃的学生们的脚下,都留有代校长的足迹……

但装载着他全部希望的一切的一切,都成了他心存的一个梦想。

青岛市立医院。诊断结果:肝癌晚期!

如晴天霹雳,在白埠镇轰鸣。老师们哭了,同学们哭了,老百姓在凄切低声地传递着这一消息的时候, 一个个的眼里都贮满了泪水……

消息传到学校,老师们都惊呆了!不少人当场哭了起来:“真是老天不长眼,好人怎地就不长寿啊?为什么要他得这种病啊?”后来,他们把代校长办公的桌子、椅子从曾经住过的破仓库里搬出来,庄重地放置在他还没有用过一天的校长办公室里。没有一个人说话,自觉地悄悄地擦窗户,拖地面,抹桌椅。他们期望奇迹发生,自己的校长还能回来,能到他亲自建的校长室里坐一坐。许多学生闻讯后哭作一团,刘佩佩等同学哭了整整一天,一口饭食也没进。

代校长的妻子开始并不知道这个残酷的事实,因为人们怕她经受不住这个沉重的打击,瞒一天是一天。但她发现代校长的两个弟弟相拥偷哭时,已觉大事不好。愈是这样,她就愈是没有勇气去问。待她得到确凿的消息时,仍然难以相信这是事实。欲哭无泪,心疼似绞,她强撑着身子照顾丈夫。但代校长去世后,她便再也没了站立起来的力气,病倒在床,两眼发直,饭食不进,靠输液维持生命。一直以拥有如此优秀的儿子为骄傲的70多岁的父母,闻讯抱在一起,哭了一夜又一夜。

但当镇教育办公室李学宋主任前去青岛看望代校长时,不知实情的他还伸出紧攥的拳头说:“我的手还有劲,不会得大病,请主任放心。”他问学校建设情况,问期中考试与运动会情况,并千叮嘱万叮嘱地说不要让老师们来看望,不要因为自己得点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辜负了老百姓的期望。李主任在点头应答的同时,泪水却一直在眼里打转。

病情日趋恶化,代校长自知来日不多,也许永远看不到自己筹建而成的学校了。他对父亲说,我想再看一眼刘官庄小学,我真地太爱它了。为此,镇教育办公室专门找人去学校录相,就在医院里,代光乾看了一遍又一遍。他看得全神贯注,脸上不时露出久违的笑容。看完,他静静地闭上双眼,任溢出的泪水在脸上慢慢地流淌……

这时候,四个村的党支部书记代表全体村民找到镇教委领导,恳请表彰表彰这位好校长。又赶到平度日报社,要求记者好好写写这位百姓爱戴的好校长。

从平度到青岛,从青岛到潍坊,再从潍坊到平度,辗转于几家医院之间,干部、教师、亲友、村民自觉自愿地陆陆续续地去看望他,期待奇迹突现,希望代校长再次回到他们的身边……

逝后:精神圣火的传递

人们的再三挽留都没能感动上苍。20011222日,代光乾与世长辞,终年47岁。

刘官庄小学的师生忘不了这个悲凄的日子,他们的第一任校长永远地走了;附近村庄的老百姓忘不了这个悲凄的日子,他们最爱戴最信任的“代表”永远地走了!

送葬仪式是按照当地农村的风俗办的。下午,当灵车开出中庄小学家属院的时候,学校的老师和附近几个村的数千名村民不约而同地前来为他送行。343名学生抬着18个花圈,一步一哭地走向墓地。

有的村民边哭边说:“代校长是为我们的孩子上好学累死的啊!

代光乾的女儿哭得昏了过去;妻子休克倒下;老母亲挺死在地,久久方才救活……

代光乾为自己的人生划下一个圆满的句号之后,就悄然地在地下安息了。但他的精神,却给世人以陶冶以激励以启迪。这正中了先哲老子之言:“死而不亡者寿。”

代光乾的母亲在他长辞人间后的第45天,便在思子心痛中告别人世。代光乾的父亲代存志,73岁高龄的一位老人,何以承受如此之重的打击?但在记者采访中,人们都怀着深深的敬意叙说着这位坚强老者的事迹。以他为主的“代光乾事迹报告会”已经开过五场,场场爆满,场场引起轰动。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如此坚强地面对人生?为此,记者采访了这位老人。

推开虚掩的大门,一个始料不及的场景映入记者的眼帘:老人家正在压水井旁不紧不慢地压着水。除了有节奏的压水声外,整个院落里再也听不到任何声响。幽静中弥洒着寂寞与孤独,水声里糅进去无声的叹息。

老人是一位20世纪5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在他身上还透射出老教育工作者的儒家风范。他几乎是在发现我们的同时中止压水的,原有苦悲愁容很快换成一副有礼貌的笑脸。他的家里简朴有序,只是数间平房显得太多空寞。我问他子孙两代是否常来看他时,他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春节过后,除正月初八孩子给送过一次药外,便再也没有来过一次。不是孩子们不想来,而是他不让来。他怕孩子触景生悲,他怕影响孩子工作,悄悄地独自承受寂寞,承受悲苦。这突然令我想起《相约星期二》中的莫里老人,这个受全世界人敬仰的老教授。他在体验死亡的过程中,让自己的孩子安心于各自的工作。莫里老人认为,死与生一样,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一种生命之旅。只要生有价值,便死而无憾。我想,代存志,不正是一个中国的莫里老人吗?他虽然曾为儿子的患病与去世长哭不起,长夜难眠,在白发人送走黑发人之后,他又经受了丧妻之痛;但他又是拥有理智的一个老人,他感到自己的责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大。他说,就是在这个屋里,我与光乾谈过最多的话就是:“当教师与当农民不一样,当农民是‘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误过时节,无非少收入一点;可当教师却是‘百年树人’,‘始于足下’,贻误了受教育的最佳时机,就会耽误孩子的一生啊!”光乾虽然走了,但我总觉得他还在一眼不眨地听我给他讲着人生的道理,听着他在向我叙说着如何投身教育事业的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所以,尽管我有高血压的毛病,但还是愿意多讲几场报告,把光乾的事迹讲给更多的人听,让更多的人像光乾那样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再说,光乾的孩子还在,他没有完成的任务,要由我来完成。光乾人品与文品,都是他与全家人的一笔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我要让光乾的后代,像他那样活得富有价值。他说:“我常常低吟‘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诗句。”他认为,光乾还活着,活在老百姓的心里,活在一切善良的人的心里。

是的,代光乾只活了47岁,比起长命百岁的老寿星来,他缺少足够的生命长度;但他的生命亮度永远闪烁着灿烂的光彩,令人们始终有一种须仰视才见的美丽。

417日上午,在青岛市教育工会组织的“代光乾事迹报告会”上,平度师范学校1000多名师生,以及专程赶来的全市各市区教体局和直属学校工会主席聆听了代光乾事迹报告团的报告。记者还从没有参加过如此静寂的会议,1000多双眼睛紧紧地看着报告人,报告人的激情感染着每一个听众,代光乾的事迹升华了每一个人的感情。不时有人轻轻地拿出手帕一遍又一遍地拭泪。尤其是代存志报告时,更是感动人心,有的人甚至哭出声来。一次又一次的掌声都是长时间地在会议厅里回荡不去。特别是老人家讲到代光乾虽死犹在,“他死得值”时,全场鼓掌声久久难以停歇。

报告会刚一结束,青岛市教育局党委委员、纪检书记邹静与教育工会主席宋新华便立即找到代存志:“报告太感人了!”问他能否在整个青岛市12个市区各作一场报告。他几乎不假思索地一口答应下来。有人非常担心这种巡回似的讲演会不会严重影响到患高血压病的老人家的身体健康。可他却说:“我不光要对得起活着的人,还要对得起死了的人。光乾会为有这么一个坚强的父亲而骄傲。而我也会因为能够把光乾的精神在更多的人那里播撒而自豪。如果因为我的报告,能使更多的人像光乾那样更好地为老百姓做些好事,光乾地下有知,也会感到欣慰的。即使我这把老骨头因为宣传光乾的事迹而去,我

认为也对得起儿子,对得起领导和父老乡亲的信任了。”

据平度市教育工会主席张学成说,第一场报告时,我们特别担心;但老人说:“为了地下的光乾,为了平度的教育,我得讲。”

采访代光乾的妻子尹志美前,我是几经思考才下了这个决心的。因为据平度市委宣传部的同志讲,以前他们几次前去采访,她都是哭得说不出一句话来。所以,这一次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采访的。

当记者走进她的家门时,她还是笑着迎了出来,但那笑里容纳了太多的悲伤,太多的无奈。她瘦骨嶙峋,如大病初愈似的。她的声音很细,我非得侧耳细听才能勉强听清她的讲话内容。

她说:“老代并不是一个对家庭没有责任心的人,只要一回到家里,哪怕有一点儿时间,也是帮着我忙个不停。可一遇上工作上的事,他就绝对的‘一边倒’,马上丢下自家的,捡起公家的。我一个妇道人家,身体又虚弱,七八亩地怎么能忙过来呢?有时候只好求亲告友来帮忙。但平时耕地、播种、送粪、赶车这些男人干的活,我也照样一个人干啊!这不,到现在,落了一身的病。”她不由得流出了眼泪,我的眼泪也在眼里打转。

她实在说不下去了,抹一把泪水,停了好一会儿,才又讲起来:“一年麦收时,老代说学校里要拆旧房盖新房,忙得昏天黑地,没到庄稼地里踏一个脚印。正碰上连阴天,由于抢收不及时,8亩小麦全都烂在地里生了芽。我为这哭了好几天,常常想,人家的男人也是人,咱的男人也是人,咋就不能体谅一下妻子的难处啊!当时家里还很困难,老代也心疼得掉了泪。可掉泪归掉泪,他还是有他的老主意:‘老尹,快别哭了。都怪我帮不上忙,麦子瞎了我也心疼啊!可你说又有什么办法呢?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学校里的事再小也是大。咱经济上受点损失以后还可以捞过来,可耽误了孩子们的事可就不行了。’你说说,我咋就摊了这么一个不顾家的男人呢?不过有时候静下来想想,他还是个好人,人人都夸他好,有时想起来觉得自己脸上也有光。”

不过,她还是非常地委屈,她说:“以前看到我累得这个样子,老代也是心疼地安慰我,陪陪笑脸,说些对不起我的话,也让我心里暖乎乎的。可自从建这个学校起,他就像换了个人似的。5亩地花生我刨了整整七天。你说怎么,他连句问话都没有,连个笑脸都没给我。我刚抱怨了没几句,就引得他发了一大通火:‘你这点花生算得了什么?学校盖房子的事你说大不大?’我当时真地很生气,你说给他离婚吧,他又是一个好人;你说跟他过一辈子吧,也还真委屈得慌。不过,我现在不知怎地常常想起他临死的时候说的一句话:‘老尹,这些年真让你受苦了,我这辈子对不起你啊!’”说完,她又哽咽不语了。好一会儿,她才又低声说起来:“有时夜里睡不着就胡思乱想的:我这个人怎么这样的命苦啊!但有的时候也在想,老代死了以后,这么多的人来看我,说了他一筐又一筐的好话,直说得我脸上也光面起来。所以,我不知咋的又冒出这样一个念头来,觉得这辈子摊这么一个男人也算值了。”

在尹志美如泣如诉、断断续续地叙说时,一直站在旁边的一个姑娘不断地流着泪。她叫邹阿枫,现于平度市第三棉油加工厂上班。在她上初三的时候,一天,她哭着找到代校长,说由于父亲有病,家境困难,不再叫她上学了。代校长当场给她说,学杂费我代你交,再有困难就找我,绝对不能不上学。邹阿枫告诉记者说,如果不是代校长的帮助,她就不能毕业,找工作也找不到。她说,代校长走了,我就当他有个闺女吧。说着,又呜咽起来。

记者与尹志美握手道别的时候,她的脸上还挂着几滴眼泪。但她努力地笑着,一直把我送到大门口。我与她挥手告别,突然发现大门的上方还贴着“好人一生平安”的横幅对联,可能是代光乾在世时贴上的。我的心里猛地一酸,人人都说的好人代光乾,却为什么没有平安地走完他的人生路?为什么他的妻子还在这“平安”的家里,以泪洗面地怀念着那个早逝的丈夫?

赶到新建的刘家官庄小学时,正见几个老人在那里刷写学校墙上的标语。听说记者前来采访,就都围了过来。他们都是退休老师,66岁的张希增和62岁的纪善贵说,我们是受了代校长的感召才来的,是他高尚的品格,得到了广大村民的充分信任,将人心凝聚到办学上来了。我们人是退了,但就是为了代校长,我们也要为这所学校继续尽心尽力。他们已经在这里干了整整三天了,早来晚归,不要任何报酬,干得心甘情愿。

刘家官庄村民李秀山自称是一名未来学生家长。他说,所有的学生家长听说代校长死的消息后都哭了,他们说,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好好上学,做一个像代校长那样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

营子屯村支部书记孙正强说,开始要建校时我们当领导的也觉得办不成,老百姓的工作做不通,但代校长就是做通了,做得大家心服口服,是老百姓把我们当干部的促起来了。这在我当干部的历史上还是头一遭。我们当干部的从心里佩服他。孙书记说,我们村比起其他三个村来,经济状况还稍微好一点,现在学校有的办公室的玻璃还没安上。我们愿意先把钱拿出来,尽快把玻璃安上。老百姓说,只要是刘家官庄小学需要支持的,我们就干。

刘尚德是刘家官庄小学的老师,曾与代校长同过事。他说,求乞办学的武训可以说流芳千古,我觉得代校长筹资办学绝对不亚于当年的武训。他说,现在叫老百姓筹资办事相当困难,可代校长却能知难而进。他不仅用话语把老百姓说动了,也用人格把老百姓折服了,更用行动把老百姓感动了。所以不管是现在有孩子上学的家长,还是没孩子上学的村民,都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听说记者要来采访,老师们都要我代表他们,让记者好好写写这个好校长。还说,他们为了死去的代校长,一定把孩子们教育好。

刘家官庄小学的学生对代校长更是情深意浓。记者在采访刘培培、刘磊妮等同学时,她们说,代校长担心我们放学过马路时有危险,所以一放学他就匆匆赶到东边公路上;因为路上往返车辆很多,他高高的身躯在公路上一站,我们的心里也马上有了一种安全感。他都是指挥着我们横穿马路,直到最后一个学生过去,才如释重负地回去。可是,现在的公路再也没了代校长的身影,所以一过马路时,我们的心里就很不好受。不过,我们没有辜负代校长的期望,代校长死了以后,我们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我们不光学会了自我安全保护,还都学会了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学会了诚信与友善,知道了学好本领,报效祖国。她们说,如果代校长地下有知,他会为我们的进步骄傲的。

刘家官庄小学的新任校长王建胜接过代校长的班后,也是从心里与行动上学习代校长。他告诉记者说,代校长成了我的一个楷模,成了我内心的一个圣人。开始我真担心,老师们是否还能像代校长在的时候一样支持学校的工作。可很快我就发现,老师们的干劲更大了,都把悲痛化成了动力。就说今年320日栽树这件事吧。那天正赶上沙尘暴,为修路校园里刚又拉来几车石屑,风起屑起,漫天飞卷,让人的眼都难以睁开。可我中午12点从平度苗圃打过去电话时,老师们正在吃午饭。而拉着树苗的车1点到学校时,全体老师早已从家中拿来工具。为防风沙迷眼,个个头戴骑摩托车时用的头盔,手持工具等待着运树苗车的到来。车刚停下,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卸下树苗,挖坑、植树、浇水,1个多小时的时间,100棵柿子树、200棵大白杨便已全部种完。没有命令,没有督促,干得既快又好。老师们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一定要把代校长亲手建起来的学校装扮得更加美丽,让他真正地含笑九泉。此事重提,王校长依然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他说,代校长是去世了,但他的精神却鼓舞起了老师们的斗志,使学校充满了一种奋发向上的人文环境。所以,我这个校长不是难当了,而是好干了。

代光乾去世后,白埠镇教育办公室以“标兵从我身边走过”为题,号召全镇干部向代光乾同志学习;中共平度市教育体育局委员会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向代光乾同志学习,做新世纪师德楷模”教育活动的通知》。

424日,记者通过电话,又采访了刚刚从日本考察归来的平度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刘风华。他深有感触地说,代光乾同志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一名普通的教育干部,也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就在老师和学生之中,就在老百姓之中,就在我们跟前。他做的样样事人人都能做到,但人们却难以做到;他做的事人人都可以做上一两件,做上一两天;但却很难像他那样做了一件又一件,做了一天又一天。在他身上,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他既具有热爱事业、率先垂范的人格力量,又有呕心沥血、艰苦创业的崇高境界;既有知难而进、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又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和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他为了党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以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思想内涵。所以,我们将紧紧抓住这个身边的典型不放,在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群众中进行一场深入心灵的教育活动,从而使平度的教育发展跃向一个新的台阶。

在采访平度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毛德学同志时,他告诉记者,市委已决定在全市各行各业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代光乾事迹的活动,将平度市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代光乾确实永远地走了,但由他死后所燃起的精神圣火却在人们心中永远地传递着……

哀思: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

从刘家官庄小学返回平度的路上,正好经过代光乾的墓地。我与平度市委宣传部和教体局的几位同志静静地从车上下来,默默地走到代校长的墓前。坟上还有刚添的新土,几簇大小不一的野花还散发着缕缕的清香。据说,这是老百姓放的。我不由得低吟起陶渊明的著名诗句:“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

回到车上,直到平度市城里,大家几乎没有说一句话,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沉甸甸的,有悲痛,更有敬意……

(《现代教育导报》,200256日。)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