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阜厚  华彩传薪
南风阜厚  华彩传薪
作者:陶继新 王红林         更新时间:2014-01-01

 

编者按:王红林任校长期间,确立了“培养承接民族传统的现代中国人” 的办学理念,不断汲纳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两大源流之精华,坚持走“价值引领,特色提升,文化整合,创新发展”之路,构建了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体系,凸显了民俗文化教育特色,将学校发展引入新的境界。学校被评为全国小学德育示范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电教示范校,山东省华文教育基地。近日,陶继新先生走进这所学校,采访了王红林校长,并与她进行了一场文化强校的对话。

【王红林】我与南上山街小学的感情可以形容为“绿叶对根的情意”,这份至深笃厚的情结是从儿时就开始的。我的幼儿园和小学时光都是在南上山街小学度过的。1985年毕业后,我再次踏上了这方充满回忆的沃土,在这里教学,在这里当校长,一呆就是二十几年,从未离开……南上山街小学与我结下了刻骨铭心的情缘。作为学校的第十任校长,我肩负着继承创新、超越自我的重任,而在新起点上,进一步更新学校文化精神,开创学校特色发展的新路则更难。与这所学校同生于龙年的我决心以“龙的腾飞”寄寓这所学校崭新的发展前景,以植根传统文化、把握时代脉搏的教育思路引领南上山街小学的跨越式发展。

【陶继新】刘勰谈到写文时说:“情动而辞发。”其实,干任何事情都一样,如果没有情感,是绝对做不好的。您与南上山街小学的这份化不开的感情,已经使您的生命融入到了这所学校的工作之中。学校并非抽象的,而是由具体的人与物、景等“合成”的。所以,您对这里的一切就都有了浓厚的情谊。而世上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相互影响的规则,即您对他们有感情,他们也对您有感情。这种感情的和谐,则成了南上山街小学持续发展的一种正向能量。看来,您的“决心”之所以大,除了您的宏大的志向之外,还有师生的全力支持,所以,“龙的腾飞”绝对不是说大话,而是一种精神向往,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美好希望。

【王红林】是啊!“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我对母校的情结,而这种情结又化作我实现美好希望的一种动力。我与我的老师们所从事的工作都是“树人”的工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觉得人与树永远有解不开的生命之源,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树木”与“树人”相联系。多年来,我也一直思考“树木”与“树人”有何内在联系,我们能否用“树木”所包含的精神内涵来达到“树人”的目的呢?思考给我带来的启示是树木产生文化,文化伴随树木,所以今天我想用树的形象描述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陶继新】树木与树人在深层意义上是有着一定联系的,因为树木的生长有着渐成的规律,树人也是如此。离开这个规律,就不会长成参天大树,就不可能成就美好人生。现在一些教育试图速成,就违背了百年树人的规律,所以,正像速成食品一样就出了问题。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树木与树人都是如此,都要逐渐成长,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才能成“大事”,见“大利”。从这个意义上说,您用树的形象来描述学校文化,是很有道理的。

植根——蕴树之图腾

每一棵繁茂参天的大树下都有盘根错节的根系,只有植根于泥土之中,这棵大树才有了直冲云霄的前提。一所传统的老校,犹如一棵大树,只有厚实它的文化根基,赋予它独有的办学理念,它才能在改革发展中拔节,在特色与创新中繁茂—— 植根,从来都是发展的第一步。

【王红林】正是鉴于这种百年树人的规律。我们将“植根”作为师生和学校发展的第一步。在反复思考、多方论证后,我们提出了“植根”的核心理念。到底应该在师生心间植下什么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一直在思考、实践和探索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这个培植的过程必须要体现教育工作者的民族责任感,必须服务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我们把这个“根”定位为传统文化之根、民族精神之根和现代文明之根,让生活学习在这所学校的师生了解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体验民族情感的伟大力量,感受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根植于民族土壤的“有根的一代”,培养一批又一批堂堂正正具有中国心的现代人。至此,“培养承接民族传统的现代中国人”的办学理念便应运而生了。这一办学理念不仅体现了学校的价值理想,也体现出了我作为校长的价值领导力。渐渐的“植根”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分步推进和内化,很快被广大师生所认同。这就为学校规划了面向未来的发展蓝图,使学校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陶继新】树无根则不可能叶茂,人无根则犹如行尸走肉。看来,植根太为重要了!您将“根”定位为传统文化之根、民族精神之根和现代文明之根,是很有战略眼光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数千年来绵延不断,就是因为它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精神文化之根。它虽然遭受过各种各样的苦难,甚至打击,可是,却依然坚强地挺立在中国大地上,甚至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向了世界。如果失去了这个根系,中国就不再成为中国,中国的文化也不可能留存到现在。现在一些人视这些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于不顾,言必谈西方,言必批中国传统文化,结果就像人没有了灵魂,树没有了根系一样,昙花一现,很快就会“枯萎”乃至“死亡”。所以,让小学生从小就将这个根系扎牢,未来就一定会“枝繁叶茂”。不过,我们的孩子毕竟是生活在现代生活之中,他们不可能脱离现代文明。所以,如果少了现代文明这个根系,也很难立足于当下。所以,再加上现代文明之根,就可以融古今于一体,就会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承载当代文明的成果,甚至创造当代文明的成果。这样的学生走向社会之后,不但会很好地适应社会,还会有利于社会,为人类创造幸福。

 【王红林】如您所言,我校办学理念是具有整合性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以“整合的思维”来构思学校文化建设,即以民族文化为立足点,以现代人的眼光去重新认识和阐释传统,藉古开今,正如古人所言“继往圣,开来学”。在确立好植什么样的根的前提下,摆在我们面前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师生心中植根。为此,我带领师生寻求“传统、现代、本土”的最佳结合点,确立了“价值引领,特色提升,文化整合,创新发展”的办学思路,我坚信只有依靠这一办学策略,坚持民族文化教育特色的主导地位,引领大家处理好文化传承和教育改革中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走继承与创新之路,才能带来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远景。

【陶继新】再好的理念,如果不能内化到师生的心里,都不会起到应有的效用。所以,如何植根,必须寻求其“最佳结合点”,找到有效的途径。在有的人看来,传统与现代是水火不相容的。是的,如果将其视作两个截然不同甚至毫无关系和对立的两个方面的话,当然是不可能融为一体的。其实,如果认真研究一下,就会发现,两者是“情同手足”,紧紧相连的。过去是当下的现在时,现在是未来的过去时。时间上的承继是永远的。文化与精神上也是如此,过去的优秀文化如果“拿来”为我所用,就会形成现在的精神财富;现在的文明成果如果继续下去,就会成为未来的非常有价值的东西。解决好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对于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立干——养树之精气

如果把学校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就是大树的根系,而学校精神则是大树的主干。干的精气直接影响到树的持久。精气是生命的根本,一株有精气的树,才能在森林里实现自我价值,演绎出美丽的风景——立干,这是发展最关键的一步。

【王红林】刚才我们谈到厚实学校文化底蕴,完善学校办学理念是在给这棵大树养根,而确立教师和学校的精神则是这棵大树立干的过程。立校之本在于树人,树人之本在于树魂。为使办学理念在每一个师生的身上进一步内化,在学校工作中我非常注重引领师生修养品格。我深知“有气方能生,有心方为正”,“一个人只要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才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正心’的境界。”所以在和教师们共同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提炼总结出“养浩然之气,正民族之心”的校训。

【陶继新】欣赏“养浩然之气,正民族之心”的校训。一个人的“气”更多地显现在精神层面,有浩然之气,则精神焕发,正气凛然;反之,则精神萎缩,邪气上升。“正心”是修身之本,而正民族之心,则又有了一种使命感,不禁让人想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担当。这样的校训,如果师生心理认同,且又付诸实践,就会在学校里形成一种正气,一种积极的能量。而这种能量可以让积极者更加积极,让不积极者趋向积极。这种良好的“气场”有时是有形的,更多是无形的;可是,它有一种巨大的精神穿透力,无时不在地改变着人的生命状态。

【王红林】为了形成这种良好的“气场”,在践行这一校训的过程中,我们着力于“炼精化气,引内在气机”。并不断丰富“养浩然之气,正民族之心”的精神内涵。有气则有了生机、有了活力。我们认为南上山的“精气”应为“静气、和气、锐气、贵气、真气和大气”,因为:静气克之于浮躁,和气取之于大同,锐气成之于精进,贵气现之于涵养,真气源之于溯本,大气达之于久远。然而“夫万事万物皆出于心。正心者,各使其意诚,使其身修,而后通格物致知之道也。不正心,天下几无可为之事。”因此,我们提倡:正思,向天下之善;正言,润万物之本;正行,从四海之事;正身,修圣贤之仪;正道,顺万事之理;正业,成创造之功的“正心”文化。而心正则气行,我们还将“养气”与“正心”相融合,提出了“以养静气正思,以养和气正言,以养锐气正行,以养贵气正身,以养真气正道,以养大气正业”的“养正”教育。并要求师生做到“静气沉于思,和气浮于面,锐气藏于胸,贵气现于形,真气运于事,大气施于人”。在“养正”文化的熏陶、内化、践行中,南上山街小学师生在各项活动中展现出了独特的精神品质,大家评价南上山的师生内在有素质,外在有气质,潜在有慧质,也印证了这一校训真正内化为师生的心质,成为引领师生成长的精神之魂。

【陶继新】您对校训的解说很有内涵,我作点补充供您参考——“静气”是心灵的安宁,而且能宁静而致远;和气是内在的和谐,而且能形成一种“和为贵”的人际关系;锐气有“自强不息”的乾卦之健,而且能提升人的精神品质;贵气有文化的积蓄与涵养,让人彰显出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美丽;真气有“复归于婴孩”的纯真与朴实,不由得让人想到陶行知之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大气有包容万物的气度,也有气夺山河的气势。正思者首先要有思想,而思想则来自于经典文化与躬身实践及其生命的感悟;正言、正行与正身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正行,何谈正言?所以,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言行不一,不管说得怎么好,都不起作用。所以,《周易》有言:“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同时,言行与正身也是密不可分的。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上都做好了,就会走正道,就会有正业。

滋荣——展树之华彩

树木茁壮,每一条枝,每一片叶都要吸收阳光,汲取养分。教师就如同一片片各不相同的树叶,享受着学校文化管理带来的滋养和润泽,张扬差异,各美其美——滋荣,让每位教师的个性焕发光彩!

【王红林】根的扎实,干的精气,必然会带来“百草滋荣”的景象。正所谓“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我们以“滋荣”来寓意对教师的培养,在促其成长中,真正体现“一枝一叶总关情”。

“滋培精神,荣思想之光”是我们达成凝聚人心,实现共同理想追求的第一步。我们坚持以民族精神铸造师魂,引导全体教师在对传统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汲取先人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自下而上提出了“厚德博学,求索笃行”的教师精神,并形成了以“厚德”承载教师文化,以“博学”滋养教师文化,以“求索”创新教师文化,以“笃行”践行教师文化的行动方略。这一教师精神是在长期的学校文化建设中积淀而成,是在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的碰撞中而生。在教师参与论证和不断践行的过程中,逐渐变为教师发展的价值追求,学校发展的文化资本。

【陶继新】以“厚德博学,求索笃行”作为教师精神很有意义。“厚德”才能“载物”,《周易》中的坤卦就有这种美德,因为它是“万物皆致养焉”。我觉得,“厚德”是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品质。柏拉图说:“一个民族只有最优秀的公民才有资格当教师。”而这里的优秀者,重点则是讲的“厚德”。“博学”来源于《论语》,不但孔子强调要“博学之”,他的弟子子夏也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是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记得牢固,就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因为这里所说之书,特指思想品位很高的儒家经典,其中内蕴着真善美,所以,好好学习,这些美质就会“随风潜入夜”地走进读者的心里。“求索”精神可以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也可以增强他们的意志品质。而且,一个有创新精神者,往往有巨大的创造性成果。所以,有之且坚持者,多能成就大的事业。“笃行”尤其重要,没有持之以恒之行,所有的学习都不起作用,所有的知都变成了空中楼阁。而且,教师不但要知行合一,还要有一种坚韧意志,即使失败了,还要继续前行。困难再大,也一往无前。而且,他们会在心里形成一种优质思维,即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而且还可以从一次又一次的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享受破解困难的心理愉悦。

【王红林】“滋养氛围,荣文化之彩”是我们迈出的第二步。为营造文化氛围,我们实行了年级主任负责制。通过年级主任的选举竞聘,“年级委员会”的成立,完善管理机构——凝人力;通过“年级文化建设规划”的制定,“年级管理理念”的研讨,形成价值追求——聚合力;通过“年级文化论坛”,年级学习团队的建立,“年级文化建设基金”的使用,营造文化氛围——显魅力;带领大家将特色发展理念运用到年级文化管理中,让年级文化各美其美,打造年级管理特色——展活力。系列文化管理措施的实施,使教师发展有动力,年级管理有张力,焕发出团队文化的风采。

【陶继新】实践证明,年级主任负责制能够比较好地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各个年级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团队,如果主任选得好,这个团队往往能够凝聚人心,而每个教师也多因自主选择自己的主任而尽心尽力。同时,年级与年级之间,也会在无形中形成一种竞争。由于既有内在的和谐,也有外在的压力,于是,就有了良性的发展态势。

【王红林】“滋阜学风,荣研究之华”是我们探索的第三步。一所学校真正的特色文化是需要科研的力量来支撑的。我带领老师们确立了龙头课题《以传统文化引领,促复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与途径的研究》,这一课题反映了传统文化底蕴在教师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引导教师们通过对传统教育思想、传统文学经典、传统艺术瑰宝、传统民俗、传统的科学成果、传统体育的学习和传承来丰厚教师文化底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结合课题研究,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需求,先后成立了学研共同体,以读书引领为核心的“芙蓉叶”书友会;跨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蕴思”学研社;以课程开发的研究为核心的“传薪”学研社。不同层面学研共同体的成立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土壤。一次次论坛展现了教师腹有诗书的才华,一本本成果集凝聚了教师集体智慧的精华,一项项荣誉记载了教师成长的芳华。

【陶继新】我反对大而化之的课题,即使一些比较有来头的课题,也不少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甚至沾染上了铜臭味。可是,我却特别欣赏像你们这样根据自己学校发展情况而进行的草根式的课题研究。因为这些研究不少是基于问题的研究,是发展性的研究。你们成立的学研社等,仅从名字来看,就让人感到很有文味,何况其中更有内容呢!你们学校的特色之一是民俗文化,这个就特别值得研究。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出来你们自己的成果,就会真正推动教师的发展。

传薪——燃树之炽火

一棵大树成长为参天之材,其终极价值便是成为薪火,为世间付出光与热。古语有云:“上有俎豆千秋,而且余烈光大,下有百世薪传。”学问道术的传递是薪火不绝的,精神文化也应如此——传薪,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王红林】提到民俗文化,是我校在落实办学理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课程文化特色。教育是传薪的事业,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命脉。2003年,基于办学理念,学校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融入新课程之中,在反复实践与探索中,我带领老师们找准学校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确立了“走进民俗文化”学校课程,并确定了“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以民俗文化为载体,以民间艺术教育为突破口,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途径”的课程实施思路。并以丰富的传统文化为土壤,构思学校文化主旋律,引导学生深入民俗,深入文化,深入时代,培养学生对地域辽阔的多民族祖国文化的热爱。我们还在挖掘课程的内涵上下功夫,最终提炼出课程实施的三条途径,即学习民间工艺,感受艺术魅力;体验节庆文化,培育民族情感;了解民风民俗,树立民族精神。以此传承民俗文化,寄托民族情感,培育民族精神。课程开发的探索不仅形成了学校鲜明的特色,也有力推动了学校发展系统功能的整体提升,课程所带来的发展前景印证了我们“以理念引领课程,以课程创设特色,以特色促进发展,以个性营造文化品质”的办学思路是正确的,前途是光明的。

【陶继新】你们的“走进民俗文化”学校课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很少有学校像你们这样用心做出这么优质的课程来。我认为,衡量一所学校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当是学校课程的开发。因为在这个开发过程中,教师甚至学生也成了开发者,也成了使用者。而且,这个课程因为立足于民俗,其中很多传统文化的宝藏被开发出来了。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了。看着学生做的那些美仑美奂的作品,真是令人啧啧称奇。其实,他们在制作这些民俗作品的时候,不仅不会感到是一种心力交瘁的苦役,反而会感到其乐无穷。因为他们喜欢,因为制作的作品很美。何止是提高了他们的制作能力,也提升了他们的审美品位。而这两种能力的提升,会使他们学习教科书减少一些时间,可是,由此而在学习中形成的热情与快乐,却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有一个成语叫“心灵手巧”,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成语呢?研究发现,心灵与手巧是成正比的。当然,手巧者,也多心灵。所以,这种民俗文化课程的开发,还有效地打开了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它更丰富,让学生更聪明。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爱上的民俗文化,以前老师下了很大功夫而不见大效的传统文化教育,就在悄然无声中抵达了理想的境界。而有了这种热爱之情,无异于在孩子的心田里播下了一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到了一定的时段,就会自然地开花结果。

【王红林】其实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也面临过许多的困惑,接受过许多的挑战。回顾走过的路程,我们的探索也经历了三个阶段。课程开发初始,我们处于“教师会什么,开发什么”的状态,面临的主要困难就是当时作为课程执行者的教师还存在课程开发观念不强、缺乏课程建设能力、课程开发技能培训薄弱等问题。但我们敢于面对现状,正视和解决问题,主要从激发兴趣、营造氛围入手。我们挖掘教师的潜力,焕发教师的热情,不仅使他们的特长成为课程资源,而且作为开发者、研究者,教师的学习力、反思力、合作力、创造力得以激活,课程开发为师生提供了表现与创造的空间,学校形成了“人人参与,班班有特色”的喜人情景。课程开发中期,我们进入到“社会上有什么,开发什么”的阶段,为解决课程研发中教师的专业支持和引领不足的问题,同时拓展课程开发的思路,我们主要从调动资源、拓展渠道着力。此阶段京剧大师、书法家、画家、民间艺人及各界人士纷纷走进校园,让学生大开眼界,大长见识。我们还建立了学校“民间工艺研究室”,一件件研究资料记录着学生学习的心得,探索的喜悦,研究的收获。形成了“社会参与,共筑特色”的大好局面。课程开发的第三阶段,我们进入到“学生需要什么,开发什么”的境界,主要从关注成长,促进发展着眼,此时,学生社团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生力军,同学们自我组建社团,招募社员,选择课程,形成了学校独具特色的社团体系,展现了“人人发展,生生不息”的大气象。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练就创新与实践的本领,享受着生命成长的快乐,获得了最生动的发展。

【陶继新】之所以经历这三个阶段,有其必然性,也有其主动性。因为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不会“一步登天”的。课程开发对于你们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一项教育工程。如果不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是不会劳神费力去做这些与考试成绩无关的事情的。可是,你们是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不是在应付工作,而是主动出击,是积极行动,即使困难重重也毫不犹豫地一直走下去。

第一个阶段虽然只是教师会什么,就开什么样的课程的阶段,可是,这需要的不只是勇气,还要面对困难的挑战,甚至他人的非议。因为习惯了只教学教科书的教师,特别是家长,开始的时候,他们的认同感并不会很高,甚至有可能认为这是多此一举,这是歪门邪道。可是,你们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并用事实证明了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可行性。当孩子喜欢上了这些课程,家长看到由此结出的成果后,就会由反对变成支持,甚至有可能成为课程开发的一股力量。

“社会上有什么,开发什么”拓展了课程开发的视域,也增加了开发的难度。那么,为什么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我想,除了责任感之外,就是教师与学生已经从这些课程开发与使用中,充分感受到了课程开发的巨大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大家都对这些课程充满了好奇,充满了喜爱的时候,课程开发“更上一层楼”也就有了水到渠成的必然。

“学生需要什么,开发什么”阶段是一个发展,也是一个转折。这个阶段,学生空前活跃起来,社团的纷纷出现,是学生自主自觉与积极行动的必然产物。而当占学校绝大多数的学生真正动起来的时候,课程开发才真正走上了它的正途。我们经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个主体不只体现在一般化的课堂上,也体现在学生自主的课程开发中。而且我发现,大凡有着比较多课程的学校,学生的学习更多元,更积极,更有趣,更有效。而且,这种有效还不只是表现于当下,更会显现于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你们的第三个阶段的课程开发,已经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已经为他们的成长积蓄了非常有益的营养。

【王红林】正如您所说,多元发展带来多彩气象。孩子们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挖掘着、吸纳着民族的元素,使各类学生社团和社团活动成为一道靓丽而独特的风景线。为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学校构建起独具特色的社团体系。如:“天工”—— 工艺社团类,取之“巧夺天工”;“天籁”—— 文艺社团类,取之“天籁之声”;“天香”—— 艺术社团类,取之“国色天香”;“天心”—— 实践社团类,取之“独具匠心”;“天翼”—— 科技社团类,取之“天使之翼”;“天骄”—— 体育社团类,取之“天之骄子”,共六大类、六十多个学生社团。此时涌现出的“舞龙队”“舞狮队”“民族舞蹈队”“民间秧歌队”“民歌合唱队”“葫芦丝队”“语韵导游团”“芙蓉花文学社”“大拇指儿童剧团”“墨舞社团”“京剧社团”“梦想科技社”“国际交流协会”“小记者团”“南风社团”等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个“亮点”。其中,“小白鹭”合唱团赢得了“山东省十佳合唱团”和“中国优秀童声合唱团”的美誉;“梦想科技社”在DI创新思维中国区总决赛中,在全国各省市近200支参赛队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并代表中国参加在美国田纳西州举行的总决赛,获全球第十五名的好成绩;“芙蓉花文学社”代表济南市参加海峡两岸经典文化交流活动、CCTV倾国倾城全国城市日展示活动、山东电视台十大孝子评选等活动;央视CCTV11戏曲频道《快乐戏园》节目录制组到我校录制的“京剧进校园”活动在中央电视台连播七日,获得好评;“墨舞”社团表演的《羽翔舞动》《俏花旦》获省文艺表演优秀奖。

【陶继新】这些社团的名字起得何其妙啊!看来,学生具有巨大的创造力。有的时候,是老师漠视了这种力量。你们不但看到了这种力量,而且有效地开发了这种力量。当孩子们在社团里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创造,并得到教师与家长的赞扬的时候,就会在心里积淀成一份特别的喜悦。这种喜悦,会让他们更加喜欢这些课程。同时,这种优质心理的形成,还会提升他们的快乐指数,会让他们的童年更加美丽。每个人只有一个童年,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且快乐的环境,让他们有一个美好童年的回忆,这当是对孩子最大的爱啊!

【王红林】谈到快乐指数,我们学校的民俗文化节更是孩子们美好童年的一快乐记忆。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既注重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又注重理清课程文化的脉络。自2004年起,我们通过每两年一届的“民俗文化节”活动来汇报展示师生学校课程的学习成果,掀开了学校特色发展的新篇章,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每届文化节都气势恢宏,学生全员参与,全面展示。学校民俗文化节由“风”“情”“颂”三个系列板块构成,每三届文化节贯穿一个主题系列。“中国风”系列民俗文化节活动中,以“中国风——龙之光”为主题的第一届民俗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使学校看到了特色发展的希望之光;“中国风——龙之彩”第二届民俗文化节则充分展现了课程的多彩,文化的精彩,学生的风采;“中国风——龙之魂”第三届民俗文化节则张扬出学校铮铮民族魂,彰显了学校传统意识与现代精神、和谐理念与创新品质辉映的学校精神,推动了素质教育深入实施,促进了师生的全面发展。

2010年起,学校民俗文化节活动进入第二阶段——《中华情》系列,第四届民俗文化节活动以“家乡情”为主题展开,在此过程中,老师们又开发了《齐鲁诗文颂本》《齐鲁乡情学本》《京剧唱本》等,进一步丰富了课程内涵。民俗文化节上展现了师生在活动中体验到的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以及传承创新家乡文化的责任感。

【陶继新】参加过你们的民俗文化节活动,真是太精彩了!而且,我特别关注了孩子在表演时候的状态,他们太投入也太高兴了!我认为,这样的活动,将成为孩子一生的铭记。很多人上了小学上中学,上了中学上大学,如果问他有没有一所学校中的一两件事或活动给他留下过最深的印象时,好多人无言以对。这说明一个问题,学校生活太过枯燥了!而枯燥的生活,会在无意中窒息学生的心灵,会扼杀学生的潜能。你们让孩子的天性尽情施放,让他们心里留下那一时刻最为激动人心的场景。这种美好一生不会有多少,可是,它却在你们这个小学有了很多次。同时,这些活动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为学生自己的才华展示提供了舞台。而学生以至大人,有了一定的能力之后,不应当藏匿起来,因为那样久而久之,就会消解原有的能力,连原有的兴趣也已经消解了。反之,如果及时地给予展示的机会,兴趣不但会持续,而且还会增强。正是在这种增强中,孩子们有了一个更加美好的童年。意外的收获是什么呢?学生在这些活动展示中,有了特别的自信,有了向上的心理向往。这些,则会成为其学习的一种无形动力,以至成为热爱生活的一种动力。热爱生活者,无疑是幸福的。

【王红林】我们的感悟是:单元提炼精华,多元演绎精彩。在学校民俗教育逐渐成熟形成鲜明特色的同时,我们并没有被眼前的荣誉光环蒙蔽双眼,并清醒地意识到:在价值多元的时代,学校管理也面临着多元的价值环境。作为校长必须以自身的价值整合力,来完善学校的文化发展战略。为了使学校文化得以持续优化,我们不会一味地养根,而是要主动地促使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于是我们进一步探索建立学校文化持续发展的自我更新机制,并从以下几方面增加文化整合的效能:一是在文化整体构思上实现沟通。我们的策略是:在文化建设上注重传统与现代沟通;在特色发展上实现科学与人文并重;在学生培养上倡导规范与个性并存;在学校发展上主张继承与开拓并举。二是在物质文化上实现沟通。我们的做法是:让校园文化载起民族精神,实现校园传统风格与时代气息的和谐统一。三是在精神文化建设上实现沟通。我们的追求是:弘扬与培育相结合,努力寻求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的结合点,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四是在文化资源上实现沟通。我们的渠道是:以民族文化资源为核心,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实践;以课程文化资源为基础,整合课程文化资源滋养心灵;以社会文化资源为平台,挖掘社会文化资源拓宽渠道。五是在文化交流上实现沟通。我们的原则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相融合。“民俗文化”特色打开了我校对外开放的大门,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在交流中我们体会到学校文化只有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有自己的根和魂,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才有存在于世界的价值。

【陶继新】民族文化不是死的,也不纯然是过去时,有效的整合与沟通,则会让民俗文化活起来,进而产生巨大的现代意义。你们的民俗文化特色不仅让师生存留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更让它融入现代生活与学习之中,生成一种让现代人眼睛一亮的美感。这,也许是你们的民俗文化具有生命张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王红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这片文化交流的广袤的土地上,我们将传统的优势予以宣扬,并汲取国外教育中的合理成分,为我们思考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拓展了新的思路,更加坚定了我们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现代化教育思想。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吴秉寅和秘书长吕敏两位老前辈,用“南风阜厚,华彩传薪”对学校作出了评价,“南风阜厚”蕴涵学校“民俗教育”之文化传统,展现了学校丰厚的文化底蕴;“华彩传薪”象征学校秉承民族精神引领师生成长,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彰显现代学校文化品格的办学特点。

我想,好的教育是个阜厚的过程,“植根、立干、滋荣、传薪”这一生命之树的成长历程,也正是学校实现传统文化阜厚、师生内涵阜厚、学校底蕴阜厚的教育全过程的一种写照,如今南上山人拥有了生命最灿烂的精彩,这种精彩正是来自于传统文化的阜厚,特色课程的魅力,校园文化的意蕴,社团活动的生动,创新发展的豪迈。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走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路上,我们深感使命重大,路程遥远。

【陶继新】我认为,一个人与一个人,一所学校与一所学校最终的竞争在文化上,而民俗文化,则是这个整体文化中一颗璀灿的明珠。你们不但拣拾起了这颗明珠,而且让它熠熠发光。它照亮的何止是你们学校的孩子,还将照亮更多的人。因为这些孩子从你们学校走出去之后,他们携带的“星星之火”,必将形成“燎原”之熊熊烈火。同时,我也相信,你们学校的民俗文化也会从你们一所学校向更多的学校延伸,从而使更多的学校也从这些文化中汲取生命的营养,让更多的孩子也有一个更加美好的童年。您完成了过去的使命,肩起了更神圣的责任。“仁以为己仁,不亦重乎?”相信通过您与老师们的共同努力,未来的民俗文化成果将更加丰硕与喜人。

王红林校长简介

王红林,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全国教育科学实验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教师,济南市首批“学科带头人”、“市十佳师德标兵”、“市百佳教师”、市中区“拔尖人才”。

(原载于《创新教育》,2011年第10辑。)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