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精神引领学校文化建设
英雄精神引领学校文化建设
作者:陶继新 王 华         更新时间:2014-01-01

 编者按:这是一所红色老区的县城学校,在这里,教学设备简单,办学条件一般。可是,从校长到教师,从教师到学生,周身上下透着一股精气神。他们唱着抗联歌曲,缅怀抗日英雄,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国文化。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他们尊老爱幼,讲究文明,乐观向上。学生在校外拾到上千元现金也能主动寻找失主,教师带病坚持上班,无偿为学生补课,从来不知厌倦。

杨靖宇精神

铺就学校文化的底色

【王 华】杨靖宇将军是民族英雄,他一腔热血洒在靖宇这片热土上,为了纪念他,我县由“江县”改名为靖宇县。为了传承靖宇精神,1993年建成了杨靖宇小学。是全县干部职工捐款建成的,凝聚着靖宇人民团结自强、求实奉献的精神。建设杨靖宇小学,也是杨靖宇精神的发展和延伸。

【陶继新】参观杨靖宇将军殉国地时,深为他壮志不已的精神所感动,真的是“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在靖宇县办一所杨靖宇小学,继承先烈的遗志,意义非凡。而且,你们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形成了学校的品牌。

【王 华】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34年成立抗日联军,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威震东北。他所领导的抗联第一路军英勇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长达14年之久,先后歼敌数十万人,牵制了几十万日本关东军无法入关,给敌人以沉重打击。1940223日,杨靖宇将军在吉林省江县壮烈殉国,时年35岁。每每来到学校,看见将军的塑像,我们的敬佩之情由衷而生,将军在断粮五昼夜只身与日寇奋战期间,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不为所动,可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他的爱国爱民情怀一直激励和感染着我们。杨靖宇小学,就要发扬杨靖宇精神!

【陶继新】35岁,正是一个人的黄金年华,可是,杨靖宇就这样永远地逝去了!然而,他的这35年,却锻造了千古永存的伟大,比起那些庸庸碌碌活到百岁的人来,更具有永恒的生命意义。他的英烈形象,不但矗立在了靖宇县人民的心中,也镌刻到了整个中国人的心里。正如臧克家的诗中所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的,他虽然牺牲了,可是,他的精神永存,而且一直鼓励着人们矢志不渝地前行。所以,你们学校发扬杨靖宇精神,会让师生在这位伟大的英雄的感召下,更加尊严与高尚地活着,更加有意义地工作与学习。

【王 华】忠诚、团结、孝敬、智慧、有信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艰苦朴素等,是杨靖宇精神的核心内容。我想这些也正是我们的中国精神!我们一直围绕着这些精神凝聚学校文化,形成突出靖宇精神特色的校风、校训和办学理念。从校长到老师,从老师到学生,认真学习、了解杨靖宇,了解他的生平事迹,体会他的爱国情怀,学习他的精神实质。

【陶继新】杨靖宇精神的这些核心内容,正是现在小孩子缺失的,也是最为必要的。学生的成长需要知识,可是,如果没有精神,品德上出了问题,就等于工厂出了坏产品,就会贻害无穷。你们在这方面努力,当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妙道所在。而且,你们学校的名字就是杨靖宇小学,在继承与发扬杨靖宇精神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况且,你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师生的精神品质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

【王 华】一直喜欢一句话:“教育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呼唤另一个灵魂。”树是一种质朴的毅力,云是一种缤纷的美丽,灵魂深处流淌的是幸福的琼浆。我校的宗旨是创造一个严肃而不失活泼、严格而不失宽厚的氛围,呵护学生心底的希望,净化学生的心灵,用英雄的榜样作用去牵引出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去推动学生积极成长,培养学生学会做人,认真做事,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学校办学注重师生的德行培养。我们认为,德育不是培养夸夸其谈的伦理道德家,而是培养做事踏实内涵深厚的有德行的人。为此,我们把靖宇精神贯彻到学校师德和德育的方方面面,开展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陶继新】德育尽管需要理论言说,但更多需要的则是道德实践,是习惯养成。结合杨靖宇精神与你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扎扎实实地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就成了你们持之以恒的追索。

【王 华】我们每年都要举行主题大队会或者通过艺术节对将军生前的故事进行情景再现。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会使在场的师生都为之动容:将军最后离开家的时候,是黎明前,他深情地回过头去看了看家人,还亲了亲刚刚出生的女儿“躲儿”,因为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取名“躲儿”是为了躲开鬼子的杀戮。作为儿子,他要去保护母亲;作为丈夫,他要去保护妻子;作为父亲,他要去保护孩子!

“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忠孝之心,将军因为忠诚祖国,爱天下父母,他才能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用生命铸就了中国民族不朽的丰碑!

【陶继新】真是太感人了!杨靖宇是一个伟大的烈士,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男人。这非但没有减弱他的形象,反而让这个形象更加高大与完美。“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可是,为了国家,他没有办法为母亲再尽孝心,没有办法为女儿再尽慈情,也没有办法为妻子再尽爱意。所以,他死得悲壮而又崇高。正是因为这样,才更能动人心扉,才更能激发人们去“择其善者而从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是的,杨靖宇弘大刚强而又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他把实现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又是何等的激情壮烈!

【王 华】我们的师德和德育工作,就是教育师生做忠臣孝子,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这就是我们的养成教育。有了这样的思想,养成教育不再是单纯的制度、规定,而是有了情感和信念的引领和感召。作为校长,我真正认识到了肩上的责任重大,使广大教职工爱生如子,全体学生乐于做事,乐于学习。我们做每一件事都出自真诚和恭敬。

【陶继新】现在很少有人提让师生做忠臣孝子了,因为他们担心这样会让人说是宣传封建糟粕。从这个意义上说,你们是很有勇气的。其实,忠臣为什么不能做?这里的忠,我们应当赋予它现代的意义,就是指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因为已经没有了皇帝;这里的臣,应当指一般的人。这样的话,不但要说忠,而且还要让忠走进每个中国人的心里。这里的孝,有对父母之孝,也有对其他老人之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孝敬老人,天经地义啊!据说有一天,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飞机上接受记者采访:“您认为世界上最不能等的事是什么?”他的回答只有一个字:“孝。”孝是不能等的,敬爱老人是不能等的。《论语》上甚至说孝是人的立身之本,“本立而道生”。是的,在家不孝,何谈敬爱师长?不敬爱师长,何谈爱国?

【王 华】我们把德育落实在生活中,在实践中育人。通过实践升华情感,再由情感回到实践,成为道德习惯。“杨靖宇将军最后的日子”是我们每个学生都要去体会的,每年的艺术节,我们排练情景剧《将军的最后》。每个同学都要去体会杨靖宇。先让他们在网上看60集电视连续剧《杨靖宇》,通过这60集电视剧和平时对杨靖宇的了解,加深对英雄的热爱,升华情感。在排练的过程中,也是通过读书讲故事看视频,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去体会那个伟岸高大、舍身取义的杨靖宇将军,体会他五天没进食的饥饿,体会他无法忍受日寇无耻地夺我财富、杀我同胞、欺辱我姐妹的愤怒心情!杨靖宇将军的形象和精神渐渐地在学生的心中形成了深刻的影响,将军的情感已经成了我们的情感,将军的愤怒就是我们的愤怒,我们仿佛都是杨靖宇将军,我们可以上去演杨靖宇了。几分钟的情景剧,我们因为感动了自己,所以感动了全体同学,进而通过电视节目感动靖宇百姓。

【陶继新】几分钟的情景剧之所以让学生为之动容,是因为你们为此做了充分的铺垫。现在的孩子,离杨靖宇时代太远了,对先烈的伟大精神感知多是不深。所以,要让他们真正了解杨靖宇,就要让他们走进杨靖宇那个特定的年代与特定的场景。你们不但让学生从网上看60集电视连续剧《杨靖宇》,还有老师的讲解,还有其他动之以情的有效举措。这样,杨靖宇的精神就定格到了他们的心里,杨靖宇的喜怒哀乐,也就成了孩子们的喜怒哀乐。这时候再演情景剧,演者就会“情动而辞发”,听者就会“披文以入情”。有了感情与感动,烈士的精神也就自然而然地走到了学生的心里,而且,也就会逐渐地化成他们的实际行动。

【王  华】我们与通化市靖宇中学结成兄弟学校,共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冬令营活动中,大家来到了杨靖宇将军殉国地,这是他最后与日寇浴血奋战的现场。我们组织孩子们在冰天雪地的深山老林里,再现当年将军与日寇周旋的情景。松涛阵阵,寒风凛冽,我们体会着将军缺衣少粮的处境和面对日寇围追堵截毫不动摇的激烈壮怀。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更加体会了将军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是将军这样的前辈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在和平的年代,做新时代的爱国爱民的建设者。

【陶继新】再现当年将军与日寇周旋的情景是一个绝好的教育方法。如果只是讲解,只是看电视,是很难让这些在温室与鲜花中长大的孩子感受到那个生命场景的。只有身临其境,才有可能让孩子有更加深切的感受。我甚至在想,这样的活动,有可能会让孩子记忆终生。再一次谈起杨靖宇的时候,他们就会更加敬仰,更加怀念,更会向他好好学习。不过,你们这样做并不是太容易的,为了学生安全,现在不少学校已经禁止学生走向野外。你们这样做,也不一定不会出现安全问题,可是,你们做了周密的准备,况且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杨靖宇的精神,冒险为之也是非常值得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向杨靖宇学习啊!

【王 华】每年新生入校或者年轻教师到学校任教,我们首先对他们进行关于杨靖宇事迹和杨靖宇精神的教育,我们每一个师生都要学会唱《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每年的清明节,我们都在学校将军塑像前,举行庄严的纪念活动,请杨靖宇将军的孙子马继民先生参加活动。“六一”儿童节,孩子们都要给杨靖宇爷爷佩戴鲜艳的红领巾,在将军的塑像前举行入队仪式,栽上美丽的鲜花。这些活动,让我们慎终追远,感念先烈,展望未来。

【陶继新】要想让杨靖宇精神真正且长期地根植于学生心里,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你们在不同时段、不同场合,对学生进行持续不断的杨靖宇精神教育,就会将他的精神,点点滴滴地给学生以感化,以浸染。久而久之,杨靖宇精神就会活在他们心里,就会变成你们学校这种精神的行动。

杨靖宇精神

感召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

【王 华】我们教育孩子要做杨靖宇,既然已经知道了将军的伟大,学到了他的精神,那么我们就要做杨靖宇将军那样的人。我们开展一帮一扶助贫困活动、感恩作业行动、“爱我家园,保护环境”等社会实践活动,将杨靖宇精神生活化,将教育落实在身上,落实在细微之处。爱祖国,从爱学校、爱家、爱靖宇开始。学校准备了大量的劳动工具,在校园开辟了实验田,我们称之为杨靖宇建设兵团,每个班级都要承担一块土地去耕耘,秋天收获后,共同品尝劳动成果。我们开展大量的公益性劳动,如清理河堤杂草、清理公路积雪等,我们的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确实很出色,会干活,乐于去干活,觉得为家乡父老做点事是光荣的。

【陶继新】开展一帮一扶助贫困活动很有意义,现在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差别很大,优者习惯了优,不知贫困之难,往往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且随意花钱的不良习惯,在帮扶困难学生的时候,他们不但有了一份爱心,也是对自己的教育。让学生亲自耕种,品尝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也感受劳动带来的特殊愉悦,从而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开展公益活动,会让学生从中体味到纯然奉献的美好。美国高中学生升学考试要求,要做20个义工,而且有一定的分值,计入高考总成绩之中。我们高考没有这个规定,也很少有高中生做义工。可是,一味地向父母索取而没有向社会付出者,往往会思想品位低下,形成不了健全的人格。而一个人格不健全者,未来的生命走向肯定不会是优质的。

【王 华】我们开展了感恩教育系列活动。通过家庭教育援助行动,让广大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感恩教育活动中。通过设计各种互动形式,家长与孩子共同观看孝亲视频、听感恩歌曲,让家长和孩子共同体会亲情,感受亲情,彼此心灵沟通,家长和孩子之间敞开了心扉,打开了心门,互相说着感恩的话,孩子们流着泪对妈妈说:“妈妈,我今天终于知道了您的不容易!”“妈妈,我爱您!”“妈妈,我以前不应顶撞您,您还生气么?”多数家长抱着孩子泣不成声……孩子回家给家长洗脚、倒水,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多年来,我校学生都知道要孝顺父母,体谅父母。

【陶继新】现在不少家长对孩子太过溺爱,以致孩子没有了感恩之心,更没有了感恩的行动。你们开展的感恩活动,不但让孩子知道了感恩父母,也让他们走进了感恩父母的实际行动之中。本来,这当是情在理中的事情,可是,父母竟然会感动得流泪,你们的做法不但密切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而且也加强了家校之间的联系。因为从此家长会感激学校,甚至会主动与教师交流。家长还会从教师那里更多了解孩子的情况,学习更好地教育孩子的方法,从而与教师形成教育孩子的合力,让学生更好地成长。

【王 华】我们学校的特殊意义在于,是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杨靖宇将军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壮烈殉国在靖宇县的,我们的感恩教育,既是对杨靖宇将军的感恩,也是学习杨靖宇将军对祖国对人民对父母的感恩。为此,我们的感恩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学生,还从校领导和教师抓起。我们的感恩教育从几个方面抓,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感恩大自然,感恩社会,感恩身边的人。我们经常到敬老院开展爱老义工服务。每次在去敬老院之前,作为校长,我都要给师生讲敬老院老人的故事。让他们知道,现在敬老院的老人,都是在改革开放前集体生产队里的劳力,他们没有儿女,但是他们也和我们的父母一样在集体劳动,如今他们老了,我们都要来照顾他们。“事诸父,如事父”,学杨靖宇将军,把天下父母都看做自己的父母去孝敬。我们开展爱护环境教育活动,爱护花草,保护小动物,节约能源,减少垃圾,减轻地球的负担,做到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陶继新】到敬老院开展爱老义工服务太有意义了!这些老人多是体弱多病之人,需要照顾。你们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感到世间自有真情在。更重要的是,你们去做义工的时候,不是带着施舍之心,而是带着感恩之心去的。现在,他们看起来已经是“无用”之人,岂不知,他们也曾“有用”,也曾有过自己的童年、少年与中年。所以,帮助他们,是理所当然之事,非但不是施舍,还是感恩的必然行动。而且,感恩也不止于帮助他们干活,还要给他们送去歌声、笑声、书声等等,让他们感到还有精神的营养,感情的慰藉,还有亲人到来的感觉。

【王 华】我们将学习杨靖宇将军的精神与学生的养成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我们把将军的精神落实到我们衣、食、住、行、说话、站立、做事分寸等方面。要求学生站有站样、坐有坐样、走有走样。例如站军姿、走队列,就是检阅我们新时代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求既文雅大方又英姿飒爽,体现一种书卷之气、军人之风。我们在课间出操队列时,全体师生都要参加,包括我。我们在雄壮有力的军乐声中,踏着坚实、有力而整齐的步伐,没有一个人说话,没有任何杂念,都沉浸在一种庄严、神圣的氛围中。仿佛我们就是军人,和祖国共成长,我们的心和祖国一起跳动。整齐的方队,整齐的脚步,整齐的服装,全体师生融为一体,心也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这是我们每天都必须要上的队列操,这是我们凝聚人心、净化心灵的重要一课!

【陶继新】这样的队列操,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队列操了,它将杨靖宇的精神贯注其中,让每个人都有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形成了一种雄壮有力的气场。一天如此,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就会持续地提升师生的精神斗志,就会让大家精神饱满,不但强健了身体,更强健了精神。整齐的步伐中,和谐而成的是整齐的人心,是一种凝聚力,是一种团结心。久而久之,这种精神还会不断向外延伸,以至在平时的生活与工作中,也有了精神,也有了气势。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他又强调:“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意思是说,那浩然之气,最宏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用邪恶去伤害它,就可以使它充满天地之间无所不在。那浩然之气,与仁和义、道德相配合辅助,不这样做,那么浩然之气就会像人得不到食物一样疲软衰竭。浩然之气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不是通过偶然的正义行为来获取到的。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不能心安理得的地方,则浩然之气就会衰竭。由此让我想到,你们不正是在培养师生的浩然之气吗?

【王 华】我们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从做开始,教师教学生该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如“坐”的礼仪,坐在凳子上,我们要感恩桌凳,是它们每天承载着我们的体重,让我们很舒服地学习。我们要让桌凳不被破坏,多使用一些年,也就做到了低碳生活。所以我们不能刻画桌凳,不能脚踏桌凳腿,自然端坐,双脚着地。给老师同学问好,要出于真诚心,如果没有情感的升华,不可能有发自内心的恭敬他人和礼貌待人的,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理,真正感谢他人,才会礼貌待人。因此,多年来,我们学生的文明礼仪既有军事化的训练痕迹,更多的是内涵化的外在表现。

【陶继新】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从小培养学生知礼且按礼而行的习惯,长大之后,才能自立于世。不过,这个礼不是外在的形式,所以,就有了孔子之言:“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人而不仁,如礼何?”也就是说,既要让孩子依礼而行,还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如此而行,让礼中内含思想与道德的因子。你们在让学生懂得坐的礼仪的时候,就有了“仁”的解说与要求,也就丰富了礼的内涵。这样的文明礼仪,就有了道德与习惯的诉求。如此让学生知礼而行,当然就有了生命成长的可能了。

【王 华】学校开展了读书活动。每月在操场上开展一次诗文诵读汇报大会。师生们背诵《论语》《弟子规》《三字经》《少年中国说》等,尤其是诵读励志摄心的杨靖宇将军诗词,“英雄杨靖宇,长活在人间”,这千人汇成的声音响彻云霄,气壮山河,也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每年举行一次“红领巾图书交易会” 。在学校的小广场上按照学校统一划分的区域,各个班级纷纷摆起书摊来。学生将自己读过的书拿来按照适当的价格卖给别的同学,再用卖书的钱去买其他同学的书。打破了班级的界限,甚至还有别的学校的学生闻讯前来购书。在红领巾图书交易会活动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更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好习惯。

【陶继新】让学生读好书,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与写作水平,还可以提升他们的人生品位。因为好的书中,有智慧的流淌,也有思想的摇曳。读得时间久了,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染,就会高尚起来。而且,读书除了默读、吟唱等形式外,还有你们这种响彻云霄带感情的朗读,特别是这么多的人在一起朗读的时候,会形成一种气势场,身在其中的人,都会受到感染,精神会特别振奋。经常性地进行这种朗读,对提升学生的精神状态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图书交易会可以让学生以书易书,也教会了学生有价值的交换。这不只是让大家学会节约,还有了彼此之间读书体会的交流。由于是学生之间的自由活动,使得这种交流更自然,更有效。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即使没有这种交易会,课下校外,学生也会进行读书交换与交流,甚至还会向更大的范围延伸,这无疑有助于他们更好的成长。

杨靖宇精神

铸就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思想

【王 华】作为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学校,我们努力做好做足杨靖宇的精神文化,这里有英雄文化,抗联文化,还有长白山文化。我们开展了相关研究,结合杨靖宇精神和抗联精神,提炼了优秀的学校精神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争做‘四有’新人”。制定了切合学校实际突出特色的校风校训,将“厚德、博学、求实、奉献”“乐业爱生,勤学善道”“勤勉、求真、合作、创新”作为校风、教风和学风要求。我们编写了校本教材《民族魂》《继承先烈遗志,弘扬民族精神》《我的成长足迹》等。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了解杨靖宇将军的生平事迹,会讲杨靖宇将军的战斗故事,能说出靖宇县的特产、风光和人文,每一个学生都在灵魂深处刻有民族英雄的气节和豪迈,立志做英雄的后来人。

【陶继新】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以文化人。学校不但要有良好的精神文化文本,还要有与之相应的行动,即知行合一,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行,内化到师生的心里。某个教师或学生不管在不在集体中,有没有人监督,都保持一种向上的姿态与良好的精神面貌。《大学》有言:“君子必慎其独也。”因为在曾子看来:“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所以,你们的教师与学生走到校外的时候,也就有了慎独的表现,也就打上了“靖宇”的标记。这就是精神文化的魅力。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就有了相对的稳定性、传导性与感染力。

【王 华】我们学校已经经历了3任校长。每一位新任校长从上任开始,都是由前任校长带领在杨靖宇将军的塑像前庄严宣誓,重温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在杨靖宇精神文化的滋养下,树立了牢固的一心为公、敢为人先的思想。我们认为,校长是杨靖宇小学的首长,我们应该爱兵如子,严慈相济。为人君、为人师、为人尊长。校长是教师的指挥官、战友,是手足兄弟。校长不仅仅是帮助教师学会“善于作战”的本事,还要帮助教师树立信念,实现心灵成长,使我们这个队伍总是朝气蓬勃,充满战斗力!

【陶继新】《学记》有言:“严师为难。”为什么?因为“师严而后道尊”。不过,严不是严酷,而是更大的爱。严格要求,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是希望他们更好地成长。不过,对学生严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感受到外在严下的真爱与大爱,这样,他们就不会排拒这种严,就会喜欢这种严。当然,也有您所说的“慈”,一味的严,会让孩子感到少了温情,少了关爱。相反,有了“慈”,他们就亲近老师,有话会向老师说,有事会向老师求。看来,严慈相济,当是为师者的最高境界。

【王 华】在我们学校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学生主动给老师问好,老师总要微笑着给学生问好,或者笑着摸摸孩子的头;见到地上有一团废纸,教师蹲下身去,捡起来,放到垃圾箱里,教师用身体力行做教育,与学生良性互动;教师耐心地等待着学生去理解去成长,从来没有追问打骂,没有拔苗助长,用心去遵循着孩子们的发展规律,欣赏着生命的多姿多彩,倾听着花开的声音。每一位教师都以杨靖宇将军为自豪,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不敢倦怠;每一个学生都以英雄儿女自居,学英雄、做英雄,将杨靖宇精神落实到生活中去。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学校成了我们全体师生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陶继新】师生之间的这种和谐关系,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精神文明名片,也成了你们学校的一个品牌。品牌是一个无形的资产,它可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信赖度,还可以成为师生引以为自豪的精神道场。大家都为这个道场增加正向能量,都在这个道场里吸收正向能量。于是,师生天天在成长,学校也天天在发展。这恐怕也是已经久眠地下的杨靖宇英雄的一个美好的期待吧!

王华校长简介

王华,1967年出生,吉林省靖宇县人。1986年参加工作,大学学历,中学高级教师。2005年任吉林省靖宇县杨靖宇小学校长。曾荣获吉林省骨干教师、吉林省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吉林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吉林省育德好校长、吉林绿色学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学校被授予:全国科技教育实验基地、吉林省绿色学校、吉林省德育先进单位、吉林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白山市课程改革先进单位、白山市体育传统校等荣誉。

(原载于《创新教育》,2012年第4辑;作者:陶继新、王华。)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