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之教育  包容之胸怀
开放之教育  包容之胸怀
作者:陶继新 宁 征         更新时间:2014-01-01

编者按:青岛市实验幼儿园创建于1993年,隶属于青岛市教育局。由于其优质的办园质量,先后创办五所幼儿园,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不断拓展。

开放教育是该园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回归幼儿的天性是开放教育的归宿;走向大自然、走向大社会是开放教育的重要的主张;让幼儿在开放、自主、温馨、有序的开放环境中主动发展是开放教育的追求;在爱的世界里相遇共同成长是开放教育的核心文化理念。由此,开放教育培养了大批善于交往、乐于合作、敢于表达、勇于创造的优秀幼儿,受到家长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智者,立足之本

【宁  征】我想从如何做一名有智慧的园长谈起。尽管有句话大家听得已经很熟悉了,但是,我还是很喜欢:“一个好园长,就是一所好幼儿园。”我认为有思想、有智慧是当好园长的前提,也是幼儿园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园长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教练、培训师、导航员、伯乐等,首先是科学规划幼儿园,其次是科学有效决策。

【陶继新】一个有思想与智慧的园长,可以将幼儿园由小办大、由弱办强;相反,一个没有思想与智慧的园长,则会将幼儿园由大办小、由强办弱。在采访您与参观你们幼儿园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深切的感受,您是一个很有思想与智慧的园长。您的思想引领了全园教师的成长,您的智慧成就了青岛市实验幼儿园的发展。

【宁  征】谢谢您的鼓励。今年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三十年,我深深地体会到您方才说得非常对。一个人如果没有思想和智慧,生活和工作将失去方向。我崇尚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校长,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30年来,我就是秉承着这样的思想和理念去追求自己的价值目标。无论我在乡镇做幼教辅导员的10年里,还是在青岛幼儿师范附属幼儿园做园长的1年里,乃至我从1993年起做青岛市实验幼儿园的园长至今,我的信念就是要做一名有思想、有智慧的老师和园长。在乡镇的10年,我做了很多创新的工作,如统一招聘教师、统一在全镇调配教师、统一发放教师工资,对园长、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等,使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乡镇,成为全县一类幼儿园最多的乡镇。我清楚地记得,因为工作成绩突出,青岛市的农村幼儿工作现场会在我所在的流亭镇召开,我被评为青岛市优秀教师。此后上级领导又要授予我“全国优秀教师”的称号,那时我觉得自己已经是一名公办教师了,就把这个机会给了一名园长。结果这位园长也因为有这个称号,成为90年代初期青岛民师免考青岛幼儿师范学校的唯一学生,她现在已经退休,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公办退休教师。1985年,我把上级给我的“青岛市优秀园丁”奖项也给了一位园长,她当年就转为正式的公办教师。每每想起这些,我心里充盈着幸福和快乐。

【陶继新】有思想与有人格是联系在一起的。您的两次获取荣誉机会的“转让”,则昭示了您高尚的人格。世界上的不少大师,不但拥有超越常人的思想,也多有常人没有的人格。我之所以特别敬仰孔子,就是觉得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智者,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家,而且,他的人格特别高尚。他期待“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他说君子应当“求诸己”,还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正是因为这样,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经历了很多磨难,可他的弟子却一直跟随着他。这种人格魅力,当是世之罕见。看来人格有着无限的能量。由此我想到您,为什么能够将实验幼儿园办得如此之好?当是思想、智慧与人格集于您一身的必然结果,而且,您的精神人格又感染了老师们,让他们也有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当绝大多数教师都有了不断的人格升华之后,就没有办不好的幼儿园,就不可能不既好又快地发展。

开放课程:内涵发展之本

【宁  征】其实在青岛市实验幼儿园的这19年里,我特别感谢局领导对我的信任和关怀,让我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了这么长时间。如果没有这么长的时间,很难形成当下“开放教育”的园本课程体系。因为园本课程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工程。我认为园本课程应该是园领导和教师们以幼儿发展为本,在真实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反思、总结、完善、提升所形成的具有明显个性特征的思想、理念和策略的课程。它的本质是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使幼儿在各种丰富的活动和游戏中,通过与环境互动、与同伴互动、与教师互动,主动学习,获得有益经验的过程。好的园本课程是成就幼儿和教师的阶梯。

【陶继新】建构“开放教育”的园本课程体系,当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不过,任何幼儿园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课程,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品牌。现在,很多幼儿园在搞文化建设,而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园本课程。优质园本课程的形成,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水平提升了,孩子们受到的教育也更好了。

【宁  征】孔子的思想之所以传承了2500多年,以致现如今在国际范围内创建孔子学院成为一种趋势,就是因为他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启迪了人们的灵魂世界,使人受益良多的结果。在这方面您是专家,我读了您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让幸福与经典同行》《经典教育让生命有根》等专著,我好感动。对于园本课程文化的建设,我们真的是在边工作、边实践的过程中慢慢总结、沉淀、提升形成的。

建园初期,我们只有正副园长和三名幼师毕业的学生。然而,市教育局要求我们把实验幼儿园办成青岛市的实验、示范基地,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怎样使这所新建园成为龙头园,是我思考最多的问题。我们已经处在了一个开放的时代和社会,开放的时代,必然呼唤开放的教育。中国的改革开放,给青岛这座美丽的城市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它最先被国家确定为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青岛已步入一个开放的时代,我们必须开启新的时代的大门,迈向开放的教育。

回顾自己童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尽管那时农村没有幼儿园,自己也不知道幼儿园是个什么样子,但是,农村独具的自然环境却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和快乐。下雨了,和小伙伴们到大街和沟河里接受雨水的洗礼;下雪了,我们一起打雪仗、嬉戏,令我们无比兴奋;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去山上采野花;秋季里,我们和大人们去田野收获果实……四季轮回。童年的时光在呼唤着我,现在,如何让城里的这些“小皇帝”“小公主”们远离水泥地、柏油马路和封闭的家庭、幼儿园,是我做实验幼儿园园长开启开放教育的前奏。于是,解放孩子们的时空、解放孩子们的头脑、解放孩子们的手脚、解放孩子们的嘴巴等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被我们借鉴和应用到教育的实践中。由此,我们开始把孩子们带到大自然、带到社区里,去探寻春天的秘密;把孩子们带到远离市区50里外的郊区农村,去感知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的惊奇;带他们到水上飞机场,去亲近水上飞机和气垫船;带他们到火车站,去了解火车带给人们的快捷;带他们去海边的名胜景点,领略青岛的城市风貌等。这些举措带给孩子们的体验令我们震撼,孩子们更愿意高高兴兴来幼儿园了,在教室里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做了。孩子们谈论、交流的话题无不与他们的真切感受相关联,他们所言说的无不是对大自然、大社会的真切体验。家长们高兴了,老师们开心了,孩子们变化了。这就是我们开放教育园本课程初探的结果。

【陶继新】一望无际的蓝色大海为青岛这个开放城市注入了生命的活力,教育也应当有一个海纳百川的胸襟。作为教育起始阶段的学前教育,就要让小孩子有一个开放的视野。所以,开放教育当是时代与青岛这个特殊城市的必然产物。

您谈到农村的自然环境,令我激动不已。因为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土一石,都会令我产生无限的联想。想当年,农村没有幼儿园,更没有幼儿老师。可是,我们在天然的农村环境里,玩得极其开心。现在的孩子,居住在城市里,对于农村的天然几乎一无所知了,其他很多自然的东西也与他们渐行渐远了。当人们疏离大自然的时候,大自然也就与人疏离了。而人与大自然是分不开的,一旦分开,人就会缺失很多东西。所以,开放教育,就要让孩子亲近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海滨城市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在那里,孩子们会有无限的快乐。可是,现在因为安全问题,很多幼儿园已经不敢再让孩子走出园墙,孩子被紧紧地封闭起来。于是,开放的视野没有了,开放的心胸也就没有了。从小没有了开放视野与胸怀,就没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可能。

当然,你们所说的“开放教育”还不止于这些,它是一个全方位的开放。不但要走进大自然,还要走进社区,走进工厂,走进其他地方。即使在幼儿园里,也是开放的,因为孩子们的心灵没有被束缚,他们的行动是自由的,他们的发展是全方位的。上次在你们那里采访时,我们欣赏了一些孩子写的春联,其奇特想象令我们大人匪夷所思、惊叹不已。他们为什么有如此好的表现呢?因为他们的心灵是舒展的,自由的,开放的,所以,他们可以天马行空地展开奇思妙想,在儿童的天空里翱翔,去勾勒属于他们的那一方神奇天地。

儿童:回归自然

【宁  征】201239日,受青岛市教育局之邀,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虞永平教授,向全市负责学前教育的干部、园长、骨干教师做关于“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基本路向”专题报告,我也在现场听课。他对我撰写的《幼儿园开放课程》这样评价:“落实了一种不断扩展的空间、时间、资源方式、经验和心灵的取向。”我觉得虞教授全方位地诠释了我们对开放教育探究的理论和实践。我们所追求的开放教育就是让幼儿在开放的生态环境中,运用各种感官充分感知和体验,真切自然、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体验快乐、感受幸福!

【陶继新】关注孩子们的心灵取向非常重要。幼儿的心灵是纯净的,透明的,所以,老子主张“复归于婴儿”。因为大人在增长知识与经验的同时,也受到了社会的不良影响与污染,原有的纯净没有了。人如果没有了这些天然而又可贵的品质,是极其可怕的。所以,不应当让这种纯净与透明淡失,而应让其久存与再生。同时,他们的心智是发展的,自然而纯净的心灵还需要不断地走向更高的境界。《中庸》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以,心灵的开放,一方面需要道,因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同时,还要让率真的心灵升华,即“修道”。因为一个人的心灵优劣,将决定其生命的质量与发展的走势。

【宁  征】这里的空间就是为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无边缘的机会和条件,同时依据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他们的探索和体验或许在幼儿园,或许在家庭,或许在大社会中的某个场所,或许在大自然中感知其神奇的变化等。它体现的是对孩子们空间的解放。在幼儿园强调为幼儿创设适宜的、开放的、自主的、创造的空间环境,让孩子们学会自我选择,自我判断,自我创造,自我发展。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孩子们的活教材,让孩子们在与大自然、大社会的亲密感知中获得有益经验。如小班幼儿开展的《有趣的大海》这个主题,就是从老师或爸爸妈妈带领孩子们,去海边赶海捉小鱼、捉小虾、捡小海螺切入的,之后再拓展到“我喜欢的海鲜”“海里的小动物”“我爱大海”等活动的感知和探索。中班幼儿开展的《好朋友》主题,孩子们在观察好朋友的外貌特征和喜好的基础上,周末轮流到好朋友家中做客,在学会如何邀请、招待好朋友的方法策略的同时,学会分享、合作、沟通等良好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大班幼儿开展的《海洋之舟》主题,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利用周末乘快艇游览,或乘客船到西海岸出游,或去海军博物馆参观等,发起对该主题的探究。

【陶继新】没有空间的开放,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教育。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有着无限的想象力。让他们走向更加丰富的世界,可以有效地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小时候的想象力如果被压抑,不但会让他们失去儿童的灵性,还会在他们心里埋下压抑的种子,让他们由此缺失生命的张力。小班幼儿开展的《有趣的大海》主题活动,会让幼儿快乐不已。热爱小动物是幼儿的天性,在与这些动物接触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培养了他们喜爱与爱护小动物的感情。人之可贵处,不仅在于爱自己的同类,还要爱人类之外的其他生命物种。这种可贵的品质如果能够“造端”于儿时,“及其至也”,则可以发展于未来。中班幼儿开展的《好朋友》主题是让孩子学会交友之道、合作之道。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里多被家长宠爱,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思维惯性。可是,孩子是要成为大人的,他们是要走向社会的。一个以我为中心的人,是不可能立足于社会的。你们从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交友之道,让他们学会谦让,学会合作,学会共享,长大之后就会受益终生。大班幼儿开展的《海洋之舟》主题则可以让孩子领略大海的浩瀚与美妙,初识军事世界的奥妙与神奇。小孩子有的时候是幼稚的,但他们在不少方面又有令大人难以想象的能量。你们很好地开发了他们的能量,从而让他们有了长足发展的可能。

【宁  征】这里的时间指向的是,每一名幼儿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品质,他们对事物的探究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各不相同。因此,我们首先要对幼儿的健康、和谐、全面发展担当责任,提出了“一日活动即课程”的思想,即要优化孩子们的一日活动时间,保障幼儿的活动有利于动静交替,室内、室外有机结合的原则;保障幼儿有充足的自主活动或游戏的时间和条件,有利于他们在活动中彰显个性。如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幼儿在户外运动的时间一定达到2小时以上,不可以设置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所谓“特长班”课程,在同一时段的学习过程中,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参与活动,允许幼儿的活动持续探究。如个别幼儿在制作区选择了自制喜欢的军舰的活动,在上午的区域活动中没有完成,他(她)可以在下午的区域活动时段继续制作,甚至于第二天的区域活动时段依然可以继续活动,只要孩子需要就可以。这体现的是教师对幼儿人格和权利的尊重。

【陶继新】欣赏您所说的对幼儿的健康、和谐、全面发展担当责任。幼儿期是其身体与心智成长的关键期,你们的“一日活动即课程”有效地促进了孩子的发展。健康是第一位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课外活动时间,就很难保证孩子的健康。您所说的“和谐”,不但有相得益彰的课程安排,还有心灵上的和谐。身心和谐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心理状态的好坏,很多是由儿时引发的。小时候有一个和谐的心灵,就等于为其一生栽种下了一颗心理阳光的种子,到了适宜的机会,就必然生根、开花与结果。而要想健康与和谐,就要让孩子全面发展,而不是某个方面发展。只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了,孩子才是真正健全的,生命才是真正美好的。

【宁  征】关于资源、经验和心灵的扩展,我理解的“资源”不仅是社会资源,还有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家长资源、教师资源、同伴资源等,这些资源都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环境资源是孩子们探究生活世界的重要源泉,给孩子们带来探究的欲望和惊奇。而人际资源又是孩子们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开放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将有助于孩子们的成长。当今的家长资源与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的成长背景不同,学历水平高,从事的行业领域多元,幼儿园理应与家长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充分挖掘那些在课程实施中有价值的家长资源,为孩子们所用。教师资源更是孩子们身心成长的助推器,营造民主、自由、和谐的师幼关系可以让幼儿的心灵得到释放。同伴资源的利用是开放教育理念所追求的重要资源。孩子们从独立的家庭来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因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还不能游刃有余地与同伴一起生活和学习,需要在“试误”中尝试获得与同伴建立合作、互助、交往、友善的关系,需要教师们高度关注他们的互动交流。另外,每一名幼儿有其独特的个性差异,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们要将那些充满灵性的幼儿创造及时分享给全体幼儿,使同伴的个体经验共享为团体经验。当孩子们感知到来自物质和人际两方面的资源后,他们所获得的经验是丰富、多元的,他们的心灵处处得到升华和释放。相信,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将得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将得到满足。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们,一定会成为中国伟大复兴的接班人。

【陶继新】没有亲身的经历,就形不成属于自己的经验。孩子经历还少,可是,作为其一生有用的经验是要一点一点地积累的。不要小视这一点点,因为“合抱之木”是“生于毫末”的。你们所开展的这些活动,就是让孩子们逐渐地积累经验。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经验是明显烙印着孩子特征的,与大人所说的经验是有着某些差异的。可是,这些经验对于他们一生的成长却起着巨大的作用。

没有充足的社会资源,孩子就永远认识不了社会。不认识社会,就无法在社会中生存。而教师呢?他们在孩子的心里是无可辩驳的权威。所以,教师不但要真正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及成长规律,还要有一颗深爱孩子的心。不然,这种权威就会成为破坏孩子成长的“杀手”。家长亦然,他们永远是孩子的“老师”,一个不经意的话语,一个不在意的举动,都会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孩子的模仿力之强,是超乎大人想象的。所以,不但要开发家长资源,更要优化家长资源。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的“榜样”,会让孩子变得更好;不好的“榜样”,也会让孩子变坏。

您所说的“试误”很有意义。小孩子不可能不失误,也不可能不犯错误,大人都做不到的事,小孩子更是如此。不过,孩子有了失误与错误的时候,不能听之任之,而应当循循善诱地让其知道以后不能这样做,力争让他们走进“不贰过”的境地里。当然,三次、四次改过也是可以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这一个”,都有其独一无二性。所以,孔子的“因材施教”要在幼儿教育中加以有效的实施。比如那些具有音乐与美术天赋的孩子,如果着意培养,多能脱颖而出,就会有出类拔萃的表现,甚至未来可能成为艺术家。当然,这里所说的个性也不止于这些方面,还要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尽可能地让他们走向自由发展的需求,尽可能地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这样,孩子就会走进一个理想的境界。

成人:儿童成长的重要他人

【宁  征】品味您的回复,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魅力。我被您的论述深深打动着。您在关注儿童心灵成长的同时,像是给园长、老师和家长们做了一场精彩的育儿专题报告。相信读者读到您传递的这些内容后,心灵一定会得到启迪。其实,儿童的教育真的需要成人去呵护、去浇灌、去滋润、去修剪。这里的呵护是因为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较脆弱,易受伤害,像一棵棵幼苗,经不起风吹雨打,需要成人的关爱和理解,就像园艺师那样,对这些幼苗要不断地浇水、施肥、修剪,才能使其长成参天大树。

如果我们不了解儿童心智发展的模式和特点,不了解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就谈不上教育。因此,作为成人的我们真的应该尊重儿童,走进儿童,理解儿童,解读儿童,启迪儿童。记得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孩子自出生到5岁的这段年龄期内,在他的智慧、情感、意志和性格诸方面从周围世界中所摄取的,要比他从5岁到一生终了所摄取的多许多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阐述过同样的意思,人到5岁时成为什么样的人,将来也就是那样的一个人。可见,我们对儿童的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任重而道远。

【陶继新】幼儿教育当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我们老家有句俗话:“3岁看大。”这虽然出自农民之口,却是一个经典语录。3岁之前,是孩子形成习惯的关键期,也是孩子智力发展的核心时段。一个孩子,出生之后一两年时间,就会说一个国家的语言。在香港,两三岁的孩子都会说三种语言:粤语、普通话、英语。为什么呢?3岁之前,孩子听力是惊人的,而听后植入大脑的记忆也是超人的。只要给他们一个语言环境,他们就会在无意识学习的状态下学到大人数年甚至十几年学不会的东西。经研究发现,儿童时期学习语言,时间短、收效快。入小学之前,孩子的记忆依然非常好。他们背诵经典,即使不懂,也会很快背会,却不易忘记。而长大之后是记得慢忘得快。所以,《学记》有言:“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既然如此,幼儿时期,就不单纯是让其玩之复玩,还要在玩的同时,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让他们记忆一些必需的东西。当然,不能让孩子感到学这些东西的时候不愉快。儿童不快乐的时候,不但学习东西会慢,而且会损害其心理,甚至扭曲其心灵。相反,如果他们快乐的时候,即使学习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也会乐此不疲。为孩子生命成长计,就要研究儿童成长规律,就要让他们快乐而又真正的发展。

挑战:创新的源泉

【宁  征】前面您谈到关于组织外出活动所存在的风险和挑战问题,的确是当今很多园长(校长)所面对的问题。因为在我们的体制框架里和社会中,往往孩子们在校园里出现的所有大大小小事故,大都把责任推给学校或幼儿园,导致园长(校长)作为法人,首当其冲要被问责。其次,在纠缠不完的司法事件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此,因为怕出事,而少组织一些外出参访感知活动,尽量让孩子们呆在教室里就成为了普遍现象。可是我认为,不能因为怕出事就剥夺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将他们圈在幼儿园或教室里,泯灭他们的天性,这是犯罪。当然,作为园长要考虑孩子们的生命安全,且要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组织外出参访感知活动时,首先选择具有严格资质的用车公司,与其签订合作协议,确保车辆安全行驶。其次,教师对所要参访的地点作出细致分析,确保幼儿安全的同时,引导孩子们获得有益体验。再者,为参访班级配备足够的人员,或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确保孩子们的安全。我经常告诫自己,做园长就是要为社会承担责任和使命。我也经常向来访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同仁们说这样一句话:“我所倡导实施的开放教育,就是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崛起尽到自己应该尽的那份责任。”还有一句话:“我们不能以牺牲幼儿健康快乐的童年为代价,换取所谓的特色(诸如在幼儿园举办英语班、绘画班、蒙台梭利班等等)。”这话似乎听起来挺口号化的,但是,它是我的内心写照。我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据了解,在日本的幼儿园里,园长经常组织幼儿开展马拉松长跑活动,让孩子们在有阳光照耀的房间光着上身吃饭,组织一岁左右的婴幼儿开展爬行比赛,定期开展地震、火灾逃生演练。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吗?

【陶继新】现在一对夫妇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对这个孩子安全的关注,成了家庭的重中之重,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不少家长同时又走进了一个误区,他们认为只要圈在幼儿园里,让教师牢牢地看住,就不会有任何安全隐患了。甚至有的园长与老师也有同样的看法。其实,他们不知道一个起码的常识,孩子小的时候,也是培养其安全意识最好的时期。他们不可能不走向社会的,如果整天就在家里与幼儿园里,在大人的看护下才能生活的话,这样的孩子就永远离不开大人,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安全。相反,如果让他们不断地走出家门与幼儿园,与社会、自然等接触,并由教师指导着学习安全知识的话,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适应环境。这会不会有安全隐患呢?还是有的。所以,很多园长与校长就采取圈养的方式,你不出门,不就没有安全问题了吗?可是,如此而为的结果,却让孩子永远没有安全意识,永远不会自我保护,与他们钟爱的大自然及社会隔离。您之所以敢于让孩子走出去,关键是您是在为他们一生更好的发展思考,并采取了应采取的所有严密措施,让安全隐患几乎降低到了零。不过,这要耗费很多精力与时间。可是,您作为一个为孩子一生成长负责的园长,却一直无怨无悔地行走着。这令我对您多了一份敬意,相信家长也会为这些孩子能在您的幼儿园里而感到莫大欣慰的。

【宁  征】记得2011年的春节刚过,台湾某电视台的执行营运官等5人来我园参访,其目的就是想通过我的认可,推销台湾的教材和学具。谈话间,我得知他们的教材和学具与国家纲要和我园的开放教育价值取向有差异。我对他们的做法表示不接纳,且告诉他们,我们同属一种文化,同样在为中华民族培养子孙后代,我们不可以把眼睛盯在家长的口袋里,只想向家长索取钱。一席话后,客人们临走时,拉着我的手不断地道歉:“我们今天受教育了!”

【陶继新】如果办园是为了赚钱的话,你们的幼儿园就不可能有着如此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因为世间有一个看不见的规则,那就是有德方有果,无德必自毁。一些学校与幼儿园的起始阶段办得如火如荼,可当老百姓发现他们是为钱而为的时候,便一个个离之而去了。结果,钱没有赚到,反而负债累累,甚至倒闭关门。《周易》有句话说得非常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们能有今日之发展,当是德为先而结下的硕果啊!

科研:园本持续发展之本

【宁  征】园长的责任不仅仅是上述我谈到的。实验幼儿园从创办到今天,由于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办园质量的优质,我们的优质资源得到不断拓展,先后开办了5所幼儿园,横跨青岛东西南北和新老城区,缓解了百姓入好园难、入园贵的状况。不断地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无论是园长、园领导群体,还是教职工们都是要担当责任和付出代价的。拓展后如何确保高质量办园,如何让教职工充满激情地工作,如何让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如何提升每一名教职工的工作、生活幸福指数,又是我思考的新问题。

【陶继新】您的高追求与新思考,让我想起了孔子的高足曾子的一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满足,只有前进。那么,如何更好,如何前进呢?其中一个关键就是要提升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与幸福指数。当一个人感到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且感到快乐幸福的时候,工作就不会感到辛苦。你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你首先热爱它,有了爱,才有了努力,有了努力,才有了成果,有了成果,才有了幸福。

【宁  征】我在“九五”“十五”期间,利用十年的时间,对“幼儿园开放教育研究”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先后出版了《开放教育文集》(第一、二辑)、《开放的时代,开放的教育》《让童稚的心灵拥有开放的空间》《幼儿园开放课程》五部专著。“十一五”期间,我主持确立了“幼儿园创建高品质团队研究”“基于人本主义的发展型教师培养研究”两项研究课题。历经五年的研究也取得了令我较满意的成果。其中“创建幼儿园高品质团队的研究”课题成果获两项国家一等奖。记得在“幼儿园创建高品质团队研究”结题会上,来自中国学前教育的前任理事长、副理事长北师大的冯晓霞教授和南师大的虞永平教授,对此课题作出这样的评价:“此课题的研究在学会中可谓是高质量的课题研究成果,充分体现出青岛市实验幼儿园‘行有道、园生辉’的办园思想和成果。”201011月份,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在青岛举行换届暨成果表彰会,我园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同仁600余人的参访,会议期间,我向与会代表作了“构建园本文化、提升团队品质”的专题分享报告,受到参会人员的高度评价。我之所以要作这两方面的课题研究,因为我们的办园规模在不断扩大,教职工的人数迅速增加,人的问题是关系到幼儿受教育质量的问题。在考虑成就幼儿的同时,必须把促进教职工的专业成长放在重要的位置。幼儿园可持续发展不是靠园长单枪匹马,靠的是我们团队中的每一个人。研究中我们定位园长、园领导的角色是教练,引导和帮助每一名教职工获得专业成长,实现自我价值;是伯乐,发现教职工长处,扬长补短,使其做最合适的工作;是乐队指挥,带领团队成员团结协作,实现跨越。

【陶继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一个不变的真理。您和你们的教职工奋斗不止,才有了这么多的成果。而且,您要“更上一层楼”,就不能满足于现状,就要实现新的跨越。要想如此,除了您所说的让教职工实现自我价值之外,您本人也要实现新的突破。我发现,您是一个永远追求卓越的园长。这是您的性格,也是您的责任。性格与责任也是在播种“种子”。我期待着您更加丰硕的收获,事实也将给我一个更大的惊喜。

(原载于《创新教育》,2012年第2辑。)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